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日常生活理论维度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发布时间:2011-07-12
字体: 打印
分享:
  日常生活理论认为人类生存的领域从原始社会的混沌一体日益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大领域。赫勒•阿格妮丝以“工作”为界限区分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衣俊卿进一步强调以活动图式来区分两个领域,他指出以由习俗、经验、常识、本能、情感等自发活动图式主宰的是日常生活,以自觉的理性精神活动图式所主宰的是非日常生活。

  一、日常生活理论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人们的活动领域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大领域,不同人群的主要活动领域有所不同。由于活动领域分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研究视角不但要关注中国群众的非日常生活,更要关注其日常生活。这需要将理论关切转化为对群众日常生活的现实关怀,从而推动中国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非日常生活严重挤压日常生活,二者严重混同,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一定程度上走了弯路。当时有关方面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措施将日常消费、日常交往和日常观念活动非日常生活化尤其是政治化。总体来看,日常生活被非日常生活尤其是政治所宰制,忽视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合理区分,没能从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出发,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日常生活,导致走了弯路。

  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区分日趋明显,群众活动的领域日益区分为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群体的主要活动领域有所不同,有的以非日常生活为主,有的以日常生活为主,这是以日常生活理论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来看,非日常生活逐渐从日常生活中退出,日常生活逐渐恢复其本色,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合理区分,但非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仍然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也对非日常生活有影响,两者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针对中国的非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特点,解决其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国强民富的问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在非日常生活领域要解决实现民族复兴的问题,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领域,化马克思主义为政策、制度和规范,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日常生活水平,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正确处理了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关系,使得群众安居乐业的同时能积极参与到非日常生活中去,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须从中国的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实际出发,解决其中的问题,二者不可偏废,这也是日常生活理论所关注的。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目的。由于人的主要活动领域不一样,因此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着眼于人的活动领域,结合其活动而展开。部分党员干部的活动领域主要是非日常生活领域,而多数群众主要是在日常生活领域活动,还有部分群众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领域穿梭。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必须从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维度着眼,针对不同人群的活动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才能逐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日常生活理论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从日常生活理论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有效地克服重物轻人的现象、克服重非日常生活、重意识形态轻日常生活等现象;也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克服当前西方社会普遍呈现的一些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理论出发,有助于深化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日常生活,改善群众日常生活的思维图式,增强理性化程度。这体现为以下方面:

  首先,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实践侧重于非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日常生活。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我们重视群众的生活,但相对而言,更重视非日常生活,这是根据当时历史和现实情况作出的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如前所述,非日常生活逐渐从日常生活中退出,日常生活逐渐恢复其本色。但重视程度还不够,这体现为民生问题日益成为严重影响影响群众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大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对日常生活关注程度不够,相对忽略日常生活。而以日常生活理论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有效提高对日常生活的重视程度。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关系,要么是过于重视非日常生活,乃至非日常生活宰制日常生活,要么是日常生活缺乏非日常生活的合理引领,处于自发状态,导致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关系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这两个领域的良性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由于过于重视非日常生活领域,忽视日常生活领域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一方面是过于重视非日常生活,这既体现为计划经济时代非日常生活宰制日常生活,使二者严重混同,影响了两者的健康发展,也体现为积累和消费关系不正常,导致日常生活在物质条件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非日常生活逐渐从日常生活中退出,在部分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多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有力的引导,这既影响了日常生活本身的健康发展,又导致马克思主义等非日常生活无法转化为群众的生活逻辑;部分干部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一些不良影响,一些不良现象被大量地带入到非日常生活中,影响了非日常生活的发展,并使得在意识形态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难以完全落到实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教训来看,过于重视非日常生活而忽视日常生活,是脱离现实,导致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传统文化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因素,日常生活理论视角可以比较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必须找到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一点,对自觉理性的非日常生活领域来说相对容易解决。但对于日常生活来说,需要日常生活理论的视角,通过对日常生活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影响,并利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逐步消除消极影响,将非日常生活中的理论逻辑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生活逻辑。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日常生活理论维度研究的几个重点方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日常生活理论维度研究的内容比较多,但由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不够,因此首先要解决几个重点问题,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从日常生活理论出发,总结分析毛泽东等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日常生活维度的相关思想,发掘理论资源,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系统总结;从日常生活理论维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经验教训。根据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范围和作用方式等方面的差别,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几个阶段进行探讨,一是三大改造完成前,二是三大改造完成后改革开放前,三是改革开放以来。

  二是从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个领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视阈中探讨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及其关系、探讨二者如何形成更加协调的机制等。由于非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传统领域,研究相对丰富,而日常生活领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相对较少的领域,因此,目前要着重探讨日常生活领域,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为促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生事业作出贡献。要针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在合理区分的基础上又相互影响的现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视阈中要加强研究二者相互协调的机制,以促进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良性发展。

  第三,分析传统文化作用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方式,分析传统文化通过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渠道和途径等。作为传统文化中的自在的文化,它以自发活动图式主宰日常生活,以“习俗、经验、常识、本能、情感”、以及“常识化的自在化、模式化的精神成果或人类知识”等形式体现出来,它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发形式存在,以潜移默化形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的自为的文化是以自觉的理性精神活动图式所主宰的部分。作为自觉的传统文化,其精华部分也在非日常生活中得以继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构成了群众“理解前结构”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前有、前见和前设,对此要进一步加以分析,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这需要从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个领域分析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以推动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入马克思主义,体现中国气派中国作风。

  第四,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更重要的是能够从非日常生活的理论逻辑转化为日常生活的生活逻辑,深刻影响群众的思维图式,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图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日常生活方式和非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如何影响群众的思维图式,并成为群众思维图式一部分,成为指导群众日常生活的指南;以及理论如何影响党员干部的思维及其决策,影响非日常生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