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胡树祥 韩建旭: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思想品格

发布时间:2021-11-15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结合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全球互联网发展现状,在重视互联网、发展互联网、治理互联网的过程中,高瞻远瞩地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提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彰显了高超的政治谋略、深厚的人民情怀、理性的科学精神、坚定的实践导向、宽广的国际视野等思想品格。

一、高超的政治谋略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和观点,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和方向,阐明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带有非常鲜明的政治色彩。

(一)新时代网络强国战略为政治领袖首倡

  早在2004年,就有学者提出要让我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但是,这仅仅是作为一个学术性问题进行探讨。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和重视互联网、信息化的政治家,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对学术界的探讨有着重要提升作用。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强国战略是结合自身领导推进数字福建、数字浙江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和思考,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并不是作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着眼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持续施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固发展,希冀通过对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和谋划,凝聚共识,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网络强国的建设蓝图。再次,习近平总书记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领导人的互联网思路,他所提出的战略,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国际网络空间竞争,而更多是考虑如何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达到共赢目标,具有古老东方民族“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色彩。

(二)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不仅诸多领导人重视强调,而且在党和国家文件中予以部署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互联网发展与治理问题,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宏观思考和政策主张。首先,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高度思考网络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对当今社会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做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才能凝聚力量、造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其次,大力在党内推动部署网络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改革作出部署,随后又在党中央设立中央网信领导小组(委员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网络强国战略,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党的意志。再次,强调中国的网络强国建设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网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只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才能贯彻落实好党在互联网领域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互联网事业运行在正确的前进道路上。

(三)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战略性,体现在他对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的前瞻思考、深邃眼光和科学谋划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思考互联网,认识到其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其一,从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的高度部署网络强国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网络强国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载入其中,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部署,而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接续部署网络强国建设,则意味着网络强国战略在整个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空前提升,网络强国建设将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其二,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高度思考网络强国建设的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欧美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中国的清王朝却闭关锁国,失掉了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机会。当前,互联网摆在了中国、中华民族的面前。因此,要建成全面小康、完成现代化、实现中国梦,就必然需要建设网络强国。

二、深厚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网络强国和发展网信事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至上、为民造福的深厚情怀和坚定的人民立场,不仅回答了网络强国“依靠谁、为了谁、谁来评”的根本问题,而且强调互联网发展要惠及全体中国人民,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一)用人民力量建设网络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网信事业归根到底也要靠人民来推动。一方面,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的参与,我国网络建设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不会成为网络大国。同样,建设网络强国,也必须坚持人民主体,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坚持人民主体,也不能否认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寄予厚望,并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走网络群众路线,要到网上去了解民意、回应人民关切,把自己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还以自己在正定工作时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借智的做法为例,要求加快网信人才体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二)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共产党执政和国家机关施政,都要一切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讲,“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十三亿中国人民”。他认为,在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领域,必须抓好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消除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地区的数字鸿沟,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非常细致具体的勾勒:“可以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可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老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等等。”这一切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的价值目标,符合人民群众对优化网络生存、丰富信息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幸福追求,是接地气、有温度的思想。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互联网监督作用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全部权力归全体人民所有,人民有权监督一切权力。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都要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监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网民的政治意愿和利益诉求五花八门、参差不齐,在履行参与公共事务权利的同时,也会对一些问题看得不那么准、说得不那么对,但是,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网民们的意见、建议就应该被包容。因此,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一方面,各级党政领导应该让网民开口说话,及时采用网民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及时把正确的观点、看法传递给网民群众,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另一方面,要鼓励网民通过互联网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将互联网监督运用到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让互联网“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四)由人民评判网信事业成效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它在中国的执政地位也是人民赋予的。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同样,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事业是否有成效,网络强国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质量如何,最终也要看人民能否获得实惠,人民生活和权益是否获得保障。否则,即使互联网有了大的发展,但与人民利益、人民生活相分离,那么这种进步也就毫无意义。因此,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以人民为中心”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思想上,而要在各个环节更加公正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网络强国建设才能经得起人民的评判,赢得人民衷心拥护。

三、理性的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网信事业中的复杂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互联网时代,对网络强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使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展示出鲜明的科学性。

(一)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网信事业中的复杂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世界本质是物质的基础上,辩证地看待物质世界、看待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辩证思维深刻分析了网信事业发展中的复杂关系,对于网络强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网信事业的分析坚持整体和部分的辩证法。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互联网涉及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坚持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统一。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用系统思维看待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关系。他认为,安全和发展都很重要,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前提,两者不可割裂、不可分离,为“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基本内容和工作要求,包涵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这些内容和要求既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又各是相对独立的要素或部分,各个方面有机统一,共同构成网络强国的内在逻辑。

  对网信事业的分析坚持重点和全面的辩证法。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网络强国建设过程中,网络内容建设、网络安全、信息化、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是重点和中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扭住这个中心不放松,一心一意维护网络安全,促进信息化发展。可以说,把握不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这一重点,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全面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但是,互联网影响着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这就必须处理好各领域网信事业发展的问题,这些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才是全面建成网络强国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重点”与“全面”的辩证关系,既推进重点工作,又以点带面,推动网信事业良性发展。

  对网信事业的分析坚持一般和特殊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只有找到特殊矛盾,才有助于解决问题,推进事物发展。因此,要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必须敏锐发现互联网发展治理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从而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对策措施解决矛盾。习近平总书记首先从互联网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矛盾的普遍性出发,指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当然不可阻止,不好的一面必须加以严厉打击。然后,又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实际情况切入,分析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矛盾着的几对范畴,如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网络安全与发展、网络空间中的自由与秩序、网络法治与德治、网络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网络管理与信息服务、网上与网下、建设网络强国与打造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要求不能只重视其一而忽略另一方面,对这些矛盾进行了辩证分析,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体现出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之道。

(二)以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互联网时代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深刻阐明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根本上是属人的,是现实空间的一部分。

  阐明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发展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产生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仅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而且推进人类生产生活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指出,互联网是现今最有发展活力的领域,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生物、机器人、新能源等技术交织和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而肯定了信息革命对提升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杠杆作用。另一方面,他还充分意识到新的信息革命对社会各领域、对人类生产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的深刻影响。互联网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文化繁荣的新载体、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交流合作的新纽带、国家主权的新疆域。一句话,现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革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互联网信息时代。

  揭示网络空间是现实空间的一部分。马克思就空间问题有着诸多论述,他反对将“空间”概念化和抽象化,而是把“空间”放在现实社会关系和人的感性活动中进行阐释,让空间具体化,始终让空间保持“在场”。互联网以其强大的连接能力,形成一个跨越全球的网络信息空间。人们对网络空间属性的认识,一直以来存在着虚拟与现实之争。但是,不管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媒介抑或产业,实际上都深深烙印着人类的痕迹,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高屋建瓴地揭示了互联网和网络空间的社会属性,认为网络空间归根结底是现实空间的一部分。他明确指出“互联网虽然是无形的,但运用互联网的人们都是有形的”“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在这里,“无形互联网”实际上指的是,由于依托外部的计算机终端、线缆和运行于其上的各类程序,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传播空间,它摸不着看不见,具有鲜明的虚拟性。但他又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隐藏在无形互联网背后的力量———有形的人。“有形的人”换句话说就是马克思笔下的“现实的人”,有血有肉、自然属性突出,能思能想、具有意识,并生活在一定的现实空间之中,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在互联网上从事政治、经济等实践活动,使得网络空间受到了现实社会的影响,具有了人的属性。可见,网络空间并非纯粹的虚拟空间。虚拟只是现实的延伸,不能脱离人和社会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以人类为活动主体。

(三)形成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论述的科学体系

  从实践中获取的认识和思维成果,必须通过清晰的概念和科学的术语进行表达,才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成为可以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具有科学的概念和术语,具备成为科学理论的完整条件和要素。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网络强国之时,既赋予了原有相关概念新的含义,如网络群众路线、互联网思维、网络主权、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等;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术语,如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媒体融合、网上网下同心圆等,并通过这些概念、术语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刻表达。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这从他长期对信息化和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就能看得出来,他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他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将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发展治理问题相结合,深刻分析和阐释了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建设什么样的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时代课题,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强国的阐释,有着丰富的内容,严密的框架,在网络技术、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网络安全、网络国际合作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其中网络技术是支撑、网络经济是基础、网络文化是灵魂、网络安全是保障、国际合作是条件的深邃思想,共同支撑起网络强国的理论框架。

四、坚定的实践导向

  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只有实践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正是因为实践范畴的引入和确立,马克思将黑格尔的“倒置”扭转过来,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真正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来源于实践,反映了网络发展实际情况,体现了网络强国建设实践需要,同时,也只有应用到实践之中才能检验和体现出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

(一)一切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最可宝贵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在100年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传承和发扬着实事求是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而认清“国际国内大势”即是布局蓝图、谋划发展必须遵循的最大前提和最大实际。习近平总书记懂得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依托和动力。他的讲话中引用了大量数据,列举了诸多案例,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无不都是在揭示一个现实,那就是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只有敏锐抓住这个潮流带来的机遇,我们才能迎头赶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国内外互联网发展的基本形势,科学把握了时代的变化和趋势,明确提出网络强国,旨在抢抓时代发展机遇,确立中国在国际互联网建设中的引领者和责任者的地位。

(二)正视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的问题挑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创新的起点和动力,一切思想理论说到底是对问题的回答、对实践的指导。毛泽东指出“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直面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问题、差距,既看到互联网的正面效应,又发现其负面效应,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举措。他深知,网络大国和网络强国不能划等号,中国走向网络强国的进程中,不但任务艰巨,而且道路还很漫长。一方面,中国这些年的互联网实践,为建设网络强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建成网络强国,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指出“从意识形态看,某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破坏,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各类社会风险向网络空间传导趋势明显。从网络安全看,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网络空间军事化趋势加剧,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大量发生。从技术方面看,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改变,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带来风险挑战。从国家治理看,信息化带来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变化,就业结构和利益结构深度调整,其中的风险不可小觑。从国际治理看,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突出,我国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必须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不能有任何迟疑,不能有任何懈怠,不能失之交臂,不能犯历史性错误。”因此,他适时提出了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并精准阐述了构建网络强国的阶段性策略和路径原则。可见,如果没有问题意识、问题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就不能精辟分析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从容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三)着眼于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实践需要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现实性和真理力量,必须在实践中才能被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论述是否正确,是否具有强大的指引作用,只能在波澜壮阔的网络强国建设实践中得到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事业取得了重要成就,对外交流合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主动融入互联网发展潮流的姿态。从而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无疑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当然,社会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不断创新。当前,网络强国建设实践还在进行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实践中也必然会继续深化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强国建设实践的深入,我们无疑会面临新的境况和新的问题,这就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认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九大擘画了新形势下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蓝图,要实现新的目标,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自觉坚持科学思想的指引,谱写中国特色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之路的新篇章。

五、宽广的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始终秉持包容开放的态度,不仅高度关注中国国内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而且致力于推进全球互联网的和谐共生、公平正义和共建共享,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情怀。

(一)和谐共生的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理念

  共生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国与国之间同人与人之间一样,既有竞争的、不平等的共生关系,也有互利的、共赢的共生关系。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和谐共生”理念,他多次强调,互联网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各国人民无论国籍如何、种族如何、语言如何都能够在一瞬间取得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一个星球、同一个命运”成为了必然。从这个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任何单个的国家都不可能有效应对和独当一面,各国只有坚持和谐共生的思维,坚持互利共赢,才能共享互联网的好处。因此,各国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对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作出回应、采取行动,着力推动“和谐共生”理念落地生根。这充分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促进全球互联网和谐发展的善意,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领袖的形象。

(二)公平正义的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导向

  公平正义,不仅是一国内部实现和谐共生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国际社会和平共处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尤为注重和倡导公平正义,这首先体现在他所倡导的正确“义利观”之上。他强调“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一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就是说,在处理对外事务时,一方面要切实维护和增进本国的利益;另一方面,不仅不能损害别国利益,而且要兼顾到别国利益。针对数字鸿沟、南北差距和国际互联网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他提出要搭建更多利益契合点、发展新亮点,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网络文化等方面促进交流合作,推动不同国家或地区、国家内部不同群体公平享有互联网发展成果。针对网络霸权,他提出互联网再发展也不能侵犯各国主权,网络空间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尊重各国对内管理本国互联网和对外平等参与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权利与资格。针对国际互联网治理中理念陈旧、机制混乱、公平缺失的现状,他强调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协商,坚持多边、民主、透明的基本原则,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制定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规则,不断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网络空间的参与权和话语权,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一个和平安全和欣欣向荣的人类共有家园。这些观点和主张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际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崇高道义和责任担当。

(三)共建共享的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愿景

  所谓共建就是各个国家共同参与互联网的管理、发展,凡事互相沟通协作。共享就是各个国家共同享有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分享治理发展互联网的经验教训,推动各国互联网从“独善其身”迈向“美美与共”。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认为只有开放合作才是通往共建共享的最佳路径。要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推动双边、多边层次的国际互联网合作,发挥政府、组织、企业、智库、个人等主体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各国共享互联网红利。如果没有各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合作,不仅难以应对国际网络空间的难题,而且还会出现各国互不信任、相互猜疑甚至战略对抗的局面,从而最终危害各国及其人民的实际利益。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重点提出了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等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等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深入阐释了共建共享的实现路径,既为全球互联网的发展与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又为中国建设网络强国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体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

  (作者:胡树祥,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建旭,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