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陈弘王庆超:捷克左翼政党的发展演变探析

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14 年第 3 期 发布时间:2015-01-19
字体: 打印
分享:
  剧变后的政治舞台上,捷克左翼政党的独特发展轨迹引人瞩目: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欧“左派复兴”,捷克成为未被波及的“右派孤岛”;90年代末,捷克社会民主党组阁执政,开创了东欧“老民主党”上台执政的先河;以社会民主党为主、共产党为辅的左翼格局,打破了东欧国家中共产主义“后继党”主导左翼阵营的惯例;左翼阵营内部分裂甚于左右两翼的对立,也使捷克成为东欧国家的“另类”。2014年初,捷克左翼政党再次上台,开启了新的发展周期。纵观剧变后的25年,捷克左翼政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历程,逐步完成了自己的政治定位,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成为捷克两极政治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极。

  一、发展的四大阶段

  剧变以后,捷克左翼政党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以社会民主党、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简称捷摩共)为核心的左翼政党曾遭受过逆境的洗礼,也享受过胜利的喜悦。从1989年到2014年的25年中,捷克左翼政党起落沉浮数次,可以明显看到左翼政党发展演变经历了四大阶段。

  第一阶段:在逆境中不断探索(1989 年 -1998 年)

  捷克政治转轨初期,各党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活跃于政坛,经历了短暂混乱的“街头政治”后,左右两翼政党的对峙格局在捷克初步形成。与其他剧变国家相同,捷共在遭受经济困顿和政治危机双重打击下逐渐失去民众信任,威信和影响力每况愈下,完全失去在政府的主导地位,最终解体。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成立于1990年3月,继承了前捷共的组织形式和人脉资源,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在成立初期,围绕党的名称和定性问题,捷摩共内部产生严重分歧,虽然最后决定保留党的原始名称,但是,“改革派”的退出严重削弱了捷摩共的力量,难以形成与右翼政党相抗衡的势力。与此同时,另一支重要的左翼力量具有悠久历史的捷克社会民主党重返政坛,它是由当初流亡国外的老社民党员重新组建起来的。在重新确立了纲领目标后,捷克社会民主党开始向“现代欧洲政党”转变,政治影响力不断提高,开始充当捷克左翼阵营的主导力量,自此以后,捷克左翼阵营显出以社会民主党为主、共产党为辅的局面,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改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东欧左翼政治力量纷纷崛起,各共产主义“后继党”相继上台执政,掀起了东欧“左派复兴”的浪潮。然而,捷克却成为未被波及的“右派孤岛”,一度被视为“东欧右翼势力最顽固的堡垒”①。这一时期,捷克左翼力量之所以难以形成与右翼势力相抗衡的局面,与右派势力的疯狂进攻不无关系,然而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作为前捷克执政党继承者的捷摩共内部为是否改名换“性”而争论不休,分歧严重,难以形成有效的力量来反抗右翼的打压。而此时的捷克社会民主党由于刚刚重建,力量极为弱小,一时间难以与右翼势力分庭抗礼。此外,由于政治经济转型刚刚开始,整个捷克国内环境并不适宜左翼力量的发展,在当时情况下,“任何政党信仰共产主义无疑等同于自杀”②,捷克左翼政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蛰伏状态,无力撼动右翼政党的统治。

  第二阶段:逐步壮大 , 走向执政(1998 年 -2006 年)

  1997年底,捷克右翼政府因政治捐款案被迫集体辞职。议会大选提前进行,社会民主党成为捷克议会第一大党,获得32.31%的选票,成为东欧地区第一个上台执政的重建社会党。非但如此,捷摩共在此次选举中也获得24个众议院席位,捷克左翼“双雄”齐头并进,捷克左翼阵营成绩斐然。平稳渡过4年执政期后,社会民主党又赢得2002年大选,实现蝉联执政,捷摩共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捷克左翼政治力量实力大振。

  这一时期内,捷克左翼政党尤其是社会民主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积极的发展战略和鲜明的政治纲领。这一阶段,捷克左翼政党普遍把塑造新的政治形象作为当务之急,纷纷制定党的政治纲领,明确党的政治发展目标,并且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推动党的组织发展。捷克社会民主党以自由、社会公正和团结作为基本价值:在政治上,支持实行多党制议会民主;在经济上,主张以私有化为前提的社会市场经济;在社会政策上,坚持建立福利国家,维护社会公正和团结;在组织建设上,积极吸纳政治精英和社会名流入党,使社会民主党的影响不断扩大,党员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捷摩共确立了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党纲和“入阁参政”的近期目标,将议会斗争作为主要的工作平台,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表达劳动群众的呼声,赢取民众支持。此外,捷摩共还注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扩大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吸收青年入党。第二,实施灵活务实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捷克左翼政党以灵活务实的策略来应对各种任务和挑战。为了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捷克社会民主党和捷摩共不约而同地选择公民最关心和最敏感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问题为突破口,以期在中下层民众争取更多的选票。为了打击右翼势力的威信,捷克左翼政党不断针对右翼政党的政治丑闻进行猛烈抨击,在迫使右翼政府下台的同时,推销了左翼政党的纲领主张,树立起民众利益捍卫者的形象。第三,相对独立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避免了“挤压效应”。由于捷摩共坚持不改名换“性”,使得社会民主党和捷摩共的发展空间相对独立,避免为了争夺同一选民群体而相互倾轧,为左翼政党共同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威望下降,暂时失利(2006 年 -2013 年)

  经过十数年的演变,捷克左右两翼政党实力旗鼓相当,双方都难以以绝对优势取得胜利。2006年大选是捷克独立以来第四次议会选举,执政八年的社会民主党再次沦为在野党,捷摩共的成绩也略有下降。然而,在议会席数上,左右两大阵营取得议席各半的均衡态势,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新右翼联合政府勉强获得议会通过。2010年大选,由于一些新组建的右翼小党“异常受宠”,捷克左翼政党得票不得势,未能赢得组阁机会,右翼联合政府继续执政。总结这一时期捷克左翼政党的失利教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民主党蝉联执政后,与右翼政党组成执政联盟,政策出现右倾倾向,在党内引发分歧,民众支持率也大幅下降。与此同时,联合执政的两个右翼政党同社会民主党貌合神离,在许多重大改革问题上明争暗斗,未能兑现竞选承诺,失信于民。第二,大党政治开始动摇,政党力量呈现“碎片化”。公民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作为捷克前两大政党势力迅速削弱,甚至出现二者合作也不能达到组阁半数的局面,各种新兴政党的势力不断扩大,大党垄断政治舞台格局被打破,为了赢得执政权不得不“平视”其他政党。再加上捷克左翼阵营内部分裂,使捷克左翼政党失去了组阁执政的机会。

  第四阶段:重拾威信,三度执政(2013 年 - 至今)

  2013年6月,捷克右翼内阁由于陷入政治丑闻而集体辞职。10月,捷克提前举行大选,社会民主党以微弱的优势赢得选举,捷摩共依旧维持议会第三大党的地位。2014年初,捷克社会民主党与“阿诺运动”、基督教民主联盟-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党达成协议,组成中左翼三党联合政府。捷克社会民主党开始第三次上台执政。应该予以关注的是,本次大选产生的议会再次陷入了多党林立的局面,各党实力差距缩小,无一能取得压倒性优势,这样的分裂议会产生的弱势政府,注定了捷克未来的政局将更加复杂和脆弱。

  二、三种定位

  东欧政党体制是伴随着各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而逐步形成的。尽管说这种转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这无疑还是东欧广大民众内心选择的结果。东欧各国左翼政党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政治舞台的。“因此,东欧左翼政党必须首先认同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认同议会民主制度,遵循议会斗争的基本规则,将自己的政治属性定位于议会性政党,把议会作为政治斗争的中心舞台,”③才能继续生存在东欧政治舞台上。这同样适用于捷克左翼政党。

  (一)左翼政党是捷克议会两极政党格局中的一极

  捷克剧变以后,无论是新成立的、信奉共产主义的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还是重新组建的、主张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无一例外地强调自己作为议会政党的政治身份。重建初期,捷克社会民主党就明确把自己定位为“中左翼”议会政党,重申了自由、社会公正和团结的社会民主原则,将多党制基础上的议会民主和私有制为主导的社会市场经济作为党的纲领目标。虽然捷摩共自成立以来一直强调“新共产主义”的政治纲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主张实现社会主义,但是,它认为社会主义应当是“公民享有自由和平等权利的民主社会,政治和经济多元化的社会”④,并且明确提出以议会斗争为党的工作重点和主阵地,将“入阁参政”作为党的长期战略目标。

  不仅如此,捷克政坛还存在一个显著特点,“随着多党制的实行,政党逐步按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向左右两翼集结,选举基本上表现为左右翼政党的对决”⑤,左右势力此消彼长,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对方的表现。1997年底,捷克右翼政府因政治捐款案被迫集体辞职,在之后的选举中,社会民主党实力大增,上台执政。2013年也是如此;社会民主党第二次执政后期,由于未能及时履行竞选承诺以及执政期间的一些政策失误,致使社会民主党在民众中影响力大幅降低,公民社会党乘机赢得大选,组阁执政。

  总的来说,捷克左翼政党不仅仅将自己定位为议会性政党,而且作为两极政治格局中的一极,积极宣传自己的方针政策,谋求在议会选举中打败右翼势力,赢得执政权,实现自己的纲领目标。

  (二)左翼政党是捷克社会转型的积极推动者

  剧变后的数十年中,捷克左翼政党不仅完成了政治身份的定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成为捷克社会转型的积极推动者,为捷克新的社会制度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反对权力垄断,主张建立多党制基础上的议会民主制

  苏东剧变以来,实行西方式的多党议会民主制,成为东欧各国共同的政治追求。捷克左翼政党不仅成为这种政治模式的坚定支持者,而且,为了完善捷克多党议会民主制度,它们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原则。其一,法治的原则。捷克左翼政党强调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活动。其二,民主的原则。左翼政党突出选举在民主政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国家权力机关必须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其三,分权的原则。立法、司法、行政互相独立、制衡是西式民主的标志,而左翼政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限制政府和总统的权力,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社会民主党和捷摩共以实际行动推动着捷克民主政治转型。在议会斗争中,严格遵循议会程序,恪尽职守,树立起议会中“建设性反对派”的良好形象。在执政期,社会民主党组阁的中左翼政府也不断推动多党制议会民主制走向成熟、完善。

  2、反对自由市场经济,努力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市场经济

  捷克转型初期,右翼政府对经济实行“休克疗法”,发展极端自由的市场经济,导致经济持续衰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面对如此情况,捷克左翼政党一方面猛烈抨击右翼政府经济社会政策,反对忽视国家宏观调控而由市场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倡导建立以社会和生态为导向的社会市场经济。在1993年的代表大会上,社会民主党针对右翼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方针和自由放任式的经济改革,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称其为“查尔斯•狄更斯的资本主义”⑥,并且明确提出以建立“瑞典式福利国家”为竞选口号,以减轻社会转型给民众带来的沉重负担为施政目标。在执政期间,社会民主党也致力于解决民众最为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在经济政策方面,推出“工业复康计划”,制定“经济复兴计划”,开展“经济外交”,使捷克经济形势持续好转,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捷摩共虽然没有上台执政,但是,从2004年起,捷摩共提出了“捷克共和国的希望”的口号,将发展社会市场经济作为党的基本政策主张之一。

  (三)左翼政党是捷克弱势群体的利益维护者

  无论是敬奉民主社会主义,还是信仰共产主义,左翼政党都将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其核心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左翼政党天然是中下层民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代言人和利益维护者。对于捷克这样的转型国家而言,转型初期必须付出的社会代价,往往会转嫁给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以及中下层民众,因此,如何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和维护者,左翼政党责任重大。捷摩共自成立起,就将自己界定为“一支穷人的政党”,在党的历次会议中,都强调以维护中下层民众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己任。捷克社会民主党在重建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就重申了“自由、社会公正和团结”的社会民主原则,在随后的发展中,多次将建设“瑞典式福利社会”作为自己的竞选口号。从1998年到2006年的执政期内,社会民主党将建立和发展社会福利确定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此外,社会民主党还千方百计地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最低工资,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总的来说,社会民主党执政期间,实施了一些提高公民福利、建立福利国家的具有民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措施。”⑦

  综合来看,处于急剧社会变革中的捷克左翼政党,既无力也无意改变社会发展的整体方向,它们心甘情愿地将自己融入到整个国家的转型进程中,明确将自己的政治属性归纳为议会性民主政党,积极地推动着新的社会制度的创立,力图更多地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完成了在政党政治光谱中的定位。

  三、两个声音

  剧变以来的25年中,捷克左翼政党历经风雨,形成了当前的左翼格局,社会民主党和捷摩共分别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和第三大党,成绩骄人。然而,看似风光的捷克左翼阵营内部却隐藏着重重危机,两种不同声音的对立,成为制约捷克左翼政党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捷摩共:“21 世纪的社会主义”

  捷摩共堪称东欧政坛的“独特现象”。剧变以后,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更名换“性”,投向民主社会主义的怀抱,捷摩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活跃于捷克政治舞台上,赢得了较为稳定的选民群体的支持,成为议会第三大党,一些西方学者称其为“欧洲最后的共产党”。

  捷摩共的“独特现象”首要表现为“党纲独特”既与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不同,又跟传统共产主义模式有异,称为“新共产主义”。2012年5月19日-20日,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召开了第8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名为《21世纪的社会主义》的新党纲,体现出捷摩共“新共产主义”的鲜明特征。新纲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指出捷摩共的长期战略目标是建立一种更加公平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当前党的所有工作都是为实现这个崇高的目标创造先决条件。新党纲对捷克社会状况进行了分析,猛烈抨击了政府腐败和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提出了现阶段捷摩共的具体任务:在经济方面,反对财政削减政策,实行公正、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规划和国家经济政策基本方向的制定;在政治方面,建立积极有效的反腐机制,避免非法财产侵占,保障民众财产安全,加强多党制议会民主建设,简化全民公投程序设置,发展公民自治;在社会政策方面,促进政府在养老、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政策的制定,切实保护中下层民众的利益;在外交方面,谋求改变捷克与欧盟的现存关系,强调加强与欧洲左翼力量合作,努力阻止捷克军队的北约军事行动;在党的建设方面,加强党的组织和思想建设,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吸纳有志之士,特别是青年群众加入到捷摩共中来。

  捷摩共以“新共产主义”政治纲领和“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吸引大批民众的关注,形成了固定的选民群体。7.5万党员也使捷摩共(2008年)成为捷克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捷摩共一扫东欧共产党的颓势,成为东欧政治舞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社会民主党:“21 世纪民主社会主义的平台”

  2011年3月18日-19日,捷克社会民主党第36次代表大会在布尔诺召开,会议通过了一个宣言《21世纪民主社会主义的平台》。宣言指出,130多年来,社会民主党奉行自由、团结和正义基本价值,设想建立所有公民(不论起源、种族或宗教)共享福利的公正的民主社会,致力于对人类的全面改造。在政治上,社会民主党支持议会民主,主张建立以多党制和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法治国家;在经济上,社会民主党接受市场经济,同时强调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在社会政策上,社会民主党赞同西欧福利国家概念,致力于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使民众免受逆境、疾病、养老和失业的困扰;在对外关系上,社会民主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友好关系。

  (三)难以合作的左翼阵营

  捷摩共和社会民主党是捷克左翼阵营的核心,然而,两党在议会选举和组阁问题上难以形成合作的局面是困扰左翼阵营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难题。在1998年捷克第2次议会选举中,社会民主党一跃成为议会第一大党,由于未过议会半数无法单独组阁,它宁愿对右翼公民民主党妥协,组成少数政府,也拒绝与捷摩共合作。2002年,社会民主党再次赢得议会选举,但是,它仍然没有考虑与捷摩共合作执政。2013年同样如此。

  为何同属左翼阵营的两大政党难以合作?归根结底,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意识形态差异。社会民主党奉行民主社会主义基本理念,以自由、团结和正义为基本价值,在剧变后,完全退回到资本主义现实中,并不特别强调其社会主义理想。反观捷摩共,尽管不希望回到1989年之前的社会主义,但是捷摩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奉行既区别于民主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新共产主义”。第二,党的纯洁性的考虑。剧变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捷克右翼势力不断掀起反共浪潮,“社会主义”也受到民众的怀疑,成为保守和僵化的代言。社会民主党历经磨难才获得民众的认可,绝不会考虑与坚持“新共产主义”的捷摩共合作。第三,政策主张不同。在一些基本政策主张,特别是对外关系上,两党看法相去甚远,社会民主党倡导融入西方社会,积极主张捷克加入欧盟和北约。捷摩共则强调反对加入北约,要求停止捷克军队的北约军事行动;虽然不反对加入欧盟,但是强调以更加平等的姿态与欧盟各国开展合作。

  结语

  2013年议会选举结束,意味着捷克左翼政党新的发展周期的开始。回顾剧变以来捷克左翼政党25年的曲折旅程,可以得出几点结论。第一,捷克左翼政党逐步适应了社会转型的节奏,在捷克政治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捷克两极政党格局中的一极,更是社会转型的积极推定者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代言人。第二,捷克跌宕起伏的演变过程都是以议会选举为背景的,议会成为捷克左翼政党活动的主阵地,也是检验其实力强弱的重要平台。第三,以社会民主党为主、共产党为辅成为捷克左翼格局的常态,相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第四,左翼阵营内部两种不同声音的对立,成为制约左翼政治力量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捷克左翼阵营走向强盛,还有赖于社会民主党与捷摩共捐弃前嫌,精诚合作。

  注释

  1 王连志:《捷克政党政治演变的基本特点》,载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1期。

  2 Jan Vermeersch.The Left in Eastern Europe:A Report on Post-communist Political Landscape.

  Brussels:Socialist Institute for European Studies,1991:35

  3 王连志:《波兰左翼政党发展演变探析》,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4 远方:《在逆境中探索的捷摩共》,载于《当代世界》2014年第2期。

  5 高歌:《2006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议会选举与左翼政党的发展》,载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2期。

  6 Milos Zeman.MistakenConcepts,BadConsequences.Socialist Affairs Issue,1993(3):15-19.

  7 郭翠萍:《捷克社会民主党的历史与现状研究》,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4期。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