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李朝阳 王淑杰:以系统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22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1]20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在内的各项工作必须坚持和运用的科学思想方法。
一、注重系统的过程性:延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维长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本身就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注重过程性是我们运用系统观念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把握系统的过程性,要求我们正确揭示事物发展历史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增强历史主动,自觉延展思维长度。正如习近平所说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2]对中华民族历史的透视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从过去到现在的时空境遇,人们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与其他民族是何关系”“我们整体上形成了怎样的共同体”以及未来时空境遇中“我们拥有怎样共同的历史和未来”[3]37等问题的认知。通过对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科学把握,能够使我们深入到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之中,掌握历史规律,明晰历史方向,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思维路径。
  (一)坚持从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汲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养分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黑格尔曾说过:“我们之所以是我们,乃是由于我们有历史,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正如在思想史的领域里,过去的东西只是一方面,所以构成我们现在的,那个有共同性和永久性的成分,与我们的历史性也是不可分离地结合着的。”[4]8中华民族是历史汇聚而成的共同体,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将有力推动中华儿女对在各民族相互交往融合中形成的历史规律达成共识,共同牢记团结奋斗的历史记忆、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来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5]。各民族在交流融合中凝聚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共识,逐渐奠定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整体认同的情感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中发现和掌握历史规律,引导中华儿女对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主脉有清醒认识,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激活民族向心力。从鸦片战争以来的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的历史来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到“举世瞩目,充满自信”的历史转变, 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取得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这其中包含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命运的历史共鸣,对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自信,对致力于伟大复兴使命任务的历史责任,提供了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情感积淀。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也面临着更为复杂和更加多变的困难与挑战。这就更需要我们从各民族共御外侮、团结奋进的历史中获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无穷智慧,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致力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无穷力量。
  (二)从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方向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而民族工作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所总结的一切经验,都将成为提升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国共产党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有力证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巨变,民族工作是其重要推动力量。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正确领导,始终坚持完善、创新党的民族政策,始终坚持把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始终牢牢扭住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判断正是对党领导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经验的集中表达与积极弘扬,也是对未来党继续做好民族工作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位。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这一中心任务承载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中华儿女的理想和希望。尽管这一宏伟目标必将实现,但对其前进道路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我们也要有清醒认识。历史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成功。我们不仅要从历史中深刻领悟到党为何能够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成功,更要深思现在和未来如何继续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成功;不仅要科学界定当前民族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强大的政治能力认清当前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性,还要积极面向未来,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战略意识,对民族工作作出科学谋划、精心安排。
二、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维广度
  系统是有组织和被组织化的全体,由诸多要素组合而成。在系统和要素之间,既不存在没有要素的系统,也不存在完全脱离系统的要素。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性,整体与部分的协同关系是需要注意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系统的整体性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求我们自觉拓宽思维广度,从所要解决问题的整体出发,做到统筹兼顾。
  (一)坚持从统筹我国发展全局的高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6]中国梦是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夙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其伟大的精神力量,形成了“超越单一民族、狭隘地域和时空长河的民族共同体精神”[8]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有利于促进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各族人民为着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斗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必须将其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整体中予以考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9]。党的二十大又明确了我们的中心任务,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实践举措等作出系统筹划。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新的伟大跨越,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还需要正确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譬如:一些西方反华势力面对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国不断予以打压遏制,不遗余力地同各种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借助各种渠道各类途径散布、渗透民族分裂思想等。针对此种情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始终明晰战略环境、精准战略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始终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奋勇前行。
  在具体举措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依托党对我国社会历史方位的准确判定、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定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战略安排,由点带面地推进党的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巩固好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依托宣传、教育、交流交往等各种渠道潜移默化地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与党的各项民族工作融合起来,在各民族之间营造起共同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各影响要素的整体考虑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果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处于该系统中的每一方面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考虑的影响因素,需要我们整体筹划,实现合力共进。
  首先,要科学认识“铸牢谁”“谁铸牢”两个层面的问题。其中,“铸牢谁”解决的是铸牢工作的对象有哪些。这是一个宽范畴的概念,既包括铸牢处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中的单个个体的共同体意识,又包括以单元或组织形式存在的家庭及各种社会组织的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6]“各族人民”所界定的范围也就是“铸牢谁”的主体范围,它是不分职业、不分年龄、不分等级、不分地域的共同体主体范畴。与之相对应的,“谁铸牢”则是从事该项工作的实践主体,解决的是“谁来做”的问题。正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没有旁观者,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组织、每个民族等都应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和代言人。为此,其一,要注重培育每一个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这“五观”形成正确认识,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二,各企事业单位、各党政部门、各人民团体主动担责、各尽其力、协调配合,发挥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保障作用。其三,所有主体始终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它既受客观存在的制约,又呈现着自己的独立性。自然地理环境、人口、物质生产方式等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更是成为其生成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文化、宗教等社会意识也影响和制约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基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考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方法手段上要讲究策略,不可每个领域、每个人群、每个地域只用一种办法,也不可毫无章法、没有重点地乱试一气。需要深入考察群体之间、地域之间、领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别,选择精准而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中不断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
三、注重系统的结构性: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维力度
  结构反映了系统的内部关系。系统的结构性体现着系统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包括系统中的要素以何种比例、何种顺序、何种层级进行排列组合等,系统内部的主导要素决定了系统的性质、状态和功能。从系统结构性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既要求我们平衡系统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又要善于抽丝剥茧、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灵活运用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注重补短板、强优势,着力解决一切关乎要害、关乎长远的重要问题。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内含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其中协调好各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统筹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尤为重要。
  (一)协调好各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如果说民族认同表现为民族成员以何种身份归属于何种民族团体的自我形象的感知和体验[10],那么,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也就是不同民族成员以中华民族身份归属于中华民族整体形象的感知和体验。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目的是实现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它要求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但这绝不是要牺牲各民族的具体利益,而是要坚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实现好各民族的具体利益。基于此,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们既要坚决摒弃“大汉族主义”,又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严厉打击一切分裂活动和分裂势力,并通过开展各种民族团结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交汇,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在民族利益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深入分析各民族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以及比较优势等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在政策上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倾斜,在补齐民族发展的短板上多用力。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兴边富民、对口支援等政策,极大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发展环境、提升了民族地区的发展质量,增强了各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二)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是“一”与“多”的关系。对于那种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而忽略少数民族作出文化贡献的错误认识,以及认为少数民族文化外在于中华文化而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缺乏认同的误读,都是割裂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紧密联系的表现。在长期汇聚交融的历史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家园,更是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一刻不能缺失的根本。各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使中华文化之花开的更加绚烂、更加多姿多彩。在处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时,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一方面,牢牢把握中华文化的“一”这一根本,用“一”统一“多”;另一方面,要在吸收借鉴各民族文化的“多”的基础上丰富“一”,在“一”与“多”的交流交融交汇中促进中华文化更加繁荣兴旺、蓬勃发展。
  (三)统筹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发展与稳定是我国有序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主题。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部环境的深刻转变,对妥善处理发展与稳定关系的要求显得更加迫切。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稳定的目的,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国家稳定,推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各项工作才有实现的良好环境;同样,只有各民族普遍发展,稳定才有永久坚固的基石,依托发展凝聚人心才有坚实保障。基于此,在统筹发展与稳定关系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标本兼治。对于一切威胁民族团结的风险与挑战,我们要常怀忧患意识与警惕之心,坚持居安思危。一方面,及时防范、坚决打击、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等毒瘤;另一方面,努力构建起具有可控性和预见性的保护网。还要注意的是,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底气和硬气着力在“固本”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处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展与稳定关系的能力,提升工作成效。
四、注重系统的开放性: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维深度
  系统的开放性侧重强调的是系统具有不断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开放性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并在更新自身结构中发展的前提。在开放的系统中,其他系统既能够带来有利于本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因子,也可能会带来不利于其生存和发展的因子。坚持系统的开放性原则,需要注意到本系统与外部其他系统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中的利弊得失,努力做到趋利避害、取长补短,尽最大可能促进本系统的良性运转。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系统,不仅在中华民族系统内部之间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而且从世界历史范畴来考察,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以及世界民族整体之间也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因此,以系统的开放性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注意在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在不同思想文化的对话中科学把握路径选择。
  (一)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系统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传递必须是正向的,并且这种正向要以有利性为前提。一旦系统之间不能形成正向往来,整个系统结构就会从有序走向无序,甚至导致其解构、消亡。中国和世界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有机体,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坚持以系统观念助推中国与世界对接的重要理论成果,“两个共同体”理念通过对中国和世界两个层面美好愿景的关切彰显了其中的内在联系[11]7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归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旨,则在于构建共赢共享的人类命运的世界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注重系统的开放性原则,就要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自主与开放的关系。就中华民族本身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要在加强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交往互动中实现,扩大开放是必由之路。在深入推动开放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彰显中华民族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优秀品质。“引进来”的是有助于保持自身独立性、不断增强民族发展动能,并有助于更新民族精神、民族面貌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切积极因素。同样,“走出去”的是可以彰显中华民族发展优势、有益于世界民族长远发展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本民族地区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对接,补足民族地区发展的短板,激发民族地区的发展活力,着力解决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从理论的开放性中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实现空间上的开放,同时也要实现理论对话的开放。这一开放既凸显面向未来发展的历史主动,又彰显继承与发展创新关系的思维主动。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2]562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无止境。守正创新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科学态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历史伟业需要始终坚守的红线。理论创新同样要坚持守正创新,关键就在于牢牢“守”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基础上出“新”。归根到底,就是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指导与思想文化多元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系统的开放性,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掌握和说服群众的重要思想武器,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共同体理论、宗教理论、文化理论等思想理论内容,不断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理论宝库。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与其他思想理论内容的对话,进而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力和说服力。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逻辑来看,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包含着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发展思想、共同体思想等。因而,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需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共同体理论等的指导下,坚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还能够以更宽广的胸怀、更有力的举措,吸收、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民族、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永葆生机与活力。
  综上,系统观念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以系统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理论上深化对系统的过程性、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的认识,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在实践上,必须深入思考关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各种要素、关系,勇敢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增强实践主体素质、明确制约要素、打通关键节点等提供有力的方法论指导,凸显坚持系统观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价值。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