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经验

来源:《今日浙江》2011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11-12-29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回应时代问题、引领时代前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就已经开始了。就中国共产党来说,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是党的一贯思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新概念,表明我们党自觉将时代化提到了思想理论建设战略任务的高度。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共产党90 年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程。客观科学地总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经验教训,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经验,可概括为“六个坚持”。

  在坚持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推进

  对马克思主义要有一个正确理解和科学态度,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前提。

  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分析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加以提升,明确提出,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就必须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这既是对“实事求是”的具体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要求。

  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所谓科学地坚持,就是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坚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持贯穿于这些基本原理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形式。坚持的同时要发展,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就没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相统一,是90 年来我们党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

  不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明确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多次强调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解放思想,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会在时代变化、时势转换面前停滞不前,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在坚持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特征的基础上推进

  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的变化,既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伴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的历史进程中,深刻认识时代发展主题,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推进着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化。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世界形势的新变化,紧紧把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时代主题,回答了“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时代课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对这一课题的创造性回答,从而赋予马克思主义的东方革命理论以鲜明的时代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邓小平及时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认识时代特征的新变化,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 世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科学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点,顺应科学发展的时代潮流,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课题,有力地回应了时代发展的困境,探索了新的发展思路与模式,鲜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

  中国共产党90年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历程表明,准确判断时代主题变迁,科学分析时代特征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一条必须遵循的基本经验。

  在坚持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中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基础,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发展同进步,具有时代的生命力,所以才能中国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解决中国的问题,需要的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国情和民族传统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生动、具体、鲜活的理论,才能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化和中国化的落脚点,时代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经群众所掌握,才能产生出无穷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虽然有着不同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是它们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并非是交替存在,而是同时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和创新都是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以及中国人民紧密结合起来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位一体的产物和结果。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在一起,突出强调了“三化”的整体推进,这既反映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辩证互动中推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标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只有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转变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体现出它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论者。早在1942年,毛泽东就号召全党同志必须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邓小平强调,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创新实践基础上而总结概括出的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需要的伟大的理论性创造,其理论本身及其形成过程很好地诠释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性。

  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勇于实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干一番社会主义的新事业,又要在此基础上,善于进行理论创造,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在坚持立足国情和放眼世界的宏阔视野中推进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所谓实际,最根本的是国情实际和世界实际。把二者统一起来,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意义,首先是以各个国家和民族革命和建设的实际为依托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特征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中国共产党自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以来,就始终坚持把揭示和准确把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国国情及其特点,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起点。

  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固有胸怀和视野。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明确将中国革命作为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来论述的。因为有了世界眼光,毛泽东才提出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不仅赋予“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容,而且汲取了“可持续发展”等反映时代精神和世界视野的文化元素,体现了与世界文明的一致性,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总是与世界最新文明成果相联系,而借鉴和吸收这些成果的过程,既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

  在坚持总结历史和前瞻未来的双向结合中推进

  善于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从而认识和揭示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获得前进和发展的阶梯。毛泽东曾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中国共产党的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和重要的理论创新都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科学反思与总结。党的历史上的两个《决议》,就是在对党的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的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恢复和树立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期积累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正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理论结晶,是以理论形态表现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

  邓小平强调,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中国共产党正是从历史性和前瞻性相统一的维度上不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当代化,实现了以理论创新成果引领时代发展的使命。比如,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的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论等,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改革开放的理论、“一国两制”的思想等,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理论,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都是在总结历史、前瞻未来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无愧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创新成果,对当下实践和未来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