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共党史与党建

陈始发:党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深厚历史逻辑探析

发布时间:2023-04-03
字体: 打印
分享: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以来,为拯救民族危亡的“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何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完成救国重任,取得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呢?学术界分别从方法论、党史观、经济学和唯物史观等角度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但是从历史逻辑角度的系统分析则相对薄弱。“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百年来,党肩负艰巨的历史使命、面临艰苦的历史环境、经历艰辛的奋斗历程,如果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强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就不可能脱颖而出,完成伟大的历史变革,创造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因此,探究中国共产党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深厚历史逻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坚定的历史自信是党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力量源泉
  历史自信是指“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坚定的历史自信包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对中华民族再造辉煌的自信和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自觉,三者融通结合,构成了党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自信源泉的力量之基、力量之魂和力量之本。
  1.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豪是力量之基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居于世界早期文明国家前列,孕育了最为辉煌的农耕文明,创造了《诗经》《楚辞》、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等闻名遐迩的文化遗产。“在中古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的更先进和更优越。”中国的科技发明曾经独领风骚,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特别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成就,推动着近代文明的形成,“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中华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党对此充满了自豪感。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在《祭皇帝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社绵,狱(岳)峩(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指出:“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于民族历史的自豪感构成了历史自信的坚强基石,奠定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使党敢于直面变局乱局、直面“黑天鹅”“灰犀牛”、直面一切未知风险挑战,创造性地寻找切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风雨兼程地全力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接续创造四个历史时期伟大成就。这种历史自豪感使得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先后创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取得提供了科学指导思想。这种历史自豪感使得党始终胸怀几千年历史风云变幻孕育的浩然之气,不惧惊涛骇浪,始终保持从容淡定,藐视一切艰难困苦,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凝聚成磅礴的奋斗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不怕牺牲、敢于奋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甘于奉献、不畏艰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能够勇立潮头、不断拼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立自强、奋斗不息。简言之,党对于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历史自豪感,是中华民族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自信基石。
  2.对中华民族再造辉煌的自信是力量之魂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累经劫难而延绵不绝,善于从艰难困苦中再造辉煌是中华文明没有断流的基因密码。中国虽然历经春秋战国的几百年乱世,但继之而起成为一个强盛的秦汉大一统国家;虽然历经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纷乱与萧条,但历史的车轮却又造就了盛唐的开放与辉煌。中华民族总能够一次次地从灾难中崛起,吸收融合新鲜血液,造就更加泱泱大气的文明,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于苦难中再造辉煌的雄厚伟力。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几千年未有之大浩劫,在抗争屡遭失败,国人陷入悲观彷徨之际,党挺身而出,奔走呼告,坚信中华民族必定能够再造辉煌。毛泽东曾指出:“我敢说一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方志敏虽身陷囹圄,但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坚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夏明翰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刘绍南临刑前高呼:“乡亲们,请记住我的话,共产党一定会胜利,反动派一定会灭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
  对中华民族历劫重生、再造辉煌的坚定信念,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奋进百年征程、创造重大成就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支撑。在日本法西斯的疯狂侵略面前,党坚信没有任何外族侵略能使中华民族屈服,广袤辽阔的疆域、全面丰富的资源、亿万团结的人民、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大力量。“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面对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和挑起的全面内战,党坚信中华民族能够从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中挣脱出来,通过革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实现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面对“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一穷二白局面,党坚信中华民族不但能够打碎旧世界,还能够建设好新世界,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面对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党坚信中华民族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带领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历程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伟大斗争,打赢了疫情防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满怀信心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稳步前行。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3.对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自觉是力量之本
  人民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如何实现人类美好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人民史观坚信:“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依靠人民,“只有群众的革命斗争,才能使工人生活和国家管理真正有所改善”;社会主义建设更要依靠人民,因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自成立之日起,党就秉持人民史观,始终坚信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主要力量,始终强调要相信人民和依靠人民。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要求:“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党的主要领导人都对人民的重要地位作出过精辟论述。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也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习近平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党的历史自信“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自信”,只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任何艰难险阻都能够克服。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四个伟大成就的力量源泉之根本就是对于人民史观的高度自觉和真正践行。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实现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生活富裕、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把发动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关键任务,凝聚起完成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任务的磅礴力量;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各种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之中,始终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着想,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理解和支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深入广大农村和农民当中,把红色标语写在房前屋后、把思想工作做在田间地头,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凝聚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根本力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深入工厂和农村,向工人和农民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道理,采取和平改造稳步推进的方式,赢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通过承包到户等一系列改革让民众更有获得感,激发了广大人民创业热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依靠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
二、神圣的历史使命感是党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内驱动力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换言之,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党继承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优良传统,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立足各个历史时期的党情国情世情,创造性地完成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为党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动力。
  1.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感使党不断为人民谋求独立解放、温饱小康和美好生活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就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幸福提供物质文化基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将人民从阶级统治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首要任务。党一经成立,就把推翻阶级剥削、实现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的使命。毛泽东强调:“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彻底实现人民解放。“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先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紧紧地围绕实现中国人民的温饱小康而拼搏奋斗。毛泽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质是让中国尽快摆脱落后状态,最终旨归是让人民生活幸福。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党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主要奋斗目标,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重要标准,把解决困扰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温饱问题作为“三步走”战略的首要任务,要“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经过艰苦奋斗,“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温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着眼于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新需要,作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重大判断,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明确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自己的使命,把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作为奋斗任务,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社会分配的公正性显著提高,人民各个方面的需要得到全面改善,做中国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形成了人民安居乐业良好局面。2021年,我国人均GDP为125万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可见,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感使党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成立之日起,党就科学判断时代方位,明确时代主题,把自身的发展牢牢地与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扛起民族担当,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帝国主义侵略是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渊的根源。“每一个民族都应当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党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为抗击侵华日军,党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本方针,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党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推翻了国民政府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废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党发扬不信邪、不怕鬼的斗争精神,与最强大的敌人展开较量,取得抗美援朝这一立国之战的伟大胜利,彻底扫除中国近代的百年耻辱,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落后就要挨打,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全面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他还强调:“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为此,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制定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成功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总量达397983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彻底摆脱经济落后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方面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又意味着伟大复兴进入到更为严峻的新阶段,全党必须激发更为强大的历史使命感,紧紧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大力改革创新而不因循守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这个新阶段,“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从16个方面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3.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感使党不断推动世界的民族解放、和平发展和命运与共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在世界大局和时代潮流中把握中国发展的前进方向、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自成立之日起,党就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坚持为世界谋大同,不仅要实现本民族的解放和发展,而且要实现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解放和共同发展,一直把中国的解放和发展放在整个世界的发展大局中共同谋划,一体推进。
  近代以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一大批国家与中国一样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谋求独立解放成为必须共同面对的时代课题。党确立了同盟互助、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的战略规划,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党积极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抵抗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作用,最终取得了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中国战场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中国反帝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世界上被殖民侵略的广大亚非拉人民提供了示范,激励着亚非拉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形成了反对殖民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世界浪潮。毛泽东强调:“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对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此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也被广大亚非拉国家的革命运动借鉴运用,对其发挥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始终把反对帝国主义、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中国对外交往和参与国际政治的重要使命,不仅在自身还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毅然参加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协同捍卫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有力推动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而且大力推动亚非拉国家团结合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形成“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为打破大国欺侮小国、富国压榨贫国的国际旧秩序”提供了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党应该把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作为自身的重要责任。由此,党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事业也进入到新阶段。一是对外开放并不断推动国际合作走向深化,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机遇。二是积极发挥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积极推动“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成为维护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新时代以来,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党没有改变为世界谋大同的初衷,而是“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在理论层面,党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层面,“锚定正确方向,担起历史责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创新推动亚太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国际区域合作,开创共商共建共享的对外合作新局面。作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标志性成果的“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在有关国家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1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2万个就业岗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把握历史主动是党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独特优势
  “掌握历史主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独特优势。”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自成立以来,党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洞察历史大势、把握历史规律,顺应社会变革、推进自我革命,为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提供了善于把握历史主动的独特优势。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党创造重大成就提供了独特政治优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一个走向伟大复兴的大国来说,强大的领导力和凝聚力是决定成败的首要因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正是建构政治领导力、争取历史主动的成功密码。正是由于党充分发挥了正确方向引领、坚定组织贯彻、强大精神示范等重要作用,解决了大党独有难题,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独特政治优势,才为创造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提供了保障。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党诞生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之际,甫登政治舞台,即提出了符合历史规律的政治纲领,确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目标任务,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尽管政治形势变幻莫测、波谲云诡,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党自身也处于幼年时期,但是党通过系列代表大会以及三湾改编、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延安整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探索活动,把党打造成为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坚强政治领导核心。在党的坚强政治领导下,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结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得以形成;完成了前所未有的长征大转移,织就了“地球的红飘带”;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通过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全面发动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淮海战役胜利、用小帆船取得渡江战役胜利。“革命理想高于天”,党以自身的示范引领、牺牲奉献,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铸就了民族精神的新丰碑,使全民族的精神伟力空前迸发出来。可见,由于党的政治领导把方向、聚人心、展形象作用的充分发挥,党在短短的28年间,便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成就,这是中国其他任何政治力量都无法完成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和世界历史上都具有划时代意义,意味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是新生共和国的成长却异常艰难,重重巨大的难题摆在党的面前。如何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制度,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如何看待西方国家的对华态度,怎样打破它们的封锁和包围?如何看待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如何看待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启动改革开放,怎样扩大改革开放?一句话,在遭到长期战乱破坏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被仇视遏制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存在重大弊端的前提下,如何建设现代化中国?面对重重考验,党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通过制度建设确立了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从而为破解难题提供了方向、力量、精神的科学指引,为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根本保障。正是有了党的坚强政治领导,才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极其平稳有序地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正是发挥了党的政治领导优势,才能够通过理论创新、解放思想,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几十年时间实现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进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遭遇空前挑战。一方面,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时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单边主义、保守主义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遭到极大的干扰破坏。另一方面,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加之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可谓坚中之坚、难中之难。面对巨大的时代挑战,党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年党史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五项重大原则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都位列首要内容。通过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从而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正是得益于独特政治优势的充分发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
  2.善于把握历史规律为创造重大成就提供了独特机遇意识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自成立以来,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创造了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虽然形势错综复杂,时代风云变幻莫测,党尚处在幼年时期,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注重调查研究,重视党史经验的总结,准确判断形势,把握事物规律,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情况,并相应地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多次把中国革命从危难中挽救过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例如,井冈山斗争时期,正是由于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的精准把握,毛泽东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掀开了轰轰烈烈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新局面。再如,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中日两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战争”的新论断,从而为坚持持久战并且坚定抗战信心提供了科学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尽管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缺乏成功经验,在实践中也确实走过一些弯路,但是,改革开放前,党正确判断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局势,提出要“利用目前国际休战时间,利用这个国际和平时期”,通过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得到了国际援助,加快了发展,提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牢牢立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根本判断,以对被开除球籍的警醒,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敏锐把握,果断实现工作重心转移,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很显然,如果没有对于“三大规律”的科学把握,党就不可能树牢机遇意识,就会受到姓社姓资的冲击,偏离或者否定改革开放的决策;就不可能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唱衰社会主义之时,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强调“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就不可能在党代会报告中反复强调要抓住机遇、不要丧失机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由于进一步把握了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所以尽管世界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中国的发展环境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动,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特点发生显著改变,但还是能够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党充分利用“东升西降”战略机遇,沉着应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积极准备迎接气候变化、传染疾病、生态灾难等领域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使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基于对“三大规律”的新认识,新时代的机遇意识有了鲜明的特点:一是特别强调要把握机遇和挑战的辩证关系,在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合为一体,要获得真正的机遇必须经过伟大斗争;二是强调要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树立大历史观,保持战略定力。
  3.勇于自我革命为创造重大成就提供了革故鼎新优势
  “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不能积极推动自我革命,就会落后于时代,就不可能继续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甚至可能被时代抛弃,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百年来,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自我革命,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形成了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鲜明政治品格,成为创造重大成就的又一独特优势。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实现了全方位的自我革命:在指导思想方面,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要大力反对教条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形成了第一个理论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在组织建设方面,强调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民主集中制,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健全党委制,加强铁的纪律建设;在作风建设方面,强调要保持共产党员本色,坚持走群众路线,“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方位的自我革命使得党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能够科学分析任何复杂形势,应付革命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能够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所以,虽然革命多次陷入低潮,敌人貌似强大到不可战胜,但是“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所到之处,就能够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革命的高潮总能很快到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速度完全超出党的预期判断。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全新的时代环境和目标任务,党没有僵化保守,而是勇于自我革命、全方位开拓。首先就是开展消灭封建剥削压迫制度,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接着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鉴于苏联模式暴露出来的弊端和问题,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要以苏联为鉴戒,走自己的路。与此同时,坚持从严治党,先后开展整风整党运动,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全面惩处贪污腐败,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和清廉本色,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自我革命有了新内容和新特点。一是体现了敢于自我批判的勇气,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的错误。对于“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错误敢于承认、反思,并且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二是体现了开创历史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巨大勇气。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与此同时,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通过了第二个历史决议。正是由于自我革命,使得党拉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大幕,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了又一次巨大飞跃。
  进入新时代,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问题、党的能力和形象问题越发凸显,对于党的自我革命提出了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大地深化了对于自我革命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在理论层面,习近平强调:“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同时,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特性,从而保证了全党的思想解放。在实践层面,从全局意义上全方位全面从严治党,包括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特别是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总之,经过新时代的自我革命洗礼,“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正是自我革命的新举措、新突破、新气象,使得党能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仅推动新时代十年取得了载入史册的伟大成就,而且必定能够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任务,早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重视学习和总结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经验。深入分析和深刻揭示党创造百年重大成就的历史逻辑,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然要求。回首党史百年激荡,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展现了坚定的历史自信、神圣的历史使命感、积极的历史主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了正确道路,团结了亿万人民,汇聚起磅礴力量,创造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都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历史自信,以对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神圣使命感,进一步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为创造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共同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陈始发,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