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叶子鹏:“两个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深厚底气

发布时间:2024-12-25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又是催人奋进的目标愿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完成好这一中心任务,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规律性认识,解答实践提出的崭新命题,以源源不断的理论创新引领壮丽恢弘的实践创新。在此进程中,“两个结合”始终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深厚底气,为中国式现代化高歌猛进赋予了不竭动力。 

  “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历史长河,百转千回。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又是一部不断探索和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接续探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两个结合”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思索与酝酿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目标,明确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我国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以“一化三改”和“和平赎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目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和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像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既反映了我国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具体实际,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是“两个结合”的生动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百年征程潮平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的伟大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在“两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两个结合”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气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宣示了百年大党的强大底气与历史雄心。 

  百年峥嵘过,风华前处看。我们党之所以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两个结合”贯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也必将作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自信与底气,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马克思主义“魂脉”引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于能用普遍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其自诞生以来,始终以其建设性力量参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塑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熏染下,赓续千年的中华文明得以再度青春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国大地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化,而不是照抄照搬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进一步激活中华文明,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回应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挑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向前推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关乎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只有根植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和更新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断裂和消解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被冠名“中国式”,就在于其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气度与辽远的世界胸怀。中华文明以其丰厚思想滋养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品格。以马克思主义为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魂推动“两个结合”,在“魂”与“根”的融会贯通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汇聚与显扬历史和文明的深厚底蕴,彰显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推进“两个结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要做好“两个结合”大文章,推动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 

  一以贯之坚持“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作为推动“两个结合”的重要主体力量,在百年奋斗中形成了坚持“两个结合”的伟大传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形成与确立的。新时代新征程,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两个结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 

  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围绕中心任务进行理论创新,结合时代特征推进“两个结合”,既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党和人民的期待与呼唤。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两个结合”的实践场域,直面事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树立系统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研究中国实际,发展中国理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科学理论和有效对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和全新选择。 

  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绵延至今的文渊文脉,让我们有底气、有信心去挖掘和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增强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的责任感紧迫感,以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实践为历史坐标,找寻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共同之点、契合之处,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锻造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党建教研部研究生王俊驰对本文亦有贡献) 

  作者:叶子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网络编辑: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