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思想政治教育

王建润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发布时间:2012-02-29
字体: 打印
分享:

  从国际视野来看,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价值观的多元化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正如湍急的河流不能没有航标一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尤其需要价值引领和文化整合,这是我们国家民族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我们理解,所谓“融入”,就是不能停留在过去那种单纯靠灌输的工作层面上,而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多样化大众传播路径,特别是多种审美传播形式的运用,变“两张皮”为有机结合,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态,进入踏雪无痕、润物无声的新境界。

  一、何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审美转换的现实可能性

  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党的文献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前者对应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后者对应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因此,从广义上来说,文化建设在范围上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由于精神文明建设通常又被分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大的方面,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一方面,它们从根本上都是要解决以文化人的问题;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结构,是“系统的,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 。作为狭义文化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必须以科学思想为引领,坚持真善美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仅要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而且要积极借助于文学艺术的审美传播手段,确保这种融入的有效性和覆盖面,增强其说服力和感染力。

  从人类文化的源头来看,思想与艺术的载体是同一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审美转换的历史基础。艺术是对于现实的审美反映,它同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紧密关联。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美,产生表达的欲望,并通过某种特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艺术作品的起源。最初,人们的这种艺术实践同生产生活的实践是不可分割的,表现出审美与人类生活世界、与生活实用的一体性关系;并且,它往往作为某种原始崇拜的信仰和仪式的需要而存在着。后来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艺术创作才从日常生产生活中被逐渐剥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精神生产活动和职业性工作。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人类轴心期那些伟大的精神巨人,如老子、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往往既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早期的哲学乃至政治法律思想,可以用诗歌的文体来表现;而早期的史诗,既承载着人们的思想,也诉说着远古的历史。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划时代的大师们,总是熟练地运用散文、随笔、游记、寓言、故事等各种形式,表达他们对于旧世界的抨击和对于新世界的渴望。在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党一直注重利用文艺手段开展政治动员和群众工作;在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同样需要并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使文艺的魅力和思想的光芒相映生辉。

  从文学艺术的本质来看,任何文艺作品总是承担着一定的思想载体功能,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审美转换的理论依据。不论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浪漫主义作品,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西方后现代艺术中的意义解构、碎片化、抽象派、无意识等,本身也是一种艺术价值观的表现,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虚幻的把握。德国文学被称作“思想家的文学”,这不仅表现在,它们的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观念预设和在一种逻辑的框架下叙述的独特叙事方式,也体现出严肃的创作态度及作家的人性光芒和社会责任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稳定,美国等西方政治学者提出政治社会化理论。“为了避免传统上资本主义的政治道德说教所引起的青年逆反心理,美国的公民教育更加强调了‘渗透性’。他们把道德内容渗入文学、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中,渗入课外和校外活动。” 在政治社会化的方法和途径上,既强调社会控制和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又十分重视借助于艺术感化、英雄崇拜、宗教熏陶、礼仪习俗等非政治教育手段艺术性地达致政治社会化的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政治组织,充分肯定文艺的社会功能及其干预生活的重要作用,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反对一切形式的虚无主义和消极颓废思想倾向,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提供了理论支撑。

  从政治斗争的现状来看,各国普遍都越来越重视利用文化艺术的形式和手段来传播其主导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审美转换的现实要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成为各国之间文明竞争的重要领域和主要方式。提出软实力理论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魅力造成吸引的能力” ,“在信息时代,软实力变得比以前更加引人注目”。好莱坞大片成为美国向世界传播和推销其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波士顿环球报》一位记者曾这样说:“美国的全球政治、军事势力范围实际上是有限的,但由于美国文化在世界各地占有支配地位,使这个世界以一种更深刻、基本和持久的方式日益美国化,结果是,美国利用军事和经济力量没有达到的目的,却利用软实力轻易达到了。”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实际上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比拼文化软实力的竞技场,各种象征性的生活场景、图片、多媒体、专场演出正在成为重要的也是主要的展示手段。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来引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立足于中国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必然选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总体目标架构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旨在秉持一元与多元的辩证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与社会多样文化形态和多元价值观的相互依存和碰撞中实现有效的社会传播,发挥其对于大众文化的引领作用。它一方面要求思想理论建设从强调“形”转为“形”、“神”并重,善于调动运用文艺的审美传播手段;另一方面,文学艺术自身也必须自觉承担起思想载体和价值认识功能,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在艺术审美过程中发挥思想认知和道德教化功能。

  二、何以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审美转换的时代紧迫性

  运用多种审美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来自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中所指出的,必须“着眼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和文艺作品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人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 。提出这种由思想教育到艺术熏陶和鉴赏的审美转换,我们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审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回应了人民群众丰富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质量的精神追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提供了现实切入点。

  从人类审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经历了一个从与日常生活世界浑然一体到两者逐渐分离,乃至审美活动彻底脱离生活世界、走向纯粹自律的审美自觉并形成自立于生活世界之外的审美世界的过程,其结果是专业性艺术活动领域和专门性审美创造活动的产生。这是社会分工日趋发达,特别是现代化过程中主体性凸显的必然趋势和产物。但现代化的发展也带来文明的“苦果”,产生种种丑恶现象,破坏了人们心中诗意的光环,导致艺术领域里“美的消解”和审美向“审丑”的背反。与此相对应的是日常生活领域里美的泛化,审美不只局限于精英分子的象牙塔,“它以欢快的姿态降临到普通群众的世俗生活之中,在酒吧、商场、俱乐部以至广告传媒、橱窗设计、美容化妆、时尚展演等各个场所,处处显露自己婀娜多姿的身影,成为商业经济的最好的舞伴。”德国美学家韦尔施甚至认为,今天的消费者去商场购物,“实际上不在乎获得产品,而是通过购买使自己进入某种审美的生活方式” 。

  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4500美元,正处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将发生重要变化,从吃饭、吃药逐步向吃文化的较高需求层次跃升,从求富、求知向求美、求乐的更高精神追求发展。这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就抓住了价值观建设融入时代发展潮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切入点,易于产生强烈的共鸣,取得显著的成效。

  第二,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带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呼唤突破二元对立的线性思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提供了主观方面的条件。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并继续在使我们国家的面貌、党的面貌、人民群众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一个突出方面,就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作为改革者、建设者和成果享受者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关系和生活方式,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

  这一总体发展态势标示着人们在新社会实践中交往方式和主客体关系的重大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单一的主体——客体线性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再是思想灌输的被动受体,而是能动的教学实践的主体,他们不再满足于“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式、不可逆输入方式。必须充分关照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认知和交往关系,引入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体系,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是社会交往实践的关系,是一种主体(教育者)——客体(被符号化了的对象性人类世界)——主体(受教育者)的模式。” 在这里,教育过程是通过被符号化了的对象性人类世界这一中介,实现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和信息的传导,只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都充分发挥出主体性,才能较好地实现其应有的教化育人作用。

  应该看到,审美活动是一种主体性建构和凸显的活动,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伴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而蓬勃兴起的社会精神实践活动。各种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所建构的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助于人们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激起道德的需要与动机,实现社会化的思想认同。把审美活动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之中,就是要借助于真——美、善——美的形式路径,主动积极地建立这样一种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关系,破除二元对立的消极被动的主客体关系和缺乏责任意识和独立自主性的虚伪“道德人”目标追求,以各种审美载体和审美对象为中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其对象之间,形成良性沟通的交互式能动关系,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式、积极进取意识和美好道德情操的时代新人。

  第三,现代传播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和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文化和信息的传播业态和传播方式,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审美转换的紧迫性并为之提供可资利用的客观技术条件。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重大突破,催生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大众传播媒介,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新兴网络传播媒介,以其即时性、交互性、低廉性等特点和优势,无所不在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传递速度、规模和影响范围大大超越了一般大众传媒。同时,网络技术推动着传统媒体的整合与创新,并不断催生新型文化业态,它们不仅是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而且提供了思想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新传媒时代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信息的海量性和传播的自主性。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双向乃至多向交流平台,借助网络这个平台,人们不仅可以获取信息,而且可以发布信息。网络的自由下载和上传功能,扩大了受众接受信息的自主权,拓展了受众的信息发布能力。应该看到,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推进了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导致各种信息错综复杂、真伪难辨、良莠不齐,信息便利与信息陷阱、积极思想与消极言论、正确观点与错误倾向并存,构成了特殊的网络舆论场。

  在新传媒时代,如何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传播,是一个新的挑战和考验。当前文学艺术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低俗、媚俗、庸俗和泛娱乐化,脱离大众生活的所谓个人化写作,违背美的规律的自然主义的“审丑”和搞笑,诸如此类思想“慵懒”和精神“懈怠”的现象,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解。既然竞争和选择不可避免,那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向思想方法的引导转变,着力培育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教化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种提升了的普遍的和共同的感觉”,这种“共同的感觉中始终包含了判断和规定判断内容的判断标准,教化就是一种对判断力的培养。”而艺术审美活动恰好提供了一种提高判断、鉴别的品味与格调的可能途径。因为“审美艺术最执著地追求之一,是制造陶醉世人的吸引力”,而“所谓艺术吸引力,就是艺术作品将接受者引向自己周围的精神改变作用” 。从宣传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通过艺术形式建构的独特时间和空间环境氛围,有助于增强感知记忆的深刻性和认同度,提高思想和信息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经由感情认同和价值认同达致更高层次的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

  三、何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审美转换的实施路径

  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就是要在思想道德领域和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中,把灰色的做成彩色的,把枯燥的做成动情的,把紧张的做成轻松的,把烦恼的做成愉悦的;在概念化、教条化的单调说教向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及其审美还原中,使人们“发乎情而止乎礼”,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熏陶与精神洗礼。

  (1)弘扬先进典型的人格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价值理想、广泛遵循的价值准则,必须高度重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人物的示范引导作用,着力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人格象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传播审美转换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精心策划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价值内涵的舞台、影视艺术形象。这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对时代英雄人物的讴歌颂扬,如电影《孔繁森》、《任长霞》以及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二是对各行各业模范人物的真实呈现,如20世纪60年代初的电影《青年鲁班》和《红色背篓》,新时期的《黄土谣》、《士兵突击》等。当前,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机构,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把创作和生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人性大片放在重要位置上,集中一批人力、物力、财力,抓住选题策划、创作组合、宣传推介等若干重要环节,给予切实的关心、指导和扶持,在现实生活矛盾冲突的艺术再现中,展示英雄模范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以榜样的人格感化力量赢得社会大众的理解认同,向世界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真实形象,在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和竞争中掌握主动。

  (2)凸显理性叙事的形式美。通俗化的一个表征就是讲故事,会讲故事就是最大的通俗化。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要善于在逻辑框架下展开叙述,从而使思想具有艺术的魅力,使叙事具有逻辑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那样能够信手拈来,熟练运用文艺作品增强思想表达的感染力;要从书斋学府的象牙塔里走出来,深入生活、接触实际,从人民群众的火热实践中寻找鲜活的事例。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民族化的通俗语言和叙事方式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令“蒋介石无可奈何地哀叹‘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 。今天我们更应该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融思想的力量于生动叙述的优秀通俗理论作品。

  (3)彰显社会仪式的崇高美。仪式呈现在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早期的原始的图腾崇拜,到农业社会祭祀天地日月以求风调雨顺,以及后来发展出来的各种宗教仪式,既营造出集体生活的共同氛围,也寄托着某种美好的心愿。仪式的规范、庄重、神圣,可以在人们的心底激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超越自我的献身精神。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融入各项重大活动、重要仪式、节日庆典中,建立和规范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成人仪式等礼仪制度,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近些年来,仪式的运用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今后可以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宣誓就职仪式、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仪式、各行各业的就业上岗仪式等,来增强对于指向共同理想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的集体记忆,强化仪式崇高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4)塑造传播主体的形象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应该具有美好的个人形象,这不仅体现在外部的形体动作语汇,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文化涵养。过去经常讲,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说法,其好的一面是突出了思想理论工作的崇高性质和重要地位,不足的一面是有点居高临下,失之于机械和生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既要紧密联系当下中国的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实践,分析、阐释和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又要讲究表达的方法、形式、艺术等技术层面的各种因素以及个人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这就要求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积累并能够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功底、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洞察力、对大众心理的科学把握以及高超的人际沟通技巧。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当前需要大力加强和改进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注释略)

  参考文献:

  [1] 孙伯鍨、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和现状(上、下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 王元骧:《文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 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

  [6] 肖•阿•纳奇拉什维利:《宣传心理学》,金初高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编辑:张 桥)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