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李紫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担当

发布时间:2023-06-20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胸怀天下,大道之行,天下为公。”[1]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坚持胸怀天下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2]18-21。坚持胸怀天下,不仅鲜明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视野,而且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的大格局、大胸怀、大担当。百余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从人类发展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开放、互利和共赢为目标,不断为推动人类文明作出历史性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以人类发展为着眼点,“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3]8,为全人类发展出现的重大问题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断为人类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的大党担当。
二、在应对时代课题和全球挑战过程中积极践行贡献者的世界使命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旋律,但人类和世界仍然面临如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性共同问题的风险挑战。对此,各国发出“世界怎么了?人类怎么办?”这种拷问。面对人类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全球性挑战,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从人类自身利益的发展出发,主动承担起引领全球治理的重任,提出了应对“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指出,要应对这些世界难题,需要各个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共担责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17]。在应对全球性的问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秉持和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理念,在“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在气候变化、减贫、反恐、网络安全和维护地区安全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1],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出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谋取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和使命担当。
  贫困是世界难以解决的共性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渴望和诉求,也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和践行者。贫穷,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难以解决的问题。2012年,中国共产党汇聚全党全社会的磅礴伟力,向贫困发起挑战。经过8年多的不懈努力,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使近1亿中国人彻底摆脱了贫穷,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提前10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奇迹”。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8]9。同时,“中国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时,也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19]7,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世界而不懈奋斗,这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价值情怀和践行世界使命的责任担当。
  另外,面对当前全球气候日益恶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共同体意识,敢于并愿意就碳排放问题作出承诺,并制定实施一系列相应的法规、政策、标准和行动,从而确保承诺执行到位。如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自主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目前,中国正在多路径推进低碳绿色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行动,力争为保护地球和节约资源树立典范。中国勇于担当、践诺守信,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了表率作用。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不仅坚定维护并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条约,而且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积极开展合作活动,为全球气候治理守护公平正义。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共同且有区别的责任”,这是维护全球气候治理公平正义的基石。但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却通过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排放责任、转嫁减排成本,试图无形中消解这一基石。对此,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不仅向世界发出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倡议,而且重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表达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坚守,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大国担当的表率。[21]
三、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中主动承担起维护者的责任担当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但近些年来,英国脱欧、难民危机,经济发展停滞,主权债务危机等事件频繁发生,逆全球化愈演愈烈。逆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些国家损害国际共同体的“公义”来维护自身国家“私利”的选择。在逆全球化的过程中,少数发达国家减少与外部经济体的互联互通、退出现有的国际治理秩序、放弃履行国际责任,对现有的国际社会秩序造成显著的冲击。逆全球化不仅反映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中,也充分反映在某些国家国内的经济发展方面,这会导致有些国家内部不仅会出现大批全球化的“失意者”,而且全球化的受益者也存在,从而造成其国内出现分裂和政治极化的现象。例如,在美国国内,美国华尔街的精英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因为他们在全球化中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五大湖区“铁锈地带”的工人是全球化的激烈反对者,他们正是由于全球化所带动的产业转移而失业。因此,当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之间的博弈较量相当激烈。面对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以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为着眼点,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大力倡导和助力全球化的发展,展现出来一个大国和大党的世界使命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西方国家出现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现象,中国共产党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动承担起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角色,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不断推进和扩大对外开放水平,降低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为维护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中国力量。特别是自2020年新冠感染疫情发生后,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阻断疫情传播,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恢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同时,为国内企业降税、甚至免税等有效措施,较快实现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全年经济增长2.3%,为畅通全球供应链,复苏世界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经济基础。而且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国运用数字技术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给全球投资和贸易开辟了“线上”通道,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在当前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加剧的态势下,数字经济通过线下转线上,为全球经济的密切联系搭建了平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当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经济增长动能得到不断增长,经济保持稳步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0%左右,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火车头。
 
同时,面对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博弈,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公平正义旗帜,积极参与并推动国家制度建设和全球治理的变革,引导国际规则和秩序走向有序。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但逆全球化的力量仍然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阻碍,对此,这就需要各国加强合作,通过完善和发展全球治理机制,增强经济全球化的凝聚力,减少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均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22]449,“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22]540。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共商共建共享”为核心的全球治理观是为维护国际合作公平秩序提出的中国方案。这种治理观主张,在治理主体上,各国之间无论大小、贫富或者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应该平等参与;在治理规则上,强调要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在治理结果上,各国责任共担,成果共享,打造命运共同体,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以天下为己任、倡导公平正义,胸怀天下的生动体现。
四、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公共产品提供者的中国力量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地解决了世界上约1/5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一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正如习近平而言的,"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对世界而言就是贡献"[23]43-4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作为奋斗目标。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发展和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货物贸易国,第一外汇储备国,并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7]331,不断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为全人类发展发挥公共产品提供者的中国力量。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为人类社会发展提出共同追求的新价值。中国践行的开放、包容、不针对他国的多边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国际公共产品。而且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遵循的新的价值追求,这一共同价值从根本上把握了人类发展进步的共同诉求,明确了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等诸多关系的共同价值准绳,给正处于动荡和冲突的世界带来了新的全球治理思路,它不仅批判和超越了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走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迷思,而且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度调整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遵循是积极引领和凝聚各国人民携手为全人类的发展努力的共识,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谋利益的胸怀天下的情怀。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在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聚焦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尤其是面对新冠感染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为各国的经济发展积极打造新平台,助力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中国共产党提出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合作,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平台,为推动其他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非洲国家从中国倡导的共建"﹣带﹣路"倡议合作中获益匪浅。2022年6月13日,由南非伊奇科维茨家庭基金会委托开展的《2022年非洲青年调查》,从调查中得知,中国对非洲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深受非洲青年的欢迎。非洲女演员缪尔说,"中国商品既实惠,质量又好"[24]。除了一般日用品,中国厂商的电子产品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非洲年轻一代的喜爱,"中国手机品牌传音在非洲市场广受欢迎,2021年第四季度领跑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市场占比排名第一达到47.9%"[24]。同时,中国为世界各国源源不断地提供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和医疗物资,特别是积极参与"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和"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尽自己所能开展抗疫援助,第一个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并作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积极履行这一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重要贡献。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25]。中国共产党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类产品,提供给世界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这是符合全人类利益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兼济天下的人类情怀和担当精神。
  中国日益全面深入参与全球事务,不断向世界提供深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已经成为中国承担世界责任不断提升的重要体现,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展现新气象、新特色的重要方面。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但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旧思维挥之不去,赢者通吃、唯我独尊、号令天下的老做法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世纪疫情之下,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抬头,国际社会面临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能够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在凝聚国际共识、推进共同行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正如习近平所言,"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26]。而中国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以及在金融、贸易、投资、卫生、发展和安全等诸多领域倡导的新机制和新倡议均已形成广泛的国际共识,成为真正支持全球共同发展的国际公共产品,这展现了大国担当。而中国对世界公共产品的供给区别于西方霸权主义下的国际垄断,它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独立自主、公平正义为理念,以相互尊重、合作共嬴为基础,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宗旨,彰显了中国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这种优势为其他国家开辟了更广泛的交流借鉴机会,为人类实现更美好和更幸福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胸怀天下既是一种使命担当,也是一种精神气质。坚持胸怀天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大国担当,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眼光和世界胸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以人类的发展为着眼点,以胸怀天下的担当自觉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为人类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如"一带一路"倡议所秉持的"共商共建共享"的价值观超越了本国利益至上的逻辑,破解了全球发展赤字的问题。截至2022年6月,中国已同140个国家、31个组织签署了多达205份"一带一路"合作协议[27],促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众多项目落地生根,惠及了多个国家的民众。同样,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以维护世界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己任,主动推进和积极参与各国抗疫合作,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享抗疫经验,组织专家积极研发疫苗,坚持对外派驻专家和志愿者进行抗疫援助,向众多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为全球的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勇毅担当和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深厚情怀。在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践行建设者、贡献者、维护者和提供者的使命任务,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