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坛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外文版)新书发布会”专家观点摘编
2022年7月30日,第十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论坛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外文版)新书发布会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在北京和昆明设两个会场。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意识形态智库共同主办。
会议首先进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外文版)新书发布,包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2019-2020年)英文版、意大利语版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2020-2021年)越南语版。它们是在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已出版的国际共运黄皮书中文版的基础上经过精简、翻译而来,分别由意大利21世纪马克思出版社、越南政治理论出版社出版。以此为契机,本次论坛还邀请了国内外30余位专家学者发言,围绕国际共运发展新动态和国际共运黄皮书出版情况进行了研讨。本文对本次会议上各位专家发言要点进行摘编如下。
部分线上参会人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林建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国际共运黄皮书2019年由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出版,已经出版了三册,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和关注,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赞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一个品牌成果。国际共运黄皮书在国外的出版,有助于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与包括英语、意大利语、越南语等语种读者和各国理论界的交流、沟通,就世界格局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动向形成共识,有利于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
林建华副院长致辞中
关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当代走向,林建华指出,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先后经历了从空想走向科学、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一国走向多国、从曲折走向振兴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昭示着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建党、夺权、建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演绎的三部曲。在世界之变中,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中,走向振兴或走向重新振兴,成为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和现实态势。为此,我们要树立历史观,“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
段红云副书记致辞中
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段红云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影响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有效地管控疫情并实现经济增长,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与此同时,西方各国疫情泛滥,社会运动频发,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社会不平等问题更加突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国际格局“东升西降”趋势更加明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机遇与挑战并存。此次论坛的召开,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所肩负历史使命的认识,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和意义,持续跟踪研究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最新发展态势。凝聚共识,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朝着蓬勃发展的局面不断迈进。
越共中央党校新闻宣传学院哲学系主任阮明环教授和意大利《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杂志主编安德烈·卡托内作为外文出版方代表,分别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外文版)的出版情况做了说明。
阮明环主任致辞
越共中央党校新闻宣传学院哲学系主任阮明环教授充分肯定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外文版发行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本书的翻译出版过程中,他进一步体会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来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必要性,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共产主义对当今世界的作用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未来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他强调,志相同道相合,作为一名越南共产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海外之友,作为一名为了人类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战斗在一起的紧密同志,衷心祝愿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能够越来越兴旺,并坚信这一伟大事业也必将越来越兴旺。社会主义必定是人类的未来。
安德烈·卡托内教授致辞
意大利《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杂志主编安德烈·卡托内在发言中指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报告》外文版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对于所有的共产党人来说,它给我们提供了增加知识的机会,让我们知道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在发言中,他还借助对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这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优劣的比较;分析了俄乌战争的现状及实质;肯定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现实意义;阐明了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在推动世界走向进步的道路上所肩负着重要责任;表达了对加强国际共产主义研究和世界无产阶级合作的强烈愿望。
致辞结束后,来自中国、意大利、越南、老挝的专家学者并分别就“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新态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和贡献、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外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两制关系与国际格局发展态势特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胡振良教授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部胡振良教授以《国际共运、现代文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研究》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国际共运、现代文明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三者有着内在、紧密的关系。从历史与逻辑上,要讲《社会主义与现代文明发展》的历史“三段论”;从发展与现实上,要论“现代化: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要义:从理论上,要讲科学社会主义之现代化的丰富内涵,要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及其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它用丰富的现代化内涵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国家和怎样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发展,也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罗骞院长发言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罗骞教授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强调在当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当中,要密切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关注共产主义运动当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第二,关注共产主义理论当中革命理论和社会建设理论的相互关系问题;第三,共产主义究竟是作为一种目的还是作为一种过程,在21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呈现出一种目的与过程分裂的现象;第四,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特别是该如何来处理组织性、紧密性与个体的自发性、自由性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第五,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
弗朗切斯科·马林乔发言
意大利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政治文化协会主席弗朗切斯科·马林乔结合丰富的案例,向与会者介绍了欧洲共产党左翼、欧洲社会政治的现状和走向。他指出,第一,在欧洲出现了取缔共产主义符号和组织的有关运动;第二,欧洲左翼联盟难以达成有效的政治协商,欧盟层面上与其他党团联盟形成对比;第三,在欧洲议会内部,欧洲左翼联盟本身就存在分裂,甚至有些共产党人被边缘化;第四,欧洲左翼党的诞生,激化了欧洲左翼联盟联内部矛盾,致使以坚持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希腊共产党等政党组织脱离联盟;第五点,欧洲共产党和其他激进左翼之间也存在其他形式的协调,因彼此的意识形态相近,在欧洲议会范围内,形成了多个左翼党团。但对共产党人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自己的根基、政治和信誉,而且需要致力于加强各方之间的双边关系,以及不损害各个组织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统一多边的举措。第六,因欧洲左翼联盟内部分歧严重,在国际层面上难以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柴尚金研究员发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柴尚金研究员以《对左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几点看法》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认为,首先,民粹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政治现象:从概念看,民粹主义(populism)是相对于精英主义而言的,它没有特定内涵,因而在概念上无法形成统一认知。从产生的原因看,从十九世纪后期至今,每逢社会遇到明显发展困境、危机或再转型,民粹主义便会随之而起,成为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社会思潮和运动。其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民粹主义思潮与极端政党融合聚变,加剧了西方政治民粹化倾向,给西方政治带来深远影响。不仅如此,在反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欧洲极端左翼和传统左翼共产党结成左翼联合阵线,深入批判新自由主义理论及政策主张,强烈抨击政府推行的紧缩政策,努力寻找左翼替代方案。第三,进入新世纪,民族社会主义呈现出像社会主义民族化的特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实践模式不断涌现,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社会主义不可避免地受民粹主义影响。发展中国家在新形势下探索社会主义的阶段性和多元化。第四,西方反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和一些新兴社会运动具有某种民粹主义色彩。第五,对中国而言,要警惕道德先行、仇官仇富的极左翼民粹主义被恶意利用,冲击正常民主与法制,引发社会动乱。
郭强教授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副主任、中国科社学会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会长郭强教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迎来了从边缘到中央的新飞跃》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我们经历了公认的三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一国到多国。那么随后的飞跃是什么?他认为,六中全会以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迎来了从边缘到中央的新飞跃。在生产力层面,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和实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在道路层面,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在价值层面,无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观念和政策越来越被更多人认同,就连美国也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认同社会主义。事实表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动下,世界社会主义已经彻底走出低潮,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社会主义正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唐海军研究员发言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一级巡视员唐海军以《国外政党演进碎片化》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首先阐明了国外政党碎片化的四个特点,即政党数量急剧增加,政党更迭加快;进入议会政党增多,政党格局巨变;新兴政党改写和重塑本国政治版图;部分传统大党分裂而式微。随后揭示了政党碎片化所导致的四个后果:组阁难度加大,政府声誉受损;政策波动性增大,政权稳定度下降;政坛主导性力量换位或缺席;小党搅局能量上升。最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政党碎片化的原因,即:西方民主的“开闸放水”、选举政治的演变助推、政治体制的改革迟滞或不力、国外媒体的推波助澜。他提出,当今许多国家政党碎片化,表明西式政党制度演进走偏,偏离了他原来在几百年前对政党制度、政党政治游戏的制度的初衷,最终导致了现在一系列负面现象。西方民主的不稳定和部分失灵,也标志着西方的软实力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受到损失。在未来的政治、社会转型过程当中,政党自身的改革调整也由此提上日程。
崔桂田教授发言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杂志主编、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崔桂田教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社会主义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焕发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随后他从三个方面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影响世界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和规定性;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创新“三大形态”和改变“两大格局”。所谓“三大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政治是世界政党文明新形态。所谓改变“两大格局”,即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格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东移,中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变了世界“两制”关系格局,东升西降是新态势。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影响世界社会主义也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
阮氏秋红发言
越共中央党校新闻宣传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阮氏秋红(Nguyen Thi Thu Huong)以《革新以来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为题做了精彩发言。她结合越南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向与会者介绍了革新以来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她指出,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也是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权力真正属于人民,是越南革命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是越南共产党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为党的革新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助于实现“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目标,满足人民的愿望,符合越南的客观规律和实践。
苏帕娃迪·拉坎赛发言
老挝国家政治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苏帕娃迪·拉坎赛以《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的法治国家建设》为题作了精彩发言。他提出,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老挝在依法治国建设中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并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老挝人民革命党召开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之后,老挝依法治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第一,党注重立法机关作为人民权利的代表机关,逐步完善与加强立法机关在制定和完善法律方面的作用。第二,党政府领导完善加强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按照严格的法律法规管理国家。重点研究和改进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机构,符合国家情况。第三,党的领导完善司法机关作为裁决和判决机构,注重完善各级人民法院的组织工作,承担培养负责人的党员、法官和工作人员,忠于党、国家和人民。
徐世澄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研究所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研究员以《拉美新一轮左翼回归同上一轮“粉红色浪潮”的异同》为题作了精彩发言。他认为,拉美新一轮左翼的回归同上一轮粉红色浪潮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属于左翼或中左翼。对内,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民族经济,改善民生;在外交方面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美国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有离心倾向,主张拉美国家团结和推动地区一体化,与中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它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新一轮的左翼政府所处的国际经济和政治环境与上一轮相比要困难得多;二是新一轮的左翼政府多数属于温和左翼,其主张与第一轮左翼或激进左翼古、委左翼政府有所不同;三是非意识形态化;四是实用主义化;五是温和左翼政府和政党往往对激进左翼政府和政党有所批评。六是拉美激进左翼的代表性组织是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缩写是ALBA。七是一些温和左翼政府的执政地位不巩固。据此,他强调,拉美这么多左翼政府的第二次浪潮,对我们中拉关系发展应该说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王建国教授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建国教授以《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自觉存在状态》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一种自觉存在状态。中国共产党作为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使命自觉是其根本性要求。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保持使命自觉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保持使命自觉的未来要求。面对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自我革命这一自觉存在状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旺盛的生命力和澎湃的前进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潘金娥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国际共运部主任、国际共运黄皮书主编之一潘金娥研究员做了《2021-2022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新动态》的主题发言。她指出,2021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动态主要由以下几个重大事件构成:一是中国共产党隆重庆祝百年华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赏和期待;二是现有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召开新一届党的代表大会,积极抗疫并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是非执政的各国共产党坚持议会内和议会外斗争,做出适应性调整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巴黎公社和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回顾,重温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革命家的革命思想,旨在以史为鉴,应对现实挑战。在2022年国际共运的发展趋势方面,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加上俄乌战争爆发,加大了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风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新的冲击。然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丰碑,将激励世界各国共产党坚定方向,继续走向明日辉煌。
许宝友研究员发言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许宝友研究员以《从现代化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贡献》为题,从七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发。他认为: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第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功扭转了20世纪80—90年代苏东巨变、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趋势,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的发展和复兴产生积极影响。第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机活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本国实际出发探索发展道路,进行理论创新的宏伟力量。第四、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提供了一种“非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只有遵循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设现代化的大国。第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第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蕴含的整体性思维、创新性实践、制度性优势和包容性文化等理论和实践财富,应该是关心治国理政、关心人类命运前途的世界各个政党和国家都需要、都感兴趣的。
轩传树研究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轩传树研究员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所谓文明新形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形态到底“新”在哪里?首先,与西方现代文明也即资本主义文明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和社会主义形态。其次,与经典社会主义以及传统社会主义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中国形态和21世纪形态。最后,与中华古代文明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明的当代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以“新”,就在于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也有别于经典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也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而是对资本主义文明、传统社会主义和中华古代文明的继承超越。当然,这种“超越”本身也是一个过程,从基础、结构和功能上看这种文明新形态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发展状态和相对稳定的表现样态,但在内容、方向和影响上仍然有进一步拓展与完善的空间。
刘晨光教授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刘晨光教授以《新时代中国制度的成型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贡献》为题,借助中国对新型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转型、成型、定型过程的梳理与回顾,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制度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贡献,即:更新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更加普遍的可及性。
郭春生教授发言
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郭春生教授以《苏联解体30年背景下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苏联解体30年来,作为苏联共产党继承者的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一直存续至今,并且成为后苏联空间中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30年间俄共力量在90年代迅速下跌,进入新世纪后发展逐渐平稳,并在最近几年影响力得到迅速提升。他从三方面总结了俄共在30年间取得的非凡成就,并且进一步将近期俄共支持率上升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俄共在2018年反对养老金制度改革中的表现使它获得了更高支持率;二是俄共持之以恒地对俄罗斯现实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三是俄共自带的“苏联符号”。由此可见,俄共影响力提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关键是能不能从中获得经验,持续提升在民众中的影响力,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周淼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国外部国外左翼研究室主任周淼研究员以《百年变局下国际左翼力量的新特征与新动向》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显著成就,与资本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在此背景下,国际左翼力量进一步加强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与批判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与解读。随后他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国际左翼力量发展的新特征,介绍了国际左翼学者国际左翼力量研究取得的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揭示了世界左翼力量的多元发展态势。最后就百年变局下从事国际左翼力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说明。
余维海教授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主任余维海教授以《2022年加拿大共产党的危机及原因分析》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2022年是加拿大共产党极不平凡的一年,该党已经走过101年的风雨历程。今年以来,加拿大共产党陷入一场严重的危机,党内围绕加拿大共产党原组织部长的一起陈年性侵案的处置问题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人借机炮打中央说领导层包庇罪犯要求领袖下台,由此引发了许多党员对中央的不信任和一波退党潮。2022年7月3日,加拿大共产党四十大闭幕。此次党代会是闭门会,大会围绕该性侵案而产生的系列问题而陷入争吵,会议开除了四人反党集团。目前已经出现的恶果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内发生内讧甚至出现分裂危机,中央威信丧失,一批党员公开退党,党的凝聚力下降,社会负面影响力短期内难以消除,此次危机产生了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加拿大共产党今年的危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教训对当代国际共运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警示作用。
林德山教授发言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林德山教授以《市场、国家与社会:欧洲左翼政治的困境与左翼民粹主义的崛起》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左派的使命是通过做出正确或补充私人投资的选择,将集体投资导向我们社会中最弱势的领域。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个能够根据市场选择以外的目标进行投资的国家。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发展,国家的传统职能受到侵蚀。这是左翼目前困境的核心原因。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带来了对国家资源的结构性侵蚀:国家背负了巨额债务,被迫进行紧缩;欧盟也急剧限制了欧洲国家决策和行动的权力,受其限制,国家不再是显著的投资工具,这使欧洲左翼为难。面对这种困境,欧洲左翼作出了两种不同战略选择。一种是以社会民主党人为代表的“左翼政府”,它们寻找国家与市场的妥协,但却难以是自己区别于右翼的改革。另一种则是“积极的左翼”,它们寻求用激进的方式回应面临的问题,重申与私有市场截然相反的目标,具有“反国家”特点,寻求通过迎合“第三部门”或公民社会绕过国家。这种人们称之为“积极的左派”(activist left)正在寻求对既有的社会福利投资方式进行根本性改变。但人们怀疑,这种通过背弃国家的方式是否切合实际?左翼民粹主义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尽管如同其他民粹主义思想政治潮流一样,它不无模糊之处,但在寻求用超越传统左右政治(对于左翼来说主要是阶级政治)的意义上重塑激进主义的边界——例如诉诸更为彻底的直接民主和一种二元对立的国家观念,这或许就是其本意所在。
杜敏教授发言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中心主任杜敏教授以《斯里兰卡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态势》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在发言中详细地介绍了新冠疫情背景下斯里兰卡爆发的资本主义新危机情况,并根据这一情况,进一步阐述了斯里兰卡左翼针对新危机所采取的行动与措施。
刘海霞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国际共运部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室主任刘海霞研究员以《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为题做了精彩发言。她指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冲击下,美西方一些国家非但不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反而以意识形态划线,从各个领域展开对中国的战略竞争。2022年2月拜登政府发布《美国印太地区战略》报告,提出要“寻求塑造中国所处的战略环境”,以压缩中国战略空间,稍后俄乌冲突的爆发更加剧了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内涵和世界在“变”与“不变”中的激荡裂变,是评估中国战略环境以及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前提。随后,她从六个方面阐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即: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格局加速向多极化转变;中国的国际塑造力大幅提升,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日益增强;“地缘政治”回归给世界大变局带来更多的现实主义因素,俄乌冲突将引发全球战略格局新变化;美西方国家政策内顾倾向加重,供应链的本土化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美国战略重心正式转向印太地区,但俄乌冲突使美国不得不同时关注欧洲地区;在“变”中寻求突破, 在“不变”中重信守诺。
杨成果副教授发言
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成果副教授以《新冠疫情背景下欧洲共产党的政策主张》为题做了精彩发言。他指出,面对不断恶化的新冠疫情,欧洲共产党纷纷发声,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策应对不力的抗疫政策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揭露资本主义推卸责任、唯利是图的本质,指出新冠疫情的日益加剧暴露出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卫生系统的严重缺陷;与此同时,欧洲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中国政府高效的抗疫政策和强大的治理能力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认为中国的做法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且对中国进行声援,强调应借鉴中国经验,谋求共同发展;呼吁各国在抗疫方面加强合作、保持团结。
郑云天副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郑云天副教授以《欧亚地区智库眼中的新时代中国大国担当》为题做了精彩演讲。他指出,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欧亚地区一些左翼学者开始重新思考新时代中国向世界所展现的大国责任、风范与担当。他们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着眼点,深入探讨经贸合作、安全保障和多边外交等议题;他们力图克服西方话语的影响,关注共建“一带一路”的带动效应,对中国与欧亚地区关系的前景持谨慎乐观;他们的研究呈现新变化的动因在于东西方力量对比的持续变化、欧亚地区特殊地缘政治的现实考虑以及古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日益凸显等方面。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背景下,人类尚未走出疫情阴霾,又面临新的传统安全风险。世界之变、时代之变与历史之变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正不断给全人类提出新的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而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诠释其大国担当。
吴茜副教授发言
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茜副教授以《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西方左翼运动重振的现状与困境》为题,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西方左翼运动重振的外部环境;揭示了西方左翼政党回归“左翼激进政治传统”的意识形态、政治纲领调整;关注了西方左翼政党“左冲”“右突”拓展活动空间的新发展;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下西方左翼运动的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贺钦副研究员发言
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国际共运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室主任贺钦副研究员以《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与本质特征——以21世纪社会主义四国的现代化探索为例》为题做了精彩发言。她指出,21 世纪以来,朝鲜、老挝、越南、古巴社会主义四国步入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力图发挥党领导一切的制度优势,贯彻依法治国的制度要求,践行人民至上的制度宗旨,坚守和平发展的制度底线。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客观性与主动性相统一、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阶段性与延续性相统一、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整体性与协同性相统一、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现代化。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不能局限于苏联现代化模式,更不能迷信西方现代化理论。在与资本主义的两制对比中,社会主义国家唯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和本质特征,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战略自信,优化战略前瞻,从而坚定不移地推进符合本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潘西华副研究员发言
最后,中国社科院马研院国际共运部国际共运史研究室主任潘西华副研究员代表主办方做大会总结。她用“权威”“前沿”“高效”六个字对本次会议从筹备到圆满落幕进行了概括;对国内外专家们在紧张有序的时间内完成了高质量的发言中的一些亮点、在高效的交流与切磋中所达成的一些共识进行了总结。
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上海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也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会议分阶段先后由于俊霄副院长、林建华副院长、袁群副院长、苑秀丽副主任主持。
(遇荟、潘西华供稿)
国内外报道链接:
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意客户端:
http://quanmtnews.china-plus.com.cn/news_Detail.html?articleId=71625&typeId=&mark=zhongyi
2.国际在线:
http://news.cri.cn/20220730/54b362ee-9886-6912-79d7-3ec9b12e45d7.html
3.人民日报海外网:
http://news.haiwainet.cn/n/2022/0802/c3541089-32465378.html
4.中国社会科学报(网):
http://cass.cssn.cn/keyandongtai/baokanchuban/202208/t20220805_5469726.shtml
5.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http://myy.cass.cn/myygzdt/202007/t20200719_5157271.shtml
6.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
http://www.mlb.ynu.edu.cn/info/1046/1729.htm
7.网易: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DI949PO051497H3.html
8.新浪:
9.腾讯:
https://view.inews.qq.com/a/20220730A089E900
10.国际在线意大利频道:
https://italian.cri.cn/2022/07/30/ARTI8V9wyrOmNQX6EQno2V8j220730.shtml
11.国际在线越南语频道:
https://vietnamese.cri.cn/2022/07/30/ARTI437qRo7CrUPiqHlHOhD72207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