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1-07-09
字体: 打印
分享: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是摆在我们意识形态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内理论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引领的过程中还存在对多样化社会思潮把握不清、针对性不强、引领效率不高、实效性差等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内在运行机制研究不够,这种理论研究的不足也使我们在实践中没有能够建立起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机制”。

  本文认为,构建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应该从两个层面着力: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身从生产到传播再到大众接受,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内在运行机制,这一机制从根本上引导当今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实现对其他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预测、对话以及批判等功能,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具体引领机制。这两方面的机制互相结合、互相支撑构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机制的整体。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内在运行机制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主要揭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的研究在当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的研究还不够,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二是只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有了科学上的理论把握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进一步生产出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而成为当今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三是只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有了科学上的理论把握才能有效地预测并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非常关注意识形态的生产问题。他们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生产,认为社会生产是一个整体,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精神生产中又包括意识形态生产以及非意识形态生产。社会越发展,意识形态生产引领整个社会生产的作用就越来越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的内容丰富,本文仅从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的角度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843年撰写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后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一步丰富,最后在1857-1858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完整提出。他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时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把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与其他相关思想结合起来,我们把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概括为四种类型,即理论精神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和实践精神的意识形态生产。

  理论精神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为了满足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需要,进而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指导。理论精神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等。理论精神是人们在思维中对外部世界的理性把握或者说是外部世界在人类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它的思维的进程遵循着由具体上升为抽象,再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过程。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有两种类型,即错误的抽象和科学的抽象。艺术精神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之二,是为了满足人的情感需要。人是有感情的,人无法忍受自己生活在一个“无情”的世界中。艺术精神对世界的掌握靠艺术形象来实现,艺术形象来源于现实但比现实更加具有典型性和形象性。它是艺术家“把情感对象化和明朗化,又把对象性的存在主观化和情感化,从而使人在艺术形象中关照自己的情感,理解自己的情感,品味自己的情感,使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情感世界,获得稳定的文化形式。” 艺术思维遵循着逻辑思维的一般规律,同样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过程,与此同时,艺术思维还有自己的特点,如“意象”、“想象”、“幻想”等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精神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之三,是为了满足人们理解和实现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信仰等精神需要。宗教精神对世界的掌握依靠的是“神圣形象”(马克思语)。宗教要以“神”的形象来使人的存在获得“神圣”意义。宗教中的神圣形象是把各种各样的力量统一为至高无上的力量,把各种各样的智能统一为洞察一切的智能,把各种各样的情感统一为至大无外的情感,把各种各样的价值统一为至善至美的价值。这其实是人的智慧,是人的智慧的创造。或许由于人的智慧过于强大而把自己所创造的宗教的这种“神圣形象”推向了极端,以至于人在自己创造的这种“神圣形象”面前感到的只是“神”的神圣性而失去了“人”的神圣性乃至人的尊严。实践精神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之四,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精神领域改造世界的精神需要,并使人们以此为指导在物质领域改造现实世界。实践精神是人在头脑中“预演”现实的实践过程,是由纯粹理论过程到现实实践过程的中介,或者说是人们的精神实践过程。实践精神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指导实践的方法,实践精神掌握世界的过程就是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由此所得出的实践意识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理论精神掌握世界的结果称之为理论科学,把实践精神掌握世界的结果称之为应用科学。

  我们要遵循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的客观要求,不断生产出中国化、时代性、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用这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同时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正确发展。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机制主要揭示一种意识形态生产出来后如何在社会上有效传播,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并形成与这种意识形态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精神氛围。对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的研究与建设历来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为一切政党与政府所重视,即使像在美国这样号称意识形态多元化与自由化的国度同样也越来越重视对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的研究与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传播阵地、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传播效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是这五方面要素综合优化的结果。

  占领强有力的传播阵地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基石。首先是要牢牢把握住党员、干部这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是通过各部门、各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渠道对全体公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第三是通过报纸、广播、影视、手机、网络等大众传媒形式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氛围。

  科学规划传播内容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前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的理论。

  优化传播方式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关键。一是在以“理论讲述”为主要的传播方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把理论讲述、案例讨论、观看视频与参加社会实践等等方式结合起来,传播方式的综合应用会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效果 。二是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要多用平民化的语言风格唱响主旋律,要增强人文关怀,要增强人民的可接受性。三是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者与受众以及受众之间的相互讨论会使传播的主题以及相关的传播内容越来越深刻全面,增强传播效果。

  重视对传播受众的研究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基础。传播受众是选择传播内容的依据、是确立传播方式的依据,是衡量传播效果的依据。要重视对受众这一传播要素的分析与把握,具体说来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并引导受众的接受需要,二是把握并利用受众的接受心理,三是适应并提高受众的接受能力,四是揭示并遵循受众的接受机制。

  科学评价传播效果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落脚点。对传播效果的评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对传播过程进行评价。首先是对传播内容进行评价,如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深刻性等等,其次是对传播过程进行评价,如语言的清晰准确性、讲座技巧的新颖性、对受众的吸引力以及实效性等等。二是听取受众对传播效果的评价。把听众的反馈意见搜集整理出来,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与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传播方式。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机制主要揭示社会公众与个人如何有效地接受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使之指导社会公众与个人的思想行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机制的研究实质上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使广大民众“接受”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使理论掌握群众并且变成物质的力量。这不仅对于提高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至关重要,更是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意识形态侵扰的根本保证。意识形态接受机制包括四个环节:选择、理解、内化与外化。

  首先是选择。受众是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人,面对外来的林林总总的思想文化信息,他不会也不可能全部接纳,而是要对诸多思想信息进行选择。受众之所以选择或不选择某种思想文化信息,主要是由自身的主观需要、对信息所反映的事物的认识程度以及“接受图式”的性质和接受能力决定的。选择是受众接受活动的开始。

  其次是理解。受众通过选择,决定接受某种思想文化信息,于是便开始了理解的过程。理解可分为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同化是受众的接受图式能够分析、把握新的思想文化信息,使之进入受众的知识框架之中;顺应是受众已有的接受图式不能分析、认识、把握新的思想文化信息,客观的思想文化信息使受众的接受图式调整或重构新图式,最终实现与思想文化信息的统一。显然,同化只能使受众的同类知识或思想量的增加,顺应才使受众增加新质的思想或知识内容。就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第三是内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而言,内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受众对客体在理解认知的基础上还要形成坚定的信念,并以之为指导且体现在自己的行为实践中,这一过程即是个体道德品质的内化过程。它比单纯的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复杂得多,坚定信念的形成并持之以恒地体现在自己的行为实践中,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而,内化为受众的内在品质是主体接受机制的关键环节。

  第四是外化。受众将内在化了的品质外化为实践行为并形成习惯,这就是外化环节,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其间受众的思想与行为都可能会发生反复,但只有实现了受众思想与行为的外化接受活动才最终完成,也才达到了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受众的根本目的。

  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内在要求,当今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生产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点的、反映当今时代性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有效传播手段向大众传播,最终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用真正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并由此正确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产生的预测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产生的有效预测机制主要揭示一种社会思潮如何产生、如何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性等,使人们做到未雨绸缪,把握在社会思潮产生发展上的主动权,并能够有效地分析鉴别并引导利用各种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对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突出矛盾与问题的反应,具有群体性、民间性、公共性、自主性等特点。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产生阶段。由于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上层统治出现裂痕等等因素,使社会心理或社会潜意识领域出现大量指向相对集中的倾向,社会思潮处于酝酿形成之中。二是发展并逐渐走向高潮阶段。社会思潮由潜在走向社会现实,并在社会现实中寻找或争取代言人,进而力图影响社会现实。三是衰退阶段。社会思潮发生分化,有的上升为社会意识形态,有的演变成社会心理,有的沉淀为社会潜意识,有的会逐渐退出社会历史领域。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产生有着两方面的社会基础:一是国内改革。30多年来,改革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艰难,越来越触及一些深层次的尖锐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利益冲突与调整也会越来越棘手,这种利益格局的变化必然引发各种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思潮;二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使我们越来越面对整个世界,各种国外的社会思潮也会涌入国内。

  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所处国际环境造成了社会思潮有如下的社会历史特点,即在时间上高度压缩,在空间上快速扩散。所谓时间上的高度压缩是指各种国际国内社会思潮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并且由一地很快传播扩散到多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先后出现了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按这些思潮在社会上形成并产生影响的时间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自由主义启蒙思潮;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权威主义;9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左派”;9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民族主义;21世纪初的文化保守主义;最近几年出现的民主社会主义。 其后,还有一些新思潮产生。这就造成多样化立体交叉式社会思潮的文化景观:从文化的主体坐标划分有社会主流文化、社会精英文化和社会大众文化;从文化的时间坐标划分有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从文化的空间坐标划分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等。这也就增加了我们对社会思潮预测、分析与引导的难度。

  面对当今社会思潮多样复杂的特点,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有效预测机制的研究。首先是依据社会时局与社会事变的产生发展,及时大量收集各方面的真实的相关信息;其次是依据社会学理论对这些社会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并系统整理;再次是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舆论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由具体到抽象和由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整理,见微知著,预测出这些信息背后潜在的社会思潮。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话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话机制主要是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其他社会思潮所取的态度与对策。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总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吸收、借鉴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上应该反对几种错误态度:一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二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回避或视而不见;三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听之任之或放任自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其他社会思潮应采取平等对话的态度,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吸收借鉴其他社会思潮的科学合理的成分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拥有,由此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实现对其他社会思潮的疏导与引领,把这些社会思潮纳入符合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轨道。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对话过程中,首先要有进行对话的健康心态准备。在对话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健康心态:自大与自卑。这两种心理都不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也不能公正地对待别人,这样就看不到自己文化的不足,也不能发现他文化的优点,也就达不到对话的目的。在对话过程中,对其他文化既不能“俯视”,也无需“仰视”,而应“平视”。对自己的文化既不能“自大”,也无需“自卑”,而应“自信”, 只有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文化心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平等的意识形态交流与对话。其次是要讲求科学的对话策略,对此张岱年先生的主张对我们有极大的启示,他说:“一个独立的民族文化,与另一个不同类型的文化相遇,其前途有三种可能:一是孤芳自赏,拒绝交流,其结果是自我封闭,必将陷入衰亡。二是接受同化,放弃自己原有的,专以模仿外邦文化为事,其结果是丧失民族的独立性,将沦为强国的附庸。三是主动吸取外来文化的成果,取精用宏,使民族文化更加壮大。中国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相遇,应取第三种态度。” 理想状态的意识形态对话应是双方在一个对等的平台之上,展示自己的理论魅力,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但对一些带有明显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共产党的性质与企图的西方政治思潮,我们要坚决予以分析批判,以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以及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以及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机制主要是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待自身以及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的态度与对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自身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阵地以及实现对各种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来源于其自身内在的批判机制,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代性与进步性。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马克思、恩格斯总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对自己创建的理论进行反思与批判并进而不断发展,以《共产党宣言》为例说明之。《共产党宣言》出版后,在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总是紧密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其进行修订或补充,这些发展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从1872-1893年为《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所写的7篇序言中。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批判机制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开放品格,这是进行自我批判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来不构建所谓的终极真理或终极价值,任何理论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与开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会不断发展变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实践品格,这是进行自我批判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活水,这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都有充分而明确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实践品格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能够在指导实践的同时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并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完善。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的创新品格,这是进行自我批判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的最终保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必须进行有力的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以及引导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意识形态领域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十分复杂的,这里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还有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批判。

  在今天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过程中更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为此,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机制。

  这一机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牢牢把握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手段。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主要有五种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如把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化)、肢解(制造所谓青年马克思反对老年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等)、曲解(把马克思主义曲解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未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和理论特征缺乏深入理解)、消解(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把握住这些方面就能认清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手段和错误所在,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提供靶子。二是全面把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批判各种错误思潮。马克思主义是由目标(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最终实现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立场(人民大众)、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及研究方法和价值方法等)、品格(与时俱进)、时序(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产生于欧洲但影响了全世界)等组成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系列指导实践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这五个方面是我们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批判的有力工具。在当代中国,如下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特别需要注意:新自由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民族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殖民主义文化思潮、拜金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伪科学思潮、普世价值等,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其进行坚决批判和抵制。

  综上所述,在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过程中我们要建设两大机制: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生产—传播—接受机制;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预测—对话—批判机制。这两大机制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生产—传播—接受机制是主体、主阵地,它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够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预测—对话—批判机制作为具体机制,它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够有效地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健康有利的意识形态氛围。

  参考文献:

  [1] 申文杰、张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规律探析》,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 孟宪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简论》,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4期。

  [4] 杨芳等:《论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性》,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 王秀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研究》,载《红旗文稿》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