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禄:筑牢强国根基,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1]讲话强调了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即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并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要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构建多渠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中极为重要。这一思想体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2],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源于其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和实践指导力。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更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应对各种复杂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同时,还要不断推动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这些传统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契合,为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思想基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文化的本土认同感,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扎根于中国大地,还可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中,只有坚持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才能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3],“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这一深度融合过程,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适应性,也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还需要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5]这一体系充分体现了文化建设内在的人民性、思想性和价值导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土壤和思想基础,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融合不断深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蕴含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和特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增强文化的本土认同感,使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地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能够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地位,还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新时代新征程,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文化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强国建设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6]。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7]。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信息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推动文化发展不断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和弘扬优秀文化内容,提高文化的传播效率和覆盖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从互联网的普及到社交媒体的兴起,再到数字化平台的不断涌现,文化传播和发展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渠道。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广大受众。这不仅提高了文化的传播效率,还扩大了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通过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等手段,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加符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需求。
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推动文化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在思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8]。虽然信息技术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文化的内涵和质量仍然是决定其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华文化力量。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价值导向,确保文化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在这种新形势下,文化创新与技术进步的紧密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推动文化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仅包含了文化面向本民族的整体性自信,也包含了文化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自信。要通过全方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主动地宣介中国主张、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形象,确保文化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不断提升文化的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格局重构,创新开展网络外宣,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格局”[9]。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需要加强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通过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国际化等方式,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不断加强文化创新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自信。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保持自身的特色并增强文化自信。中国作为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数字化赋能,当人们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技术加持下焕发出新的光彩的同时,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本国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这种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上,还体现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上。在国际舞台上,充满活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将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名片。
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这需要从加强文化传承和教育、打造文化品牌、拓展海外文化交流渠道、推广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外交以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参考文献:
[1][2][3][4][5][6][7][8][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日报》2024年10月29日。
【作者简介:李景禄,西北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副教授。】
来源:中国理论网
网络编辑: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