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刘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发布时间:2022-10-10
字体: 打印
分享:

  政治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这需要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学探索并相互借鉴。我们一方面要明确并坚持“批判”的根本标准,即政治经济学的阶级立场和历史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需要树立并坚持科学的精神和方法,对不同学说展开批判比较。其重要前提和基础在于深入认识、准确把握所要批判的对象,否则便不能形成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批判,也就难以获得有学术价值的借鉴。

  兼具民族特殊性和历史阶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点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因此其民族特殊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阶段性。我们需要首先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概括而言,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又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基本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这一基本纲领,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使命已经达成。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到205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将会达成,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将会实现。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为关键和重要的历史进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和特性。他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从国别性走向国际性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替代,从一开始就是普遍的国际现象。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实践,是在资本主义体系相对薄弱的环节,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俄国取得了突破,由此形成了历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孤岛”面对资本主义“汪洋”的格局。实践表明,社会主义从国别走向国际,从民族走向世界,从一国走向全球,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事实上,这一历史过程也是从共产主义初级阶段逐渐走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程。当社会主义还是国别事物时,社会主义只能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态存在。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初始阶段。这一初始阶段就其基本纲领而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上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其历史跨度而言,是自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并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现代化格局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从国别(中国)走向世界,最终实现全人类理想社会远大目标的发展历史。相应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是不断从狭义扩展至广义的过程,进而表现为由国别性走向国际性。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