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成果快递

潘金娥:越南:“弱王政治”的自我放权改革

来源:http://www.ccwe.org.cn/ccwenew/alias/《中国与世界观察》2013年三四合刊%20_1168.html 发布时间:2014-02-27
字体: 打印
分享:


在多数西方学者眼中,越南属于一个“专制国家”,温和点的说法是“威权体制”。但我们课题组在对越南进行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越南政治是一种“弱王政治”。这种“弱王政治”实际上就是“越南式民主”政治。

“越南式民主”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1,“集中”和“民主”是一条贯穿越南政治发展的红线。

“民主集中制”是越南共产党党内民主生活的基本原则,也是越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一个基本准则。实际上,“民主”与“集中”的巧妙利用,是越南共产党制胜的法宝。   

纵观越南政治的发展历程,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进行革命之初,由于力量单薄,越南共产党通过扩大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国内各派和社会团体的广泛参与,通过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最后打下了“江山”,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实际上,这是越共通过“民主”的手段,最终实现了对国家和各种力量进行“集中”领导的目标。而在当前的和平建设时期,越南共产党继续发扬这一条经验,通过发挥祖国阵线民主监督的作用,通过党的系统改革扩大党内民主,通过国会改革扩大人民民主,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法权国家”实现制度的民主等,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党“集中领导”。可见,无论在斗争时期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越共都很好地利用了 “集中”和“民主”的辩证关系。从越南宪法的规定来看,“集中”是手段,“民主”是目的;但在权力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则“民主”是手段,而“集中”才是目的。可见,越南共产党正是通过巧妙利用“集中”和“民主”的辩证关系,实现了越南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格局。

2,越南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党权”让位于“法权”。

越南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权国家”。所谓“社会主义法权国家”,简单地说就是“法律至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通过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其中包括约束党和政府行为的法律制度,把越南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对国家的管理纳入法律框架内,就是改变过去的“人治”或“党治”,代以 “法治”。

在对政治系统革新中,越南共产党提出了党的革新,其主要内容就是革新党的领导方式,即党要通过宪法和法律来领导国家和社会。与此相适应,越南宪法第四条原来只规定了党的性质,明确了党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力量,而在即将颁布的新版本中,将增加一点:“党与人民密切联系、为人民服务、在人民的监督下,对人民负责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党的所有组织和党员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活动。”

可见,越南政治革新,实际上是越南共产党主动采取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 

3,“越南式民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内容。

在上个世纪40年代,越南的民主就是民族统一战线。越南1946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越南的国家性质是“民主共和国”,当时并未规定越南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力量。在与我们进行座谈时,越南社科院资深学者莫堂很好地阐释了“越南式民主”的含义,他说:“如果不是扩大民主,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越南就不可能获得1945年抗法和1975年抗美战争的胜利。那时候,我们的民主是民族独立、抵抗外来侵略。当前,民主加上工业化、现代化的含义。越南处在工业化初期,比东盟很多国家落后,要发展快些,就要扩大民主,需要通过民主来团结各种力量,集中财力物力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必须要民主才能克服各种挑战,取得发展。胡志明认为,民主是发展的支柱。我们的民主概念与西方是不同的。西方认为分散社会权力才是民主,我们认为要集中力量搞建设才是民主。我们发展各种组织,目标是集中力量搞建设,所以,只要赞成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什么组织都可以成立。民族独立是各社会组织的最高目标,任何国家破坏越南的民族独立都要反对。也就是说,民族独立就是民主。”

4,越南政治民主化既不同于东亚国家,也有别于中国。 

东亚政治发展比较研究课题组在对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尼和菲律宾等东亚国家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的政治变革一般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发生政治结构的变革。而越南还处于工业化初期,还不具备社会结构变革进而推动权力结构变革的动力,但越南共产党却主动采取了自上而下的自我革命,自我放权。其中原因,是越南共产党根据历史经验和本国特有的民主特征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做出的选择,其最终目的依然是延续越南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权。否则一旦发生外部因素推动的政治变革,那对越共政权来说将是颠覆性的。

越南与中国相比,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国政治变革的目标也是相同的。然而,中越两国的政治也存在一些差异。除了中国政协与越南祖国阵线的差异外,在权力结构中,两国最为明显差异是: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结构具有明显的“核心”,而越南则表现为“弱王政治”。实际上,在越南现任权力构架中,越共总书记并不具备核心领导作用。而今后随着越南政治革新的深化,党以及党的总书记的权力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