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旋:苏东剧变后意大利共产主义政党的发展
来源:《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3-06-16
【摘要】1991年意大利共产党更名易帜后,后继的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和意大利共产党人党都经历了数次的分化、组合、再分化、再组合的过程。目前两党的队伍力量与上世纪90年代比可谓急剧衰落,在工会中的影响力微弱,同时还面临着阶级基础变化,政党政治趋于中间化,党内矛盾悬而未决等诸多问题。虽然当前意大利深陷经济危机,处于政治过渡期,但生存于自由人民党、民主党和北方联盟夹缝之间、备受制约的两支共产党,要进入意大利政治中心依然困难重重。
【关键词】意大利;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人党
一、苏东剧变后意大利的共产主义组织力量概况
1991年,有着70年光荣历史的意大利共产党在里米尼召开党的最后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将党的名称改为左翼民主党,后者成为意共的合法后继党。以意共元老科苏塔为首的少数派反对更名,但已不能继续使用意大利共产党这个名称,组建了重建共产主义运动,后定名为重建共产党。目前在意大利除了重建共产党之外,还有1998年从重建共分离出来的意大利共产党人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者党员由3000名发展到两万余名。
重建共自1991年成立以来,党员队伍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得到快速发展,但之后一直呈萎缩态势。这与其所秉持的“反对派”立场或“参政”立场有较大关系。1996年,重建共参加议会选举,吸引了不少持有对政府持温和立场的人士,到1997年党员人数超过了13万人。1998年,重建共撤销了对普罗迪“温和”政府的支持,在政府“反对派”与“参政”之间的摇摆不定,造成普通党员在思想认识上混乱、迷茫,大批党员选择出走、退党,到2000年底,只剩下9万余名党员。直到2006年大选,又恢复至9万多人。但2008年大选失利后,重建共党员人数大幅萎缩,到2012年10月只有20946名了。
意大利共产党人党自1998年10月11日成立以来,在意大利政治天平向右倾斜的环境中缓慢发展,党员人数由最初的3000名增加至2011年底的20164名。其中30%的党员在意大利工业发达的北部,26.1%的党员在中部,33.4%的党员在南部,9.5%的党员分布在撒丁岛和西西里岛,余下1%的党员分散在比利时,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国。其中该党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占到总数的40%,妇女占比为33.9%。党员的二分之一加入了工会,这其中的83.8%加入了意大利总工会(CGIL)。
二、两党的理论反思与政策调整
无论是意重建共还是共产党人党,都在坚持共产党的名称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的前提下,为应对全球化、信息化和阶级基础变化等方面的挑战,不断在替代现行资本主义社会,超越资本主义,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和革新。
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建党二十余年来,其政策主张在不同时期,根据社会环境和政治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变更,甚至有所反复。其政策主张的变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充当政府的坚定反对派。重建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3年12月在罗马召开,会议主题是“为了替代——建立反对党”。这一主题完全体现了当时重建共激进政策,坚定地宣称自己是一个为“社会主义价值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所激励的工人阶级的自由的政治组织”。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以反黑肃贪为目的的“净手运动”的展开,意大利的政治格局随后发生了巨大变化,意大利力量党、北方联盟、民族联盟等一大批新兴政党或社会力量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重建共迫切需要进行角色转换。
第二阶段,以参政为目标独立进行议会斗争。1994年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为“为了左翼替代——一支强大的共产主义力量”,提出了“以参政为目标”的政治纲领。重建共重新回到了传统议会斗争的政治轨道。1996年的意大利大选中,重建共在参议院和众议院分获39个和69个席位,可以说实现了其“参政”的目标。同年底召开了主题为“革新政治以改变社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提出“回归马克思”,这种回归,更多的是坚持和深化马克思的思想,甚至要超越马克思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而得出的某些结论,并在深入分析当今资本主义世界化进程及其新特点、新矛盾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的革命理论,重新建立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整套思想、理论、方针和战略。这是重建共自建党以来首次展现出革新的姿态。
第三阶段,与中左政党联盟,实行革新与开放。1998年到2008年间,重建共的联盟对象,主要是意大利中左政党左民党(现在的民主党)。重建共在该联盟中影响较大,普罗迪政府的两度倒台,都是由于意重建共撤销了对它的支持。1998年撤销对普罗迪政府的支持,表示与“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全面主宰采取温和自由主义的态度”的中左决裂。1999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主题“社会替代之路”体现了其“左翼替代”之方针,以“替代”的方式逐步实现社会主义。重建共联盟政策的反复,一方面体现了其在“坚定的反对派”和“参政”之间的摇摆,另一方面体现了党内一直悬而未决的坚定反政府派和温和“参政派”之间不断加剧的分歧。2002年以“重建,重建,重建”为主题的重建共五大,更加注重革新与开放。重建共认为人类解放的思想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党应向社会开放,这种开放包括自由的讨论,“政治争论和立场观点的透明性”。此后,重建共开始与欧洲其他反新自由主义政党对话,着力建立一个“欧洲替代左翼政党”。2005年六大“走向新世界”的主题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重建共开放的姿态。
第四阶段,团结左翼,重新起航。2008年普罗迪中左政府垮台后,重建共参加的左翼彩虹联盟在大选中失利。重建共自建党以来,党内就派别繁杂,屡存分歧。如何处理好党内分歧,维护党的团结,是其生存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在2011年底,重建共在八大上提出“让我们联合起来”。主要是呼吁重建共党内的团结与联合,此外,也要与其他左翼力量联合进行斗争,走出生存危机。
意大利共产党人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走议会斗争路线,高度关注工人权利,经济发展等问题,开展维护和平,抗议贝卢斯科尼破坏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的活动。我们可将其斗争政策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绿党联盟,进入政府。共产党人党1998年建党之初选择了与其意识形态较为接近的绿党为其盟友。两党联盟的政治纲领主要是关于和平与社会正义等方面的内容;并共同开展反对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开展维护和平的抗议活动。1999年底的共产党人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正是“拒绝战争,要工作与和平”。与绿党结盟的政策,不仅使处于生存边缘的共产党人党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困境,甚至进入了达莱马政府(这当然与当时重建共内部的分裂,其党员转而支持绿党以及共产党人党候选人有很大关系),而且党的领导人迪利贝托还担任了达莱马政府的司法部部长。这是继1946年陶里亚蒂入阁以来,意大利共产党主义政党的领导人第一次通过大选进入内阁。
第二阶段,参加左翼联盟,党员队伍逐步壮大发展。进入新世纪后,意大利政坛天平向右倾斜。在此背景下,共产党人党依然坚持与左翼政党联盟的策略,但盟友有所变化。2001年12月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走向左翼,为了团结与变革”。2002年,共产党人党进行了一次为了“团结与变革”的尝试——与绿党,《宣言报》,Girotondi运动联合,组成一支团结左翼力量,该联盟在2003年5月宣告失败。共产党人党在2004年2月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党旗图案进行了调整,加入了“为了左翼”几个字,以示其激进的左翼政党立场。经历了2006年参议院选举的胜利后,共产党人党更加坚定了与左翼党联盟的政策并注重在联盟中发挥出其影响力,因为“共产主义者们越强大,左翼联盟越强大”。
第三阶段,反思与重建。2008年,共产党人党与意大利左民党,重建共组成的左翼彩虹联盟在大选中遭遇重创。共产党人党对失利进行了反思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呼吁“重建左翼,从共产主义者们开始”。在2011年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党人党向所有的意大利共产主义者发出了呼吁,要实现真正的左翼团结,重新组建统一的共产党。在蒙蒂技术官僚政府任期结束意大利即将进行2013年大选之际,共产党人党再次表明有意加入以民主党为核心的中左阵营参与大选。
三、两党的组织分裂及在选举中的表现
1、重建共的组织分裂与大选中的表现
重建共从成立至今,经历了十三次大大小小的分裂,其中影响较大的三次是:1995年,因对右翼迪尼政府的态度上产生分歧,以前总书记拉维尼为首的大约400人集体脱党,组建了“联合共产党人”,后来加入了左民党的中左联盟。1998年,重建共因对待普罗迪政府问题上产生了矛盾,党内元老科苏塔带领3000人另组共产党人党;2008年,重建共在大选中遭遇滑铁卢,大批党员出走。总体上,重建共二十年来经历的分裂都不是很大,但都深深影响和限制了它的壮大和发展。
目前重建共党内主要分为五个派别:现任总书记保罗·费雷罗为核心的“运动中重建”派。这一派是从重建共的老多数派分离出来的,在党内已经有14年的历史,它主张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党的作用,倾向于建立一个左翼联盟性的、并保持有自身身份特征的重建共。以弗朗科·焦尔达诺为核心的“为了左翼重建”派,也是来自重建共的老多数派,主张把重建共建成一个多元左翼党,共产党人在其中起到一种文化导向作用。“身为共产主义者”派的核心人物是克劳迪奥·格拉西,由重建共元老、左派人物科苏塔所领导的一支演变而来。这一派,可谓重建共内部的传统派,一度与前重建共总书记贝尔蒂迪诺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左翼共产主义”派以吉安路易吉·裴高罗为核心,主张在中左政党主导的联盟中保持自身的政治独立性。“镰刀锤子”派是重建共党内的托派,主张与中左政党完全决裂,党的发展方向上要进行一个“工人的转折”。前四个派别在党内的支持率在80%左右,正是他们主导了重建共2005年以来的革新。这些派系在重建共党内的博弈导致党自1991年建党以来,一直在政府的“反对党”和“参政党”之间犹疑不决,在革新、联盟策略,党与社会运动关系等问题上存在原则性分歧,最终不仅伤害了选民的感情,也造成了普通党员思想上的混乱,党的战斗力被大大削弱。
重建共在选举中的表现。重建共二十年来在大选中的表现与其政策立场的变化、党内团结程度和队伍的壮大都有很大关系。立场由激进转为温和时能吸引较多中间阶层支持;在“反对党”与“参政”之间摇摆、党内矛盾爆发,组织分裂时,往往又会丧失部分选民的信任,支持率下降。
2、共产党人党的组织分裂与大选中的表现
共产党人党在2006年之前,整体呈增长态势。这一年底党员人数达到历史高峰4万3千余名。但左翼彩虹联盟在2008年大选中失利后,党员队伍一直呈下降趋势。共产党人党的内部矛盾与分裂的导火索大都与大选的候选人提名有关,其分裂的方式多以党内有影响力人物出走或者辞职的为主,2005年底,在意大利2006年大选前夕,阿莱西奥·达马托出走,成立了红绿协会。被排除在大选候选人名单之外的领导人帕利亚鲁洛离开了共产党人党,先是加入红绿协会,后再次出走组建了左翼红绿协会。皮斯托内也于2005年2月出走,于7月加入了拳头玫瑰组织。2006年6月,党内元老科苏塔向共产党人党总书记迪利贝托辞去了党主席职务,对年届80岁高龄的科苏塔来说,“这是作为一个建立了共产党人党的元老的深思熟虑的和痛苦的决定”。因为在共产党人党与绿党联盟共同提名的候选人名单上,没有明确标出共产党人党的斧头镰刀标志。科苏塔作为一个久经考验的意大利共产主义者,指出党有极端主义倾向的萌芽,但却无力遏制这种态势的发展。科苏塔最终于2006年7月退出了共产党人党。
共产党人党在选举中的表现。由于自身力量弱、影响力小等不利因素,意大利共产党人党在历次大选中都选择了联盟策略。在2001年的大选中,共产党人党与绿党联盟、社会民主党结成向日葵联盟参选,因为最后时刻社民党的一票否决,共产党人党必须单独参选,组后仅获得了1.67%的支持率。共产党人党在2004年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调整了党旗,加入“为了左翼”几个字,以展现其激进的左翼政党立场。这一激进表现果然使其在同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得到了更多选民的信任,支持率增至2.4%,获得两个欧洲议会议席。到2006年,共产党人党队伍壮大,在同年的众议院选举中,再次和绿党联合参选,获得了16个席位。
四、两党关系的演变
自1998年共产党人党脱离重建共以来,两党之间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8年至2004年,独自探索革新,寻找盟友。这一阶段,两党独自探索,寻找政治盟友。2004年至2008年,泛联盟阶段。2004年10月,共产党人党,重建共和意大利价值党组成大民主联盟。2005年,左民党,绿党,雏菊党等其他六支政党也加入了大民主联盟,并将名称改为联盟。2008年的大选中,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与绿党、左翼民主党以左翼彩虹联盟名义加入中左政党的联盟。虽然两党缺乏共同的政治纲领,但这种联盟也为后来两党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从2009年至今,两党的联盟关系曲折发展。左翼联盟成立于2009年。它是由意大利重建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人党和社会主义2000等左翼政党或组织所倡议组建的、独立于意大利中左政党的联盟。在2009年之后,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在选举中都以左翼联盟的旗帜联合参选。如果把大选结果作为检验一个联盟或政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的话,那么左翼联盟显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2008年意大利议会选举和欧洲议会选举中所获的支持率都远低于2006年之前重建共一党的支持率。究其原因,首先是两党在2006年普罗迪政府中所表现出的巨大分歧,令选民失望;其次,在后来的选举中,左翼联盟也没有拿出令选民满意的带领国家走出国家经济危机的清晰方案。正如意大利学者阿尔多·卡拉所言,在危机面前,主张社会公正与福利的左翼政党本应更易获得选民的青睐,危机给左翼政党带来的本是机遇。然而,左翼政党面对诸如金融监管与自由市场等问题普遍没有明确看法,在应对危机、解决就业等问题上未能说服选民。显然,简单的联盟而没有清晰明确的施政方针并不能得到选民的支持。此外,两党对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这一现实缺乏深刻的认知。在参加2009年欧洲议会的选举中,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所提出的纲领政策,既没能抓住欧洲一体化的主旨,引导经济和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对正消失于这一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的提供政治保护;也没有能够参与超国家机制的力量,以相当的“远见卓识”去驾驭一个多国家的复杂现实,尤其是在面对危机时尚未能勾勒出一个可能的共同未来。
2011年10月,意大利共产党人党在六大上提出了“团结左翼,重新建立共产党”的党建目标。共产党人党认为,重新建立统一的共产党之关键在于思想意识。统一的党不仅需要马列主义,葛兰西和陶里亚蒂思想的指导,也需要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理论创新。所以,共产党人党号召左翼知识分子成立了“21世纪马克思”政治文化协会,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意大利的传播发展,以及共产主义政党的理论创新。然而,共产党人党重建统一共产党的呼吁并未得到重建共的响应。虽然2012年底,两党与意大利价值党,绿党联盟等其他左翼政党共同组成了左翼党团参加2013年的大选,但是两党已经不再以左翼联盟的形式共同参选,共产党人党甚至已经否定了左翼联盟的政治意义。共产党人党批判重建共内部派系林立,“反对一切”,孤立自身;重建共则批判共产党人党对日益右倾化的中左大党民主党态度温和,丧失了传统原则。简言之,两党之间的分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弥合的。重建统一的意大利共产党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需要两党抛开偏见,通力合作。
五、两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1、阶级基础变化给两党带来的生存挑战
据欧洲统计局和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0年,意大利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已达到了70%,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不足30%,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传统工人队伍数量减少,中间阶层崛起。随着意大利社会结构的日益多元化,两党的党员构成也出现了多元化。党内有一定比例的脑力劳动者,他们因受教育程度高,自我意识较强,不适应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的“民主集中制”,这对两党的基层组织的稳定以及两党的思想革新,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间阶层的迅速崛起,使得左右翼政党据以划分的阶级界线和以之为生存基础的社会力量被打乱。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也已经将支持力量转向所有的雇佣阶层,把维护这些人的利益作为政策的起点,但就近些年大选的情况来看,这种调整效果曾经收到理想效果。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内部传统工人阶级在党内的权力构成和作用也有所下降,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崛起,一种新的语言文化氛围正逐渐形成。此外,两党内部一直存在组织分裂和派系林立的痼疾。所以,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不仅要面对新时期阶级基础变化带来的挑战,更要克服已经危及自身生存的严重分裂和内部矛盾问题。
2、政党政治内容和形式趋于中间化,给两党确立意识形态取向和制定政策主张带来了挑战
冷战结束以来,意大利新的政治格局在形成的过程中凸显了“中间化”的特点。意大利无论哪个政党都没有能够单独组阁。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这种力量较弱的政党来说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作为色彩鲜明的左翼政党,党内传统派与革新派迟迟未能在理论革新上达成一致。以重建共“运动中重建”为代表的革新派以及共产党人党,倾向于联盟,政策温和,由于放弃传统原则较多,在选民看来与其他政党没有什么不同。这样,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不仅没有争取到新的选民,反而令自身的传统支持者“沉默”了。
3、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信息权力集中化给两党宣传带来的挑战
在意大利,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互联网都有信息权力集中化现象,国家电视台由不同的大股东把持,最大的广播公司成了总理府的喉舌,《共和国报》、《晚邮报》等各大报纸也分别掌握在大工业家和金融家手里,为强权和政治服务。意大利各大媒体对资本主义批评的声音几乎销声匿迹,针对左翼的新闻审查却从未减少。重建共和共产党人党几乎无法在全国性的大媒体中发出声音,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不仅打破了特定阶级对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信息垄断,而且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地域限制,且传播速度更快。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宣传自身的政治主张,但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扩大两党在意大利民众中的影响,对他们来说依然是个很大的问题。
虽然当前意大利经济上深陷危机,政治上陷入了僵局,对两党来说本是发展壮大自身的良好机遇,但2013年的选举结果表明,由于两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和客观的外部环境,要在短期内进入意大利政治中心依然困难重重。
【注释略】
网编: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