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杨建毅:习近平关于工作方法重要论述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发布时间:2024-07-03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提出一系列工作方法。“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增强本领特别是工作本领,与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密不可分。笔者认为,习近平强调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十一种:坚持实事求是、坚持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战略定力、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创新思维、坚持法治思维、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抓铁有痕、坚持斗争精神、坚持历史担当。这些方法对工作准备提出了基本要求,对工作开展提供了思维方式,对工作落实注入实践品质,彰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一切方法都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服务,因此,只有认真学习、研究和掌握习近平关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论述,才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实际工作以及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工作能力。
一、关于工作准备的基本要求
  必要的工作准备是开展有效工作的前提,习近平关于工作准备基本要求的重要论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坚持实事求是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告诉人们: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既是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作出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基本方法。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首先依据事物本身,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是认识问题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出发点。
  关于如何坚持实事求是,习近平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搞清楚何为“实事”,这是坚持的基础。“实事”的基本含义就是客观实际、实情,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对实际情况开展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使思想和行动都符合客观实际。二是达到“求是”,这是坚持的关键。“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做到。三是遵循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坚持的根本。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要广泛发动群众,深入走进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四是不断解放思想,这是坚持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真正目的,而实事求是又是解放思想的根本前提。在解放思想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是进一步把握事实的本质与规律、达到“求是”的必然要求。解放思想和实事求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以上要求进一步澄清了“实事”与“求是”的关系,能让我们更加自觉地坚持实事求是。
  做任何工作都要尽可能求得科学性和有效性,而最科学有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为此,习近平特别强调:“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时时处处把实事求是牢记于心、付诸于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更应自觉成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楷模,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坚持调查研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的认识来自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准确了解和把握客观事物,才会有正确认识。实践就是在坚持物质第一性前提下,使主观符合于客观的过程。真正的实践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反复开展深入实际和深入群众、全面而系统、历史而现实的调查研究。因此,坚持实事求是离不开调查研究。唯有经过调查研究,才能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调查研究要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依据,而决策的科学性取决于调查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路线方针政策就合规律、合民心,否则就会走弯路、受损失。毛泽东严肃指出,不进行调查研究就会产生唯心主义,就会犯机会主义、盲动主义的错误。“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着眼于“两个大局”,依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深刻认识“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增强“四个自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基础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作为具有历史开创性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求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开展调查研究。“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因此,要通过正确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情况,找到应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实际解决方案,为增强“四个自我”提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进入新时代,调查研究的重大意义正如习近平所言,“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此外,还需要特别指出: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毛泽东说:“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习近平也强调,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
  关于应该怎样坚持调查研究,习近平提出三方面明确要求。一是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应找准包括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实际问题以及事关我国发展稳定大局和世界形势的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找准这些问题,调查研究就有了目标和意义。二是要深入实际、基层和群众。解决问题不能浮于表面,而要深入基层,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只有同实践主体联系起来,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对此,习近平强调:“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身察看、亲身体验。”这告诉我们,调查研究一定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要接地气、通下情。三是要制度化经常化。我们的事业在不断发展,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调查研究不能只搞一次就一劳永逸,而需要用制度来保证经常开展。当然,现在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很多,但蹲点调查、“解剖麻雀”等仍然是最直接、最可取和最有效的。
  此外,习近平还指出:“调查研究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而是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调查研究,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这一论述对破除调查研究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样为我们坚持调查研究提供了指导。总之,调查研究既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门必修课和一种工作态度,更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三)坚持问题导向
  问题与矛盾不可分。矛盾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则是矛盾的表现形式,而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就是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马克思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习近平深刻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面对党的实际工作,习近平特别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正是通过不断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中国共产党人才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使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裕、强盛,同时形成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思想,不断开辟着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马克思指出:“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中国的实践证明,问题导向是人类谋求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只有通过聚焦重大理论实践问题,通过科学分析深入研究,才能弄清问题性质,找到问题症结,有效破解前进中的各种难题,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问题,如果不回答或不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那么事业就前进不了甚至会倒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要求不断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对此,习近平反复强调,要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习近平善于运用问题导向思考和把握现实社会,针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平安稳定、反腐倡廉、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能站在时代和大局的高度进行科学分析与综合判断,并紧密结合各领域的具体实践,科学得出既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又富有实践性和指导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反复思考浙江经济如何再发展的问题。在深入调研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浙江经济发展“有结构层次比较低、经营方式比较粗放的先天不足”,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带来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面临着资源要素的制约、生态环境的压力、内外市场的约束”,于是,习近平创造性提出“凤凰涅槃”和“腾笼换鸟”理念,为浙江经济转换动能、提速升级开辟了崭新天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我们党都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制定政策研究的起点,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并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上持续精准发力,不论是中央八项规定,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解决教育、就业、医疗、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聆听时代声音、直面时代问题的工作方法和实干作风。
  对于如何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提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二是要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三是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正视问题、发现问题需要积极态度;分析问题、研究问题需要科学方法;触及矛盾、解决问题需要胆识和勇气。正视问题是前提,找准问题是核心,解决问题是关键,三者缺一不可。问题是矛盾的表现,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应自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习近平强调:“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解决不了问题就等于没有破解矛盾,工作也很难有进展。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缕析头绪,抓住、抓准问题,再一抓到底加以解决,这才是坚持问题导向的最好体现。有问题和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视而不见,不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正确认识到我国已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对此,习近平指出,必须“直面矛盾,并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面对问题必须迎难而上,因势利导、砥砺前进,着力解决那些涉及面广且联系密切的深层矛盾。因此,问题导向不仅反映出我们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反映出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和实践勇气。
  (四)坚持战略定力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接触到的是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不仅多变易逝,而且有真有假,因此,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及规律十分重要。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的形势,能否做到“击鼓催征稳驭舟”,既保持理论清醒,又增强政治定力,需要有不为各种假象所迷惑、能够把握全局的“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战略定力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平稳的战略心态、清醒的战略头脑、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晰的战略规划、严谨的战略实施,强调的是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预见性,是一种具有远见卓识、能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较高思维能力。
  习近平指出:“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战略思维是中国共产党人理应应具备的,也是战略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只有不断增强战略定力,发展才不会停滞和走偏;只有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才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问题的时候保持“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战略定力。
  关于如何具有和保持战略定力,习近平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习近平反复强调,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能含糊,必须要坚定、响亮和明确,这是自信的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要在制定政策时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定后动。对此,习近平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闪失。三是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平心静气、静观其变。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既有无限机遇,又有各种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需审时度势、内外兼顾、趋利避害、把握方向、用好机遇、创造条件、驾驭全局,方能“稳坐钓鱼船”。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我们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及时促进事业发展。四是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社会进步和发展不是被动的自然过程,而是依赖于实践主体这一主动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根据大局需要,按客观要求处理好“变”与“不变”、“稳”与“进”的关系。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坚持战略定力对国家和个人都非常重要。对国家而言,这关系其兴盛与衰败,关系其长远与大局;对个人而言,这关系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关系其人生走向与价值目标的实现。习近平关于战略思维重要论述的特征在于:一是尊重客观规律,在正确认识形势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积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始终把握住工作的主动权;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三是增强发展的自信心,立足实际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四是保证思想统一,充分考虑和调动战略实践主体即人的因素,团结各方力量向前进;五是坚持党的领导,从规划制定到规划实施,党的领导是坚如磐石的战略保障。总之,坚持战略定力关系到一个政党、国家的根本,强调这一重要方法,旨在谋求战略上判断得准确、谋划得科学,从而保证我们的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二、关于工作开展的思维方式
  开展工作必须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正确的思维。习近平对此提出了四方面要求。
  (一)坚持全面协调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会采用形而上学静止和孤立的方式思考问题,得到的只能是片面、消极、不合时宜甚至错误的结论。在坚持全面系统认识事物、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定及发展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全面协调的治国理政思路,要求在工作中用辩证思维观察处理问题,善于用“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统筹把握、协调推进,实现科学、有利的战略部署。由于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处理好这些关系确有难度,但即便如此,也要尽可能搞清它们相互间关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中缺少或没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长远意识,肯定难以形成全面长期的工作思路。
  习近平重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以辩证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对此,习近平引用列宁的话,“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这种全面性的要求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要求。因而,它也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最基本要求”。这就强调了坚持全面协调对坚持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总之,全面协调思维是一种统筹兼顾的科学思维方法,系统而不零散,发展而不静止,合乎规律而不主观随意。全面协调思维从整体系统出发观大势、谋大事,如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既注重系统的整体性与开放性,又注重坚持系统内部各要素协同耦合。2014年2月,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说:“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这就是对全面协调的生动描述。
  习近平指出,坚持全面协调,要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讲究“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艺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这三点告诉我们,做工作不能不讲主次,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意牵住“牛鼻子”,以点带面;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整体,通盘考虑、把握平衡;要把握全局,服从大局,做到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总之,以辩证思维为基础的全面协调思维方式是一种善于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以保持战略定力的思维方法,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直面矛盾、迎难而上的工作方式。全面协调的思维方式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不断升华。进入新时代,各种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关联性也显著增强,随时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种情况下,如不用全面协调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出发制定策略、推进工作,那么工作就很难取得进展。因此,任何一个部门和单位都要坚持全面协调的思维方式,在进行必要分工的同时不各自为政,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整体工作效果;都要明确领会和坚决服从上级部门和单位的总体规划与决策,不能另搞一套,这既是讲政治的具体表现,又是顾全大局的做事品格。
  (二)坚持创新思维
  在习近平关于工作方法的重要论述中,创新思维占有重要地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习近平强调,“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开拓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习近平还多次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明创新的重要性。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朝气,早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我们塑造气质和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驱动。
  那么,怎样创新呢?习近平提出以下三方面要求:
  一是守正。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要坚持创新,首先要坚持守正。守正就是坚守正确的东西,也即经过实践检验、已成为人们行动指南且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唯有坚守“正确”,才能开展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不是抛开已有“正确”的另搞一套,而是在守正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新方法打开新的工作局面,取得新的实践效果。因此,创新与守正分不开,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要联系实际、遵循科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现实所需,在反复实践和深入比较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运用创新思维解决新矛盾,推进了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开创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境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立足于非凡成就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精神动力。”这些成就变革与联系实际、遵循科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分不开。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只有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才能推动我国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是新时代坚持联系实际、遵循科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的新要求,是打开工作新局面、创出一番新天地的重要方法。
  三是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事物总在发展,时代总在前进,这就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开展创新,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敢想、敢说、敢干,特别要在基础研究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因此增强基础科学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科技强国、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脱离时代步伐,既背离了实践发展,也使创新失去了实现基础。
  (三)坚持法治思维
  “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习近平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需要用法治规范和约束我们的思想、行为,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执法的好公民。人具有社会性,作为社会一员必须要遵守社会规范和要求,其中就包括法律制度。习近平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他用“十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分别从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唯一正确道路、首要任务、时代使命、总的抓手、工作布局、重要环节、迫切任务、基础保障、关键所在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深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其中还贯穿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即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准绳,将法治思想、法治精神、法治要求等运用于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逻辑化的理性思维方式。社会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变化,各种利益分歧、矛盾冲突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依靠法治才能有效整合各种张力、化解各种冲突,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当下,人们的法治思维还有待增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治国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面对这一问题,努力推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以及完善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行为惩戒机制,使知法、懂法、守法、执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的生活准则十分重要。
  坚持法治思维,一是要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决定》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可以说,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是坚持法治思维的基础。
  二是要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将“一个共同推进”和“一个一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法治建设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重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所谓“一个共同推进”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使三者具有内涵的统一性、目标的一致性、成效的相关性,彼此协调、互相促进、形成合力。所谓“一个一体建设”,就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是法治建设的三大支柱,缺少任何一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都无法实现。
  三是要认识法治建设要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创新,标志着我们党对人类社会法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和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指出:“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治理一个国家,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国家最大的规矩,法治是国家治理最基本的手段。当今中国对法治的呼唤,就是对秩序的呼唤;当今中国的迅速崛起,更需要一个法治社会。法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 Bodenheimer)说得好,法律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发明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然,法律则让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己。因此,法律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点睛之笔;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我们需要持续完善法治建设,让我国成为法治国家的典范。
  (四)坚持底线思维
  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是质与量的统一,质和量的统一构成质存在的量活动范围——度。显然,当量的变化超出保证事物质存在的量的范围即度时,该事物就不是其本身了,而会质变为其他事物。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做事要把握住分寸,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所谓底线,就是度的界限,守住它则事物安稳,越过它则违背初衷。因此,底线思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存在的最基本界限的研判,是注重堵塞漏洞、防范潜在危机,立足最坏情况争取最好结果的思维方法。实践证明,要保持事物存在,必然要面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都离不开底线思维。
  坚持底线思维必须做到三条:一是坚守最根本的原则;二是坚守最基本的规矩;三是从最坏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坚守最根本的原则就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基本原则不变,不管形势如何变化,始终保持既定的战略定力,有一股认准目标后“咬住青山不放松”“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韧劲和决心。底线要求是原则要求,底线思维彰显的是对原则的坚守。坚守最基本的规矩就是不为利益和各种诱惑所左右,时刻提醒自己不逾矩。按照制度规定该做的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做到,根据工作需要能干的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干好,而且还要创造性的干好;同样,按照制度规定不能做的坚决不做,不该干的一定不干。从最坏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工作中以唯物主义态度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和风险,同时不放弃已决定要完成的计划或要做的工作。毛泽东说:“不论任何工作,我们都要从最坏的可能性来想,来部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不从最坏处打算,不做任何准备,没有详细的实施方案,必然慌乱,必然毛草应付甚至一推了之,其结果怎样,不言而喻。习近平多次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住主动权。习近平还强调,今后,我国在国际和国内面临的矛盾和风险会不少,决不可掉以轻心,“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性风险”。
  习近平在顶层设计方面,强调要将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决策一以贯之,决不朝令夕改;在发展道路方面,既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又要始终强调绝不能犯任何颠覆性错误;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以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树立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主动应对危机与困难,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切实重要的位置,坚决守住不发生任何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依法治国方面,要自觉增强法治意识、涵养道德品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开展工作,要牢固树立法律底线不能碰、道德红线不能越的思想,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在生态环保方面,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外交战略方面,强调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能放弃以及牺牲国家正当权益和核心利益;在从严治党方面,强调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提出底线要求。这些底线思维对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极为重要,也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划出了边界,筑起了拦洪坝、防护墙。
三、关于工作落实的实践品质
  工作必须要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品质。习近平关于实践品质的重要论述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坚持抓铁有痕
  辩证唯物主义革命性地把实践观点引入哲学视野。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作为人特有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一切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其所归,达其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指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光说不干等于无,干了又没有持之以恒干下去,就是半途而废。反过来说,工作要有实效、出成绩,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持之以恒地干。这就是为何习近平要反复强调坚持抓铁有痕。从根本上讲,抓铁有痕就是实干、持之以恒地实干,要以一种抓铁有痕的实干劲头干出成效来,说到做到,行而必果;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风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办实事,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怎样才能做到抓铁有痕,习近平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发扬“钉钉子”精神。“钉钉子”精神就是在认准方向和目标后,不松懈地在一个方向上,朝着一个目标干下去。一颗钉子看着不起眼,但只要一锤一锤笔直钉进去,而且还钉在合适的地方,就一定会起大作用。用这种持之以恒、目标专一的态度做工作、干事业,没有做不了,也没有干不成的理由。除持之以恒、目标专一的态度,“钉钉子”精神还包含精准思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从细节处着手,认认真真把工作做细做实,积小胜为大胜。如对于深化改革,要求“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对于脱贫攻坚,强调“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对于污染防治,提出“精准治污”;对于城市管理,提出“像绣花一样精细”;对于党的建设,要求“瞄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精确制导、精准发力”;等等。实践证明,精准思维确实能解决问题,提高效果,是“钉钉子”精神的核心要义。
  二是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张蓝图能否绘好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而是众人愿望、心声和智慧的结晶,因为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力量也是有限的,而众人的智慧则是无限的,力量也是无穷的。绘制蓝图确实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创造历史的伟业中来。“一张蓝图绘到底”还包含朴素的务实精神。常言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就要“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事业是真抓实干干出来的。一件事做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需从实际工作做起,稳扎稳打、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如果只靠耍小聪明,动嘴皮子,不从实际工作做起,再容易实现的目标都将化为泡影,更不必说完成宏伟远大的事业了。
  三是做到真抓实干。抓铁有痕需要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只有对事业负责、社会、人民负责的人才会在工作中使真劲、见真功、出真招。如果对任何人或事都不负责,那么这个人在工作中一定不可能尽心尽力。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抓铁有痕,紧紧牵住“牛鼻子”,抓住“关键少数”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习近平反复强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问题,认为“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必须做表率、打头阵”。在各领域,抓住“关键少数”,就等于牵住了工作的“牛鼻子”。“关键少数”的责任主体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带动逐级落实后,工作成效方能普遍提升。这也就是习近平所说的领导干部身体力行,以上率下的“头雁效应”。
  总之,唯有形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才能走出困境,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坚持斗争精神
  事物在比较中存在,在斗争中发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们必须把中国因素与世界因素统筹起来考虑,处理各种复杂而多变的情况,这需要有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保障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实践品质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发扬伟大的斗争精神,“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要开展斗争,是由社会发展本身决定的,因为社会在矛盾中运动,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进入新时代,我们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要求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到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党的二十大又明确提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将之列为在新时期必须做到的“三个务必”之一和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之一。斗争精神蕴含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丰富政治经验和高度政治智慧。可以这样说,经过百余年奋斗,斗争精神早已融入中国共产党的血脉,成为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鲜明的精神标识。“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也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能在不断斗争中取得新胜利、创造新奇迹,开拓新局面的党,因此,斗争精神不能丢。“我们要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
  加强斗争精神,必须要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有四方面重要论述。
  一是斗争要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习近平指出,斗争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这指明了共产党人要进行什么斗争、怎么进行斗争等问题。
  二是斗争要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斗争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排除风险。在向全面现代化迈进过程中,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斗争也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有科学预判能力,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要“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
  三是明白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习近平指出:“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斗争需要辩证法,用辩证法指导斗争方能达到目的,取得效果,而掌握和运用斗争艺术需要一个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及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的过程。
  四是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指出:“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此外,还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要在是非面前敢于亮剑,敢于挺身而出与歪风邪气坚决斗争。既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无产阶级政党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要使斗争服从于革命整体目标。在新时代,“我们要总结运用好党积累的伟大斗争经验,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掌握斗争策略,练就斗争本领,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伟大斗争指明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伟大斗争提供理论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伟大斗争提供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进行伟大斗争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必须开展捍卫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斗争,必须进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斗争,必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清除顽障痼疾的斗争,必须进行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斗争。“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三)坚持历史担当
  社会历史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因而反映出人民的选择。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人,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就是由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正因如此,每一代人都该有所担当。习近平工作方法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大历史观中联系中华民族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近代以来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贯通起来,开拓历史视野、认清历史规律、把握历史方向、牢记历史经验,在历史比较中对重大问题做出深刻分析,在历史审视中开展工作、探索前进,在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担当。
  关于历史担当,习近平强调“三个必须”:
  一是必须先之劳之、率先垂范。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专访时,习近平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在给美国中学生的回信中,习近平也写道:“我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很累,但很愉快。”这都表明习近平具有坚定的历史担当精神。因此,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也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使命扛在肩上,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二是必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是按照历史规律来判明趋势、把握现实、预测未来的科学思维方法,同时也是辩证思维与历史眼光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的具体表现和实践运用。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善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开展现实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对此,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
  三是必须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进取意识。要让有职就有责、有责必担当成为一种工作自觉意识。用共产党人铁肩负起该负的责任,做好该做的事情,既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更要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敢于亮剑、敢于说话、敢于表态,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风尚。
  历史担当有认识基础、思想品质、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基本要求。从认识基础来讲,就要有经得起群众的评价、实践的评判和历史的评说的胆识与勇气;从思想品质来讲,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与自信;从科学精神来讲,就要有用历史思维方法准确把握自身所处方位和科学研判社会前进方向的素养;从实践能力来讲,就要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谋大局、谋长远、谋未来的深思与远虑,以及谋定而后动的决心与毅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人为完成他们所肩负的使命,就要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处理好昨天、今天、明天三者的关系”,要“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按历史规律办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要懂得“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的道理;要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过去、现在和未来;要通过培养和提高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自觉担当历史使命。坚持历史担当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所需。只要每一个人都能担当起历史使命,做出每一代人理应有的历史贡献,我们应相信,实现伟大梦想只是时间问题,而且中国人民还会创造出新的更大奇迹。
  习近平关于工作方法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继承,也是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发展,具有坚实的科学性和广泛的实践性,同时吸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是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认识与方法相统一的有机整体。习近平所强调的工作方法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个别强调、单个使用,但更需要通盘考虑、综合运用,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局部到整体,从计划到落实,从现实到未来的有机工作方法论体系。只有深刻领会和准确掌握这些科学工作方法,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达到“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的要求,完成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作者简介:杨建毅,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