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力量以各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我们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创造了一幅超越地理边界的互联互通的锦绣画卷。经济全球化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加强了贸易往来,推动了知识、技术与文化的交流,但也加剧了现存的不平等,扩大了社会差距和经济差距,并带来了环境恶化、政治不稳定等新挑战。
跨国公司的崛起引发了人们对以更新、更复杂的形式出现的劳动剥削的担忧,以及对破坏环境造成的致命代价的忧虑。资本的自由流动造成了金融脆弱性和经济危机,低收入国家更因之危机重重。
21世纪见证了当代挑战的涌现,这些挑战威胁着我们社会的结构和我们居住的地球。气候危机迫在眉睫,其对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福祉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令人触目惊心。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在激发巨大潜能的同时,也对本土知识和技艺构成了挑战,造成了一些道德困境,加剧了人们的工作不安全感,助长了侵犯隐私的行为。极端主义正以文化和其他各种形式阻碍我们建设一个充满共存共生、兼容并包、和而不同之精神的世界,我们的崇高努力面临着严峻挑战。
大流行病揭示出我们这个互通互联的世界的脆弱性,新冠疫情暴露了我们的医疗体系、全球供应链和全球治理中的漏洞。在这个高度相互依存的时代,我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我们面临的上述新挑战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多国集团能够单独解决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命运与共,必须共同努力开辟通往可持续发展的、公正平等的美好未来。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我们正亲历全球权力平衡的重大转变。西方国家长达两个世纪的全球统治地位正急剧下降。它们的军事力量看似不可战胜,而今却因其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造成的后果而饱受质疑。它们的创新优势和技术优势逐渐落后于中国和韩国等新兴大国。最重要的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提出了挑战。金砖国家2023年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已经超过七国集团。正在推进的金砖国家货币倡议、去美元化以及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倡议,彰显了国际金融秩序的快速变化。关于民主、人权、发展、文明、价值的说辞和定义不断演变,并被赋予新的内容和涵义。由此而言,世界秩序正在急剧变化。
西方大国非但没有承认这一新现象,没有根据权力平衡的变化为重新构建全球秩序做准备,反而竭尽全力破坏发展中经济体的崛起。它们的竭力阻挠造成了不必要的国际压力。任意地划分“我们”和“他者”,会引发各方都不愿看到的敌意。这样的破坏活动不符合全球大多数人对世界和平、和谐、共存、多元的期待与向往。
全球经济、创新和人口结构的重心正向亚洲转移,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种新现象。中国使8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和平崛起正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和其他多边论坛上重塑议程。当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支持者转而倾向于保护主义的时候,中国提供了一个基于包容和公平原则的经济全球化新视角。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目标的意义空前凸显。
三、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虽然全球财富大幅增长,但并非所有国家都从繁荣和发展中获益。在贸易、投资和技术转让方面的机会不平等是全球经济结构不公正的表现。世界上仍有近10亿人口处于绝对贫困中。各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内部的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衡以及剥削性的劳动力市场关系乃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这需要一个替代方案。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它植根于社会正义、平等和人类解放的理想。从19世纪的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家到20世纪的革命运动,社会主义一直在挑战现状,倡导更平等的财富分配和权力分配,引领争取正义的斗争,其理想已成为数以百万计工人阶级的愿景。
虽然社会主义处于防御阶段,但如今正以不同的方式前进。一些国家正努力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共产党都在为夯实社会主义的基础做准备。工会运动正在努力保护工人阶级享有体面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受马克思主义的启发,各种社会运动都在为社会正义、和平、环境保护和权利保障而斗争。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不是解决问题的现成的规范性公式,而是一种分析、解释和改造社会的方式。每个国家、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这些独特性和差异性,要求我们必须走一条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我们一定能够创造性地回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新问题,并对我们所处的特定社会的客观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共产党宣言》发展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形式、生产关系、剥削方式、资本主义特征、国家关系、生产方式、商业、消费、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世界政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社会主义的紧迫性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能够为这些问题提供客观的答案。创新性思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21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既面临重重障碍,也会迎来柳暗花明。苏联解体和传统社会主义政党的衰落导致了对社会主义理想和策略的重新审视。然而,由于全球不平等的持续存在以及人们对替代经济模式的必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尼泊尔共产主义政党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实践
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启发下,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克服一切困难,向社会主义迈进,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尼泊尔的创新性发展。尼泊尔共产党参与了1951年的尼泊尔民主斗争,领导了长达30年的反对君主专制和专断的“潘查亚特”(Panchayati)体制1的民主运动,并率先发动了2006年的四月革命2,进而建立了民主共和国3,并起草了具有进步意义和社会主义倾向的新宪法。如今,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已经成为共产主义运动和民主运动的主要力量。尼泊尔共产党在执政期间,确立了社会保障和正义的方针;开创了人民参与和当家作主的新发展模式;启动实施各种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完成了地震灾后重建;实现了人们期盼已久的经济快速增长和摆脱最不发达国家地位的目标;通过与中国签署《中尼过境运输协定》,在外交上为突破“陆锁国”所受到的各种制约开辟了道路;确定了主权平等原则,强调国家不分土地面积大小、人口多少,一律平等。我们正尽最大努力,为建设具有尼泊尔特色的社会主义打好基础。
五、全球合作的新典范与新前景
面对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一束光。它倡导塑造全球合作的新典范,这一典范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以人人享有更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将我们团结在一起。我们必须尊重各国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和文化遗产,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和谐共处。我们必须拒绝集团政治,走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自主发展道路。我们必须展开对话,互学互鉴。我们必须努力建立一个所有国家都能繁荣发展并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世界。我们必须摒弃零和思维,寻求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我们必须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加强多边合作,有效应对全球挑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易事。这需要所有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协调努力。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为全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注释:
1 “潘查亚特”是一种源于古印度的“评议会”制度。1960年,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King Mahendra)实行“潘查亚特”体制,禁止所有政党公开活动。1990年,尼泊尔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要求取消“评议会”制度,比兰德拉国王(King Birendra)妥协,宣布废除评议会,实行君主立宪的多党议会制。——译者注
2 2005年2月,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King Gyanendra)宣布“亲政”,取缔政党。2006年4月,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等政党组成的“七党联盟”和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联合反对国王的决定,国王被迫宣布恢复议会,还政于民。——译者注
3 2008年5月,尼泊尔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建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译者注
(作者简介:普拉迪普·库马尔·贾瓦里 (Pradeep Kumar Gyawali)系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副总书记; 译者:唐芳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网络编辑:张剑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