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陈慧平:国外资本主义理论新动向

来源:《红旗文稿》2014年第24期 发布时间:2015-01-29
字体: 打印
分享:
  面对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危机,一些西方学者试图突破传统政治理念,从全新的视野来诠释资本主义的来源、本质、走向。他们认为,从当代社会的现实情况看,左派与右派的观念之争对于理解复杂且变动着的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过于简单了,有必要引入自然和历史的视角,从演化的角度来看待资本主义及其问题。演化的资本主义理论(以下简称演化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演化的产物,变化是世界的本质,演化不仅是一个宇宙学和生物学概念,而且是社会学的概念,从古到今的人类实践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的创造过程,更是人的适应过程,固定的理想化社会制度是没有的,适者生存才是王道。资本主义是演化过程的产物,同时也具有演化的特征,处于未完成的过渡状态,各种问题是它的必然组成部分,相对于过去它是终点,相对于未来它则是起点。

  一、资本主义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历史过程

  1.资本主义制度源于人类历史的演化。

  福山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起源论,他突破了就事论事的局限,把资本主义放在一个人类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下考察,用演化观来反对契约论,强调资本主义制度不是一个单纯人为的、偶然的东西,而是在自然规律作用下从古到今社会演化的结果。福山认为政治秩序起源与生物界的演化相关联:亲缘选择和互惠利他;遵守规则的本能;创造倾向和暴力倾向;占有物质和得到承认的需求,这些自然特征也是人类历史展开的前提,资本主义制度正是人类历史演化的产物。

  芝加哥大学教授赵鼎新也提出探讨资本主义制度的起源应该引入自然和历史视角,他认为,从开阔的演化视野出发可以看出,具有演化特征的“竞争”与“趋利”是理解资本主义产生的关键,正是前现代社会的经济、军事竞争与人的趋利本性共同造就了资本主义。布鲁斯•R•斯科特在《资本主义:作为治理系统的起源与演化》一书中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资本主义的演化,诠释了内因与外因对资本主义产生的共同作用,例如,14—15世纪政治权力的介入使土地、劳动、资本市场化,从而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演化经历了几个不同历史阶段。

  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就处于不断演化的过程中,从商人资本主义,到16 世纪英国的农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帝国主义,直到今天的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而与资本主义不同阶段的演化史相伴随的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危机及其克服。

  从演化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发展史相当于把它还原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新近的、持续着的演化阶段。演化理论认为,演化不仅属于资本主义,而且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特征,体现在人与物(生产力)、人与人(生产关系)两个层次及其互动上,前者始终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总是辩证地适应前者。从这个角度看,社会主义运动也是广义资本主义演化史的组成部分,一些学者,如卡列茨基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与其说是对立的,不如说是同一演化过程两个相互依存、竞争、补充的因素。18世纪晚期以来,资本主义不断遭遇危机,但是最终都能化险为夷,此前资本主义已经有了三次变革:19世纪初主张实行自由贸易的自由资本主义制度,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凯恩斯式的福利国家制度,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罗纳德•里根开创的以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如今正面临第四次变革。从前三次危机看,每次危机过后资本主义都进化到一个更高、更有生命力的新阶段、新模式。从当前的危机中诞生的新的资本主义将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并开辟一个新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

  二、资本主义的当代演化呈现出自否性特征

  演化理论着眼于时间与历史的维度,强调资本主义制度的“非固定性”。一些学者认为,资本主义不是死的东西,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并非资本主义一成不变的标志,相反,资本主义是活的、变动的,人们不能用固定的框架来框定它,尤其在当代,演化迫使资本主义调整自身,从而具有了灵活的多面性特征,体现出自否性,一方面国有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民主的危机意识越来越突出。

  1.国有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产力决定规律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经历三次大变革:股份制、私人股份垄断资本所有制和法人股份垄断资本所有制。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国有经济在经济中的比例不断提高。股份公司形式的资本合作所有制已成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在跨行业、跨国界的垄断公司基础上出现了大批跨国公司,而那些为私人垄断资本所无力承受或不肯承受的、需要巨额投资、拥有尖端技术或是盈利慢、风险大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则由资本主义国家兴办,成为了国有企业。目前这种国有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强。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以及随之而出现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上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的经营管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资本也进一步社会化,资本家在工人中发行小额股票,劳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

  资本主义接纳国有制的事实促使人们对私有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德国的魏伯乐、美国的奥兰•扬和瑞士的马塞厄斯•芬格合作的《私有化的局限》一书认为私有化有它的历史作用,但也有局限,推行私有化一旦越过了界限,就会走向反面,产生负面效应,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有意无意地忽视私有化的局限,这已经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魏伯乐等人提出,对私有化的认识也应该有一个演化的视角,私有化是提高效率、推动演化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实行私有化应该因地制宜,决不能出于意识形态的目的进行私有化。加州州立大学奇科分校经济系教授迈克•佩罗曼认为,传统经济学忽视了社会演化的时间因素,制造了市场万能的神话,如果把时间因素考虑在内,就会发现技术变革和市场恶化对固定资本投资的潜在影响,就会发现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

  2.资本主义民主陷入危机。20世纪上半叶就有学者探讨过民主在人类演化史中的位置,如约瑟•B•阿库纳的《演化进程中的民主》,这本书在2013年首次被再版。哈耶克在《自由秩序原理》中也提出民主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手段,然而,民主这一演化的促动工具一旦产生后,就在不断地被神圣化的过程中具有了意识形态的效应,事实上,当今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资本主义民主作为一种正确的意识形态加以接受,即便是某些独裁的非洲国家也不得不把自己描绘成民主的捍卫者。

  为民主而民主的政治制度很难超脱作茧自缚的困局,今日美国民主政坛呈现出两大怪象:一是难以作出正确的政治决定;二是因政党恶斗干脆作不出决定。近20年来,美国最引人关注的一些问题: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移民一直没有解决。在一些学者看来,20 世纪后期,民主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更像是一种游戏规则,是政治家去煽动、利用公众的手段,对于一些强国来说,它也是用来颠覆弱小国家的工具,民主霸权主义者在国际社会强行推行民主,但所到之处不是民主的繁荣而是民主的恶果,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的现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福山写了篇文章,题为《美国没有什么可教给中国的》,认为中国妥然应对经济危机,是因为中国能迅速作出复杂的重大决定,这是所谓的民主制度不可比拟的,从演化的角度看,只要符合客观规律,方向正确,具有民主与专制双重特征的政治制度反而更具有灵活的适应性。大卫•朗西曼则认为,民主制度应运用自身的纠错能力去适应演化的需要,他暗示大众可以民主地放弃一部分民主权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民主改变民主政治制度本身。

  三、从演化的视角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问题

  从演化的视角看,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悬殊问题不能从善恶对立的抽象人性论出发,而应该深入认识社会发展规律,避免历史上的激进运动的失败覆辙。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即使是资本主义阵营的人也并不想保持资本主义原样,也在寻求包括解决社会公正等问题在内的方法,但是,显然他们不信任那些激进主义方案,不希望苏联曾出现的独裁、大清洗、生产力发展受阻等状况卷土重来。

  演化理论认识到公平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认为一劳永逸地解决公平问题是不现实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2011年出版的《正义的观念》中认为,概念化、理想化的公正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对目前来说最突出的公正问题。阿马蒂亚•森指出,社会永远是复杂的、动态的,总会在发展中向人们提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既非人性化的理想问题,亦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性问题,而是客观规律对人提出的要求,优先解决它是最大的正义,社会演化的时间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从人性化的理想原则出发去解决问题之所以不适当,一是共识难以达成,比如有人认为自由优先,有人认为平等优先;二是为维护理想化的原则,往往会产生更多的人为问题,抽象平等带来的生产力低下与抽象自由带来的贫富悬殊并不令人陌生。

  四、演化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评价

  近年来,国际上的一些人采用非此即彼的观念,或者指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背离了社会主义,或者叫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才是可行的。然而,一些认同演化理论的学者却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可比拟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因为它不是从抽象人性论和主观意志出发,而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国情出发,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改革策略,以适应演化规律,推动社会发展。

  演化理论把自然的演化与社会的演化当作连续的统一体,并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待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试图发现那些超越了对立的意识形态而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通的东西。在演化理论看来,生生不息的自然是社会的基础,“道法自然”,既然变化是世界的本质,人是变化的要素而非主宰,在变化中调整自身去适应变化着的环境就是人的基本使命。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根据演化规律,公有制与私有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成功,符合演化规律是关键。

  也有学者指出,由于惰性和惯性,尤其是对当今世界政治的前提:传统文化和人在自然—社会整体演化中的位置缺乏反思,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挣脱僵化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之泥潭。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演化理论把自然和历史视角引入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研究,从学理上说,这是一种进步,其中的一些观点不乏借鉴意义,比如,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资本主义、不盲目地推行私有化、民主等。在深化改革的今天,突破思维的惯性和局限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自然和历史的高度开阔视野,深入认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有鉴别地吸取一切有益的人类文明成果是必要的。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资本主义理论家的固有立场,演化理论隐含着一种变幻了花样的“趋同论”。比如,有学者把社会主义作为广义资本主义演化的一部分,如此一来,未来的人类历史似乎只是资本主义的不断演化和完善,这种观念的危害在于:它无形中束缚了人类社会制度的进步与变革,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只有通过理论辨析排除思想干扰,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国外部副研究员)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