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孙西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3-06-20
字体: 打印
分享: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代以来,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治理观”“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倡议的提出,我们不仅展现了与时俱进、担当作为、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塑造了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而且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通过把握历史主动、总结现实经验、提炼时代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正在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道德与价值基础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眼于新的国际形势,本着为全人类负责的态度,为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提出的共同愿景和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找到人类由“抽象的共同体”或“虚幻的共同体”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逻辑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着眼于应对全球性问题,致力于寻找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将各国人民视为根本主体。它聚焦人类命运,关注人类社会的存续与前途,强调全人类的意识觉醒,重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是“真正的共同体”,追求人类美好生活,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生活创造条件。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此后,他在许多重要的国际场合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可以说,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基础,具有精神指导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要价值追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备前提。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和平不可能实现发展,缺少和平与发展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公平与正义、民主与自由。公平与正义是衡量文明发展的标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公平与正义既是人类的远大目标,也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理想目标。只有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才能更好地保障国际安全和推动共同发展,促进各国人民的民主与自由。民主与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为了实现和平与发展、公平与正义,而且要实现全人类的民主与自由。

 

  核心内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命运,涵盖广泛的领域和内容。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容,并指出我们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由此可见,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观、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紧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内容。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展现了推动全球发展的“中国智慧”,寻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劲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出路,全球发展倡议将发展放在全球宏观政策框架中的战略性地位,主张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倡导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世界各国人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主体,全球发展倡议主张以人民为中心,强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护和促进人权,实现“为民”“靠民”“惠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占绝大多数,全球发展倡议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求。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关键要素,全球发展倡议主张创新驱动,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全球发展倡议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完善全球环境治理,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中国于2023年2月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阐明该倡议的核心理念与原则,指出各国的重点合作方向,提出加强安全合作的平台和机制,阐明促进全球安全的“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认识可能提升行动的效果,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主张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主权国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体,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联合国是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安全倡议主张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安全是相对的和相互的,全球安全倡议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和平解决争端是保持国际安全的重要手段,全球安全倡议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安全问题涵盖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全球安全倡议主张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基本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提出“新型国际关系”概念,此后在各种国际场合不断强调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将“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表述改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体现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难度和动态性。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尤其是构建中美、中欧、中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地位。在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时,中国主张正确义利观,秉承“真实亲诚”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此外,中国极其重视多边外交,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结伴不结盟,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些外交理念和思想是中国外交的基本遵循,也是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

  打造国别区域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阶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涉及领域多,而且涵盖范围广。这意味着,根据交往的密切程度分阶段打造不同国家间或区域性的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从中国外交实践的角度看,中国已经与部分国家和区域提出构建国家间或区域性命运共同体的主张,相关国家正在积极地共同推进。在国别方面,当前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伙伴主要是周边国家。在区域方面,中国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伙伴包括东盟、中亚、阿拉伯国家、非洲、拉美等。这种以国家和区域为合作伙伴的命运共同体,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实际情况构建不同层次、水平和范围的命运共同体,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阶段性成果和关键性步骤。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推动与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国际倡议,旨在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经过十年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建立了多个国家间和区域性经济走廊,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建设国家间和区域性经济走廊,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共同发展及合作共赢,而且是构建国家间和区域性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式,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推动力。大量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大大拓展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辐射范围,使更多国家融入其中,这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靠途径。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引领伟大的实践。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