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林建华:如何领会党的创新思想“六个坚持”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25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接受《湖北日报》记者专访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姝满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党的创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党的20大报告指出

  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要理解把握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20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对这6条,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总书记在参加党的20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

  访谈嘉宾:林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创新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导新时代中国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如果不能完整、系统、深刻地把握党的创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就不能真正领悟党的创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就不能真正领悟党的创新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也就不能真正运用党的创新思想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六个坚持”深刻揭示了党的创新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它们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党的创新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

  记者:报告提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重大判断?两个“行”之间有什么内在关联?

  林建华:总书记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两个“行”的重要论断,这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历史性结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思想自觉和理论自信。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能”。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党始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经过长期努力,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一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接续推进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接续创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党的创新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导新时代中国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它赋予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新的生命活力。中国共产党用百年探索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

牢牢把握党的创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记者:在报告中,总书记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党的创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什么要强调“把握好党的创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林建华:党的创新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新的时代命题,凝结新的思想精华,总结开创性独创性的实践经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指导方法论,方法论贯彻世界观。与方法论相比,世界观更具有根本性。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创新思想,不仅要“知其言”,还要“知其义”,更要“知其原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所以必然”。这个“义”和“原义”、“所以然”和“所以必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党的创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不能完整、系统、深刻地把握党的创新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就不能真正领悟党的创新思想的精髓要义,就不能真正领悟党的创新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也就不能真正运用党的创新思想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六个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记者: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如何认识“六个坚持”?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领会这“六个坚持”的重要意义?

  林建华: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理论创新、理论的生命力与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归根结底就是,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归根结底就是,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贯穿其中的一个主要点就是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归根结底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思维始于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发展始于问题。增强问题意识,科学对待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分层,聚焦新问题、深层次问题、急难愁盼问题、重大问题、突出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深刻懂得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归根结底就是,认清我国基本国情,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维方法。

  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归根结底就是,美美与共,全面建设更加美好的中国,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六个坚持”深刻揭示了党的创新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它们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党的创新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记者:报告再次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方面,谈到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如何理解“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和“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

  林建华: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旨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要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更好指导新时代中国实践,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基础。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旨在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深入人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正确路径和科学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的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就是坚持守正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这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正是因为这种高度契合性,才能实现它们的对接和贯通。这就是古为今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主体是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意味着共同价值观念深入血液、深入骨髓,须臾不可缺失;日用而不觉,之所以“不觉”,是因为发自内心而不是刻意为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成为深沉的认同。同样是因为高度契合性,才能实现它们的对接和融通。这就是推陈出新。贯通注重的是连贯性,融通注重的是融合性。融通的基础和前提在于贯通,贯通的目的和前景在于融通。通过贯通和融通,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湖北日报》( 2022年10月22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