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当代中国

张艳国:总结和运用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重大意义

发布时间:2024-10-22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会深刻阐述并突出强调的“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深化,实践不断提升人们的认识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高度。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与实践的经验,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经验中不断获得思想智慧和精神滋养、永葆创新活力的应有态度和科学方法。党对宝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站位高度和政治自觉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克难奋进、开拓进取的伟大实践中,都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与实践的经验,取得了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伟大成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将研究总结中国历史经验和中国革命经验结合起来,得出“共产党的正确……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的精辟结论,他主持制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为党领导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及时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毛泽东同志为我们留下了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典范之作《论十大关系》,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推进改革开放中,邓小平同志揭示了一边深入实践、一边“总结经验”的科学方法;他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又一个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开创未来的光辉典范。人们只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总结并运用历史经验和智慧,就能不断汲取胜利前进的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宝贵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充分表明党具有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与实践经验的理论优势,也表明党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意志和决心,显示了党勇于推进实践、深化实践发展的认识高度。党在认识上的高度和深度,是党在理论上成熟的重要条件和鲜明标志。

  经验汇聚法宝,法宝升华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指导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战“第二个一百年”的纲领性文献。《决议》科学总结“十条经验”,既涵盖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又从历史的厚度和时代的高度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实践伟力和时代张力,是党在新时代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善于总结和运用历史与实践经验,充分表明党牢牢把握改革的发展方向、目标、原则、立场、价值取向和科学方法,这对于确保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

  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进入新境界 

  从改革开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一直是中国社会发生革命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主旋律。从改革到全面改革,从全面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节奏和力度一直贯穿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全过程。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除了改革开放,别无他法。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总结和运用,标志着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进入新境界,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特色的生动展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品格的理论表达。

  第一,它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进入新境界。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活力之源”,体现了党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本质的科学认识。第二,它标志着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进入新境界。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党选择执政兴国之路的“关键一招”。第三,它标志着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总结和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践之难”;又要立足于中国历史条件、文化环境,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第四,它标志着以党的理论创新为引领的实践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进入新境界。对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它本身就是面向实际的理论创新。人们对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深刻运用,总是能够畅通深化实践的渠道。

  全面深化改革的经验,也是在新的实践中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它是一个完整的、内涵丰富的理论形态,是一个内涵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第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体现,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人民群众既是改革的出发点,也是改革的落脚点,是保证改革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只有坚持中国特色,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扎根于中国大地,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胜利前进。第四,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紧扣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和总目标,增强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第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起到法治保障改革、改革促进法治的作用。第六,坚持系统观念。以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推进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改革实践中,只有整体发力,人们才能把经验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才能将理论的势能状态转换为实践的动能状态,充分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效能。

  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总结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它既是党领导亿万群众创造的伟大成果,又是中华民族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智慧结晶,但它还要回到实践中去,牢牢立足于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突出体现新的时代特征、实践特点和人民愿望,造就“精神变物质”的强劲转化,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首先是要做到政治坚定,理论自觉,实践有力,事业有为,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判断重大政治是非的重要依据,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自觉对标对表。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指引,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发挥“头雁效应”,关键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起到学经验、用经验,懂原则、守规则的带头作用,在新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和运用宝贵经验和原则。

  其次是要把坚定历史自信与总结和运用宝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总结和运用宝贵经验的厚度和力度。坚定历史自信,是善于总结和运用宝贵经验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坚定历史自信,提升历史自觉,增强历史主动,才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将宝贵经验运用到新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之中,做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实践者、有为创新者、无私奉献者。

  最后是要把善于总结和运用宝贵经验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新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站稳起跳点,找准发力点,对准难点,疏通堵点,攀升增长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围绕中心任务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推进发展,这是宝贵经验的深刻启示。要紧紧围绕“七个聚焦”,找准切口、对着入口,精准发力,真正做到在攻坚克难上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头脑不分神,精神不松懈,行动不走样,力度不松弛。要牢牢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关键时期,紧紧围绕“三个面对”,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纷繁复杂的形势,做到内外情况心中有数、预判准确、应对从容、驾驭得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勇于积极对接,敢于挺立时代潮头,能够升级换挡、提质增效;在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上,改革举措要顺民心、得民意、暖人心,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改革导向、发展目标和人民立场。紧紧围绕“六个必然要求”,把改革放在各项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改革的势能、动能和效能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紧密地有机联系起来。总之,我们只有用过硬的“改革成绩单”,才能充分彰显和有力践行“把改革进行到底”的意志、决心和庄严承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研究”(LSYZD21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博雅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网络编辑: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