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英: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意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的重大政治判断,高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之际,明确提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表明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我们要立足当下实际,着眼未来发展,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和内涵,要求与意义,继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懈努力。
一、现代化的一般规定及人的本质需要
人类无法回避现代化,在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进过程中,西方资产阶级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乐观景象”,使以资本逻辑为轴心的西方现代化将现代化的内涵予以格式化、抽象化和工具化,不少人开始相信资本主义繁荣的表象,相信现代化单一模式论、单线进化论以及“西方中心论”,并试图“从西方社会的一般形象中获得‘现代性’的属性,然后又把这些属性的获得设想为现代化的标准”。人们习惯性地把现代化理解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核心是工业化。但是这种模式将现代化仅仅视为一种经济层面的变迁,而把文化、精神、道德、生态等因素排除在社会和个人需要之外,物质文明取得的成就往往是以牺牲社会其他领域的文明为代价的。对此,马克思曾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为了利润,资本不顾一切、为所欲为,“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最终结果是在商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支配下,各种类型的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幻灭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大行其道,告别崇高、消费主义、娱乐至死、道德糜烂、空虚颓废成为普遍景观,精神世界被严重挤压。现代化成为片面追求物质文明的“经济现代化”,现代人则成为仅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单面人”和“经济人”,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成了无根性与分裂性的物化存在。
事实上,从现代化的一般性要求来看,尽管人们对于现代化的标准或标志认知不同,但其所强调的现代化目标,至少都包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的要求。从浅层看,在物质生活方面,要求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经济社会发展要达到一定水平,使得一个国家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知识和信息社会转型,未来还可能转向更加先进的社会形态”。有西方学者以包括人均GDP、城镇化率、农业产值占比、非农就业占比、服务业占比、城镇化率、大学普及率、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医生情况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在内的明确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世界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从深层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的活动的过程,也是人的发展的过程,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这说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因此,在现代性社会中,现代化建设的方式、步骤、目标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根本判断标准,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构建现代性本质意义上的人。而人的现代化由一系列衡量指数,如衣、食、住、行等的水准构成,这些方面又必须以经济的现代化作为基础。但是,如果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看,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推进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即推进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能力、行为方式、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现代转型。所以,人的发展,不是片面的或单方面的发展,而是整体全面的发展,是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同步发展。关于这一点,在创立唯物史观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分析指出,人区别于动物自然本能性的需要,具有超越于物欲需要的品质,能够通过自觉性的精神活动和交往,展现人的自我意识和精神意志,即“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进而言之,精神活动和精神追求展现出了人的存在的本体论意义,如果缺少了复杂而精妙的精神活动,人的存在也终将沦为“动物的机能”。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虽未明确提出“精神利益”“精神富裕”“精神生活”这些概念,但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人的精神需要的丰富发展、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因此,现代化的表层是“物”的问题,而深层却是“人”的问题,即人的现代化问题。我国作为“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通过汲取西方现代化建设的反面教训以及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逐步走出了一条文明发展新路。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提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质上就是将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更加突显出来。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本身就是一部把世界各民族的生存、发展日益纳入一体化轨道的世界史。各个国家作为世界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它们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异,不管如何强调其特殊性,都必须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不过,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特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历史文化传统、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现代化的世界性特征,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时代,总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西方资产阶级是现代化的第一批先行者和创导者,但现代化发展至今,我们发现西方现代化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状况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必然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现代化,这意味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内嵌于整个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进一步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这五大特征体现了中国已经系统区分出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与其他国家所实现或追求的现代化的共同之处和差异特色。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共同富裕,从根本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
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在实质上就是一条由资产阶级领导,服务于少数资本家利益的发展道路。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中推行“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社会保障模式,但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看,这种福利社会建设是为了让工人阶级的需要成为社会有效需求,让大规模消费成为资本周转和循环的推动力。根据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对过去300年来欧美国家的财富收入做了详尽探究,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问题是无法解决的:“r(私人资本的收益率)>g(收入和产出的年变化率)”。因此,西方现代化国家尽管能够解决富裕问题,但是很难解决“共同”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社会财富的非正常聚积和社会收入的非正常分配。根据美联储2021年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收入前1%的“超级富人”的财富,已经超过了收入在中间60%的家庭拥有的所有财产。
如果说西方式现代化是以雇佣劳动和私有制为轴心的现代化,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则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牢牢把握住两个原则:一个是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另一个是突出强调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2]进一步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不仅包括物质层面,还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考虑进来,实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双富裕”。以往我们谈到共同富裕,可能更多强调的是物质层面的富裕和富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拓宽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提出在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充实。在2021年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调物质与精神相协调。现在学界普遍认为,习近平提出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度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的一种新概括”。
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自强及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3],并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明确把人的精神文明与精神世界作为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立足点和突破口。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重大亮点,也是一个重大创新点。百年来,作为“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我国始终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发展,“开启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空间与实践样态,生成了一条独特的文明跃迁道路”[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代化主要作为一个目标而存在,军事工业现代化、军队现代化、装备现代化等表述零星出现在党的文献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随着科学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作用的凸显。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5]他将发展科学文化事业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厚植了我国现代化的精神文化底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邓小平同志谈到:“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6]创造性地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著名论断。此后,这一思想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阐述“精神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丰富的精神食粮”,提出“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直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完整表述的出现。历史地看,从克服历史上“道德人”“政治人”“经济人”的局限,再到塑造“全面人”的目标追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正视人的正当物质利益到重视人的美好精神文化利益需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确保需要的属性植根于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文化本性,打破了将重视经济利益视为“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或者“庸俗唯物主义”的怪论,实现了对由资本逻辑推动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整体超越。
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我们应看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更加深远的意义。
第一,精神需要的满足与否是构成美好生活的基本向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得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开始生产劳动的结论后,发现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还存在持续生成性,列宁将这一特性概括为“需求上升规律”。进入新时代,“美好生活”“美好生活需要”已从大众话语中的一个概念上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论断的关键范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7]。预示着随着人们的收入预期、社会保障、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分配差距、相对剥夺感等物质方面的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社会安全、社会保障、社会公正方面的社会性需要和获得尊重、自我实现、追求信仰等方面的心理性需要。在此背景下,如何破解人们不断的满足需求与产生新需求的统一,成为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面对的议题。
第二,精神生活的富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进程中通过“需求升华”和“供给改革”的双向建构以克服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弊病,使物质生活资料及精神生活资料由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但是,当前我国青年社会群体中出现的“躺平”思想、“摆烂”态度,中年群体的焦虑情绪、生存异化以及老年群体的价值缺失、情感缺位等等现象,呈现了不同群体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精神危机。在此意义上,精神生活的富裕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要求。
第三,精神文明的集体跃迁是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马克思认为,对于文明的理解,需要把它同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产联系起来,把文明看作是一个反映物质和精神生产成果总和、标示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范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突破了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原子式理解,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精神理念引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使人们在精神层面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由此,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需要通过全体人民富裕充实的精神生活表征出来。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张永刚:《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探索》,2022年第4期(总226期)。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来源:中国理论网
网络编辑: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