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段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人类文明形态意义、现代化转型意义和世界历史意义。《决议》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首百年党史,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历史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相统一
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相统一,坚持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历史经验。《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方向,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造性开拓进程中,历史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突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统一,它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群众观、又尊重中国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肯定在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创新所持续释放的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至上相统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持理论创新与坚持中国道路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进程两个层面的原创性,坚持理论创新与坚持中国道路相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历史经验。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中,没有现成文本可供参考,没有可供照搬的他国经验,只能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创新,在创新理论的指引下,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互动中,拓展具有原创性的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党始终带领中国人民,立足我国国情实际,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既往世界历史的视野来看,欧美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是基于资本的现代化转型,可谓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是一种隐蔽的、扭曲的、支配性的社会权力,这种扭曲性的社会权力是剥削与不平等的根源,也导致资本吞噬无产阶级的劳动乃至生命。因此,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定与人的价值、人民的利益存在不可调和的内在冲突。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中所寻求的“自由”“民主”“人权”,注定只是空洞虚幻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之相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体现了理论创新与中国道路相统一,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一方面依靠市场体制高效配置经济资源,激发经济活力;另一方面,它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内在具备规范、约束私人资本的制度基础。因此,相对于欧美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具超越性,强调人的价值而非资本的价值,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而非资本的特殊利益。
坚持独立自主与坚持胸怀天下相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历程中,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立足于本国实际,依托本国力量开辟现代化道路。同时,党着眼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坚持大历史观,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积极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坚持独立自主与坚持胸怀天下相统一是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历史经验。《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党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回首百年党史的奋斗历程,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探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科学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符合我国实情,尊重我国民意的现代化模式。与此同时,《决议》还指出,“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胸怀天下的格局,一方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充斥着对亚、非、拉等第三世界的掠夺、侵略与殖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规避了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模式拓展、丰富了现代化转型、现代化发展的思路,成为可资借鉴的参照,深远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