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要坚守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与势,把握好价值维度、精神维度、实践维度,凝聚思想共识。
坚守根脉,全面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意义
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科学概括了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性。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精准提炼和系统总结,是对中华文明价值的深刻揭示。要把握历史和现实,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突出特性,从时代大势的理性回溯中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逻辑。
在传统与现代共振中传承创新。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意味着中华文明价值的塑造与呈现、传承与创新。一方面,中华民族是中华文明的价值主体。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推动了从“我是谁”到“我们是谁”的共同体价值整合,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共同价值传承。另一方面,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融会贯通的价值体系是中华文明价值客体。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她来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和不断积累沉淀的文明创造,蕴含着“仁”“和”“合”等核心价值观念,在长期的发展、演进和传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文明主体性和连续性。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价值维度而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蕴含着“为什么”的价值内涵,即中华文明为何能始终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夺目,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对于当今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历史上不少文明都曾经辉煌过,但只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这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要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加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沟通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深入挖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横向比较中,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精髓的提炼展示。
坚守魂脉,不断凝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思想共识
理论向度。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强化“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关键思想向度,有助于凝聚全体人民思想共识。要从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巩固文化主体性等方面,认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深化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概念的研究和阐释,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精神向度。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一个政党、国家、民族自立自强的脊梁,是我们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延续繁荣的关键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回答“我们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提升主体的精神觉悟。从世情而言,中华文明需要与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实现共同的价值追求;从国情而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巩固文化主体性,需要坚持主体精神特质,强化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从党情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精神力量源泉。世情国情党情都决定了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性力量。
观念向度。“两个结合”不仅开启了实践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之中,融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之中,有助于打破“西方中心主义”陷阱,破除“文化虚无主义”迷思,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制度创新夯实观念基础。
把握时与势,协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找准契合点。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找准契合点,扎根中国大地,突出中国特色,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统一、人民性与国家性统一,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底蕴,协同共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
抓准发力点。从宏观而言,文明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要加强顶层设计,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微观而言,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要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承担起历史责任。
瞄准突破点。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秉持开放包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4期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