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历史学家丘丘金论普列汉诺夫
俄罗斯政治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出版了俄罗斯学者С.В.丘丘金的著作: 《格•瓦•普列汉诺夫——一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的命运》。作者在书中介绍了格•瓦•普列汉诺夫作为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思想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始人之一、列宁的政治论敌的一生及社会政治活动。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原始文献资料,其中包括读者未曾知晓的资料。下面将丘丘金在书中对普列汉诺夫评价的有关论述介绍如下。
普列汉诺夫的性格相当复杂。普列汉诺夫受过贵族教育,人相当正派,虽然有些冷酷、克制,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禁欲主义的,不轻易对外表露自己的感情。但是,作为一个人,普列汉诺夫的主要性格特征是非常勤奋,具有强大的意志力,惊人的坚定目的性,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不随波逐流。他是一个勇敢、高傲和坚毅的人,一个真正的俄罗斯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侨居国外挽救了普列汉诺夫的生命,但是为此他被迫付出高昂的代价,因为在国外,他卓越的才华在很大程度上始终不被接受。如果留在国内,普列汉诺夫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路程或许更复杂,但他也许会更加有机地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俄国革命传统与马克思的学说结合起来,他几乎像宗教狂那样把马克思的学说当作世界上社会政治思想发展中的顶峰来宣传。
普列汉诺夫还是在其民粹主义活动时期就开始寻找、并最终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找到了解开社会发展秘密的钥匙。马克思主义学说令普列汉诺夫折服,其中包括:关于历史进程按照规律向前发展的理念的严谨性、逻辑性和普适性;关于在社会的进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级阶段的过渡中,对新时期而言,革命性的转折是最佳的方案,而阶级斗争几乎是实现对劳动者的社会公正的唯一现实的手段等。
在普列汉诺夫那里,实际上根本不存在马克思主义在多大程度上专门适应俄国的特殊条件的问题。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理由说他为此而苦恼、不安,“损毁了”理论提纲。普列汉诺夫发现在俄罗斯历史上有不少与东方专制制度的历史共同点,十分了解俄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性、国家的农民形象、无产阶级为数不多。他确信俄国从彼得一世时代确立的面向西方的发展目标将不会改变,他相信俄国的经济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过渡性的、暂时的特性,他乐观地把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看作使俄国归属欧洲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确,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从国外回国后,普列汉诺夫看到,距离这个目标还任重道远,在俄国还有许多野蛮、不文明,然而,他在马克思主义适应俄国的现实这一问题的立场上,并没有随之发生任何观念上的改变。因此,列宁不管怎样都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与俄国的具体条件相结合,这在普列汉诺夫看来,只能是对他所真正地、经典地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背离。
进入20世纪,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没有跟上快速变化的时代步伐,未能适时地回应时代的挑战,回避了尖锐的现实问题。遗憾的是,普列汉诺夫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许多方面还是个停留在19世纪的人,让位给了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既不追随伯恩斯坦用进化偷换社会革命,也不赞成列宁在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机制上的探索,总的来说,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观点仍是极其抽象的。
但普列汉诺夫无疑是一个天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和传播者,他公正地称自己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但他在恪守马克思主义范式的框框的同时,提出许多新鲜的、富有成效的有利于解决如下重要问题的方法,如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社会心理在政治斗争结构中的地位,地缘和生物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普列汉诺夫的真正巨大贡献是对俄国和欧洲社会思想史的研究、文艺学和文化理论。
最难说的是作为政治家的普列汉诺夫,因为政治,委婉地说,不是他多侧面活动中的最强项,在这方面,超过他的不仅仅是列宁,还有某些平庸得多的人。普列汉诺夫丧失了一个典型的领袖所具有的一些特质,他的身后也没有忠于他的战斗队和有实力的金融集团。然而,普列汉诺夫积极参加了社会生活,向社会民主党的同志提出了自己对俄国和世界形势的看法、对阶级和政党的评价、策略计划、对未来的预测,虽然在这方面上他的看法并没有得到承认、进而得到普及。
普列汉诺夫在其40年的革命活动中,经历了思想转变的历程,从青年时代对无政府主义抱有幻想并热衷于雅各宾主义,转向冷静地理解到,在社会主义革命之前应该有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任何的唯意志论到头来只能以不可避免的后果损害社会主义思想本身的威信。按照普列汉诺夫的观点,俄国马克思主义者尤其应该表现得谨慎,因为他们的国家在20世纪初,与其说苦于资本主义,不如说苦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足和没有形成。普列汉诺夫清楚地懂得,没有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民主,在一个“下层”充满暴动和宗法式的集体主义、“上层”实行暴力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的。
普列汉诺夫还是坚持社会公正的战士、伟大的革命者和爱国者。不管今天人们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普列汉诺夫的名字永载史册。
(尚伟供稿,资料来源:С.В.丘丘金:《格•瓦•普列汉诺夫——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