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单文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发布时间:2024-06-26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根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建构中国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丰厚滋养。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建设发展历程,自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畴,始终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应有之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导,紧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从学科立场出发,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整体性研究转向精细化讨论,致力于建构中国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核心资源,贯穿于学科发展始终。从学科群的涵盖范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史内含于其内容领域之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知识形态的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始终在场,呈现出以通史为叙事方式、以专题史为研究视角的不同路向。从内容结构的要素构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有“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八要素说”等。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从相关内容的交叉关联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的关系,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都凸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与教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充实演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然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暴露了重宏大叙事轻系统精深、重文本摘选轻逻辑阐释等问题,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深度、论域广度和问题意识打折扣。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历史眼光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视角剖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为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
  首先,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目标的内在规定。从立德树人的宏观目标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需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回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深思。从个人社会化的中观指向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家国天下的格局中,深挖个人进步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历史根基。从人伦日用的微观理念来看,“道,则在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四书章句集注·述而第七》)在传统生活中,人们自觉地将道德规范融汇于日常生活,使之成为引导人们生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设立的内隐性、教育途径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生活化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结构优化。一方面,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内容,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讲深讲透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把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贯通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教育引导人们领悟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精神基因和行动逻辑。另一方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不仅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组成部分的角度,以课程开设、专题讲授等方式,系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而且还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文化根基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诸内容要素中。
  再次,服务中国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自主知识的历史形态,参与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厚植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历史智慧和文化根基。这有利于强化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性,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一步完善中国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学科知识体系的体系化,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为实现学科知识体系化提供历史演绎的不同视角。此外,也有利于彰显学科知识体系的独特性,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学术范式、思想观点更具独立性和标识性,而且也能助力产生相对其他学科所特有的知识增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解答问题的能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提供深层动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透视着中国人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哲思,从哲理层面展现中华民族在观察世界和认识世界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为中华民族确立人生价值、伦理取向、政治追求等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讲清楚中华民族在天人关系、治国理政、社会愿景等方面的传统智慧,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政治与治理、民族与世界等基本关系。
  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角度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首要立足中国古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思维方式。天人合一集中回答了世界如何存在、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是何种关系等基本问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方面的思想观念。首先,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一贯强调人己物我是相互贯通、同属一体的存在。其次,人们活动要体现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从尊神敬鬼、以德配天、尊尚天时,到天人合一,体现了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敬畏和遵循,也反映了由尊天向重人的转变。再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农耕为基础的文化必然强调与自然协调、与四时合序。
  中华民族从天人一体的观念出发思索群体性政治生活,围绕治国安民等问题表达治国理政的理想追求。为政以德是中国古人围绕如何治国安民进行长期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结晶,鲜明表征着中华民族在正确处理政治与治理方面的思想观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强调把立德贯穿于为政的全过程,做到以德治民、以德安民。首先,民为国家之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推行仁政就应该从利民养民富民爱民的角度出发,解决民众的生产资料问题。其次,德主刑辅。中国古人强调道德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完全忽视法治。道德和法律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不可或缺、不能偏废的。再次,选贤使能,以身作则。只有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才能在兴利除害中彰显价值。
  中华民族的思想长河中,基于天人一体的思维方式和以德治国的政治谋略,始终闪耀着“以天下观天下”的道义光芒和真理力量。天下大同刻画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图景,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在正确处理民族与世界方面的思想观念。首先,追求人类美好生活的大同愿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秉持着“天下无外”的理念,从整体上看待问题,显现着面朝世界、面向未来的格局。其次,主张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贵公”思想始终代表着人们对于公利与私利的价值选择。再次,胸怀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实现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过程,也不是一个无主体的过程,离不开人们践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
  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政治与治理、民族与世界等基本关系方面的传统智慧,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资源的核心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讲清楚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思智慧、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天下大同的理想愿景,讲清楚形塑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价值追求,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文化根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类难题的独特优势和解题能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重视人、关注人、尊重人的集中体现。“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人关系中所凝聚的立己达人的人生追求、仁者爱人的人本取向、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教育引导人们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重视人的价值。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人是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发挥良能就可以与天地同流、与天地参。刚健有为是中国古人处理人我关系的总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精辟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的人生精神、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理念。首先,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的个体,自我、他人、群体、社会与宇宙自然是一个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有机统一整体。其次,效法天的刚健之德以自强不息,效法地的广厚之象以厚德载物。君子以自强不息,表达的是每个个体的自立精神,但只做到自立是不够的。因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还要和他人、群体、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做到自立之后,还要进一步做到使人立。所以,从自立到立人,从自强不息到厚德载物,从刚健到有为,自我、他人、群体、社会乃至整个宇宙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息息相通的有机整体。
  把自立立人的人生追求具体运用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就表现为闪烁着人本主义精神的“爱人”思想。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思想,鲜明体现着中国人以爱人、利人为出发点,始终把他人利益放在自我利益之上的价值追求。以爱人、利人作为处理人我关系的第一原则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人本取向。首先,仁者爱人,泛爱众人,不是特指社会中的某一阶层或某一部分人,而是与动物界相对的所有的人。其次,近能取譬是为仁之方,以切近的事情或行为作范例。再次,仁者爱人的基本原则是忠恕之道,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
  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要追求的目标境界,就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追求的和谐境界,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人在承认和尊重事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对世界万物和谐共生的独特追求。首先,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个人与社会辩证统一。其次,和而不同。“同”是绝对一致,没有差异和变动,代表的是单调、缺乏活力和生命力的指向;“和”则是相对的一致,是多中有一、一中有多,表征着对立的事物通过调节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再次,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始终秉持着“和为贵”的理念,妥善处理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
  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从人伦规范的角度阐释了人的主体地位,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重视人、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做好人的工作的历史文化根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讲清楚社会是人存在的形式,在自立的基础上使人立,以爱人利人为出发点、以近能取譬为为仁之方、以忠恕之道为基本原则、以和而不同为目标境界来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底色和人学基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与教化的“用户体验”和艺术方式,深化人们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文化指向。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善恶进行评价的行为准则、规范体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就应该植根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解锁中华民族在义与利、家与国、人与我等基本范畴上的价值取向,讲清楚中华民族以义制利、以孝求忠、修身养性的传统智慧,教育引导人们从内心世界激发理性自觉,并逐渐形成一定的理想信念和人格追求。
  道德规范发生于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需要,道德同利益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以义制利是中华民族在处理义与利、公与私关系上的主流价值选择,鲜明回答了中国人关于道德主体的行为原则是以义为上还是以利为先。首先,先义后利、重义轻利。义是一切行动的最高准则。其次,把义利问题看作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准。有无道德的人的根本区别,在于以何种态度对待道德原则和不正当贪欲。再次,保全符合道德原则的个人正当利益。中华民族历来主张义的同时,也肯定人们追求利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引导人们在利天下的过程中合理追求个人正当利益。
  舍小家为大家从来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以孝求忠是中华民族在正确处理家与国、孝与忠关系上的崇高价值追求,深刻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首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这既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支撑。其次,家向国拓展,孝向忠延伸。由于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国”的问题被当作“家”的问题,“国”的治理被当作“家”的治理。于是,家中对父的孝,推行、转移到国中,就变成臣对君的忠。再次,心系家国,爱国报国。中国古人把家与国、孝与忠关系的独到理解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形成了为国舍家的优秀传统,彰显出中华民族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国古人逐渐认识到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人们的认识、体验、内化以至融入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才能成为人们的道德品质真正发挥作用。修身养性是中华民族在正确处理人与我、群与己关系上的基本行为规范,突出表征着中国人从施动者“我”的角度出发反求诸己、落实于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凡事求诸于己是中华民族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古人处理人伦关系、人我关系的一贯思想。首先,修身是一切活动的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在中国古人的价值观念中,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是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次,理想人格是修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理想人格关乎要求人们达到合乎什么样的标准和范式的问题,反映着中国人在修养过程中所追寻的做人目标。再次,修身养性的途径方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加强道德修养,把道德反省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
  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贯穿于中华民族长期道德实践之中,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在人伦次第中正确处理义与利、公与私,家与国、孝与忠,人与我、群与己等关系的传统智慧,是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结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价值标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价值引导和教化规约功能的独特文化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在于讲清楚道德行为规范的第一准则、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的精神标识,以及反求诸己的道德践履,助推外在的社会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意识到个体意识的飞跃、从个体意识到道德行为实践的飞跃。
结 语
  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的历史节点,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既是学科建设发展重要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学科突破成熟基本规律的重要遵循。面向未来,必须在“两个结合”指导下,进一步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学科重要研究方向,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研究。一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切实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在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本质论和方法论文化根基的同时,以切实的育人成效回应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巩固文化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唤醒人们主体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思政担当。三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助力建构中国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以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形态升级的内生动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能力。
  (作者简介:单文鹏,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