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菂:从伟大建党精神汲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奋进力量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百余年来,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文明。
伟大建党精神熔铸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与伟大实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优秀的现代精神文明成果,深刻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论语·子罕》有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儒家思想主张智(知)、仁、勇应为君子之德行,其中“智(知)”即认知和真理,“仁”即仁者爱人、以民为本的思想,“勇”则为勇敢无畏、不惧牺牲的精神。在三德的基础上,后又扩充了愿为道义、正义而战斗的义之观念,强调了诚信、忠诚的君子品格,延伸为“仁义礼智信”这一贯穿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法则。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思想精神犹如璀璨星辰、指路明灯一般,照亮人们的前行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探寻真理百折不挠、亘古不变的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之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孕育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文化土壤;而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精神更是一脉相承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为民族大义、家国理想而无畏牺牲的勇毅风骨,以及“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忠君爱国之心。伟大建党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汲取其丰富养分,从而铸就了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滋养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伟大建党精神伴随着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实践而形成,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实践之中,充分吸收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精神成果。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中华民族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苦难,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也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拉开了用科学理论和崇高精神推动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序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的任务目标,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生产力从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又乘势而上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建设和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无论哪一个时期,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承载着中华文明优秀的文化基因,镌刻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内涵,展现了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历史自信和精神主动。
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赓续提供助力
作为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文明高度重视文明自身的传承和延续。蕴含传统文化基因和现代性精神内容的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文明的赓续和更新提供了助力,推动实现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和换羽新生。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伟大胜利和瞩目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分析、把握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客观实际,才能够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超越西方文明形态的价值偏见,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文明成果,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结晶,不仅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宏阔的历史视野,还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实践方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在伟大建党精神的鼓舞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和践行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出熔铸古今、会通中西的文化成果,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把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文化品格,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这不仅有助于回答“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什么”这一基础问题,还有助于把握“怎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要问题。
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于精神体系的构成要素,以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等为依据,大致可凝练为追求真理和理想的梦想精神、团结奋斗的爱国精神、守正创新的进取精神、顽强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开放包容的和平精神。这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逻辑和精神内涵具有高度一致性。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提炼有助于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演进中洞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内涵,深入挖掘深层次的演变发展规律,以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对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把握,有助于在尊重全人类文明繁荣共生的前提下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包容共存、交流互鉴,以有力地推动中华文明更好地走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彰显中国文化,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汇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以伟大建党精神凝心聚力、守正创新,踔厉奋发、赓续前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升底气、引领目标、增强动力、确保方向。
以理想信念夯实建设底气。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根本遵循,从而使党在深刻变化着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坚不摧、无往不胜,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强大理论底气。因此,我们要在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要始终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掌握“六个坚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断提高运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入回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时代课题,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完成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以初心使命确立建设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价值根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目标。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就要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守人民至上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创造文明,使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力量。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辅相成,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然有利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就要根据人民的需求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增强现代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赓续中华文明血脉提供现实土壤。
以斗争精神增强建设动力。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重重困难与挑战,始终屹立于时代潮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其根源深植于“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之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不仅仅是一句豪迈的誓言,更是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凝结为他们实践探索中最鲜明的底色。伟大建党精神指引我们要以不畏挑战的勇气、舍我其谁的担当、无私奉献的情怀磨砺意志品格,还要以敢于斗争的姿态、拼搏奋斗的劲头、进取创新的思维锤炼过硬本领。这样才能在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征程中追求卓越、探索未知、开辟新局,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壮丽图景贡献不竭动力。
以政治品格明确建设方向。“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核心素养,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它确保我们在建设过程上方向明确、立场坚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必须要全面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确保文化发展方向正确、文化事业繁荣兴盛的根本保证。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在发展方向、发展原则、发展道路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设、培根铸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担当和道德自觉。
文章来源:《中国学派》2024年7月18日
网络编辑: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