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海、王冠文: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观点、新论断,创立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刻理解与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对于更好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目标做出了新概括,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建设目标为文化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力、文化聚合力和精神驱动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得以永续发展进步的动力之源与方向指引。马克思恩格斯用“新文明”表示共产主义文明,指出共产主义“是从现代文明社会的一般实际情况所具有的前提中不可避免地得出的必然结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描绘了共产主义文明将是“能给所有的人以幸福的文明”,确定了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文明,即实现“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主要目标的设定,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方向引领和目标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主要目标的制定。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前瞻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主要目标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论断,这是习近平首次提出的概念和命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既是在尊重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响应人民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更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脉、弘扬革命文化价值灵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起来、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形成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一定意义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马克思主义“魂脉”指导下,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塑造的文明整体。第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基因。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铸就了灿烂文明,诸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国之道,“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识世之道,“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处世之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之道等等,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极大影响。第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蕴含着革命文化的红色因子。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革命斗争形成的优良品质、精神风貌与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从历史维度看,革命时代先驱们用血与泪书写了革命斗争几十年的雄伟篇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政治信仰;从现实维度看,革命先烈们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精神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理想信念,也使得“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出时代张力与鲜活生命力。第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磅礴生命活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体现时代精神、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等,是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下形成的智慧结晶,让中华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蓬勃生机。质言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关乎中华文明发展走向、关乎人类文明基本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不仅聚焦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任务,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行动上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明确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充分体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要目标,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要在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广阔视角出发,深刻洞察和理解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历史定位和变革趋势,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日用而不觉”传统价值观念相耦合,创造出具有现代姿态的文明有机体。第二,要在坚守多元一体格局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铸就了中华文明统一、包容与连续的突出特性,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体”主线和方向,还要充分尊重各民族文明成果的“多元”特征,营造出多元文化交相辉映、大放异彩的繁荣景象,充分焕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性生机活力。第三,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助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继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和平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胸怀与传统,不仅要向世界讲好中华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愿景,也要始终做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建设者、推动者和维护者。
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动力做出了新阐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
精神动力助推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生驱动力量。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文化建设主体实现自我需要的实践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由此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了文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共产主义精神信仰、“意识与存在”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为我国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源。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视文化建设精神动力的推动作用,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文化建设精神动力的推动作用。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创造性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这一论断,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阐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基本问题。第一,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是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久经磨难迈向新征程过程中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作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其要义是恪守中华文明“乾元”之德的自强不息的团结奋斗精神,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就来自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就来自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就来自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言之,文化自信从本质上讲是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理想、价值和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与高度自信,这是助力建设文化强国和推进文化现代化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第二,坚定文化自信,首要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上发挥了举旗定帜的关键作用,党在文化上的自信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进一步说,新时代物质生活极大富足的条件下,习近平指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不仅是其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也是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的核心标识。第三,坚定文化自信,内涵十分丰富。文化自信具体表征于中华文化所蕴涵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中国思想载体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对其文化自信体现在诸子百家思想、诗词歌赋等恢宏巨著之中;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对中国革命红色文化的自信体现在《红色家书》和《烈士诗抄》等充满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的字里行间,以及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模范人物和道德榜样先进事迹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激励作用,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充分彰显。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功夫。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注文化主体本身,增强人的文化滋养,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做到“学古而不泥古”。利用传统文化内容加上喜闻乐见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增强国人文化素养,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目的。
第二,要在弘扬革命文化方面下功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将革命文化中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核心内容用以服务当下,迫切需要依靠中华民族特有的革命文化记忆培育国人爱国情怀。要充分发挥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和内隐性革命精神资源对人民的培育作用,加强宣传红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教育,树立人们的主人翁意识,时刻将本国本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第三,要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下功夫。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使更多的好作品不断涌现出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素质和文化自信。同时,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色魅力,不断增强人民的主人翁意识与文化认同感,奏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凯歌。
三、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制度保障做出了新要求,明确提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文化建设制度为文化建设提供规范引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建设制度是“现实的个人”精神需要成果的凝结。因此,文化建设制度作为文明的重要标识,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保障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理,对国家学说、“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为我国文化建设制度保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文化建设制度,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规范与导向作用。2019年10月,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第一,意识形态是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具有多重存在面相。意识形态反映人的主观世界,即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能够表明政党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和政治态度;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其本质在于鲜明的核心价值导向性,体现在能维持特定社会的基本文化思想观念和主流价值追求,为社会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确立根本原则和标准,因而是引导和形塑社会文化的社会意识,具有维护一定阶级或集团政治团结、经济稳定和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第二,在“两个结合”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两个结合”的前置性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激活与维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这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新时代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要求。这项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在实践中落实其他制度和实现文化发展的根源所在,保障了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精神文明的创建、文艺作品的创作以及意识形态问题的处理等等,都离不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征程中,党和人民应有的政治清醒与政治定力。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属于我国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文化建设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文化制度体系建构提供了规范统领。
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这一命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充分体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坚持根本制度建设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的“根本制度自信”有机统一。要深入实施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和大批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才,同时建立健全相关文化制度条例,以制度之力保障文化自信。第二,坚持文化建设根本制度的“守正”与文化建设根本制度的“创新”有机统一。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与理论为中心,开展有益于促进思想解放的文化实践,积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进行翻译和传播,使广大群众对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信仰有更深更准确的认识。第三,坚持文化建设根本制度的“外化于行”与文化建设根本制度的“内化于心”有机统一。要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用制度刚性保障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生产更多质量上乘形式活泼的意识形态作品,通过制度体系和文化作品的内在影响引领广大人民群众,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和话语权,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
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方法做出了新拓展,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
文化建设方法是研究和回答文化建设问题的基本工具,无形地支配着文化理论观点的形成与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于文化建设上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守正创新、丰富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路和科学方法。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方法的制定,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科学有效的文化建设方法。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实践,才能使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及时顺应时代的变化作出灵敏反应,展现出积极而有创造性的一面。尤其是“第二个结合”,这是着眼于文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指南,是对中华文明“向何处去”认识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这种形成新的文化形态的方法,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方法,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第一,“第二个结合”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源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基本国情,正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之深,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根基,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文化建设方法支撑。第二,“第二个结合”丰富了治国之道、执政之策和惠民之法理论的文化根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唯物史观与“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传统治理思想相结合,提出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道德的相关价值理论与“为政以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价值哲理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可以说,“第二个结合”达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融贯通,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第三,“第二个结合”深化了文化建设制度创新。比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是我们党坚持根植中华文明精神血脉的“守正”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相结合的结果,规定了意识形态及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探索面向未来的制度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历史智慧和思想理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方法作出了新概括,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这一命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重大创新的一个鲜明体现,也是切实把握党的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重要方法。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第二个结合”重要方法,“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进一步审视中华文化的地位与价值,用马克思主义对其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科学创新,为治国惠民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持续有益的方法遵循。要努力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切合点,推进“灵魂”与“根脉”的互动契合、同向共进。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仁义礼智信”“修齐治平”等的时代价值,秉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其进行符合时代发展的创造与转化,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接与融合,为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前进动力。
第二,强化网络赋能文化宣传工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百姓“日用而不觉”观念相结合,画出思想最大同心圆。要建立和完善正能量文化内容策划、推送机制,构建全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催生“云阅读”“云赏乐”“云演出”等“思想+数字+文化”创新融合新业态,拓展网上“第二个结合”下文化主题宣传报道新形式、新渠道、新语态,将传统文化形式转化为符合现代生活观念的文化新样式,由此进行文化产品创作,全力筑牢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深厚文化底蕴。
第三,充分利用“第二个结合”,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要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中华民族百年历史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契合价值,坚持回应人民现实的需要与关切,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进而提升为中国理论,最后为解决中国问题、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方案。可以说,未来要深化对“第二个结合”重要方法的内在意蕴和价值追求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富有新时代特征的崭新内涵,不断开辟中华文化的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
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球视野做出了新探索,明确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视野能为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视角,增强人类共同体意识,更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随着“世界历史”全球化序幕的拉开,“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在文化建设上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对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世界历史”“世界文学”的必然趋势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为我国文化建设的全球视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源和行动指南。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全球视野,彰显了大党大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化建设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的全球视野。习近平创造性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提供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中国智慧,提供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中国方案。《论语·雍也》中提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文明古国、负责任大国,兼济天下和胸怀天下是中国的一贯追求。作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倡议体系,以“四个共同倡导”为理论核心的“全球文明倡议”,是习近平秉持对全人类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负责态度,为人类文明发展给予的中国智慧。
第一,“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意在以维护各国各民族的文明丰富多样为首要前提。习近平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这一论述显示出世界之美,美在和而不同,是世界得以绚烂多彩的立足点。换言之,在人类发展漫漫进程中,各国由于不同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与文化传统,塑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这为实现各国文明交流、繁荣世界文明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二,“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旨在以维护全人类的尊严与权利为共识追求。和平与发展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条件,“只有以对话、谈判、协商等和平方式解决矛盾和分歧,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公平与正义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文明并不存在优劣之分,要平等地建立各文明交流对话体系,反对文化霸权;民主与自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根本追求,“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体现在文化层面是采取民主的相处方式,反对搞唯我独尊、歧视或排斥其他文明,最终实现各国文化自由交流与传播。
第三,“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旨在以推动各国文化薪火相传、推陈出新为动力源泉。凡树有根方能生发,根本固者华实叶茂;凡有水源方能奔涌,源流深者光澜必章。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得以延续的根脉,任何国家现代化的实现都需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换言之,从时间维度指向看文明传承与创新。一方面,创造性转化侧重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各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进程中,传承文化基因同时对传统文化符号和价值进行改造,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理念、新内容、新形式,从而激活传统文化生命活力,保证与创新性发展衔接联通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创新性发展侧重于现代向未来的发展。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交流互鉴,在与时偕行中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特质,从而指导新的社会实践,建立开放的价值体系,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使外来文化实现本土化,不断增强各国文明的指向力、吸引力、影响力。
第四,“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意在以拉近中外人民距离为具体路径。“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首先是人的交流互鉴。倡议以聚焦人的美好生活为精神指引,深化双边和多边交流合作,扩大民意共识,对于助推经贸合作、加强民心相通和增进政治互信都具有广泛和持久的重要作用。总的来看,“全球文明倡议”不仅仅是利己利他利世之举,更是人类文明不绝之凭据、人类命运之所系。
明确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一命题,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充分体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以胸怀天下的全球视野遵循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中国共产党必须着眼于中华文化现实境遇考量,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着眼于中华文化精神标识提炼,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着眼于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建构,提高中国话语说服力;着眼于科技智能媒体对中华文明传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推进“中国话语”国际传播交流互动新道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第二,积极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建立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坚持推动与不同国家建立定期人文交流机制,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各类组织机构和高校师生等的积极参与,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第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全球各国都应秉持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高度重视和负责态度,积极担当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倡导者、传播者、实践者,以宽阔开放胸襟包容不同文明价值,坚持开放合作与互利共赢,不搞封闭对抗和零和博弈,真正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为什么要加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怎样加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逻辑主题,站在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观点、新论断,创立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探索相统一,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践中,展现出独特思想魅力和强大真理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思想保证和有利文化基础。当然,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在指导实践中必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深入推进而呈现出更多的原创性贡献。评价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不仅仅要分析单个要素的成效,更要考量整体系统的性能,关键要看以下几个主要指标:多大程度上增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意识;多大程度上激活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动力;多大程度上提升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能力;多大程度上取得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成效。
文章来源:《科学社会主义》2024年第5期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