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叶红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自信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发布时间:2013-05-15
字体: 打印
分享:
  

  摘 要: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价值和政治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制度化、学术化问题亟待解决。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内在关联,审慎对待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弱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意义。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同时,要以马克思主义学术精神为指引,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目标,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学术挑战与政治挑战,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理论资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学科自信

  科学的理论武装先进的组织,催发先进的政治运动与社会运动。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激发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九十多年的历史实践充分表明,我们党正是靠着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实现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以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为基础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展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热切呼唤着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热切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如何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从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高度,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自信,是当前学界研讨的热点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以来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成就充分表明,学科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积极的思想理论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和学术支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如何进一步增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更好地发挥学科的学术价值与政治价值,业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面对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制度化、学术化问题亟待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于其独特的意识形态特征,对其学科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学科意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这个学科建设的超常规起步和发展,在上述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源,在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关系,深入阐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是基础理论学科、领头羊学科,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生命工程学科。[]这一学科建设的方向、成就、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科本身,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话语,关系到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实际贯彻的深度、广度、效度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然而,由于学科化建设的时间不长,马克思主义原有各学科之间分割、隔离的状态蓄积已久,短时期内还未深度缓解,因此,在以整体性为纽带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厘清和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之间的关系。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动力。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日益显现出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中国的改革开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出了一条实现人类发展的独特道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革与进步。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空前增强,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充满信心。当然,毋庸讳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仍然受到诸多方面的干扰,面临各种严峻挑战。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甚至“抛弃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和思潮此起彼伏。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进一步扩大中国发展道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供根本的发展动力。

  第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工程,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空洞、僵化、刻板的教条,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我们党成立92年、在全国执政64年、领导改革开放35年以来,推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革和发展的力度、广度、深度前所未有。这突出地表现在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立足时代精神与历史条件进行的重大创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贡献。正因为如此,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深入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理论和中国学术话语关切、解读中国的发展实践,不断概括、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新概念、新范畴、新体系,锻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业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专门化、组织化、制度化的机制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供制度保障。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立项、建设与发展,是党中央从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实施的具深远意义的思想理论建设工程。2004年4月,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启动,150余种哲学社会科学专业骨干基础教材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被提上日程。截至2012年,全国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6门二级学科设立博士点和硕士点近600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一重大工程,以其成功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与方法,旗帜鲜明地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决心和信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工程、生命工程、基础工程。

  第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意识形态性提供学理支撑。成熟的学科都有其长久积累起来并为学界广泛接受的学术传统。这种学术传统主要包括学科的研究对象、核心范畴、分析框架、呈述方式、思想资源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传统的形成绝不是历史经验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原有架构下的深入开掘、高度整合和重新创造。由此观之,整体、系统、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积淀相对较少。虽然有不少重要的、学术含量高的学术成果作为基础,但是,由于这些成果散落在原有不同的学科,成果之间的关联度尚未得到深入的阐发,所以并未形成强有力的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形成自身的学术传统还需要学界的深度耕耘与紧密合作。

  与其他学科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学术环境和学术基础之上的。然而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特征,这种价值取向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环境和学术基础的形成。不能妥善处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性和意识形态特征,换言之,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术传统、学术建设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演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注释和注解,那么就会丧失学科的存在价值与意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如果不注重从学术建设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又从意识形态建设中加强学术建设,这个学科是没有希望的。”[]正是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政治意识形态与学科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科学的、和谐的关系,就要从那种简单的辩护论证型的理论宣传工作中缓解过来,立足研究型和深度的学理发掘,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理论宣传与注重学术内涵的关系。具有学理深度的理论宣传,才能真正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

  

  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弱化的主要表现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主要强调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精神实质、核心主题的重要性,在不同程度上忽视、甚至遮蔽淡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体系或理论体系的科学和严谨。学习、研究、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精神实质、核心主题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如果学习、研究与实践脱离了学科体系自身的逻辑和论证,那么科学的理想、精神、主题就会变成空洞的教条和干瘪的论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强调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体系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精神实质、核心主题,这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强大的学理支撑,这是理论得以升华、提升和飞跃的基本前提。实践是复杂的,理论、理想向实践的转化是多样的,中间存在诸多环节。只有从整体上去审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精神实质、核心主题,才会赋予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历史底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姓马,而不是“非马”[]。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学科格局中,存在着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这种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学科核心队伍的“非马”问题。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建设过程,确实是短时期内发生的突破。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要求。问题在于与之伴随的“借船出海”现象。这种现象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博导头衔现象的形象比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的院校中,有相当比例的博士点依托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以外的专业院系,这些院系并没有承担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有的博士点甚至分散依托于学校多个机构。“借船出海”现象在招生规模、重点学科申报、学科建设经费等方面严重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术位置的边缘化,这与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初衷是不相符的。如果“借船出海”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下去,得不到有效遏止,将会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意义。[]有的学科点上的博士生导师并非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或是以其名气支撑这个学科点,或是为了解决一些人的博士导师资格。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这个学科点实际上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有的学科点设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机构之外,其教师也大都从专业课教师中去找,而当确定了这个学科点的博士生导师之后也不要求他们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样就造成了这个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师资队伍中的马克思主义成分如果不能从质与量的方面进行自我改造与革新,要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很可能流为空谈。

  其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非马”问题。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为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与宣传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必然是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修养的。然而,目前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课程安排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础并不牢固,甚至存在粗疏之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生源的学科态度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着这个学科的前途与未来。如何对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生展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与培训,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如果学生原来的理论基础较好和知识面较宽,还能应对;而对于一些理论基础、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在这有限的几年中能好好读通几部马恩的著作就已经很不错了,遑论读其他书籍。”[]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课程安排上,要进一步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提升马克思主义青年学生的经典解读能力、理论洞察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

  其三,马克思主义学科成果中的“非马”问题。从学科的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成果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方法、立场展开的,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当代价值与当代效度。然而,部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成果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成果主导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弱化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落实,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认同。借鉴相关学科研究成果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科保持进步的不竭动力,着本来是无可厚非的。而一些人并不具有通过借鉴比较来发展该学科的学科建设意识,相反却普遍存在着 “借鸡下蛋 ”、“借船过河” 等现象。结果,用相关学科来替代本学科研究的倾向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进一步扩大替代的范围。替代倾向本质上是学科价值认同的问题,而学科价值认同的背后则是对一定学科产生基础的学术认同。[]马克思主义学术成果是学科建设的直接结果,只有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主导了学科建设与发展,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学科才能获得真正的自觉与自信。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马克思主义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获得学科自信、自觉、自强的根本基础在于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明确马克思主义学术精神、马克思主义学术方法、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意义,只有坚持这样的前提,才能确保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本质特征,真正实现名至实归。

  首先,明确学术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意义。从学术界的争议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获得学术入场券,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质疑的正面回应。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同时,就需要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去意识形态化”,甚至是“去立场化”的关系。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学术机制和学术规范尚在探索过程中。这个目标的实现首要的是确立学术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价值与意义。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必须坚持它的政治性,保持其学科的方向性,但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与一般的政治宣传与动员应有所区别,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成为单纯的政策宣讲。本学科的建设宗旨应当不仅要形成政治共同体,更重要的是形成知识共同体与学术共同体。这个目标的实现倚赖于学术规范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术性,离不开对马克思的学术传统和问题意识的研究。如果单纯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术语或西方哲学的专有名词分解马克思主义,就会在马克思主义的重新定位中赋予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品格,都会走偏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径。即使在马克思哲学形态上开创了“实践哲学”的命题,但如果间隔了实践本身的历史丰富性和现实矛盾所凝聚的问题意识,遵照历史之外的某种尺度,自以为逻辑的发展无须不断接触现实,那么这种哲学的构造方式依然走的是思辨哲学的老路。[]

  其次,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种科学态度包括二点:其一,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时代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意义及其当代形式。马克思主义不是博物馆里摆放的青铜器,只具有鉴赏的价值;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在时空剧烈转换中静止的文化符号,只具有象征的意义。自近代以来,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救国救民的普遍真理,在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它的思想精髓已构成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文化主线,它充满生命力地浸透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实际地存在于我们的时代和生活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价值的历史必然性要透彻把握,这样才能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成果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其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能要求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问题“有问必答”,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回答所有的问题。我们可以这么说,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可以指导一切的,但不能笼统地说,马克思主义可以解释一切。[]因此,我们需要革除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影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第三,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决策咨询功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决策咨询中的优势,究竟是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模型,还是坚持问题与主义的辩证统一,揭示各种理路的理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导向,成为争议的焦点。马克思主义的优势就在于从总体层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评价问题。作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其理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同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有重要区别;而且执政党也需要意识形态具有为自己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辩护的功能,而批判性和辩护性的统一,应体现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而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只有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本质,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科建设的比较优势,即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实问题揭示的准确性、对矛盾批判的深刻性,以及对价值把握的科学性的优势。马克思曾经明确提出,“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判性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这都启示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决策咨询功能的发挥需要发扬这种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从来就不是书本中产生的,而是从中国共产党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百年历史中,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政治历程和学术历程中产生的,是从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当代挑战与当代使命的冷静分析和战略审视中产生的。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关系,有其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问题的提出就决定了问题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这是一个标志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的重要关系,同时也就逻辑地蕴涵了对待这一问题的检验方式和检验标准。这种方式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以学术精神为指引,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目标,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学术挑战与政治挑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理论资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题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报告》,《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

  [2]李向军、王斯敏:《凝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一级学科设立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进”纪实》,《光明日报》,2012年10月9日第1版。

  [3]张雷声:《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特征》,《理论视野》,2010年第8期。

  [4]靳辉明:《目前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5]宫留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借船出海”现象剖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2期。

  [6]陈占安:《关于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要求和管理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7]邱柏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建设的几个管理问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3期。

  [8]李辉:《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学科意识》,《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第5期。

  [9]钟明华:《学术规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期。

  [10]孙麾:《理论自觉自信:中国学术新的思想高度》,《红旗文稿》,2012年第18期。

  [11]孙麾:《理论自觉自信:中国学术新的思想高度》,《红旗文稿》,2012年第18期。

  [12]严书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大连干部学刊》,2011年第4期。

  [13]陈锡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可能性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网络编辑:嘉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