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高德胜 王亚蓉:人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

发布时间:2022-05-16
字体: 打印
分享:

  “逻辑起点既不是高悬于科学之上,或游离于科学之外的外加因素;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纯思辨性的先验产物。”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产生的逻辑起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予以反思的结果,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富有差异性的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支点因素。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与接受特点。

一、价值意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构筑国家“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途径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逐渐从教师短缺、课时不够、学科发展不足等“量”的局限转变为教育实效性欠缺和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等“质”的瓶颈。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某种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存在,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前提是人的需要。因此,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生成的逻辑起点是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瓶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思路。

  (一)从人的需要探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现实的人,无论是承担立德树人大任的教育者还是具有潜在教育需求的教育对象,都离不开人的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应。一方面,马克思曾在社会生产的意义上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偏离受教育者需要的教育活动是无效或低效的,不体察受教育者的生活生产现实的单一的理论教育是不现实和不合理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号召人民对德国制度进行“搏斗式”批判时指出:“各国人民的要求本身则是能使这些要求得到满足的决定性原因”。把握人的需求现状和阶段性变化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核心要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能够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自发建立,革命理论要同革命实践相统一。恩格斯在展望共产主义社会时指出:“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他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需要不仅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劳动的内在动因,还是人们进行精神生产劳动的动因。

  (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有益方法

  当前,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模式大致可以归结为5种模式:威权模式、趋利模式、信服模式、情感模式和浸润模式。威权模式也称为“命令—接受”模式,是过去经常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其优点是教育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缺点是容易导致认识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教育内化效果和外化行为不显著。趋利模式是受教育者在利益驱动下主动接受教育的模式,这一模式能够调动起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利益作为接受教育的驱动力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育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信服模式是教育者以理性、客观的知识作为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模式,其优点是能够以理服人,但是其对教育对象内在需求的关注度有待提高。情感模式是教育者借助特定的教育内容、教育场域、教育案例等,引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该模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是理论性稍显不足。以上是具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的教育模式。浸润模式是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在受教育者不自觉的情况下于创设情境或生活情境中完成教育内容传输的教育模式。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单一模式的教育行为较为少见,大都是以多种模式共同呈现。然而,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或是囿于旧教育理念,或是囿于旧制度惯性,以威权模式为主的教学方式至今仍有沿用。威权模式作为过去一段时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作用效果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权威的建构。在信息化民主化多元化浪潮等因素的影响下,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形象已经同过去发生了变化。与威权模式不同,趋利模式、信服模式、情感模式和浸润模式是基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前提下的教育模式,如果教育关系建构切中了学生的需要,那么教育过程就是真实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或虚假的教育活动。因此,威权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占比在逐步减少,教育者需要针对受教育者的需要展开深入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建构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能达到 “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具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从关系的建构开始的,这一基本命题是“无关系,无教育”。“从人学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其之所以产生,首先在于它为人所需,是人生存、发展、完善之需要的产物。”这从人类的宏观需求方面探讨了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逻辑起点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对教育对象思想施加影响的活动,如果没有基于教育对象的需要进行教育,那么对人的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变革将不会转化为现实的物质影响,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基于人的需要建构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后备人才,把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高校在“大思政”格局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力图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其本质是基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多学科协同整合教育资源建构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二、内在逻辑:基于人的需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主要目的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具有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远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对受教育者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摒弃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传统模式。

  (一)逻辑起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首先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逻辑。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学者们的讨论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逻辑起点的研究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学术观点。当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主要观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元结构说”“利益说”“国家说”“原始发生说”“人本说”5种。

  第一,“三元结构说”。杨威借鉴发生结构主义方法探讨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基本结构方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介体——客体这种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三元结构方式,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的形成。第二,“利益说”。巩克菊认为,人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根源,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物质基础与阶级意识的利益缘由。第三,“国家说”。邵献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国家主体或统治阶级,将教育者视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环节之一,强调教育者立德树人的职责与使命。第四,“原始发生说”。周军虎、何祥林与李俊奎、王升臻就思想政治教育原始发生于原始社会还是阶级社会这一问题进行过多次探讨,从历史起点的角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第五,“人本说”。曾文和张耀灿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看到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人的现实生活需要为基点。本文将人的需要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建构之逻辑起点的观点与这一观点不谋而合。但是,该观点虽然“看到人”,但并没有指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即将教育对象对教育行为的认同和教育内容的接受视为理所应当。假如教育者没有与教育对象建构起真实的关系,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存在的。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教育者基于受教育者的需要主动建构的,是对教育对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为我而存在的”教育关系。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时,提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形态,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从教育关系的建构开始的,只有被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要件。第二,主动建构性。简单的“命令—服从”的威权模式不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某种民主关系的建构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并未随着教育指令的下达必然存在,而是需要去主动建构的,要在全面把握不同群体的接受特点和接受规律基础上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基于人的需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关键是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毛泽东在土地革命时期谈到动员群众参与革命战争的时候,就重点指出:“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不同的受教育者其个人利益也是不同的,基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了解主体的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重点。

  (二)作为逻辑起点的人的需要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逻辑起点的人的需要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需要,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受教育者的教育需要。第二,受教育者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关键要区分受教育者的教育需要与物质需要以及精神需要之间的区别。教育需要内蕴着教育关系生成的前提。教育指令的发出者和实施者——国家和教育者需要在直接或间接满足教育对象的正当需要的过程中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从语义上看,有学者将逻辑起点的基本要求归纳为4个方面:“第一,逻辑起点是一门科学或学科中最常见、最简单、最抽象的范畴;第二,逻辑起点应与研究对象相互规定;第三,逻辑起点是一切矛盾的‘胚芽’,是事物全部发展的雏形;第四,逻辑起点同样也是历史起点。”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逻辑起点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人的需要之所以能够成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是因为:第一,人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基本范畴之一。第二,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相互规定。满足人的合理需要是建构有效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前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得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得以实现。第三,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个人需要与集体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动力源泉。第四,无论是在何种社会形态中,凡是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历史阶段,要想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相关教导,必须要考量人的需要。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实施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前提,关注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生成的逻辑前提。因此,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具有两个特征:第一,逻辑上的先在性。即作为统治阶级和教育者,如果不基于主体需要主动同教育对象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那么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则是无效的或者是低效的。第二,内涵的丰富性。人的需要包括多层含义,主要体现为整个人类的需要,某一群体的需要,个体的具体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要在人的诸多层次、诸多阶段需要中划分合理需要和正当需要。

三、建构原则:人的需要指向的是合理正当需要

  交往是思想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源头[13],交往过程中人的需要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向人学范式的转换,要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上从原先的“施加论”转向“生成论”和“建构论”,从人的需要探求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起点把握。人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生成土壤,通过人的需要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是使教育对象产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前提。

  (一)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中建构教育关系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逻辑起点的人的需要指向的是人的合理、正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依靠命令就能发生的。它的产生有其前提、基础和具体的行为构成因素。人的需要是实践的主要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判断人的需要是否合理、正当,主要依靠法律尺度和道德尺度,在“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过程中,国家和教育者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民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基于这一逻辑起点建构起来的教育关系不仅能够塑造人的精神世界,还能够转化为改造物质世界的现实力量。

  美好生活需要是建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价值指向。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科技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愈加多元化,而当前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体制内”人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实践活动,同样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从人的需要切入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生成,进而明确社会各个领域、各种身份的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治国理政作用。第一,重视人的需要,既要重视人的超越性需要,也要重视人的自然需要。一方面,人首先要满足“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才能引起新的需要,因此,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不能仅仅关注人的精神需要,还要关注群众对基本物质资料的需要,在物质实践中找寻精神需求点。第二,既要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也要发挥教育者自我确证的发展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中坚力量,在教育实践中生成生存需要和自我确证需要。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教师的自我确证需要指明了方向,基层领导干部和各学科各学段教师都要将自我确证需要作为动力,培植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第三,既要重视群体需要,又要关注个体需要。关注个体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特殊性与普遍性辩证统一规律的教育实践,关注个体需要是群体中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单一的绝对个体,不是搞特殊化和绝对化。“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全体中华儿女当前和未来阶段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旨要。某一阶段的群体在生产生活需求上具有共性特征,通过共性能够在总体上了解个体发展状况。例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及时把握“00后”大学生的需求变化和接受特点变化。对个体需求的了解程度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要通过个体发展需求及时更新对群体特点的认知。

  (二)在教育关系中实现内化与外化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建构基于以人的需要为核心的“需要—动机—行动”原理。第一,人的需要是教育者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思想政治教育所传导的思想、观念、规范能否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态度、外化为人的行为表现和行动习惯,是评估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准则。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应。建构有效的教育关系既要基于人的生存需要,也要关注人的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源泉。教育关系生成后,主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就从自发向自觉转变,逐渐产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这是内化的前提。

  第二,接受动机是人民群众将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基础。在实践中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受教育者会生成教育动机与教育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产生期待。此时,统治阶级和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改进教育话语体系和教育手段。根据美国行为学家克雷顿·奥尔德弗提出的ERG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归纳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既是相互关系的需要,又是发展需要,如果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偏离阶级属性或者不符合受教育者的接受特点,就会转向寻求较低层次的需求,出现“受挫—回归”的现象,因此,要精准把握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实际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及时培育角色期待与行为动机,实现教育对象由知情意到行为的外化。

  第三,人的行为动机的多样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呈现长期性、潜在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定阶级、社会、组织、群体通过切入社会成员的正当合理需求,促使其吸纳和认同社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对人意识与精神的影响最终体现在人的实践行为之中。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通过掌握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在主体的行为变化表现中得到检验。但是,起始于需要、作用于思想、体现于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需要长期建构和不断调适,如若教育者在短期内没有收到有效的教育反馈,或许会再次回到威权模式的教育理念中。因此,基于主体需要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理念需要较长时间的教育实践,方能使受教育者实现知情意行的转变。

四、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理论源于实践,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深深根植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时代需要为立足点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百年实践的宝贵经验,也是探究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逻辑起点的生动实践。

  (一)关注土地:满足农民需要创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典范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私有制,使土地归农民所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紧紧围绕农村现实问题开展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实践深刻体现了对人民需要的重视。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发现“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演讲”比“法政学校”更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政治思想传播给“穷乡僻壤的男女老少”,从教育对象的具体需要出发建构党和广大农民群众之间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通过变革教育方式和教育语言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念深入人心,争取更多的群众基础,在此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接受特点和接受规律,关注农民对政治的现实需求。

  另一方面,革命战争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的战争。领导人民进行战争,不能仅仅做动员工作,还要分土地给人民群众,关注人民切身需求。中国革命的根本在农民,农民的根本在土地。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并广泛传播,关键在于党解决了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土地问题。 “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只有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人民群众的正当需求,才能从根本上做好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与人民群众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必须要成为“群众生活的组织者”,才有可能获得认同,成为群众思想观念的塑造者。

  (二)发展生产:基于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和巩固政权的双重任务。“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和人民的共同需要。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因势利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生产和劳动之中,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思想保障。

  领导农业生产要集中群众的要求,遵循自愿和互利原则。在农业合作化初期,部分地区干部与生产者脱节,脱离农民的现实需要,改革推进不理想。实际上,基层工作者在明确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把握农民对生产改革的顾虑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循序探索改革步伐和方法,方能获得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建立起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农民生产与手工业关系密切。在推进手工业合作化过程中,活跃手工业生产、提高手工业者政治与组织觉悟关键要明确小生产者与资本家、师徒关系与劳资关系之间的本质区别,保证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公私合营过程中,工商业者之所以政治觉悟不断提高、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在于党中央充分考虑了工商业者合理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以和平赎买政策建构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与此同时,党中央还根据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接受特点确定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载体和工具。1955年,中共中央在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时,将学术批评和评论作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主要方式。将报纸、刊物、画册、书籍、广播等通俗的形式视为劳动人民的主要宣传方式。

  (三)走向富裕:尊重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体现为“两手抓”思想,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要想解放生产力,首先要突破“两个凡是”,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建设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解放思想是“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关键是在关系到人民利益和人民需求的地方寻找教育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具体实践陷入空谈,否则会对人们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经历过社会动荡的人们渴望秩序、渴望生产,在劳动实践中,党中央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向着四个现代化目标大踏步前进,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不能是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有效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解放生产关系解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是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党中央强调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者属性,批判了脑体对立的错误思想,从根本思想认识上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极大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优先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将科学家的爱国情与国家现实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创造美好:基于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统筹把握“两个大局”的前提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新教育理念、发掘教育潜能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可能。“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在实践中发展认识,培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关键是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中寻求切入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人民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转变为改造现实世界的物质力量,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治国理政实践不断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建构的核心要义。“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中国打赢的脱贫攻坚战是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的共同胜利。广大脱贫群众的精神面貌在劳动和奋斗中焕然一新,基层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在劳动实践和与基层干部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有效传播被人们广泛认同、内化、践行,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归根到底,就是党领导的基层工作者做到了深入人民实践,以人的需要作为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起点,为进一步促进精神的共同富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积累了宝贵的方法和经验。历史和现实表明,经济基础是构筑上层建筑的基石,促进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长足进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人民至上是基于人的需要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现实写照。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