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和人类关怀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顺应时代、胸怀天下,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既通过开展对外交往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国际条件,又通过自身不断奋斗增进国际社会的共同福祉,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本文从缘起背景、主要路径和重大意义三个层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以进一步明确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历史的互动关系及现实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缘起背景
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扩张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地域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原始的、自然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模式被打破,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洪流之中,古老的东方大国也面临着克服国家危机、推动文明转型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正确回应资本主义力量冲击,从而推动中华民族告别传统、走向现代、引领时代的世界历史语境下诞生、发展和壮大的。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与中国的历史抗争
世界历史形成于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和西方国家持续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在近代以前,人类生活在传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之中,满足于产品的自给自足或简单交换,没有全面发达的社会分工,也缺乏持续普遍的对外交往,面临着技术水平低下、社会财富相对匮乏以及彼此间相互隔绝的状态。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以其生产工具的革新和分工体系的完善使得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此基础上,代表新兴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资产阶级在反抗神权和封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开始崛起,成为国家的主导性力量。资本的逐利本性必然要求打破地理隔阂和政治边界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获取原材料并进行商品交换,从而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区域性、偶然性的联系被更大空间、更为普遍的世界性联系所取代。“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使得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以地理大发现为重要起点,西方国家依靠商业征服、军事占领和宗教传播在世界历史中开辟出全新的天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及至工业革命爆发,西方国家在资产阶级力量的推动下,凭借科学技术发展和机器化大生产实现了生产效率和军事能力的革命性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力量不仅在西方国家内部确立起巩固的统治地位,而且利用其经济和军事优势在世界范围攻城略地、摧枯拉朽。以电力和内燃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强化了西方国家的科技优势和竞争能力,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及其相互竞争使得西方国家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狂飙不止,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被置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统治之下。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当西方国家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两次工业革命领先世界的时候,清王朝的统治者仍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拒绝变革、闭关自守,最终以被动和从属的姿态被强行拖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中。“在殖民主义现代性所形塑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近代中国从属于资本绝对权力的逻辑外环,世界历史叙事呈现出‘中心与边缘’的差序性关系格局。”外来的资本主义力量固然动摇了传统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传播了现代的技术、观念和文明成果,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巨大外部刺激,然而,中国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充满着曲折、挫败和屈辱。1840年以后,在西方列强步步进逼和封建统治的失败回应下,中国一步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量割地赔款、主权丧失殆尽、国家四分五裂,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空前的生存危机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强烈意识,各路社会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然而,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这些缺乏先进理论指引、没有有力政治领导、未能唤醒社会大众的尝试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既不可能通过彻底的革命手段触碰封建专制统治根基,也难以突破西方国家构建的具有等级性和依附性的世界体系。当历史的钟声敲响20世纪大门的时候,中国人仍然在一片黑暗中摸索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正是世界历史演进到资本主义阶段、中华民族陷入集体性迷失的背景下出场的。
2.中国共产党是回应和影响世界历史的革命性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且深刻塑造着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才彻底改变积贫积弱的面貌、向着现代化目标迈进,我们的民族才彻底从沉沦中奋起、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的人民才彻底摆脱备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响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关键性力量,源于其作为先进马克思主义政党具备远大理想信念、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定革命意志。
第一,中国共产党拥有远大的理想信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打破资本主义强加在工人阶级身上的枷锁以及对殖民地人民的奴役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社会的公正平等作为奋斗目标。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中国共产党能够超越个体的私利和现实的纷扰,历经磨难而志趣不改、饱经沧桑更加意气风发,朝着心中的方向坚定不移前行。也正因为有了奋斗目标的指引,中国共产党能够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进行有机结合,在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始终为维护人类的共同性整体性价值而奋斗。
第二,中国共产党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理想的坚定来自理论的清醒,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毛泽东强调:“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也是实践的理论,它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联合,支持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同时根据新的时代需要和社会实践不断丰富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中国大地上得到充分彰显。
第三,中国共产党具备坚定的革命意志。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无产阶级是最具革命性的阶级。“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不仅是因为他们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更是由于其受到资本的压榨剥削而处在一无所有的境地。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和更具觉悟的先进分子,共产党将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空前强大的内外敌人,正是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使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前进征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凝聚起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不仅表现为推动客观世界的剧烈变化,同时也体现在对主观世界的不停改造。直面问题、修正错误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所在,是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强大支撑,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重要密码。
总之,近代以来,面对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承受文明存续的生存性考验,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抗争,但受制于西方文明的强势以及自身的阶级局限,始终未能找到一条超越资本主义世界历史阶段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属性和初心使命使其在多种力量的政治角力中最终脱颖而出,不仅有能力终结中国在世界体系中被动挨打的从属性地位,而且通过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重新焕发青春,成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革命性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主要路径
总体看,世界历史是由历史大势、历史主体、历史道路、历史秩序等要素组成的宏大图景。历史大势决定着世界历史演进的总体方向,历史主体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能动力量,历史道路是世界历史展开的具体路径,历史秩序是世界历史在特定时期的结构状态。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推动这些要素的发展变化实现了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
1.中国共产党通过顺应发展潮流把握世界历史大势
世界历史大势,即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因短时期和阶段性的问题而逆转。准确分析历史大势、科学把握历史机遇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任务。正如习近平强调的:“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方法指导,以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关系为研究范式,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然而,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要最终成为现实,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若干历史阶段的接续努力,需要在把握历史规律基础上的积极作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不同阶段的时代趋势,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不仅始终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而且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世界历史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全面垄断阶段。在国内市场难以满足资本增殖扩张冲动的背景下,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在进一步加深亚非拉地区人民深重灾难的同时也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对抗,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对资本扩张和帝国侵略逻辑的重要反抗,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社会运动走向国家形态,为包括中国在内苦苦探寻前途命运的世界被压迫民族照亮了方向。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世界大势中应运而生,走在了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认识到战争与革命是时代主题,将中国革命视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和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主张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通过顺应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潮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战争与革命仍然是世界大势。从国际看,伴随着两极格局完全确立,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领导的两大阵营进行着激烈的地缘政治角逐和意识形态竞争,广大亚非拉地区仍处在反抗国际压迫、探索自主道路的历史进程中。从自身看,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异常严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军事围堵,阻断了中国进入国际体系的通道。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坚决斗争,建立起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独立的国防力量,同时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影响,抵制超级大国的主权干涉行为,使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得以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敏锐意识到时代主题正在经历重大深刻的转换。从和平角度看,美国和苏联的军备竞赛升级到足以确保相互摧毁的程度,任何一方都不敢冒全面挑起世界大战的风险。欧洲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的方针指引下实现了经济崛起,希望继续维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国家独立后更加关注自身的现代化建设。从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加速演进,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重大突破,西方国家的生产力状况和生活水平实现巨大飞跃。正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及时调整了对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的看法。从“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但可以推迟”到“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再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认知变化构成了当代中国战略调整的逻辑前提。在其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果断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此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牢牢把握“四项基本原则”,顶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战略压力,维护了中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坚定不移推进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发展奇迹,中国由此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高谋远、审时度势,作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大势的深刻把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秩序经历重大转型,新旧力量交锋、新旧问题交织、新旧规则博弈,世界历史的动荡、变革和不确定性空前突出。从机遇看,经济全球化导致人类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断壮大使得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追求和平、加强合作、促进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从挑战看,世界和平受到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严重威胁,全球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地区冲突等因素影响下复苏艰难,国际贫富差距和发展失衡进一步加剧,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并相互交织。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维系自身霸权的政治目的,挑起大国战略竞争,热衷挥舞制裁大棒、拼凑“小圈子”、兜售民主与威权的虚假叙事,执意推动世界经济武器化、国家关系阵营化和价值观念工具化,将人类社会推向分裂对抗的危险境地。但是,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因此,中国共产党注重客观分析世界历史的总体趋势和阶段性特征,既强调树立底线思维、沉着应对挑战,又主张保持战略定力,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与形形色色的国际错误思潮斗争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中国共产党通过改变中国面貌变革世界历史主体
世界历史是由特定主体来创造和推动的,这一主体一般是由人集合而成的阶级、政党、民族、国家。从理论上讲,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是特定历史阶段处于国际体系中心的主体力量。“自古以来,伟大的理论创造、伟大的科学发现、伟大的科技进展往往都诞生于伟大的民族,边缘国家难以在理论舞台、科技舞台上扮演执牛耳、领风尚、立潮头、开先锋的角色。”从16世纪以来,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欧洲的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现代国家。伴随着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在国际体系中脱颖而出,驱动着世界历史发展和文明版图扩张,而广大非欧国家和地区则沦为其殖民附庸和势力范围。进入20世纪,美国和苏联的崛起使得世界历史的重心从欧洲向东西两大侧翼转移,前者自诩资本主义文明的集大成者,后者则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两个超级大国的发展和较量决定着20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的基本形态。近代以来,中国一度政治衰朽、国力孱弱。过去100多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从历史谷底向上的不断跃升,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世界,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主体力量。
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主体首先源于其超大的地理人口规模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地理和人口是一国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阔地域、丰富资源和众多人口的国家对世界历史往往能够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就地理版图和人口规模而言,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超大型国家。地大物博能够为中国提供良好的资源条件,也拥有与外敌周旋的足够战略空间。巨大的人口数量则意味着中国具备发展所需要的充裕劳动力、广阔市场和创新潜质。从历史文化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出辉煌璀璨的文明形态,为人类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大一统的国家架构、成熟的官僚体制、发达的农业经济、丰富的治国智慧,以及独特的文化结构和处世哲学既赋予了中华文明鲜明的“中国特色”,又为中国影响和塑造世界提供了深厚支撑。
当然,这些自然和文化因素只是赋予了中国影响世界历史的潜在可能,而要将其转化为现实则需要强大政治力量来领导和推动。只有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完成政治独立和国家整合,进而开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国作为世界历史重要主体的地位才能被予以确认。从百年的奋斗历程看,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推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深刻塑造着世界历史的基本面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成立新中国,不仅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而且导致西方列强依靠侵略扩张构建起来的国际殖民体系在东方世界打开了一个重要缺口,极大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普遍的政治觉醒,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进行广泛深刻社会变革的同时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使中国成为世界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和发展中国家群体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内通过体制变革提高经济效率,对外依靠融入世界获得发展外部动力,实现了经济的迅速腾飞和社会的全方位进步,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格局调整的关键性角色。可以说,百年来,“中国依靠自身不断的革命性变化改变着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中国的国际地位也随之提高”。
3.中国共产党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世界历史道路
世界历史进程的推进需要历史主体开拓的发展道路来支撑。道路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正确的发展道路既必须基于一国的历史传统和发展实际,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进行适应性变革,否则就容易出现僵化失灵进而被历史所抛弃。作为现代化的先行者,西方国家探索出了一条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模式,开创了世界历史、更新了文明形态。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对资本进行系统批判的深刻影响下,西方国家不断进行内部调适,使得资本、政府、社会三大力量之间的紧张对立一度缓解,以至于在此后的世界历史中继续独领风骚。然而,冷战结束后,沉醉于“历史终结论”迷思下的西方国家失去了自我变革的外部动力,经济失衡、政治极化、贫富差距、社会撕裂等现象愈演愈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系统性失败更是反映出这一道路的深层次危机。作为社会主义的开拓者,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模式在较短时期内将其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工业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击败法西斯并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之一。然而,斯大林之后的继任者没能通过成功的体制变革有效克服这一模式的内在弊端,导致效率低下、政治僵化、民心涣散、价值崩塌,最终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由此可见,道路的选择、坚持和变革对一国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在近代以来各种社会思潮的竞争较量中、在与“三座大山”的殊死搏斗中、在对自身传统和实际的深刻把握中逐步孕育生长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具备了独立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可能。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崭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构造出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同时确立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思路,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事关国家安全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布局上来。中国共产党还实现了从“向苏学习”到“以苏为鉴”的转变,根据自身实际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一时期的探索尽管出现了严重曲折,但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导向、战略步骤、基本路线和实践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使中国告别贫困、走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守正创新、主动应变,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道路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路径,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比较和艰辛探索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正确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契合、普遍性与独特性的高度统一,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开创了不同于资本主义路径的全新现代化道路。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拥有各国推进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持续对外开放吸收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文明成果,朝着经济繁荣、政治民主、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现代化目标坚定迈进。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立足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建设全面协调、共同富裕、环境美丽、合作共赢的现代化。这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面临比西方国家更多的约束条件和更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将对人类现代化和文明进步产生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中国共产党通过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塑造世界历史秩序
所谓世界历史秩序,是特定历史时期行为体之间基于一定规则和观念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和资源分配模式。秩序的建构一般体现强者的意志,它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偏好以相对稳固的方式确定下来,从而塑造当下和未来的预期。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确立国际主导权的过程也是其构建世界历史秩序的过程。在这一秩序之中,西方列强处在国际金字塔顶端,广大非西方世界则扮演着依附和从属的角色。前者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为后盾,在赤裸裸的武力征服和领土占领的基础上利用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交换原则将世界财富和经济盈余持续从边缘地带转移到中心区域,同时通过规则和话语霸权将自身优势地位合理化、长久化。这一秩序给非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促成其普遍的政治觉醒。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胸怀天下,以建构以公平正义为内核的世界历史秩序为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将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最高纲领,强调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视角来看待中国革命,既通过国际联合协作以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任务,又以自身革命的胜利为解放世界被压迫阶级和民族作出重大贡献,显著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进步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将反抗国际压迫和不公作为重要使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旗帜鲜明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坚决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积极支持和大力援助发展中国家和新独立国家为维护主权尊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争取国际平等权利而开展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努力发展中国自身的同时继续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从开创和平发展道路到倡导建设“和谐世界”,从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到斡旋国际和地区争端,从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坚决抵制到推动重要国际机构投票权改革,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到在应对金融危机、打击恐怖主义等全球议题上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以负责任的政党角色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进入新时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西方主导下的世界历史秩序的困境更加凸显。政治上,西方以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肆意践踏公认的国际规则,频繁干涉他国内政,将自己的政治意志强加于人。安全上,西方追求所谓绝对安全,以零和对抗思维看待外部世界,对具有“威胁”的国家采取先发制人打击,或持续进行军事恫吓,加剧国际安全困境。经济上,西方利用自身经济优势控制世界的关键资源、核心产业和重要市场,对竞争对手实施贸易脱钩、科技封杀和金融制裁,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紊乱。文化上,西方将自身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视为“普世价值”,不遗余力地在世界上兜售推广,公然贬损、渗透甚至同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明,使得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充满着对立紧张。生态上,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模式放纵资本扩张、刺激个人欲望,为追逐短期经济利益持续破坏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严重失衡。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推动世界历史秩序的重构,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价值指引,着力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体现了世界大党的国际胸怀和责任担当。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在资本主义空前强势和深刻危机并存的条件下生发的,旨在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和经济全球化模式,从而推动世界历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以自强不息的百年奋斗极大影响和塑造着世界历史的面貌,推动着国际格局的新调整、现代化道路的新呈现、文明形态的新发展以及全球治理的新变革。
1.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在力量对比上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抓住资本主义蓬勃兴起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率先崛起,开启了持续数百年的西方中心主义时代。它们一度掌握着人类绝大部分的财富和力量,经济地位和金融优势不可挑战,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一马当先,国防工业和军事能力无人望其项背,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风靡全球,在国际制度和全球治理中拥有绝对话语权。然而,这一失衡的国际格局正在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出现重大调整。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和中国的实力地位,而且深刻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和制度竞争态势。
第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改变了西方绝对主导的国际格局。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先是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长期被统治、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为推动现代化提供了社会前提和制度保障,而后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现代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经验,继而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特别是经过新时代以来的接续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目前,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在研发投入、商品消费、吸引外资等方面位居世界前列,一大批基础科学研究和战略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成熟定型,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精神状态进一步改善,文化软实力和社会自信心显著增强。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对外交往,为回应世界变局、答好时代之问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可以说,中国是当今世界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的代表,是世界多极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改变了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数百年主宰国际事务、垄断世界权力的局面。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的被动局面。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内在困境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并在与资本主义较量的历史进程中极大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基本面貌。冷战结束前后,世界社会主义因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遭遇严重挫折,“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声音甚嚣尘上,“但中国没有在这场‘多米诺骨牌’式的剧变中倒下,坚守和捍卫了社会主义,并以中国式道路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进一步讲,中国共产党以巨大战略定力沉着应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空前国际压力,不仅在世界上举住了和举稳了社会主义的旗帜,而且通过坚定改革开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呈现出全新气象。与之相反,冷战结束以来,失去外部压力和内部制约的资本主义制度日益走向僵化失灵,出现了经济虚化、政治极化、社会分化等综合病症,形成了“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2.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在发展道路上丰富了人类现代化模式
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各国追求繁荣富强的内在要求。由于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国际条件等的巨大差异,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具有历史性和多样性。“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勇气开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话语迷思。现代化肇始于西方而后扩散至全球,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强大物质实力的基础上,西方逐渐建构出一套“现代化即西方化”的政治叙事。这一话语强调世界上只存在一条实现现代化的途径,西方模式就是通向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道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只能按照西方的制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重构,西方在世界上推广自身道路模式具有道德的正当性。然而,西方国家将基于特殊时空和情景形成的地域性经验当成普世性的标准模板,并在救世主意识支配下不遗余力地对外推广,给世界带来的不是福祉而是灾难。任何制度的有效运行必须与一国的历史文化、经济水平、社会结构相契合,脱离实际的简单移植注定会遭遇失败。冷战结束以来,不少发展中国家或主动或被动照搬西方的经验做法,轻则诱发危机动荡,重则导致内战分裂。“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将发展的力量基点放在自己身上,对外国先进经验敢于并且善于学习但绝不崇拜盲从,走出了一条后发国家实现自主现代化的成功道路,以鲜活实践打破了西方在现代化命题上的话语霸权。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宽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历史地看,面对西方国家开启的宏大的人类现代化进程,所有的非西方国家都需要回答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怎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课题。作为经济社会落后的东方大国和西方国际殖民体系的重要一环,中国如何通过探索正确道路实现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典型样本意义。中国共产党依靠彻底革命和不懈斗争,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枷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根本政治前提;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推进的良性互动,展现出伟大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通过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积极改造,结束了传统社会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状态,积蓄起推进现代化的强大社会力量;注重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公平性,避免单兵突进和发展失衡,强调社会的普惠兜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机统一;始终坚持开拓创新,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要求推进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陈旧体制和过时观念,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凡此种种“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在文明形态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范式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是衡量一国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文明的形式、类型具有多样性,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功能,带来了不同的实践成果和社会影响。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懈探索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这种新文明类型……来自当今中国的实践展开,是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为其制定方向的,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来为其开辟道路的”,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范式的超越。
第一,新文明形态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在近代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资本占据着支配一切的统治地位,主宰着经济社会运行和财富资源分配,而人则被异化扭曲为资本的奴隶、生产的工具,人的合理需求难以被真正满足,更遑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西方式的现代化以资本逻辑为主导,市场从社会中‘脱嵌’,市场盲目扩张和资本野蛮生长导致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失序混乱难以避免。”相较于追求资本至上的西方国家,中国共产党将人置于制度建构和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中心作为核心发展理念,把人民力量作为事业发展动力,把人民福祉作为执政检验标准,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正是由于赋予了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性角色,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既注重经济效率更强调防止两极分化,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目标导向;才能够在充分调动资本积极性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整顿规范资本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无序扩张;才能够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特别要通过公共权力的积极有为解决市场失灵的困境;才能够确保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被利益集团、权势团体和特权阶层所绑架。新文明形态充分彰显了现代化的人民取向,是对资本至上逻辑的否定和超越。
第二,新文明形态超越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历史地看,资本主义追求市场主导、社会功利和个性解放,这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社会物质主义的急剧膨胀。这表现在人的价值追求上个体物欲崇拜和精神空虚的鲜明对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冷漠无感,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中国共产党创造的新文明形态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依靠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实现物质的极大丰裕,又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人民精神富足,使得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巍然耸立;强调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既通过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个体的成长成才创造更高质量的发展条件,又引导个体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为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既通过治理污染、修复环境、节约资源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又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制度建构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践行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新文明形态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系统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进步,破解西方现代化的物质主义困境。
第三,新文明形态超越了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纵观近代数百年的世界历史,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始终伴随着对外扩张和暴力掠夺,这是由资本寻求利润和增殖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由西方强大的国家力量特别是战争机器所保障的。他们通过对外殖民和输出战争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转嫁自身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问题,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可以说,西方国家的发家史就是一部大国的剥削史、侵略史和弱国的血泪史、悲惨史。”正是基于对西方现代化道德污点的深刻反思和自觉摒弃,中国共产党“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在中国大地上解决一个超大型国家在高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治理难题,以和平谈判的方式处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领土争端和利益纠纷,不干涉他国内部事务,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通过对外扩张谋求势力范围,不输出贫困、战争和意识形态,充分彰显了新文明形态的和平主义属性。
4.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在全球治理上提供了建设美好世界的中国方案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在不平等、不公正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展开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反抗不公、实现正义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将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发展进步统筹起来,将反对霸权主义与主持国际公道联系起来,驰而不息地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从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到支持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从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到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为,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决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带来的动荡变革,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设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一,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动建设利益共生的世界。所谓利益共生,是指每个国家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他国利益,以合作共赢取代零和博弈。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关系充斥着对抗式思维,每一方都追求以牺牲他者的利益为代价最大化占有权力和财富,从而使各国陷入冲突不止、人人自危的安全困境之中。这种零和博弈逻辑不仅导致西方国家之间的相互战争,而且造成了整个世界的空前浩劫。冷战结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热衷于划阵营、搞对抗,加剧国际关系紧张、威胁世界政治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超越零和博弈的老框架和对抗分裂的旧逻辑,从更宽广的视角和更博大的胸怀来审视不同国家、民族和文明的相处之道。习近平强调:“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实践层面,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历程中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努力以自身发展带动世界进步,积极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援助,不断扩大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共同点和合作面,引领世界朝着利益共生、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第二,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动建设权利共享的世界。所谓权利共享,是指国际权利不能由少数国家和集团垄断,而应该在国际社会中更加均衡地分配和体现。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实力地位确立起在世界秩序中的绝对话语权,并试图将自身的优势地位稳固化、长久化,同时对后发国家进行规则压制。中国共产党一贯反对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的霸权式治理。习近平强调:“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他进一步指出:“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大力呼吁改变世界秩序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中国积极推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改革,创设金砖国家机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合作平台,有力推进了全球治理的民主化进程。
第三,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动建设责任共担的世界。所谓责任共担,是指国际社会要克服全球治理的集体行动困境,通过合作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挑战。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越来越多且相互交织、彼此传导,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持续凸显,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面对如此复杂的世界性难题,西方国家不仅从全球治理中不断后撤,拒绝承担应有国际责任,而且对外四处煽风点火、乱中牟利,成为世界的最大麻烦制造者。然而,在人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自我封闭没有出路,以邻为壑只能损人及己。习近平指出:“任何自私自利、嫁祸他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做法,不仅会对本国和本国人民造成伤害,而且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伤害。”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呼吁超越个体自利逻辑和狭隘视野,从人类的整体价值和共同利益出发,以全球治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制度支撑,以共识塑造和国际协调为战略举措,以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为关键抓手,在应对各种复杂挑战中实现全球善治。
四、结语
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扩张为重要起点,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理论指导,以实现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为历史使命,以强烈自觉和巨大勇气引领历史大势、变革历史主体、探索历史道路、重构历史秩序,通过艰辛探索和顽强奋斗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这种影响体现在国际格局的新变化、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文明形态的新呈现和全球治理的新方案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不仅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影响世界历史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中国与世界实现合作共赢、一起向未来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将坚守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与国际上志同道合者一起推动世界历史朝着命运与共、自由平等和公道正义的方向前进。
(作者简介:刘世强,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