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超:韩国工人运动的启示
来源:《东方早报》2012 年8 月7 日第 A16 版
发布时间:2013-06-16
“韩国政治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工人运动特征,为我们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无论是近日奥运主办地伦敦发生的工人罢工,还是上月发生在韩国的汽车工人罢工,都向我们展示着,工人运动在世界各地,无时无刻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人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现实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学术研究中,较早对工人角色进行系统阐述的理论,是把工人作为一个具有统一意愿的阶级加以探讨,并对工人推动社会演进的积极作用寄予了殷切希望。一度风行的现代化理论,也将工人组织看作随着经济发展而崛起的重要社会力量。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理论,为我们观察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然而,各国形形色色的工人运动让我们不禁要问,在工人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之前,他们的行为动机究竟从何而来?当工人具备行为动机之后,是否能够形成团结的力量?韩国政治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为我们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范例。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韩国由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转向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核心的出口导向型战略。为了向城市制造业输送足够的劳动力,保持韩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朴正熙政府在早期农村土地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压制。国内农产品市场的薄利,加之进口农产品的冲击,使得韩国农村土地上的大量劳动力,开始逐渐向城市转移,寻找谋生致富的机遇。就这样,韩国制造业从农村获得源源不断的劳力供给,保证了韩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实现了国家的赶超战略。根据世界银行 1981 年的报告,从六十年代中叶至七十年代末,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度增长率,紧追新加坡,在当时的第三世界国家中,位居第二。而其制造业与工业出口增长率,则在世界 124 个国家中拔得头筹。
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就业率的大幅提升,为政府的施政提供了充足的合法性。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化,问题与矛盾日益凸显。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农业人口逐渐被工业人口吸收,工业通过农村劳动剩余而获得的可替代性劳动人口逐渐减少。从理论上讲,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与劳动力供给的相对减少,必然会激起工人对提高工资水平的吁求。但事实上,韩国公司为普通员工提供的工资,长期以来始终都低于基本生活水平。
韩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短缺的薪资水平,积蓄了工人的抗议之声。然而,我们还要追问的一个问题是,究竟这种抗议之声,能否最终形成一支团结一致的力量?
韩国的市场特征与贸易战略,为韩国工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活跃于韩国市场的是一批大大小小的私有企业,而国有资本与外资的角色与私企相比则相去甚远。这些私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以压低劳动力成本为核心竞争优势。因此,无论是就职于著名财团的工人,还是服务于一般小企业的职工,其工资差距并不明显,都被控制在相似的低水平线上。由此,依据工资收入,韩国工人内部形成了同质性较高的特征——工人低工资的窘境,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类同。正是这种“共同”的不满足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韩国的工人运动往往呈现出“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特征。
从韩国、英国的情况来看,工人无疑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社会力量。当然,我们还要深入发掘他们在这些国家的当下是否已具有了足够的动机,是否还没有被制度化地“解体”。
(作者单位:新加坡国立大学)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