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张耀: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19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统一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伟大实践,是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高校党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要优化组织管理机制、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完善考核运用机制、强化保障支撑机制,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1]。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新时代推进“时代新人培育工程”的重要保障。党建引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底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要求。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优化发展模式、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考量,也应当成为各个领域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要强化高校党的建设,推动构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职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1. 这是适应大学生群体新特点的必要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评价新时代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2]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大学生积极参与、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独立个性和自我意识,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和竞争意识,更关切自身的实际利益和未来发展,人生道路的选择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形,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正处于养成阶段,易受到不同文化思潮的影响和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冲击。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悄然改变,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需要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2. 这是满足大学生党建工作新要求的必由之路。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对标“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要求、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党组织引领力、组织力、战斗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应当在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新变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与特色,将服务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持续探索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增强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功能,真正发挥出基层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3. 这是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3]世界的稳定和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三年,全球经历了地缘政治、能源危机、通胀隐患等从政治到经济的多重冲击。随着中国的稳步崛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大了对我国的遏制与打压,同时在舆论上进行攻击和造势,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高校是多种思潮的聚集地,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各种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在这里交汇、碰撞,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斗争的复杂性,站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
二、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强化将党的领导始终贯穿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建设的全过程。
  1. 新时代高校党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5]高质量党建能够在高校办学实践中发挥引领、统筹、协同的重要作用,是落实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引领。首先,高校党建发挥着重要的政治引领功能。高校党委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确保党在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因此,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强化对学生的培养、管理和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政治引领,强化高校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教育引导学生坚持“四个面向”“四个服务”,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其次,高校党建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引领功能。提高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有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从高校管理模式来看,依托党组织的管理模式因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引领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能够推动党的各项制度的落实落地,从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政治性和有效性。再次,高校党建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引领功能。从学校党委到基层党组织、从课内到课外,用先进思想文化为学生成长铺垫道路,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既发挥了党建文化的先进性,又很好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通过对学生党员骨干的培育和管理,发挥其作为先进典型和党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落地,有效发现学生需求、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学生发展。
  2.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重点要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着手。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导向、工作模式和育人队伍,则是落实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抓手。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落实有助于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目标要求,首要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高校党的建设的整体引领作用。因此,进一步发挥党建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引领效应,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要求,也是高校提高党建工作质量的具体体现。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形式。构建党建引领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探索形成如以“党旗领航工程”等为载体的工作品牌,实现对高校现有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落脚点和实施方向。再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凝聚了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力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依托校院领导、专任教师、管理人员、思政人员、学生骨干等多支力量的协同。要推动高校领导干部、专任教师、管理人员等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鼓励学生骨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参与者和践行者,这既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利于高校党建和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3. 新时代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育人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办学的重要依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抓手。首先,着力于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一致。高校党建工作以强化党建工作的政治引领、目标导向、统筹协调为要求,在高校人才培养上能够有效保障培养学生的正确方向;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要求亦是聚焦科学的育人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两者在工作目标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其次,引领贯穿事业发展的内涵要求一致。党建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高校各项工作的有效融合是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要求;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应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两者在内涵要求和价值要求上具备高度的统一性。再次,依托多元工作模式和教育方式的协同一致。依托于多元化的日常教育管理模式,抓好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组织生活等工作是加强高校学生党建的重要方式,搭建教育平台、打造工作品牌、构建育人体系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举措。这意味着高校要持续丰富育人队伍、完善组织架构、创新工作模式,以协同创新理念推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
三、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探索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新挑战、新要求、新机遇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应主动契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符合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实现与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融合发展。高校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以组织管理机制为引领、以协同联动机制为抓手、以评价考核机制为导向、以保障支撑机制为依托,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1. 优化组织管理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6]。首先,健全党委参与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要专题研究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的合力育人作用,邀请知名院士、教授和专家、校友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言传身教,形成“大思政”育人模式。其次,完善党建思政工作体系。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坚持党建指导与引导,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内涵,激发党建工作生机与活力。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抓好党建工作体系系统化建设,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造性地提出“党旗领航工程”,通过“早日站在党旗下”“党旗在我心中”“我为党旗添光彩”三个阶段,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在持续加强党建工作的基础上,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创新,形成“党建+思政”协同育人格局。结合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别设定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再次,强化学工部门开展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责任。在学校党委领导、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前提下,学生工作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牵头责任,推动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发展。
  2. 构建协同联动机制。首先,积极融合育人平台。建立健全多方共同参与、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积极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物理空间,形成“学校—片区—楼栋”三级育人空间布局,践行“校区就是社区,社区就是课堂”的育人理念,着力打造先锋型、学习型、平安型、美丽型、活力型的“五型社区”,让党的组织、党的声音和党的温暖进社区。其次,加强党团班一体化建设。在实践中,通过组织建设一体化(学生党员、团学骨干交叉任职)、组织运行一体化(党、团支部委员会和班委会三会联席制度)、作用发挥一体化(“党建+”模式),构建起了以党建为引领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还有部分高校通过“党建+思想引领”“党建+行为养成”“党建+学业帮扶”“党建+志愿服务”“党建+就业服务”等模式,探索形成党员常态化讲党课、党员带动班风建设、党员结对学业帮扶等有效举措。再次,创新教育管理形式。组织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找准人生航向,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小我”融入“大我”;在“国情观察”中明确使命任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一线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做到用双脚丈量土地,用真心浇灌理想,用汗水致敬青春,共同上好生动鲜活的“行走的思政课”。
  3. 完善评价考核机制。通过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扎实推进学校党建职责具体化、党建工作规范化、组织生活制度化、服务活动精准化,使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更为紧密。首先,在考核方式上,将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量测评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组织测评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综合使用实地走访考察、查询台账、召开座谈、测评打分、问卷调查等标准化考核手段和网络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形成一套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约束、激励机制,还要畅通反馈渠道,积极征集党员、非党员学生群体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年度述职评议、综合考评等形式反馈。其次,在考核内容上,从德、能、勤、绩等多个维度对学生党员进行全周期考核。严把学生党员的入口关、发展关、转正关,考察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理论素养、道德品质、学业成绩、生活作风、奉献精神和群众基础等多方面表现,将其纳入对发展党员的考核,保证党员发展的质量,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再次,在考核应用上,要坚持从严从实的考核原则,最大程度避免考核形式化、不严肃、不规范、不充分等高校基层党建考核易出现的问题。要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党员所在党组织年度党建工作情况和学生党员评先评优、荣誉奖励的重要依据;党组织应表彰在学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党员,及时批评教育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党员,对违纪违规的学生党员依照党章党规严肃处理。
  4. 强化保障支撑机制。做好高质量党建引领需要系统发力,必须做强支撑、做优保障。首先,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建设是完善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任务。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政治立场为根本性标准,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动态管理,确保学生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其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最基层党组织,始终处在教育管理大学生党员的第一线。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将其纳入工作重点来抓。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党支部,进一步加强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考核、教育培养等机制,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干部的考评,规范组织管理,促进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为加强大学生党员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再次,管理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注重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要按照“讲责任、讲作风、讲情怀、讲创新”要求,选优配强一支涵盖院系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培养教育管理队伍,并通过专兼结合的方式适当扩大队伍规模;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分类式、专题化学生工作培训,不断提升队伍的育人能力和专业水平。最后,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队伍建设、组织建设、日常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支持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推动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并有效助力思想政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