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仁营、杨丽娜: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

发布时间:2023-01-19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那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或本质特征是什么?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特点有哪些?只有搞清楚这一问题,我们才能在思想上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上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脉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和推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制度保障,并且为着实现社会主义目标而进行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得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从根本上区别开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是由资产阶级政党引导,归根到底是追求资产阶级利益的现代化。这一现代化具有历史进步性,也有自身无法超越的局限性。它以资产阶级追求剩余价值为根本动力,必然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和经济金融危机爆发,使得社会陷入周期性动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在完成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顺利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本质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巨大,是一个基本国情。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口已经增长到现在的超过14亿,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超过了当前发达国家人口规模数量的总和。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取得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人均占有水平仍然不高,距离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距离。这一国情对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口规模巨大既是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重大挑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人民至上,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主体和实践力量,与以资本为中心,遵循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区别开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然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把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作为主要推动力,决定了它必然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社会两极分化作为资本主义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虽然受到国内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国家竞争的压力,资本主义一些国家也会采取缓和两极分化的改良措施,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其自身和整体不断扩大的两极分化趋势。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从现实出发,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虽然较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早,也率先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成就,但整体上存在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很多国家出现了年轻人理想缺失、价值扭曲、精神颓废的现象。例如,美国的消费主义文化、种族歧视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五花八门的“身份政治”问题,已经带来了新的困难。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工人除了满足“休息”和“身体的其他需要”之外,还“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中国式现代化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坚持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全面推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全面需求。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以建设高质量文化服务体系为手段,通过各式各样接地气的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如何化解人与自然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解,是人类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知,片面而短视地追求剩余价值,把大自然仅仅看作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工具,忽视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家园的重要价值,是导致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本原因。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向海洋倾倒核污水、向发展中国家出售垃圾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人类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实质上是人与人矛盾的体现。因此,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既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取决于生产关系的性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式现代化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将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眼前价值与长远价值结合起来,意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清洁美丽家园”。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走和平道路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在对外掠夺和资本原始积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西方一些历史学家,都对这一过程作了客观描述。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8世纪末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从海外事业中积聚起来的资本和海外市场对欧洲制造品的日渐增长的需要。”没有新航路的开辟和对落后国家的殖民掠夺,就没有西方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发展。这种以其他国家贫困化和长期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模式,不仅对其他国家不公平、不公正,而且也难以长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性格,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现代化对外掠夺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只能依靠本国人民走和平崛起道路。当然,我们的和平崛起不等于消极无为。面对外部各种破坏和遏制力量,和平崛起必须在与之有理、有利、有节地长期斗争中才能实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市场打压,中国人民不卑不亢,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通过互利共赢实现现代化发展,在和平崛起中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进行坚决斗争。

回顾历史,一些西方学者把西方现代化绝对化,编织“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神话,让其他国家遵守效仿。面对从传统社会生长出来的现代化社会,我们既要客观上认清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意义和经验,更要认清西方的“现代化陷阱”以及“后现代化”甚至是“反现代化”的欺骗性、否定性、片面性和不可持续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仅要牢牢基于中国实际、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去展开实践活动,而且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全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而可靠的选择。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