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与当代中国

汤志华: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发布时间:2024-03-29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相比于过去的表述,这一论断把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这一更广阔的历史维度进行把握,凸显了新时代十年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的光明前景,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实现的坚定历史自信。

  党的二十大前后,一些学者开始对这一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不同视角和不同维度进行了归纳和阐释。一部分学者主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来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一是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作为新时代十年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主要成就的总结,二是把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华民族当下对过去十年成就的延续和发展,三是用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深刻诠释新时代十年为未来中华民族复兴作出的基础性贡献;另一部分学者侧重于从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角度来阐述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认为新时代十年在中华民族历经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当代的发展之后,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标明了原则立场和光明前景,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多的学者则主要在新时代十年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方面进行补充和细化:刘建武、贾钢涛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概括为为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三个方面;陈志刚在此基础上补充了提供卓越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更为坚强的政治保证两个方面,将里程碑意义的内容拓展为五个方面;龚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提供更为正确的发展道路和更为广泛的民族团结两个方面,同时将前者提出的更为坚强的政治保证统合到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之中,将里程碑意义的内容拓展为六个方面;刘水静、丁振乾将提供更为和谐的国际环境作为对前几位学者观点的重要补充,将里程碑意义的内容扩展为提供更为明晰的行动指南、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更为清晰的历史坐标、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更为和谐的国际环境七个方面。

  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基本方向是一致的,即都认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厘清新时代十年在各个领域的伟大变革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而在既有研究中,对于这一关系的梳理还显得较为不足。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这一问题进行更详细的阐述,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一、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世界前列,必须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保证。习近平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强盛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物质上的丰裕和技术上的变革。正是汉代初年所积累的“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和农业耕作技术、冶铁技术的进一步革新,才有力保证了汉武帝的开疆拓土、扬威天下的丰功伟绩;正是唐代前期几代君主鼓励农业生产所形成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以及当时领先世界的建筑技术、水利灌溉技术、陶瓷烧制技术和纺织染印技术,才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相反,近代以来,由于屡屡错失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导致国家积贫积弱、落后挨打和发展滞后。一个民族只有发展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十年在物质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新的强盛时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1.高质量发展程度显著提高

  高质量发展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不能仅仅是量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质的提升。习近平指出:“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新时代十年成功实现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伟大转变,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使经济发展朝着更加平衡、协调和可持续的方向稳步推进。

  针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深刻变化,党提出并实施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通过加强生产领域的优质供给,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新变化,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良好重塑;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党制定并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针对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党制定并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形成了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进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最终实现;针对经济循环不畅问题,党提出并推动建设了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了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增进了超大规模市场对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作用发挥,推进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新时代十年间,“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新时代十年高质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根基。

  2.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根本提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在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之上。没有扎实的科技创新能力,就难以保证国防军事装备的制造升级,就依然存在落后挨打、遭受侵略的风险;就难以保证国内产品服务的更新换代和市场竞争力,就容易形成对国外产品服务的被动依赖,导致经济发展受制于人;就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深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无法让人民群众真正分享到发展带来的实质成果。

  新时代十年,党把科技创新摆在了民族发展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实现了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刻变革。一是出台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改革规划方案,对科技创新发展进行了科学的战略部署,对科技体制机制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创新;二是加大了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中心等建设;三是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加大对高校、科研中心等科技人才培养单位的支持力度,实施了一系列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的政策制度安排;四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力优化创新生态,制定支持双创深入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党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极大地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根本提升,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创新实力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了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了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新时代十年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深刻变革为民族复兴构筑了坚实基础。

  3.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之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将物质技术水平的提升转化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拥有更加深厚扎实的现实基础。

  新时代十年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人群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6500元增加到2022年的35100元,人民群众可支配的财富得到了成倍的增长;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保障了人民的就业需求;教育普及水平、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实现历史性跨越;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续取得新进展。新时代十年在物质技术方面的伟大变革,为民生的实质性保障创造了丰裕的物质条件,彰显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二、开创了实现民族复兴的现代化道路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世界率先开启现代化进程,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些大国相继崛起,并迅速使世界各国卷入资本主义现代化大潮之中。与此同时,东方的中华大地却依然表现为故我的平静,延续了千年的旧制度使中华民族继续维持着封闭自守的状态。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现代化的成果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封闭自守的状态已然无法维持,而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结果则是对自身落后的惊呼和对西方现代化成就的艳羡。自此以后,无数先进分子开始以各种方式方案找寻适合中国的现代化之路。然而,亦步亦趋地跟随西方发展脚印并没有帮助中华民族找准复兴的道路,无论是在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在思想层面照搬西方现代化的各种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

  正当中华民族在现代化道路问题上再次陷入迷惘之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人们开始意识到,表面上光鲜亮丽的西方现代化实际上内部矛盾重重、积弊丛生,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就是残酷剥削和罪恶掠夺,在推进过程中又导致了贫富分化、社会撕裂、资源危机、环境恶化、战争冲突等问题。这不仅违背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取向,也不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独立思考和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超越,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复兴。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准了一条光明的前进道路。

  1.破解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诸多难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内核的西方现代化矛盾越发凸显,进而加剧了世界性的现代化困境。首先,全球经济动荡,两极分化不断加剧;其次,资源环境面临挑战,全球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最后,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全球安全遭遇严重危机。世界现代性体系亟须变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出一条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消解着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困境,破解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诸多难题。

  第一,破解了现代化与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自世界进入现代化进程以来,贫富两极分化始终是各国现代化道路中无法摆脱的梦魇。这种社会状态不仅持续存在,而且已然成为当今许多国家各种祸乱的根源。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劳动者所创造的劳动产品同劳动产品的占有是割裂的,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漫无目的的扩大再生产,促使西方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两极化。“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发展形态在当代有了新变化,但是社会财富分配失衡的现状并未改变。在美国,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危机和政治难题。“美联储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最富有的1%的人口财富总和达45.9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底层90%美国人的财富总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另一方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发展与分配的有机统一,在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不断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有力回击了“贫富分化是由现代化本身导致的”等虚伪结论,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贫富两极分化难题的超越。

  第二,破解了现代化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冲突问题。从根本上说,资本主义现代化与生态美好是内在矛盾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靠疯狂掠夺资源的“那些所谓的‘错误’使欧美国家富裕起来”,同时也由于对自然界过度索取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努力进行生态治理和修复,但这种生态治理依然是建立在资本逻辑之上,以实现更高的经济利益为前提,因而资源环境问题不可能取得彻底的改观。此外,一些发达国家另辟蹊径,依托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外转移,将自身的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然而,这些解决思路不仅带有明显的狭隘性,而且也不可能根本解决现代化与资源环境的冲突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甚至转嫁他国的现代化道路,面临全球生态资源约束不断趋紧的压力,始终坚持在生产的源头上进行系统治理和全民防治,打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扎实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生产向清洁化和低碳化转型,将自然生态环境内生于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工作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根本上解决了现代化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第三,破解了现代化与全球和平安全冲突的问题。世界近代史上一些大国崛起通常走的老路都是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给其他国家造成巨大损害。在过去的20世纪,大国追逐霸权、实力对抗、兵戎相见,人类惨遭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诚如马克思所言,“不仅称霸世界的列强和它们的臣民之间、国家和社会之间、阶级和阶级之间发生冲突的迹象日趋严重,而且现时的列强相互之间的冲突正在一步步尖锐,乃至剑拔弩张”。这种冲突的本质是以暴力获取有利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在当代世界,西方国家并没有改变其对外侵略扩张的逻辑,他们通过发动局部战争或者借助强大的综合实力进行扩张以维护其利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将发展建立在独立自主、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通过和平合作、互利共赢而不是战争掠夺、损人利己的道路来实现现代化,通过“一带一路”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交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始终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全球的各种争端,以实际行动反对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与侵略,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桥梁和纽带,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全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结起来,彻底摆脱了世界历史上“国强必霸”的狭隘逻辑,拒斥了西方国家以战争和掠夺实现自身现代化的陈腐道路,尽力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创造了以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破解了传统现代化与全球和平安全不能共存的深刻矛盾。

  2.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老路

  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国家最早开启了现代化的步伐,在几百年的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发展成就,并最早建立起较成熟的现代国家,为世界贡献了宝贵的现代化经验。从结果来看,已经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大都是资本主义国家,这让很多人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资本主义本身就是现代化的体现,只有选择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然而,这种固有思路显然误将现代化发展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混为一谈。西方国家所走过的这条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所需要的历史条件、社会基础和世界格局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后发国家根本不可能具备重复这条道路的历史条件和现实依据。

  从历史条件来看,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无论是前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还是后期的对外殖民扩张都需要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剥削和压迫。事实上,正是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暴力和掠夺,才为后来自诩为“文明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提供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罪恶的圈地运动和黑奴贸易的历史可以为此提供证明;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西方国家在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的双重推动下继续加强对外扩张掠夺,开启了资本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无数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同样可以为此证明。作为曾经被殖民和被剥削的对象,中国抑或是其他后发国家不能也不会再走这条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道路。

  从现实依据来看,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所产生的种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至今依然无法解决,困扰着这些早已步入现代化的西方国家。贫富分化、失业加剧、阶层撕裂、种族歧视、债务危机、环境污染、政局动荡等问题层出不穷。一方面,将物质利益最大化作为社会运行的唯一准则,体现着资本的逐利本性和资本家集团的现实利益,满足着精英阶层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同时也导致在文化层面严重的物化倾向;另一方面,忽视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长远利益、压榨本国非精英阶层的民众利益、对外掠夺和盗窃他国人民利益,既为本国贫富分化、社会撕裂、种族矛盾埋下种子,又让世界各国承担西方现代文明产生的恶果。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作为这些社会问题的总根源,制约着这些西方现代化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化的发展绝不仅限于物质财富的积聚,单纯以物质财富或经济指标为目的的现代化不仅是粗陋的而且是不可持续的,长此以往不仅无助于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会给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灾难。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内在诉求,因此也不可能摆脱现代化的逐利价值取向。这种逐利价值取向单纯将物质利益作为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必然造成资本统治下人的深刻异化,被自己创造的对象奴役、在劳动过程中失去尊严、人与人之间变成冰冷的利益关系;造成物质技术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产生激烈冲突,社会片面地追求资本生产效率的提高,简单追求经济指标的提高,忽视人对资源环境等生存空间的需求、对公平正义等精神生活的追求、对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造成经济动荡、社会撕裂等严重后果。

  事实上,现代化作为人们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其根本依据和最终归宿在于人的现代化,在于人不断实现着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长远的眼光审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之间的联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在发展过程中有效处理好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发展与分配、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赋予了现代化发展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摈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老路,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的固有缺陷和由此导致的现代化危机,开辟了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成功之路,打破了已有的现代化认知偏见,为人类追求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探索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新的高度。

  3.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但其实现道路并非唯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脱离本国国情,盲目走西方现代化道路,几乎都以失败收场。一些国家在短暂的繁荣后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和极端的通货膨胀等困境;一些国家则出现国内政局动荡、分裂割据、恐怖主义横行的局面,使人民付出了本可以避免的沉重代价。显然,发展中国家寄希望于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移植是很难成功的。这是因为,后发国家走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发达国家制度、资本、技术的依赖,只有依附于发达国家,承认发达国家制定的世界规则,才有利用“后发优势”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可能。而这种现代化不但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长期剥削的工具,结果是本国的现代化成果大多被发达国家所攫取,而所有对发达国家进行“脱钩”的尝试都将导致外国资本逃离、经济陷入困境的恶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纵使本国愿意牺牲部分国家利益换取现代化的实现,但这样的现代化本身所产生的贫富差距扩大、民族文化面临冲击、社会阶层冲突加剧、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

  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致力于推进高质量发展,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在发展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思路,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为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处理解决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公平与正义缺失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在发展中保持稳定,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分好蛋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通过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简政放权中不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使现代化在秩序与活力之间保持有效平衡;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制度优势不断转变为治理效能,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实现发展与稳定的良性互动,为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处理发展与稳定之间的矛盾提供了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主张要正确处理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要守护好文化的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又要善于融通外来的有益文化资源,在“各美其美”的前提下,“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还要在坚守文化基本立场的条件下,以创新为引领,不断推进文化的繁荣兴盛。这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冲击、社会发展失去文化价值支撑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通过加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解决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提供了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在坚守主权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开放中谋求自主,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解决依附困境提供了借鉴。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实现了对现代化问题的破解和超越,而且引领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方向。这一事实表明,曾因未能跟上现代化潮流而衰败和沦落的中华民族,正在因赶上并引领现代化潮流而复兴和崛起。

三、提供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制度保障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制度的确立和革新。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制度变革的历史。西周初年,以周公为代表的统治者实行了诸侯分封制,利用亲缘关系维系王朝的统一,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以维持统治秩序,保证了政权的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战国末期,为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世处西陲之地的秦国在制度上锐意进取,重用商鞅进行变法,摈弃了旧有的制度和传统,并在新法引领下最终一统天下,建立起更适应时代发展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将小农经济的生产力发挥到了极致,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表明,只有依靠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在荆棘丛生的复兴道路上稳步前行。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及时消除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带来的隐患,才能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前,我们在取得巨大改革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以至于“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具体来看,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凸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依然较为严重。习近平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定型的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通过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优势,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决心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有效解决了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障碍和弊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路径。

  新时代十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进展。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政治方面,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推动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实施,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步发展;不断健全法治体系,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经济方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完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一、二、三次分配的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和促进良好市场环境方面建立起更为完善的基础性制度。在文化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规范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在社会方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社会保障等人民最关心的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长足进展。在生态文明方面,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形成由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三大环节环环相扣、有机构成的制度体系;加强生态环境立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完善党内规章制度,深化纪律监察体制改革,营造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

  新时代十年在制度方面的伟大变革,解决了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充分释放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四、增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动精神力量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热血,“君子坦荡荡”的豪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这些精神财富对民族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内在支撑,才能在面对各种复杂环境下凝聚共识,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实现中国精神的崭新铸造,以其完整的精神体系、先进的精神品格、有效的精神力量,在宏观层面引领着伟大复兴的历史走向,在中观层面转化为各领域推进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在微观层面激活全体人民伟大复兴实践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形成重要的精神支撑。

  1.确立了走向民族复兴的科学行动指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精神旗帜,指引民族复兴的方向。“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苏共垮台的教训告诉我们,无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有多么强大,一个政党党员人数有多么庞大,一旦指导思想出现问题,思想混乱、信念坍塌,必然使国家走向覆灭,民族走向衰落。新时代十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正确指导思想,形成了走向复兴的科学行动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深入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主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民族复兴指明了科学的方向。在理论层面,通过“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等“十个明确”,形成原创性突出、逻辑性强的思想体系;在实践层面,通过“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十四个坚持”,形成导向性鲜明、原则性强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其科学性和真理性已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所充分证明,必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继续推进而持续发展、不断丰富,进一步成为指引中国、引领世界的指路明灯。

  2.构筑了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有丰富的精神宝库作为前进动力,为民族复兴凝心聚魂。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内在精神支撑,就失去了在民族危亡面前敢于斗争的精神品格,就失去了在复兴大任面前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向主动依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构筑起来的精神谱系。新时代十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筑了宝贵精神谱系,极大激发了各族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恒心和决心。

  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我们不仅取得了近1亿人脱贫的伟大物质成就,也铸就了激励14亿人继续乘风破浪前进的伟大精神成果,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激励了党和人民创造划时代的伟大成就,铸就了“人民至上”执政理念下的中国奇迹,彰显了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民族风貌。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在守望相助中沉着应对、在闻令而动中顾全大局、在英勇战斗中充满信心,构筑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彰显了不惧艰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民族风骨。在探月事业伟大斗争中,中国航天人和无数科研工作者自立自强、勇攀科技高峰,铸就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随着探月工程的深入实施,探月精神的内涵逐渐丰富,成为工程不断推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成为工程不断成功的制胜密码,不断开创我国航天事业新局面,书写了世界航天发展的惊鸿之笔,彰显了高尚纯洁、坦荡无私、紧密团结的民族风范。

  新时代构筑的精神谱系传承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强大基因,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这既是对过去中国人民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未来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行的深情寄望,构筑了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3.提升了迈向复兴的强大自信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历史的、现实的、划时代的伟业。只有形成全民族的强大自信心,调动起全体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从精神层面使全民族意义上的伟大复兴成为可能,才能为伟大复兴的现实推进创造积极的精神因素。

  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是迈向复兴的强大自信心最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GDP总量长期稳定在世界第二,突破100万亿大关;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取得了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应对并战胜了新冠疫情等各种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举世瞩目的活动赛事;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性成果和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社会生态、政治生态和经济生态的明显改善。这些伟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了全体中华儿女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对人类和平发展事业的突出贡献,是迈向复兴的强大自信最深厚的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量。在应对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中国向34个国家派出抗击新冠疫情医疗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在科技贡献领域,“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订11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高铁、菌草、新冠疫苗等创新成果为更多人所及所享,成为亮眼的中国名片”。在全球治理领域,向国际社会提出高品质的中国理念和行动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平台等,积极参与解决朝鲜半岛、伊核、叙利亚、阿富汗等热点问题”,为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贡献了诸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伴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重要,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人民群众从国家发展巨变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变得更加扬眉吐气、愈加意气风发。

  新时代十年在精神方面的伟大变革,汇聚起磅礴精神伟力,使“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五、推动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面向未来的复兴,而不是回到过去的复古。实现民族复兴就必然要推动中华文明向现代转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内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长河中,从“文明蒙尘”的历史处境,到“文明再造”的现代化探索,再到“文明复兴”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对于现代文明的探索与其复兴之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知,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着重阐释了“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进一步明确了中华文明向现代转型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昭示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在复兴道路上正焕发新的生机、迎来新的荣光。

  1.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增进了对中华文明的价值认同

  传统文明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现代文明只有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和发展,才会有自己的特色和生命力。近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所建成的现代文明除去形式上的民族特色,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同质化趋向,从本质上来说,这都源于资本主义文明的西方中心主义。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从而使这些国家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迅速湮灭,形成一种具有相同内核的现代文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未曾中断文明的国家,传统文明根基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精神源泉。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发展壮大,各族人民之所以互鉴融通、守望相助、和睦团结,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独具特色、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深层次的认同基础。这种基于传统文明的文化认同对于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工作,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传承的具体实践,并将这一实践与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融为一体,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社会相适应、同现代化进程相协调,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一是推动考古发掘、遗址保护、博物馆改革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等工作,根据历史文化遗产的类型,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重点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加大对古遗址、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力度,重构其传统文化生态空间;三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深入阐释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不断坚定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四是注重挖掘中华文化符号,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符号认知,系统地提炼、诠释和宣传中华文化符号,形成各民族文化共识;五是阐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意蕴,支持体现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一方面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和传承,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载体,实现其“古为今用”的文化潜力,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奠定重要的原始基础;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将中华传统文明最基本的文化内核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赋予其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旺盛生命力和创新活力,使这些跨越时空界限、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以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方式被弘扬起来。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既以中华文明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文化根基,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赋予中华文明以新的时代内涵,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2.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推进了中华文明向现代转型

  从文明史角度看整个人类发展,可以发现人类的发展伴随着文明的兴衰,无数个灿烂优秀的文明在浩瀚的历史中诞生,也在漫长的岁月中断代消逝、失去生机。在数千年历史中,中华文明始终处于不断变动与发展的过程中,变革和创新是其历史常态。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我们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和停滞不前,只有让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限制、与现实完美融合,才能真正延续自身的价值,只有让传统文明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实现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推进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就必须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成功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本性,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和创新发展;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和独特理念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显著的中国特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立足之基,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个性鲜明、独具标识。

  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提供方向引领、价值遵循和理论指导,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历史积累、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一方面,通过“第二个结合”,不仅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也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在中国土壤中根深叶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相成就。另一方面,通过“第二个结合”,为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工具和方法论指导,引导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主题与发展方向,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为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这种“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的历史实践,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因素的作用和融合,形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依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全新的文化生命体,打开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空间,使创造新的文明形态成为可能、成为现实。

  3.拓展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内涵,创造了中华文明新形态

  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相对于中华文明的传统形态而言的,它是对中华文明的传统形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拓展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内涵,实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进一步超越。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时代十年的发展中突出表现为人民性、协调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五大特征。

  人民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诠释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目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主体力量,植根人民生产生活实践,尊重人民愿望,顺应人民对文明的期待和诉求,使全体人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通过文明进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协调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长远眼光和科学态度,诠释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度重视文明内部各构成要素的协调与均衡,在战略目标的擘画中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特征表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在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中,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表现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追求社会各领域全面、统一、均衡进步的价值诉求。

  创新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特质和内在倾向,诠释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动力。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关键在于其创新的内在属性,能够根据时代的不同要求,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以现代内涵和时代价值,在传承传统中回应现实关切,进而超越传统。

  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开放胸襟和博大胸怀。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唐代的万国来朝,中华文明在很长时期内对域外文明始终保持开放态度。因而,包容性是文明复兴的必要构成要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延续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在与各种文明交流互鉴中实现自身和其他文明的共同发展。

  和平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民族性格和世界格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没有对外侵略扩张的文化基因和民族传统,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在对外交往中始终秉承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与西方充满侵略和剥削、武力和血腥的现代文明发展进程不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于全人类共同进步的世界眼光,不迷信霸权政治,不奉行零和思维,力求在发展自己的同时,给世界带来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回顾历史,聚焦当下,中华文明是从远古以来不断绵延发展、融合创新中走来的,是从近现代以来不断扬弃传统文化,认知批判资本主义现代化、现代性的危机中走来的,是从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艰苦斗争与具体实践中走来的。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在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通过“第二次结合”实现了中华文明、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融合和共同发展,创造了中华文明新形态,既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又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内在痼疾的全面克服和实际超越,还是对社会主义文明的接力赓续和重大创新,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样本,代表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汤志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