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旷三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希望意识的当代表达

发布时间:2020-09-08
字体: 打印
分享:

 

 

 

  与以往哲学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满足于解释和说明世界,而是要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变现实世界并实现理想世界。这说明它蕴含着强烈的未来情结和希望意识,它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未来情结的集中表达和希望意识的科学彰显。

  

  人的双重性存在

  

  马克思明确说过:“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对马克思来说,一方面,人作为经验上的肉体存在物,遵循着自然世界所设定的外在尺度,即由外部事物本身的构成、属性和本质给人的活动所预先设定的准则行事。由于外在尺度是从客体的向度标示了人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具有客观的、不可避免的自在性和给定性,所以,人首先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他不能脱离诸种对象物而独立存在,他的生存状态也不能摆脱诸种现成的对象性关系自我规定,这就是说,他是以一种实然状态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我意识的存在物又蕴含着自己的内在尺度,即由自己的目的、需要和“本质力量的性质”所规定的尺度。也就是说,人通过自我意识把自身与外在事物区分开来,通过自我意识的对象性活动把自身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以确证自身“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由于内在尺度是从主体的向度展示了人自身的本质发展具有应然的、无可否定的超越性和理想性,因此,与其他自然存在物不同的是,人能够遵循自己的内在尺度,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依据自己的本质力量,通过自我意识的对象性活动即劳动,去超越各种给定的对象性关系,去打破那种预成的、定在的生存方式,去实现应然化的理想目标,去创造理想化的未来世界。人的生存方式则是一种不断打破相对定在、越出既定范围,以及既按照物质世界所设定的外在尺度行事又遵循人自身的内在尺度对外部世界进行自觉改造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的本质就是在肯定既定对象现实性的前提下,又积极扬弃和超越这一现实性和规定性,使之呈现某种潜在的可能性和显示某种预想的应然性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的历史过程作出了科学的历史解读。因此,超前反映和理想情结是它理论诉求的应有之义,未来意识和希望意识则是它理论视域的必然表达。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十分赞赏黑格尔历史进程受内在必然性支配的著名观点。但不同于黑格尔的是,他们心目中的历史进程绝不是某种精神运动的轨迹,而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结果。人们通过对历史进程内在必然性的认识以揭示和把握历史的未来趋向,也绝不是机械决定论的结果,而是辩证决定论的展开,因为历史过程的规律性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不是二元分离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内在关联的。当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时,实际上他对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作了非目的性的解释;当马克思说劳动者“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时,实际上他又对历史进程的非目的性作了目的性的解释。前者运用历史的尺度对人的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作出了客体向度的解释,即认知方式上合规律性的解释;后者则按照人的尺度对历史的客观进程作出了主体向度的解释,即评价方式上合目的性的解释。这两种解释在实践的基础上达致统一,共同作为马克思主义未来意识和希望意识历史展开的哲学前设。

  

  实践活动中的希望意识

  

  在马克思看来,如果像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样思辨地考察和直观地理解历史,就不会对历史的未来形成“明确的概念”,即便产生了一些关于未来的模糊概念,形成了某种混乱的希望意识,也不会变成现实,最终落得冻结历史未来、消解希望意识的结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从现实的活动出发去实践地考察历史,科学揭示历史的内在矛盾、内部本质和内在必然性,把握人类历史的过去形态、现在状况和未来进程,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以发现未来的新世界,把在人的实践生存方式中生成的希望意识通过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使之不断地现实化。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历史的方法是一种“从后思索”法,它从现实的活动出发去实践地考察过去的历史,“这种正确的考察同样会得出预示着生产关系的现代形式被扬弃之点,从而预示着未来的先兆、变易的运动”。众所周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根本“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要么思辨地考察历史,要么直观地解释历史,因而无法把握现实历史的必然进程,也无法对未来世界确立起“明确的概念”。他们只能满足于解释现存世界“从何处来”,而无法说明“往何处去”这一关乎人类未来的问题。

  

  “中国梦”与希望意识的当代表达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步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传统中的希望意识和未来学说,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希望意识作出了当代表达,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未来的科学学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在他看来,首先,中国梦是历史之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是“历史的接力棒”,承传着整个中华民族从饱受艰辛屈辱、悲惨苦难到不断抗争、不懈求索和奋斗,最终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这就是说,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是在“解释过去”“考察过去的历史”和接续光荣传统中历史地生成的。其次,中国梦是现实之梦,凝聚着“时代问题的强音”,是新时代的“时代主题”,“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表现出勇于面对矛盾、真抓实干和解决问题的现实关怀,也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面对现实中各种重大挑战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就意味着,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是在“敢于从事实际活动以实现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现实地展开的。最后,中国梦是未来之梦,是梦想之光、信念之望和力量之源,让“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怀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希望与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528

网络编辑: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