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俞婷: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27
字体: 打印
分享:

  所谓大历史观,是指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长远和比较的思维透过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来认识和看待问题,从而对当前工作和未来发展作出正确指导和科学判断的观点和方法。作为一种观察历史发展趋势和社会运动规律的思维方法,大历史观要求将历史事件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广袤环境下,并立足具体实践来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1](P60)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所对应的横向的世界眼光、纵向的历史脉络和当下的社会实践三个向度正好与大历史观的核心要义有着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守正性与创新性、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基本遵循,从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生成、现实发展与未来前景,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与人民共同选择的正确道路。

一、运用大历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1.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应用和创新。大历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具体应用和创新发展,是我们用历史启示现实和预测未来的根本遵循,把握其科学内涵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理论源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批判德国哲学的立足点,从直接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这一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历史存在的前提,把物质实践作为社会历史发展及形形色色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从抽象的精神观念回归到现实的社会实践,与以往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历史的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开创了哲学研究新范式。回溯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与重要价值,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准确认识和把握历史。从大历史观本身而言,“大”主要体现在其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鲜明的实践品格,含括了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基本逻辑和理论内涵,蕴含着百余年大党“从哪里来”“现在处于何处”“未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和现实启示,是唯物史观在新时代的应用和创新,是对当前工作和未来发展做出正确指导和科学判断的观点和方法。

  2.运用大历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有着眼历史发展的深邃视野、放眼世界的宽广眼光以及立足现实的实践品格。第一,要有着眼历史发展的深邃视野。大历史观强调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出发,以深邃的历史感审视事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变化,追溯分析完整的历史样貌,进而作出科学的历史结论。“只有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2](P7),“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3](P178)。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由于跳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局限,方能以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宏大视野来透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预测其未来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正式创立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但其由来发展及历史进程可以追溯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甚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4]。从大历史观的时间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和主线,其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将科学社会主义成功推向新阶段。

  第二,要有放眼世界的宽广眼光。运用大历史观应注重从横向的空间视野来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在与世界不同文明比较的横向纬度中找准中国发展的世界方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提出世界历史观:“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5](P168)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和交往普遍化基础上的全球化生产方式将冲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界限,使世界融为各个民族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化的发展趋势,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资本主义生产扩张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普遍交往的日益密切,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逐步扩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打破了传统的民族、地域、文化隔阂,使各个民族和国家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起来。21世纪以来,各国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交流、合作的程度日益紧密,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更加有赖于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共同协作,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可以游离于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之外谋求独立发展。因此,从大历史观的空间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融入世界历史的新形态。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立足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的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创新之路,是我们党百余年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的实践产物。

  第三,要有立足现实的实践品格。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观点,同时也是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6](P169)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决定了人们只能基于已有的历史基础而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新的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在历史中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人们可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客观环境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按照主观意志去改造客观世界。人类历史正是通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客观必然过程和人的主观能动过程的辩证统一。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制约,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能动地开展物质实践活动,这也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理论逻辑。实践活动是历史主动精神生成的现实土壤,把握历史主动精神需要将其置于鲜活生动的社会生产实践之中。纵观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从浴血奋战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为鉴独立自主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再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发展,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的一个鲜明特点,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立足具体实践,坚定历史自信、明晰历史方位、把握历史主动,在改变党和国家事业基本面貌的同时构筑起坚实的精神屏障。从大历史观的实践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握历史主动的实践产物。

二、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

  1.遵循守正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守正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和根本要求。“守正”就是守方向、守立场、守根本,把握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客观规律。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守正”,“创新”才能不偏离正确方向和既定目标。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守不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个“正”,就会改了旗、易了帜;守不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正”,就会褪了色、忘了本;守不住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这个“正”,就会丢了本、变了质。形势越复杂、问题越突出、任务越艰巨,越要坚持“守正”之心不动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规律的理论学说,“中国特色”是就科学社会主义的表现形式而言的,并非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从领导力量、政治路线、经济制度、思想文化和价值立场等各个评价关键要素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基因血脉。

  创新是对守正的发展和完善,是“守正”获得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一直以来,改革创新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动力,是我们党实现自我超越和不断进取的重要途径。当代中国是由历史的中国不断发展而来的,其建立在旧的社会形态承继下来的生产力基础上。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东方古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有模式,必须探索出一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且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创新中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热点、解答时代之问。

  2.遵循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大历史观不仅着眼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同时也关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要关注细节但又不能拘泥于细节,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虽然党在不同时期的指导方针和中心工作各自不同,但均属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彼此紧密关联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7](P22)因此,我们应从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视野来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发展。

  改革开放前,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是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力推进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通过实施改革开放加快了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脚步,以开放的姿态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国逐渐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心,深刻影响着多元化世界格局的形成。能否以整体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视野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不同时期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到能否正确看待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发展、丰富内涵与历史必然性。

三、大历史观视域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1.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主题和不懈追求的目标。当前,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华儿女日益趋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深刻转变,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总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出发,着眼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五位一体”从五个重要方面构建起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四梁八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包含宏伟的战略目标,又包含具体的战略举措,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通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来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当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通过不懈奋斗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中赢得了历史主动,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观察中国的问题不能割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要从全球的视角出发才能看清中国所处的世界方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地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在经历新一轮的大变革大调整后,正呈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态势。一是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和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智能时代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产业结构和业态模式,催生出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国和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借助智能时代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大力提升生产力水平并迅速崛起,来自各方综合力量的不断消长变化推动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二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以各种手段遏制中国发展。近年来,中国全面崛起,成长为世界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经济体,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日渐强大的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统主导地位。某些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的发展,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不惜逆经济全球化潮流,频频采取加征关税、限制投资等设置贸易壁垒的措施来对中国层层施压。三是国际安全形势的严峻性进一步加剧。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地方冲突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市场萎缩,国际交流合作受阻,地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一步加剧了影响全球安全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世界随之进入瞬息万变的动荡变革期。

  纵观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与世界坐标,首先要明确中国自身发展与国际环境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既蕴含着重大机遇,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和世界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中国谋求发展必须将自身置于国际政治格局和经济文化体系变迁的大势之中,深刻把握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历史方位,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着眼世界中长期发展趋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站在历史交汇的时空坐标下,我们要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和赢得战略主动,从历史演进的变与不变中摸清历史发展规律、认清历史发展方向,作出合乎历史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构建中国与世界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作者简介:俞婷,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宣传统战部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构建‘主渠道+多场域’的‘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3SB110)、2022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四堂联动’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202248849)、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及实现路径”(项目编号2022A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