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概念,对此,学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历史经验、理论逻辑和文化根基等方面展开了诸多探讨。总体上看,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讨取得了很多有益的成果,但对其辩证特性的研究仍需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这一概念表征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规定和结果形态,而“道路”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与具体路径。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涉及静态层面的表现,那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则强调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历史性过程主要包括出场的指导理念、展开的实践方法与未来的发展目标3个方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指导理念、实践方法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特性,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唯物辩证法,他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并主张“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指导理念、实践方法与发展目标这3个维度来看,其呈现出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等辩证特性。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特性,有助于避免对其进行形而上学化的理解,有利于当代中国更好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出场的指导理念: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
科学性是指遵循客观历史规律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价值性则体现在根据特定主体的需求,按照既定目标,使世界的改造符合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从指导理念上表现在: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相统一,解放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实事求是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统一。
1.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从宽泛的意义上看,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840年。然而,近代中国的一系列探索,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均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它们的方向不符合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走的是“被动输入型现代化”道路,跌入了“半现代陷阱”。唯有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中正式出场时,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才踏上正途,其标志性事件便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真正开启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这也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就此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性在理论上首先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深入分析了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这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透过繁芜丛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而深入本质,把握历史规律,超越虚幻空想。在实践上,马克思主义能顺应时代发展,不局限于教条而具有开放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道路,这使马克思主义能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并不断指导实践。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目标。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共产主义并非建基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外的绝对命令或永恒真理,相反,它是基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持续发展,体现出超越自我的必然趋势,这是历史辩证法的必然实现。共产主义的实现必须既要承担其得以实现的物质载体,也要有能够得以进行革命的社会主体,这是主观因素加客观因素的必然综合。因此,马克思主义所确立的共产主义理想,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虚幻性与抽象性,代表着无产阶级领导广大劳动群众不断为自身解放和人类自由解放而努力的伟大事业。这种为人类自由解放而奋斗的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其所具有的价值性不言而喻。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为中国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价值支撑。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为人民谋解放的价值导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得以成功。在此过程中,党不仅信仰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还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时代化。在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实践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2.解放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具体体现,它是以社会主义为导向的现代化过程。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来看,其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性表现在解放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相统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也保障人民的利益。它不仅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大规模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注重提升人民幸福感。这种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构想,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特点。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实现现代发展水平的过程,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西方现代化道路依靠科技推动工业化,以此发展生产力。这种现代化的优越性得到了马克思的夸赞,“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同样注重提高生产力,通过工业化和科技进步来推动现代化进程,大幅增加社会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工业化,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力图构建完善的工业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结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科技现代化。21世纪以后,中国致力于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整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战略,旨在以科技创新推动科学现代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在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谷物总产量、城镇化率、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与满足感,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道路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寻求生产力发展与人民利益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中国的脱贫攻坚事业中,这一价值取向得到了充分体现。据《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中国成功使832个贫困县摆脱贫困,960多万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2000多万人口实现生态补偿脱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7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在现代化进程中,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价值导向使党能够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能实现人民与国家利益的有机融合,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3.实事求是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理念是其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政治观念和行动准则,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政治体现。实事求是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相统一,很好地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本质属性,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实事求是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统一性在于两者都表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前者表现为世界观和认识论层面,后者则表现为价值观层面,前者以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后者以实事求是为前提。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论基础。这一原则要求党以实际行动和具体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而这一切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并非是盲目的,这体现了党对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态度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习近平认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一思想路线要求党在一切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摒弃主观臆断和教条主义。党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根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政策和方案。这一原则确保了党的工作始终立足于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价值目标。这一原则体现了党的行动导向,是实事求是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彰显了党的价值取向,它要求党时时关注人民的需求与意愿,努力为其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使命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
总的来说,实事求是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前提和方法,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为此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在实践中,党既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又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前进。
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开的实践方法: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具体展开过程中,始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实践方法。原则性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确保了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灵活性则是其发展的关键,使其能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与优化政策措施,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与灵活吸收资本主义优点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同时,灵活吸收了资本主义的优点。对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来说,社会主义就是运行其上的轨道,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不能脱离这条轨道,否则会面临巨大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然而,由于近代中国的特殊历史国情,中国的现代化并非“自主内生式”的,而是“被动输入式”的,这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有所区别。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初始理论中,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被视为资本主义之后的阶段。马克思认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有赖于占有资本主义阶段的全部成果。列宁也指出,马克思对未来的预测“所依据的是共产主义是从资本主义中产生出来的。”不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起点相对较低,这决定它需要借鉴西方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吸收资本主义的优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应用,正是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与灵活吸收资本主义优点的典范。
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会导致生产的盲目性,这被视为资本主义的特征,而计划经济由国家统一协调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阵营的人们,都难以想象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然而,邓小平却颠覆性地指出,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尽管苏东剧变一度引发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改革”的担忧,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观点消除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互对立的疑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当然也就无法预见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所以,当资本被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时,我们党必须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的现实语境去看待资本问题。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认识资本的特性与运行规律,从而规范与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正确规范与引导资本,促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关系形式相融合,使得资本的生产要素功能有序扩展,致力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健全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相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
首先,正确引导资本合理规范的流动,促进资本要素发挥积极作用。我们既始终坚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的领导核心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其次,科学防范资本增殖的负面作用,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我们为资本设置合理的“路标灯牌”,设置合法的“红绿灯”,让资本的增殖在制度框架下进行,建立了“预防式的规制架构”。最后,全面监管资本扩张的过程,统筹资本发展与国家安全。党通过完善资本监管机制,更新资本监管理念,调整资本监管手段,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领域监管,坚持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实现了吸收资本优点与维护社会主义稳定的辩证统一。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党始终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并依据时代背景为其赋予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党并不排斥吸纳资本主义的优良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关起门来搞,而要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是全球人民智慧的结晶,而非某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所独有,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何先进的文明成果皆可学习。因此,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有益于增进和提高生产力的因素都可以成为学习与借鉴的对象。然而,我们党对资本主义的学习并非是毫无原则的,而是始终秉持着从本国国情出发、为我所用的原则,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成为一条充满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之路。
2.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与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恩格斯曾强调,我们的学说并非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也进一步指出,不要将马克思主义变成僵化的教条,这是违反辩证法的,其结果是“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定实际任务之间的联系”。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党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也要灵活应对实际问题。苏东剧变给一些人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已经失败的错觉,弗朗西斯·福山甚至发出了“历史终结论”的断言。然而,中国共产党却始终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持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拓宽和丰富社会主义实践。基于此,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任何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意味着,普遍性原理也要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与中国当下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了创新性的理论结晶,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也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国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时刻,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瞩目,充分证明了其科学性与正确性。
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灵活运用于中国实践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很多理论观点和制度的提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原则的灵活运用得到的结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有力说明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行,为什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要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3.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与灵活对外开放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与灵活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点。独立自主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百年奋斗历史的结论。正因为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我们既没有沿袭苏联的现代化道路,也没有效仿欧美的现代化道路。然而,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闭关自守或排斥对外学习和开放。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但中国的工业化也需要自由企业和外国资本的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从此之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进入全新的发展场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形成高水平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实际上是对外改革,它“是改革的内容之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通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中国秉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不断增加现代化发展的内外动力,实现两者的互融互促,持续提升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面对更为云谲波诡的国际环境和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的国内改革局势,中国更需深化全面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非殖民扩张的老路,也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失去独立性的依附性弯路,而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独立自主自强的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地对外开放,这样既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的发展目标: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目标既彰显了民族的独特性,也展示了中国对全球事务的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的发展目标不仅意味着要实现中华民族自身的复兴,而且表现为发展的效用和意义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边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1.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吸收世界现代文明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具有辩证关系,两者相互支撑与拱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未来发展必须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进行。
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中国既不全盘照搬,也不一味排斥,而是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吸纳有益成果,不断扬弃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历史无疑是世界历史展开的一部分,而对于世界历史或世界精神来说,其得以展开自身必须以民族精神的自我差别和自我活动为基础。从哲学上来讲,民族精神是构成一个国家文化的实体性内容,具有“先验规范与架构”的作用,其不仅从深层次影响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与价值观念,还对该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重要作用。现代化与不同的民族精神相结合,便会呈现出不同的现代化任务、进程与方式,展现出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马克思才拒绝将西欧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历史当作抽象的历史哲学公式强加到其他民族,而强调一个民族现代化道路与进程的社会条件与历史环境之具体性与独特性。
从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来看,民本思想在现代化发展中既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思想中,也体现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指向中。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表现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以和为贵”思想则展现为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因此,中国的现代化概念也被表达为充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康之家”。
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工业化为驱动力,结合国内实际情况,积极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四化同步”的“协调式”“并联式”发展,以超越西方的“串联式”发展模式。中国的历史性实践给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型现代化道路是如何“一个筋斗就不仅越过自己本身的障碍,而且同时越过现在各国面临的障碍”。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的发展目标也必须在民族文化传统与世界现代文明的互动中才能实现。
2.立足民族发展实际与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既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解决中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又要顺应与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与世界现代化互融互促,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大规模现代化的展开奠定了社会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的民族国家取得独立并加入世界现代化发展浪潮。中国也顺应这一趋势,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基于中国落后的工业化现状,党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失误、曲折与教训,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申和强调了现代化任务,制定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阶段。为促使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变,中国开始利用市场机制作为动力源推动现代化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新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矛盾作出新判断,提出了分“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党的二十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并给出了更为具体的“两步走”总战略安排。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创新突破,形成了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被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五个要点: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
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过去发展经验可知,中国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在依据自身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相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为了确保现代化发展的合理性,必须在内外条件的辩证统一中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因素。在此过程中,依据自身发展的初始条件,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发挥市场与劳动力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积极参与全球合作,踊跃融入全球化进程,以推动全球化发展。在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既要吸收有益的资源与经验,也要为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贡献独特力量。
3.实现民族复兴与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近代以来,中国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处于被支配与被统治的地位,遭受了野蛮的“落后就要挨打”逻辑的折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所有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当前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发展既要实现民族复兴,完成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又要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承担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责任。
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要吸收与借鉴世界现代化文明的优秀成果,还要总结与归纳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教训与警示。西式现代化是以资本为原则的现代化,而资本的本质在于不断增殖以免自身灭亡。现代化“资本主义样式”的特征表现为贪婪主义、强权主义和进步主义:贪婪主义不仅表现为对内无限攫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且表现为对外拓张市场与殖民他国;强权主义是贪婪主义的必然结果和必要支撑,不断地征服和控制自然界与活劳动;进步主义具有文明与野蛮的双重性,其文明面体现在“三个有利于”中,即“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圈地运动”与“西进运动”则是其野蛮面的生动展示。进步主义的不可控性在歌德文学化的“浮士德精神”和海德格尔哲学化的“进步强制”中形象地凸显了出来。马克思将资本的双面性视为“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令人前人难以想象的工业和科学力量,另一方面却显露出比罗马帝国末期还可怕的衰颓征兆。对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样式”来说,需要最大化吸收资本文明面,而尽可能削弱甚至规避其野蛮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旨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非服从于资本不断增殖的内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它不是为特权阶级服务的,而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供需之间的历史性差异,无法依靠传统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解决。因此,中国式现代化需要超越西式现代化在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的模式,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力求超越资本逻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的现代化理念大大拓展了现代化的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不仅为自身寻求出路,也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正因如此,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不仅在经济层面突破了传统现代化设定的范式,而且在政治层面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这种政治现代化实践可以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诸多提法中看出,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文明互鉴”和“新型大国关系”等。这种负责任的历史使命感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未来不会走上一条以弱肉强食为主旨的“强国必霸”之路。“强国必霸”的逻辑是一些西方学者局限于经验论立场上的必然推论,因为西方大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正是这条逻辑的最好注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要义在于“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资本主义现代化会导致霸权主义和对外侵略,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则意味着和平主义与和合共生。
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当代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一项正在积极展开的实践,不断彰显出自身的辩证特性。这种辩证特性回答了我们初始的立身之本是坚持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性与服务人民的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不断的发展之基是始终坚持正确原则与灵活应对实际情况;未来的成功之魂是在谋求中华民族复兴的同时也试图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显示了其当代意义在于: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发掘了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表明,这一道路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党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发展需求,找到了一条既符合客观规律又能实现人的价值的独特途径。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人民经过艰苦的探索,找回了“失去的二百年”。这一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以及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处理经济增长与财富分配的关系上,准确地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期望,进而提高了现代化发展的普遍性和可持续性。这一道路体现了一种人本逻辑而非资本逻辑的发展理念,旨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它不仅昭示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而且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示了一种充满创新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国自身的现代化,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在坚守社会主义原则的同时,这一道路灵活吸收了资本主义的优点,使中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稳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紧密关注人民的实际需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这种问题导向的方法使中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立性与开放性使中国既能保持自身的主权与独立,又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这一具有“自主性”道路的实践方法表明,在坚持自身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也可以灵活地应对不同的发展挑战,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一元论谬误,这有助于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世界现代文明成果,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这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既能保持民族特色,又能与时代发展接轨,进而促进全球多元文化的繁荣。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度融入世界现代化发展过程,充分考虑国内外因素,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这一道路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做出贡献。此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有助于实现全球合作共赢。通过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诸多弊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与提供了新机遇,这一过程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从真正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孔德臣,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