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田心铭:旗帜鲜明坚持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

发布时间:2016-09-19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1]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本文就此谈谈学习体会。

一、为什么是“根本标志”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所表明的是它既区别于其他历史时代、又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的标志性的特征。为什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这样的“根本标志”呢?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理解这个问题的方法论,他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1]

把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就要把它同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历史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相比较,找出它们的根本区别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我们当然也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来认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社会有机体中,哲学社会科学属于社会意识;从其总体(即除语言学、逻辑学等少数学科外的大多数学科)看,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一定社会中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特征或根本标志,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的社会存在尤其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由此决定的作为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马克思主义抛弃了历来统治社会历史理论领域的唯心史观关于“一般社会”的臆想,提出了“社会形态”这个基本范畴,把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社会概括和区分为几种社会形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阐述了“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2](P592)在历史上依次更替的规律。邓小平把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概括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3](P382)社会形态作为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为这里邓小平所说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中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取决于不同社会形态、社会制度之间的区别。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同世界其他社会制度的国家及历史上其他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当代中国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哲学社会科学。正是这一区别决定了它的根本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1]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社会制度。近代以来的中国,处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拿起这个思想武器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经历空前的人民大革命,实现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就是在这一历史性变革中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并为其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哲学社会科学。这就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由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决定的。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1]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的基础之上。在人类几千年的思想史上,只有马克思才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使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使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实基础之上,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使关于社会历史的各门学问得以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而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科学。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怎样才能坚持“根本标志”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不能脱离中国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创造的又一伟大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在当代中国,离开这个主题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就是要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研究和教学中去。

清醒的理论自觉,是理论主体对自身“是什么”的清醒认识,也就是清醒地认识到自身质的规定性,同其他思想理论区分开来。坚定的政治信念,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国情的深刻认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对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坚定不移的确认和追求。科学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在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的自觉运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对“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等错误观点,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确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反对用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制度,反对“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要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1]

科学的世界观不能自发地产生。在古代和近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只能产生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和社会历史观点,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前半期欧洲机器大工业发展、无产阶级运动和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综合人类认识史的积极成果,才创造了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中国人民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以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为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真懂”和“真信”是紧密关联的。真信来自真懂,真懂也离不开真信。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或者只知道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不理解它的基本原理,不可能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如果没有真诚的热爱和追求,站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实践之外以旁观者的态度仅仅把它当作一种学问去研究,也不可能真懂,不能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指导”就成了空话、套话。不懂或不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谈不上把它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

要做到真懂、真信,就必须下功夫真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原著,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他在这次讲话中又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有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

第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1]

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都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艺工作如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同样如此。“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要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的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都以求真为主旨,都要揭示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不同的是,社会科学的对象是社会运动,哲学的对象包括社会运动。所谓社会,就是人们之间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关系,这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社会运动无不关联着人们的利益和社会关系,因而研究者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对本学科传承的思想材料的加工,无论他是否自觉意识到,都不能不受其立场和社会关系的制约。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们,其利益在多大程度上与历史前进的方向一致,他们才能在相应的程度上认识社会客观规律。

毛泽东指出,人们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对社会的认识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除了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外,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只有代表近代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恩格斯晚年回顾总结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时深刻地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4](P313)工人阶级在社会生产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阶级利益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历史前进方向完全一致,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只有面向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才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由此就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的立场,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并运用它指导自己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 [1]我们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就必须解决好为什么人这个核心问题,牢固确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第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1]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的世界观,目的在于为工人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锻造精神武器。在马克思看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强调理论的基础在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能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落实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实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

落实到“怎么用”,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来自实践的科学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既是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又是在新的实践中检验理论、发展理论。这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20151月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5]“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途径,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毛泽东说,我们的实践超过了马克思,实践当中是要出道理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迎来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

落实到“怎么用”,必须在新形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能对马克思主义采用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恩格斯曾经批评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一些人“用学理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6](P557)他指出,有些人把唯物主义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有些人把“唯物主义”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做进一步的研究。针对这样的现象,恩格斯提出:“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6](P587)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是人类对社会历史的认识的终结,而是认识的新起点。因此,“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 [6](P587)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科学研究不是从概念、原理出发,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不是用经典作家的语录代替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而是要面向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实际,倾听时代的声音,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当作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研究和解决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回应时代的呼唤。

解决好“真懂真信”的问题是前提,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核心,解决好“怎么用”的问题是落脚点。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到研究和教学全过程。

“根本标志”所体现的,是一个事物成为该事物而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坚持“根本标志”,就是坚持事物的根本性质。抛弃或改变“根本标志”,就是否定或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根本标志”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质特征,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理论,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邓小平文选,第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2.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网络编辑:彩虹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