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张建云: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的本质及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2-03-31
字体: 打印
分享: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日益融合,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随之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惊喜的同时,也充满疑虑。人工智能是否会代替人类的劳动,成为劳动主体?人工智能会不会获得超过人类的创造力和智能,反制人类?通用人工智能是否会有人类的意识和思维?等等。其实,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即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什么?人工智能“劳动”与人类劳动的根本区别何在?立足马克思关于劳动、实践的基本原理,科学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的本质及价值,对于更好地开创人工智能新时代、促进信息生产力飞跃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人的劳动本质:主体对象化活动

人先天具有本能欲求和生理需要,而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在人身外的对象世界,因此,人为了满足生存就必须要通过自身的活动、通过劳动生产出人工产品满足需要。而劳动,从狭义上讲,“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从广义讲,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马克思也称为“劳动的对象化”“人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对象化”“主体的对象化”。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

(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及其过程

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自身具有的全部能力,它体现为人的社会性力量与个体禀赋的统一,体现为人的体力与脑力的统一。人的本质力量中最主要有两种力量,一是普遍性理性,如经验、理论、知识、规则等,二是全面性感性即人的情感,如人的目的愿望、情绪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审美情趣等等。理性形式上的理论、知识、规则等不是人先天就具有的,而是在人类世世代代劳动、实践中创造积累形成的。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外界对象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形成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材料;再经过记忆、编码、抽象以及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思维过程,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达到对事物的属性和规律等的认识,形成理论、知识、规则等普遍理性,进而在理论、知识、规则等的指导下,通过演绎等思维过程,运用各种算法,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而感性形式上的目的愿望、情绪情感、意志及理想、审美等,虽然起源于人的本能欲求、生理需要满足与否而带来的体验,但是其本质不是个体性的,而是社会性的,也是人类经过世世代代的实践积累而形成、经过亿万次实践反复验证而确立起来的。普遍理性和全面感性是推动实践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强大力量,构成人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核心内容。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劳动对事物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即劳动主体在改变“身外的自然”的同时,改变“自身的自然”,马克思指出,“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亦即“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一方面,劳动主体改变身外自然的过程,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即理性知识、感性情感等渗透到对象之中,以物的形式凝结在产品上,创造出人工产品满足人的需要。渗透到对象中、以物的形式凝结在产品上的,除了理性知识等,还有人的情感。马克思指出:“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因此,人的劳动对象化过程,既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规则等进行分类、演绎、加工运用的过程,也是人们根据目的愿望、情感、美等的需要而改造对象的过程,因而人的劳动是价值活动过程。同时,另一方面,劳动也是主体改变自身自然的过程,表现为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人所特有的理性、精神力量对身内自然的原始物欲性和极端个体性的超越。人的身内自然即人的感官、自然需要及通过直接占有满足需要的方式,具有单纯物欲性、直接个体性特点。人们在物质实践中创造了科学知识体系,知识理性满足人的本能欲求、生理需要;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了法律、制度、道德等规范,规范理性控制人的本能欲求、生理需要;人们在占有和享受产品的过程创造了美、艺术,审美理性则参与、融合从而引导、升华本能欲求、生理需要,使人的身内自然超越直接的物质功利性和个体性,从而实现人化自然世界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化世界是人在消费产品即占有和享受产品的过程形成的,首先表现为主体通过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和享受,将从实践中获得的关于对象的属性、规律等信息进行加工、验证,形成的理论、知识、规则等普遍理性;其次表现为主体通过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和享受,在需要获得初步满足的基础上,在对人化自然的反思、欣赏中所形成的态度、情感、审美,以及意志和理想信念等全面的感性。普遍性的理性知识和全面性的情感不是人先天具有的,而是在人类世世代代的实践中创造、积累形成的,经过亿万次实践重复验证而获得的,因而是具有社会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满足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基础上,调节、控制、引导人的个体物欲性和极端功利性,从而升华人的身内自然性。

人的任何劳动都是有目的的、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活动,是对事物的现实改造过程。从被改造的对象角度,劳动对事物的改变包括两个内在相连的过程,即头脑中的“观念改造”过程和和现实中的“事实改造”过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在现实地变革事物之前,首先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观念改造,建构理想图式,因而在对事物事实改造之前,劳动的过程、结果以及劳动的途径、方法等已经人的头脑中观念地存在了。然后,人们在理想的观念图式指导下,现实改造事物。“观念改造”越完善,理想图式越精准,人的劳动、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创造性就越强,也就越容易获得成功。

总之,劳动作为主体对象化活动是一个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因而是普遍性的活动。人工智能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品,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工具,人工智能无论怎样智能,都是人的身体(主要是大脑)的延长器官。

(二)人工智能无法实现知识和情感的对象化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模拟。人工智能以芯片、传感器等为硬件基础,以大数据、算法和算力等为技术基础,通过机器学习,解析数据,提出方案,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这个过程实质就是:人工智能通过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模拟,构建超越现实的理想图式,实现对事物的“观念改造”,再以理想图式为依据,引导人的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人工智能无法将直接形式的知识、规则对象化;同时,再智能的机器也没有情感,也无法实现全面感性(情感)对象化。

人工智能所掌握、运用的概念、知识等属于人工语言,不是自然语言。数学语言就是一种典型的人工语言,它遵循逻辑法则。自然语言则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们对同一概念、语言的理解具有歧义性,在不同语境下表达的具体涵义也是不同的。自然语言遵循逻辑法则的同时,遵循日常情理。因此,人的劳动对象化在产品中的理论、知识、规则等,内含日常情理、历史演进及当下语境等因素,这是人工语言所不具有的。人工智能所使用的人工语言是人们通过定义而设立的,通过一系列的数字符号等来表达,因此只能遵循逻辑法则,无法遵循日常情理,无法将具有历史性、歧义性和情景性等的理论、知识、规则等对象化在自己的产品中。

人工智能没有情感,也无法实现全面感性(人的情感)的对象化。人的情感来源于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原始情绪。吃喝等本能欲求、生理需要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最根本的需要,是迫切的、必须及时予以满足的需要。当本能欲求、生理需要获得满足时,人就会产生愉快的肯定的情绪体验,没有获得满足就会产生痛苦的否定的情绪体验。人类在世世代代的实践中,不断将理性、社会性融入原始性情绪情感之中,形成了具有社会性的情感。本能欲求、生理需要满足与否,是人类情感产生的最深刻、最深远的根源。没有需要,确切说是没有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满足,就无所谓体验;无所谓体验也就无所谓态度、爱、意志、理想、美感等全面感性即社会性情感的产生。

人工智能不是生命存在,没有本能欲求、生理需要,没有生存欲求和动机。没有需要就无所谓需要满足与否而带来的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体验,也就无所谓情绪情感、意志、理想、美感等人类情感的产生。人工智能自身无所谓情感,因而在改造事物的过程中决不会有愿望、爱、信念、美感等在创造物中的凝结、表现和确证,也决不会有人工智能的情感劳动,不会有情感对象化的产品。

尽管随着大数据技术体系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必将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甚至超人工智能转变,由此,有人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会有自己的逻辑和思考,就可能会有人类的情感、欲望和需要,也就可能会加速设计自身,摆脱人的控制,从而使人类丧失实践主体性但实际上,无论未来的人工智能有多强,也不能改变其非生命性质,不能改变其工具性质,不能改变其非人的对象化活动的性质。

二、人工智能“劳动”的机制及其本质

类似人类的劳动过程,人工智能对人的思维和行为的模拟,也包括对事物的观念改造和事实改造两个过程。从观念改造看,人工智能“劳动”就是以算力为“动力”,运用算法对海量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构建观念图式,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从事实改造看,人工智能“劳动”就是智能机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图式,以电等为动力,通过传动机带动工作机直接改变事物的状态,获得产品的过程。人工智能对事物的事实改造过程,与传统大机器的改造过程有不同,表现为人工智能的改造是在大数据加持下的网络上实现的,而传统大机器的改造是在线下实现的,但二者都是对人手的解放,我们暂不谈。我们这里主要分析人工智能对事物的“观念改造”过程。在传统大机器时代,对事物的观念改造过程是依靠大脑来完成的,而在人工智能时代,则是靠机器完成的。人工智能“劳动”的本质就在于通过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模拟,构建超越现实的理想图式,从而以自然力来代替人的脑力,实现对事物“观念改造”过程的自动化。

(一)机器学习和算法

人对事物的观念改造凭借的是人的头脑中积累、掌握的关于事物的理论、知识、符号、图形等信息材料。理论、知识、符号、图形等信息是通过概念等抽象形式来表达的,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间接性等特点,可以超越时空传递信息。因此,人们运用概念等理性形式进行判断、推理,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就可以在头脑中构建理想图式,预测解决问题的方案。理想图式越完善,预测方案越精准,实践活动越容易成功。但是,这一方面需要人的头脑中积累的材料尽可能多,同时也要求人脑尽可能快地处理、分析材料。在这方面,人脑跟人手一样,受到自然限制,人脑不如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模拟人类对事物进行“观念改造”,其驱动要素包括数据、算法和算力。数据相当于人工智能的原材料(劳动对象),数据越多,材料越丰富,人工智能越“智能”。算力即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算力的核心在芯片。算法即解题指令,就是如何利用数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模型。人工智能要更好地服务于人,就要更智能;而要更智能,就要提高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而算法则是机器学习的核心。

所谓机器学习就是让机器从海量大数据中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并依此预测未知,解决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机器学习是让计算机利用已知数据得出适当的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新情境给出判断的过程。”因此,机器学习第一步,就是输入尽可能多的海量大数据,并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重复的、错误的和无用的信息。第二步,就是从海量大数据中寻找规律,确立解决问题的模型和算法。模型训练就是从训练数据中找到误差最小的权重和偏差,即使用迭代法、梯度下降法等确定误差最小的参数。而算法就是通过编程来求解模型中的待定参数的过程和方法。不同模型会有不同算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等算法。逻辑回归算法通过加入激活函数等,构建多层“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机器深度学习。机器的深度学习模仿了生物学神经元传递的过程,能从原始数据中学习;在具有海量大数据的条件下,显示出来更大优势。

人工智能对人脑智能的模拟,运用到应用数学、概率学、统计学、优化论、运筹学、工程学等等知识体系,以及分析法、归纳法、分类法等等思维方法,经过大量机器学习、训练,掌握人类理解和判断事物的规律,进而遵循理性原则和逻辑法则,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进行选择、决策和行动。人工智能所遵循的是理性逻辑法则和效用最大化原则,而人的劳动除此之外,还同时要遵循人的需要、目的及情感,即日常情理。由此,人工智能的自主活动过程表现为工具体系实现功能的过程,而人工智能“劳动”的产品就是工具执行程序而得到的结果,是满足人的功能性需要的产品。而人的劳动产品不仅能满足人的功能性需要,还能满足人的情感、审美等的精神需要。因此,人工智能劳动本质上就是人的劳动的转移,而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固定资产的价值的转移,而不是价值创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像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的服务所生产的产品上。就机器具有价值,从而把价值转给产品来说,它是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自我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日益完善,从数据采集、数据标注到数据计算、分析和理解,将越来越由人工智能自己判断和选择,自主实现、自动完成。人工智能在观念构建上会超越人类,但是这种观念构建始终是理性和逻辑构建的结果,而不是知识和情感对象化的结果。

(二)人工智能不能创造艺术,人工智能产品不能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写诗、绘画、作曲、写小说等很流行,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创作的春天来了。其实从严格的意义讲,人工智能是无法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的。

确实,创造需要知识,但也并不是说知识积累越多,创造性就越大。表现在艺术上更是如此。真正的艺术创作首先表现为人的情感对象化,创作者的直觉、审美想象及灵感等具有重要意义。直觉、想象及灵感等不同于理性思维和逻辑规则,它们是创作者经过长期社会经验积累和个人感悟而形成的灵感在特定的情境中的突然激发,是内蕴社会性的真情实感,由此形成了艺术的独特意境,这种意境往往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从美的形式看,真正艺术的感性形式是有社会性内容的形式,不是单纯的纯粹形式。从内容看,艺术作品表面上看是艺术家个体的、偶然的创作活动的结果,而实际上,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类总体性的实践创造积累的结晶,是艺术家在人类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所创造的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创新和形式再现。

人工智能之所以不能创造艺术,就在于人工智能没有根源于本能欲求、生理需要的欲望和情感,没有发端于生命本身的真情实感,因而人工智能的作品不会是情感对象化的产品。从形式上看,人工智能的作品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不是人的社会性的、有意味的感性形式,而是通过对人类的艺术品表面形式的学习,按照计算机语言即人工语言的逻辑输出。从内容看,人工智能的作品无力对历史内容、地理空间、复杂的关系等等进行宏观把握和综合利用。例如网上流传的“小冰”的写作,就是对1920年500多位诗人的1000多首诗的反复学习的结果,它借助于一定意象表达感伤的情绪,表面上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而实际上诗作中的空间、位置、历史、人物、关系等都表现为空洞的虚无,缺乏社会性内容,禁不住品味。机器人作家GPT-3语言模型本质上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它依靠计算机强大的算力对词与短语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根据输入文本的样式和内容自动调整对任务的响应,所创造的作品是缺少意味的单纯形式,会让人感觉冰冷而枯燥。

正因为不是情感对象化的产品,所以人工智能的产品不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情感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需要。情感既是激发个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同时也是人们之间交往的工具和重要内容。情感交流使人不觉孤单,切实感受到主体性力量;同时也求得共鸣,或争取援助,增强社会凝聚力。而人的情感需要的普遍满足是通过占有和享受情感对象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实现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不仅五官感觉,而且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也就是说,只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人工产品或服务才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

智能机器本身没有人的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审美情趣等全面性感性,它只是按照理性原则和逻辑规则,生产出满足人的功利性需要的物质产品或服务,无法生产内含人的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审美情趣等的产品或服务。因此,人在占有和享受人工智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时,从中得不到情感回应,这让人感觉孤单,感觉到压迫和痛苦,甚至绝望。

例如,2017年5月,围棋高手柯洁曾与智能围棋机器人AlphaGo一比高下,柯洁战败落泪,他说,我跟人类下棋能感受到快乐,但跟AlphaGo下棋特别痛苦,它实在是太冷静了,让人感觉不到希望。人跟机器下棋比赛,就好比是人跟火车比跑得快、跟飞机比飞得高一样,毫无意义,并且重要的是人在其中得不到快乐。不是因为人比不过机器,而是因为再智能的机器,除了冰冷的技术,没有任何人的情感、情趣,感觉不到机器的热情、同情和关爱等等。人在与机器对弈、交流中好比在黑暗中独自奋斗,被机器的冷漠无情所折磨,必然令人痛苦。

再如,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提出用人工智能法官代替人类法官,以消除法律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设想是失败的。因为任何一个案件都有特殊性,在司法中需要考量的,除了客观真相与合法性,还有交错其中的人与人之间感情、道德等复杂的情感因素。这些因素常常是通过一闪而过的眼神、微妙的表情等表现出来,只有具有本能欲求、生理需要追求的人,才能切实感受和细致体察,才能做出全面的价值判断。而人类这种全面价值判断的能力来自于人类世世代代的实践积累和亿万次实践的反复验证,是任何智能机器都无法实现的。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情感,即使学会了认识和理解人的情感,也只能是遵循理性尺度,按照逻辑规则,进行数据处理和运算,得出一个冰冷的事实判断。而这个判断可能与法律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世间最动人心者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超越功利性的纯真感情最让人感动,使人不觉孤单,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一个人哪怕是独自工作、生活,只要还在消费人工产品、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就会感受到这些产品或服务中所内涵的人的情感,它是对你负责的,关心你、爱护你、为你好,你感受到这些,让你觉得人间值得!只有富有激情、意志、情感、爱和理想的人才能生产出可以品味的、满足人情感需要的产品或服务,而那些只体现工具理性而没有欲望和情感的人工智能不会创造出可以满足人们情感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三、人工智能的价值及其深远意义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根本价值表现在:通过实现对事物“观念改造”过程的自动化,解放人脑,从而实现劳动的全面解放;进而无限激发、提升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工智能实现劳动的“观念改造”过程的自动化,促进劳动全面解放

当今时代,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体系正在引发新一轮生产力革命,而新生产力的革命性集中体现在:人工智能在大数据新型生产资料的加持下,代替人脑,实现劳动“观念改造”过程的自动化。

“观念改造”过程在人的劳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劳动是人的有目的、自觉的活动,在事实改造事物之前,人们总是首先根据头脑中积累的信息材料对事物进行观念改造,建构现实世界没有的理想的观念图式。观念图式体现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对理想价值的追求,因而是人的劳动的创造力的源泉,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

人的身体器官(包括人手和人脑)的力量是有局限的,人对事物的改造要借助人的体外器官来完成。传统大机器技术体系实现了劳动的“事实改造”过程的自动化,延长了人手,解放了人的体力。马克思指出,劳动资料取得机器这种物质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而今,劳动资料取得大数据技术体系这种形式,则要求以自然力来代替人的脑力,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大数据作为信息,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人们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来收集、存储海量大数据,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再借助云计算、区块链等对数字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和使用,就可以自由建构理想的观念图式,从而对事物进行观念改造。然后,再通过智能机器对事物进行事实改造,将观念图式变成现实产品。由此,人工智能就代替人脑,由自然力代替脑力完成劳动的“观念改造”,实现劳动的“观念改造”过程的自动化,延长人脑,解放人的脑力。

借助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加持的人工智能,人类的劳动、人类对事物改造的全部过程即观念改造过程和事实改造过程,就都实现了由自然力完成,摆脱了人脑的天然局限,也更加深刻地的摆脱了人手的天然局限,实现了对人体天然器官的无限超越。理论、知识、规则等信息作为人类劳动过程进行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生产资料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广义地说,除了那些把劳动的作用传达到劳动对象、因而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充当活动的传导体的物以外,劳动过程的进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算作劳动过程的资料。”前互联网时代,信息没有数字化,数据生产资料的重要性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今天,随着信息全面数字化,大数据成为劳动过程中的重要生产资料,是人工智能对事物“观念改造”过程中的“原料”。借助大数据“原料”,人工智能不断推动人的劳动的全面解放。

(二)人工智能无限提升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的劳动、实践发展的动力之源。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动物的活动没有能动创造性,因而没有历史性,每一代都是从头开始,而人类的实践具有能动创造性,具有历史性,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创造积累的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因而人类社会的发展才呈现出无限美好的前景。

人的创造力来源于人的“观念构型”的丰富性。在传统机器时代,人们依据头脑中积累的信息资料进行观念改造,而人的信息是有限的,人脑的计算力和算法也是有限的。在今天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实现对海量大数据的收集、传递、交流、共享,借助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对海量大数据的计算、分析和管理,从而建构日益完善的观念图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人工智能对海量大数据的收集、存储、计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实现的。人工智能体系能够比人类更高效、更快捷地处理和加工数据,根据人的需要提供最优组合创新方案,从而可以为人类劳动创造提供更多更好的参考,或者为人们学习训练某项技艺提供更好的陪练。人工智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人类可以无限提高创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

例如下围棋,人下不过智能围棋机器人,但是可以向智能机器学习怎样下得更好,由此提高人的技艺水平。无疑,智能围棋机器人可以为人类从总体上提高围棋水平提供无限的帮助。所以,柯洁虽然不希望围棋机器人出现,但是他也认为,现在想赢一盘棋比以前要困难多了,因为现在的人类棋手都向人工智能学习,普遍提高了下棋水平。再如绘画,画家在创作之前,可以由智能机器先作一些准备工作,根据输入的数据画一些构图新奇的草图,提供给画家参考;画家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将人的情感对象化在画作之中,创造人类特有的艺术品。同样,人工智能谱曲也没有问题,虽然不能创作出真正的音乐作品,但是可以为作曲家提供素材和资料,提高创作的效率和艺术水平。

(三)人工智能创造更多的自由时间,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加持之下,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解放了人脑,由此,人类的劳动方式又一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特别是物联网的普遍使用,意味着世界上连上网的所有物体,都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进行“交流”,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完全自动化。机器本身有了智能,就不需要人来直接控制它,劳动者的劳动就不再象以前那样被包裹在生产过程之中;直接改造对象的劳动将不是由人来直接完成,而是由智能机器完成。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成为生产过程的监督者和调节者,超脱于直接劳动之外,真正成为劳动的主人。

智能生产为人类节省了体力和脑力,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包括闲暇时间,以及用于科学研究、艺术创造等的非物质生产活动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的基础。自由时间并不意味着人类脱离物质生产活动,“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变为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由于劳动要求实际动手和自由活动,就象在农业中那样,这个过程同时就是身体锻炼。”在自由时间中,人以自由主体的身份再加入直接生产过程,这时,劳动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劳动时间不再是分配消费品的尺度,而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平台。随着人工智能创造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那么,将如马克思所说:“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自由时间将促进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展开。同时,亦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将“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而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即自由劳动和全面发展。

 

网络编辑:保罗

来源:《学术交流》202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