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郑洁、梁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2-18
字体: 打印
分享:

 

 

2015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指出,要“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高校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积极开展网络教学,这既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价值诉求。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实地发放问卷、网络在线发布问卷和重点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随机抽样选取了全国30所高校为样本,其中,985211高校9所,一般本科院校15所,其他高职高专院校6所。本次调查发放问卷共计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1份,其中思政课教师225份,大学生446份,有效回收率为95.8%。所选样本基本覆盖文科、理工、农林、艺术体育、医学等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

学生,具有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特点,调查的结果能够客观反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现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

为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紧随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对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现状进行准确把握和深入分析。

(一)总体情况:多数高校具备开展网络教学条件,但是开展时间较短,频次较少。

调查显示,针对“您所在高校的物质技术设备和设施是否可以支持思政课的网络教学”这一问题,45.78%的教师和59.42%的学生认为“可以”;有36.89%的教师和33.86%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17.33%的教师和6.73%的学生认为“不可以”。调查表明,这些思政课教师和学生所在高校已基本初步具备了开展网络教学的条件。这与国家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以及各级各类院校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密不可分。

在对“您所在的学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开展时间为”的调查中,38.57%的学生选择“1年以下”,28.03%的学生选择“23年”,只有6.73%的学生选择“35年”。同时,在“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经常开展网络教学”的调查中,48.44%教师选择“偶尔”,仅有超过23.56%的教师选择“经常”。这表明,目前,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但是开展时间较短,频次较少。

(二)主体认知:思政课师生普遍赞同开展网络教学,但是对已开展的网络教学满意度一般。

在本次调查中,高校思政课师生对开展网络教学的态度是了解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主体认知现状的基础。调查显示,有52%的教师和54.26%的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开展网络教学”表示赞同;同时,有39.56%的教师和40.58%的学生“对高校思政课开展网络教学”表示“一般”。只有8.44%的教师和5.16%的学生对此表示“不赞同。”上述数据表明,当前,师生对思政课开展网络教学普遍赞同,并不排斥。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网络教学的深入开展。

在本次调查中,师生对开展网络教学的满意度是了解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主体认知现状的核心和关键。在关于“您对高校思政课开展网络教学的满意度”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超过67.11%的教师和60.99%的学生均选择“一般”。这表明,虽然高校思政课开展网络教学得到了师生的普遍支持,但是,由于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师生对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是非常满意。

(三)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思政课网络教学的突出优势,但是思政课师生对网络教学内容评价一般。

正确认识思政课网络教学的优势是充分了解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次调查中,关于“与传统教学相比,您认为网络教学的优势是”这一问题的回答,74.22%的教师和73.32%的学生同时选择了“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这充分表明,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是网络教学的突出优势,这一点得到了师生的共同认可。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增强教学实效性。

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既是思政课网络教学的突出优势,也是网络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础。但是,与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师生对网络教学内容的评价一般。调查显示,仅有26.01%的教师和12.44%的学生“对当前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教学内容”评价“满意”,有66.82%的教师和73.33%的学生和超过2/3的教师评价“一般”。这表明,思政课师生对网络教学内容不够满意,没有达到理想目标。一次、、因此,以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成为推进思政课网络教学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四)教学平台:超过半数的思政课师生认为网络教学平台比较实用、方便,但是存在过度虚拟化问题。

网络教学平台是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发展现状是推进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对当前所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评价如何”的调查中,有15%的教师和17.26%的学生选择“非常实用、方便”;有35.11%的教师和45.52%的学生选择“比较实用、方便”;有43.11%的教师和32.02%的学生选择“一般”;有9.78%的教师和5.16%的学生选择“不实用、不方便”。这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师生认为网络教学平台比较实用、方便,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学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教学平台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设和完善。

与此同时,在对“您认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41.78%的教师和39.24%的学生选择“网络教学平台过度虚拟化”。这表明,在思政课网络教学的过程中,网络教学平台并不能完全代替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其过度虚拟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成因探讨

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诸如教学过程的信息化使得教学时间和空间不断延伸,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师生的知识面,一体化的教学平台促使教学更加方便和快捷,便于师生课堂外的交流与沟通等等,这些都较好地增强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可。但是,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仍旧存在着诸多现实性问题,诸如师生对网络教学满意度一般、教学内容有待优化、网络平台过度虚拟化、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等。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面临多种挑战,主导作用相对弱化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着较大挑战,其主导作用相对弱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网络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教师的经验优势、权威优势弱化。网络时代是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过去“教师知识一桶水,学生知识一碗水”的状态已经转变为“教师学生的知识均是一桶水”的情况,学生获取知识的数量剧增;同时,由于网络成为国外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战场,大学生容易受其影响,思政课教师的经验优势和权威优势容易遭到弱化。其次,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更新。网络教学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平等意识、参与意识,传统课堂教学中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再次,调查数据显示,在关于“您在开展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自身面临着哪些挑战”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68.89%的教师选择“缺少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服务”;有71.56%的教师选择“网络教学的学习、组织和管理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见,一利必生一弊,网络教学在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为思政课教师带来了多元挑战,从而导致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弱化。

(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足,总体利用率较低

在本次调查中,有77.11%的教师和61.88%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要取得成效,关键的因素”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时,有71.11%的教师和57.17%的学生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足”是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这表明,思政课师生已经认识到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性,但对其建设还不足,利用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师生的满意度,影响着思政课网络教学的教学效果。当前,大部分高校拥有自己的数字资源库、主题特色网站、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等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虽然包含了课程内容、授课计划、课后习题、参考资料等丰富内容,并且包含了文本、视频、语音等多种形式。但是部分内容和素材均来源于课本,有的高校甚至将课本中的内容“复制粘贴”到相关的教学网站和教学平台,致使不同网站和平台中的内容交叉重叠,教学资源质量低。此外,部分高校存在网络教学资源堆砌现象,只是把网络教学资源摆放或堆积在资源库中,整体教学资源难以形成合力,没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学生想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往往需要花较长的时间,致使学习使用效率低下。3

(三)教学环境保障欠佳,软硬结合有待提高

教学环境是网络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其对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的教学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信息化和网络化特征显著。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时空环境,离开教室和校园,思政课教师和学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仍然能够开展教学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部分高校已具备开展网络教学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但是,一些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表示,由于教学时间和地点的延伸,教学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增加,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等成为教学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威胁因素。此外,网络教学中的“软环境”——人文环境在网络中尚未形成,这与现实环境中的校园文化存在脱节现象。因此,教学环境的保障作用欠佳、软环境与硬环境需要实现有机融合、教学平台过度虚拟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四)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影响教学开展效果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调查结果显示,只有8.44%的思政课教师对“当前的网络教学运行机制是否满意”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了“满意”。同时,针对“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有51.56%的思政课教师和45.74%的学生同时选择了“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灵活”。上述两组数据表明,当前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普遍存在运行机制尚不健全的问题。此外,部分高校的思政课网络教学近两年才开展,网络课时较少,师生线上互动时间较短,运行机制处在探索的起步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政课网络教学的效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优化策略

在对高校思政课开展网络教学的现状、原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从加强师资建设、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构建科学机制等方面探讨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师资建设,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在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中,加强师资建设仍旧是重要因素,掌握着“讲什么”、“怎么讲”的主动权。面对网络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根本,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提高信息素养、提升管理能力,积极发挥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师角色的多元转变 随着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开展,“教师的主要工作不再是传递知识,而成为网络学习环境、活动、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和管理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成为网络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4因此,需要思政课教师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理念,主动适应新变化。一是树立平等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树立平等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二是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唯我独尊”的状态,树立开放的教学理念,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三是树立合作的教学理念。网络教学的任务也不是单凭某个教师的一己之力能够有效完成,为了能够保证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开展团队教学,相互合作,各有分工,各司其职,从而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实现共赢。

2.提高信息素质,实现技术与理论的协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也要具备过硬的信息素质。一是增强信息意识。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对信息的注意力和敏感度,强化信息感知力,培养学习和更新信息的意识,从而为主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问题奠定基础,使教学与科研互促互进。5二是学习信息知识。思政课教师要关心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主动从各种媒体中了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关注信息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发展状况。三是提升信息能力。思政课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和信息处理的方法,主动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技能。四是培养信息道德。思政课教师要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正确认识网络安全隐患,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在网络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行为。

3.提升管理能力,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网络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和空间突破了教室的限制,教学媒介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教师见不到学生,直接控制力变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进行教学组织管理的难度,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提升在教学平台中的教学管理能力。一是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时间长短和时段分布,研究学生在线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二是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思想动态,通过网络在线解答学生问题,注重与学生思想感情的沟通,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近期思想状况,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积极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制定计划以及选取合适的学习策略等方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四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一定程度上,网络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使教师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

(二)丰富教学资源,实现资源科学利用

网络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一种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面对教学资源建设不足,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应该有效整合和科学建设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1.明确建设目标,指明建设方向。明确目标是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纲”,能够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方向,让资源建设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资源整合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第一,实现资源的科学利用是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首要目标。资源的建设是为了能够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更好更科学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第二,资源的科学利用是为了能够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中间目标。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利于网络教学内容的优化,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整体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素质,这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根本目标。明确了上述三个层次的目标,能够让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更加顺利。

2.整合多种资源,实现科学利用。虽然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但是面对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重叠堆砌现象严重、缺乏分类、共享水平低的问题,需要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更新。第一,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为此,需要对多种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甄别和谨慎筛选,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将违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教学资源过滤,将虚假的、不可靠的教学资源排除。第二,对教学资源进行纵向分层、横向分门别类的整合。从分层角度看,各个学校要对校园内部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此基础上,各个地区可以通过共用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地区性资源整合,从而为全国的资源整合奠定基础。从分类角度看,不同的视角将会呈现不同的整合,可以将思政课的几门课程作为分类依据,将不同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归类和整合。

3.积极探索试点,建设网络示范课。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借助网络资源共享性强的优势,建设一批优秀的、具有示范性的教学资源,从而为提高思政课网络教学的效果奠定基础。对此,要积极探索网络教学试点,开发思政课在线课程,组织大学生开展“同上一堂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建设一批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6首先,积极探索网络教学试点,发掘网络教学成功案例,并采取多种方式将其进行广泛推广;其次,大力开发在线课程,开发慕课教学模式,组织全国范围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同上一节网络思政课,促进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此外,积极利用思政课名家名师在教学中的名人示范效应,建设一批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让学生共享示范课的同时,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树立榜样,促使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三)优化教学环境,保障教学有效进行

教学环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构成要素,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的实效性,发挥网络教学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作用,要适时优化教学环境,以保障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和有序开展。

1.优化硬件环境,提供技术设备支撑。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信息化的教学环境。目前,尽管部分高校基本具备开展网络教学的条件,但是为了能够不断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需要继续优化硬件环境。首先,各级各类高校应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重视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硬件基础设施的投入,适时对计算机进行更新换代,提高校园网络的传输速度,丰富数字图书馆资料库等等。同时,要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建设,积极提供各种培训和服务,制定培训制度,加快对相关人员信息素养的提高,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其次,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是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无论是学校自主开发、还是引进国外或者国内教育机构开发的教学平台,学校应根据思政课教学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加强教学平台的建设,提高知名度,创建具有特色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品牌。

2.优化人文环境,发挥隐性文化作用。在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中,优化人文环境,发挥文化的隐性作用对于增强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7首先,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网络规范教育。要组织他们进行专门的网络法规和网络伦理内容的学习,以此来规范、引导和调试自身行为,避免在网络空间中出现违法和失范的言论和行为,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优化网络文化大环境。西方国家凭借网络技术优势在网络空间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实行网络文化霸权。因此,要加强对网络文化传播行业的规范和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优化网络文化环境,从而为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网络大环境。再次,优化校园文化小环境。为了改善大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思政课的效果,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网络学习讲座、网络学习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使学生拥有舒适、稳定的网络学习环境和优良的学风环境,从而发挥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作用。

(四)构建科学机制,实现教学有序开展

为了保证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的有序运行,使其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需要从构建管理机制、互动机制、评价机制和反馈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管理机制。管理的本质是协调。构建管理机制,对思政课网络教学进行科学管理的本质也是协调,是为了进一步促使思政课网络教学能够规范化开展。首先,建立健全思政课网络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这是对思政课网络教学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要从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实施意见、组织管理机构、组织管理办法、经费使用办法、教学大纲、学分管理办法以及成绩评价标准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内容。要对各级各部门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定,并坚决贯彻落实到实处。其次,建立各级各部门有机协作的管理机制。高校应该在科学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学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分管宣传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指挥,思政课教师负责,以及辅导员和网络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管理机制。

2.互动机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为师生互动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进一步提升互动质量,要深入探索网络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机制,从而提高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创建有意义的互动情境。只有在真实性强、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情境中进行师生互动,才能增强师生互动的深度和质量。因此,要将课堂教学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等方式延伸到网络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网络教学活动中来。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印象管理。与传统课堂进行面对面的教学相比,在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距离感有所增加。为了能够有效增强网络环境下师生互动的效果,教师要学会印象管理,要促使自己具有让学生对自己有良好印象的主动意识,并且能够促使自身将这种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向学生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谈吐,从而促进师生之间建立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

3.评价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提高思政课网络教学实效性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网络教学的重要途径。首先,明确评价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作为评价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动态发展原则,根据参与主体在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不断审视对各项内容的制定,根据评价结果的反馈,再对评价内容进行调整与完善。其次,制定层次清晰的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明确细化,进行等级性的建构,将每一级的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从而构成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网络教学质量做出有理、有据的评价。再次,科学设定评价标准。质量评价标准是在各级指标明确的基础上设定的。评价标准的设定可以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标准可以被明确设定的内容,可以采取定量评价的方法;对于标准不易被明确设定的内容,可以采取定性评价的方法。

4.反馈机制。教学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是教师掌握教学进度,了解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思政课网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完善教学反馈机制,从而促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首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升反馈质量。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可以根据第一时间获得的反馈,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节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馈。教师不仅要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获得反馈,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馈,在向老师传递反馈信息时,可以表达出自身期望得到老师怎样的反馈,从而使教学与学生的双向反馈机制良好运行。再次,线上反馈与线下反馈有机结合。网络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为了能够全面提升网络教学的质量,需要将线上反馈与线下反馈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掌握教学反馈信息,为教师在网络教学中调整教学方案做好准备。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1

网络编辑:岚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