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项目简报(第11期)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
专家咨询会综述
2014年11月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专家咨询会召开。项目组邀请了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谷源洋、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胡振良、中央编译局研究员许宝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赵智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明凡、项目组原首席研究员刘淑春对该项目的中期成果进行了点评,并介绍了自己从事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相关的研究成果。
潘金娥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创新课题子项目的情况和本次会议目的。她谈到,这一子项目的主题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创新项目总题目“世界大变动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和国际共运部的研究方向设计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而国际共运的历史与现实,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总结20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探求苏东社会主义的兴衰、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关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能够总结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一些历史经验和教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项目自去年立项以来,项目组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框架的讨论和设想,今年才真正进入写作阶段。目前形成的这一报告作为今年的中期成果,明年我们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拓展和完善,最终形成30万左右的著作。为了确保项目稳妥顺利地开展,今天特意邀请各位专家对本项目现有成果进行点评和指导。之后,课题组成员分别就自己承担的部分进行汇报。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一般问题
潘西华首先介绍了项目中期成果的导论部分,内容包括从事“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项目研究的国内外时代背景及学术界的研究背景,有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相关问题,以及项目研究的逻辑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等,便于大家对项目的整体情况有个初步了解。
陈明凡副教授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介绍了其从事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越南和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比较建设”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她将对三个国家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比较中得到的启示归结为以下五点:一是东方国家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有特殊的艰巨性;二是正确认识国情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前提;三是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民族化的关键;四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必须要与时俱进,不能够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五是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过程当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的是,必须划清爱国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界限。
赵智奎研究员同大家分享了其所从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他谈到,课题的附录一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视野,内容正好与本创新项目相契合,两个项目可以相互学习交流。随后他着重介绍了他对“中国化规律性认识的思考”。他认为,从时空上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入和传播的“点”是多发的。但无论是从哪个“点”上在中国传入和传播开来,其本质的联系或者说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都表现出来一些共同点。应在此基础上再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的规律性是什么,导致“化”出来的成果是什么,其中有什么规律可循。
赵智奎研究员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可以初步概括“结合律”“正反律”“创新律”。“结合律”即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只有始终坚持真正的“相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铁律”之一;“正反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伴随着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只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克服形而上学,反对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能走入正轨,才能取得胜利和成功,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铁律”之一;“创新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始终坚持理论创新,才能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成果,惟有“创新”,才能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活力,这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铁律”之一。他强调三个规律是辩证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相一致原则和方法的产物、强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作为三个规律时空坐标的必要性、强调三个规律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形成过程中所起的起决定性的、支配性的作用。最后他还简单介绍了三个规律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其它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胡振良教授主要针对项目中期成果的导论部分进行了点评与指导。他首先从质与量上对导论部分进行了点评,肯定了现有成果的逻辑合理性和结构完整性,但认为在质与量上还有提升空间,应深入下去。在确保结构完整性的同时,要注意现实性的具体化。随后,他谈及了项目的基本概念。一是现有成果中有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认为概念梳理很全面和详细,而且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但是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个外延牵扯到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是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系统观点体系?还是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在他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又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本身?马克思主义是要不断和实际结合的过程。二是在谈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相关概念时,建议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其它各种化的共性的说出来,然后再区别本土化和其它概念在使用过程当中的差异,在交叉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说明项目采用“本土化”概念的优越性在哪里。此外,他还认为,除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两个基本概念之外,“经验和启示”也是值得探讨的,认为它们含有一个指向问题。他指出,经验和理论、经验和实践还是有差别。所谓经验,是我们经历和验证是正确和错误的东西,它的优点和实践有直接的联系,又可以直接指导实践。它的局限在于它可能是个案或者一些情况之下验证的,不可能是全程的判断。经验具有朴素的性质,其没有被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观点体系的规律作出揭示。如果它对规律做出揭示,然后形成理论、观点体系的话,它就是理论。最后,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此过程中应首先明确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是要了解这个我们的本土,即中国国情,要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这个中国本土。随后,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还要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与现实
在会议的第二阶段,项目组的康晏如、潘金娥、贺钦、荀寿潇、谢泽鑫分别介绍了苏联、越南、古巴、朝鲜、老挝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探索,内容包括国内相关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在本国传入和传播的过程、形成的理论与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等内容。随后,谷源洋、许宝友、刘淑春分别就上述内容进行了点评,并就项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
1、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
谷源洋认为,在态度上,我们既不能因为对“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的误读而教条地照搬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否定架空马克思主义,用什么国学和其他主义替代马克思主义,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国情和世情结合起来,传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内容方面,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只看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创新的理论体系,而不提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作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和理论,而不去学习和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许宝友也强调,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本身简单归结成一种方法、立场、观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运用这些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其他各个国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实践的过程,这就需要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2、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谷源洋认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首先要避免趋同性。在学术界以往的研究中,介绍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传播与发展的研究成果很多,为了避免研究课题内容的趋同性,我们就应将研究的侧重点放在“本土化”方面,与“本土化”能联系起来的东西就多讲,反之少讲或不讲。许宝友也赞同这一点,强调不能用本土化的筐,把以往的研究成果装进去,而是要避免重复。
在研究方法方面,专家们强调要运用比较的方法。许宝友提出,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这一基本概念界定时,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本土化”同“民族化”、“本国化”、“具体化”等类似概念相比较,在比较中说明项目选用“本土化”概念的优势所在。谷源洋认为,在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中,要按照实事求是、结合实践进行比较,少下一些武断性的结论,这样更会客观。
在研究着眼点方面,专家们既强调国际视野,又强调对要素的分析。谷源洋认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多年来,世界的情况发生了剧变,时代发生了剧变。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不单从一个国,而且要看到全球。不仅要把马克思主义和国情、实践结合起来,还要借助对世情的变化的观察分析,来扩大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和中国化的概念的理解。许宝友也提出,本土化最早的概念是跟全球化相对应的关系,本土化的研究应有这个国际视野。
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要素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要注重三个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二是具体的国情,三是结合。刘淑春也强调在研究过程中,应作具体“要素”分析。例如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理论形态是什么,实践模式是什么,教训是什么,经验是什么,最后有什么共同性的东西,还有什么特殊性的东西,对我们有什么启迪。谷源洋同意上述观点,并强调项目的创新之处应该放在要素的分析上。而不是简单的把苏联、越南、古巴、朝鲜、老挝各写一块,应重点研究“结合”上,即各国和地区如何结合国情、结合世情的变化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最后,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专家们的点评与指导使大家受益匪浅项目组将根据专家们的看法和建议进行下一步的撰写与修改,力争明年较好地完成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
(本期简报执笔:潘西华;本项目简报主编:潘金娥)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