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田鹏颖: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逻辑

发布时间:2024-10-26
字体: 打印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伟大样本,其超大人口规模、文脉赓续不断、国运跌宕起伏的独有特征,决定了中国只能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对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具象呈现,规避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既有缺憾,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的固有弊端,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世界提供了东方经验。 

  一、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历史中走来 

  回溯百年峥嵘岁月,我们党坚持不懈探索现代化道路,始终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念兹在兹的历史宏愿、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上长出来的现代化,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走来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踔厉奋发开创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道路。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对中国现代化的探寻 

  18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滚滚车轮,西方各国相继走上了现代化道路。与此同时,我国的清王朝统治者骄傲自大、故步自封,沉迷于“天朝上国”的幻想里,拒绝接受外来文明的洗礼。迨至近代,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文明凭借其强大军事力量蛮横地闯入中华大地,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与被压迫民族意识觉醒的交锋对决之中,中国开始走上了“被动现代化"探索之路。一大批有识之士怀揣现代化梦想,努力尝试革故鼎新,他们在器物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积极向西方学习以抵御外侵,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各种救国方案“你方唱罢我登场”。由于缺少科学理论和正确革命力量的引领,这些救国方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期待,最终均以失败告终。实践证明,中国在这一时期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在本质上仍然是一条传统封建社会的“老路”,所以未能挽救民族于危难之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毛泽东曾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究其原因,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复制粘贴”西方现代化方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现代化的独有难题。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被彻底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能够独立、自信地屹立于世界东方。从此之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迎来了新的希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这一时期,我们党把现代化建设的构想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历史地逻辑地联系起来,充分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实质上是以中国革命的内在需求为逻辑起点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最初的理解即为“工业化”。毛泽东基于近代社会的国情,曾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要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这里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实现“现代化”的向往憧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摆脱了近代以来中国以依附方式开展现代化探索的历史无奈,真正开启了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全新征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开启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相对有限,一定程度上学习甚至照搬了苏联的现代化建设模式,虽然总体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时间不长,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意识到复制苏联工业化经验并非唯一可行之道,必须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从此开始独立自主思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方案,迈向了“主动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四个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中探索、总结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1953年,伴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有计划、成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总路线的要求,我们党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现代化事业迈出了由探索走向实践的第一步。我们党高度重视协调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文明的“伟大国家”。遵循着这一伟大的构想,周恩来于1964年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愿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及时果断地把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重新厘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机制,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实现路径,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航船劈波斩浪、一往无前。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和“小康之家”这两个重要命题,并将“小康”视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最初语境和实践样态。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旨和价值导向,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于现代化进程之中,深化了我们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同时,邓小平着眼于人民的幸福安康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初步提出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为根本依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现代化整体战略,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基于“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新“三步走”战略目标,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胡锦涛同志以科学发展观构建“两型”社会,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人的现代化置于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既彰显了现代化的价值旨趣,又昭示了现代化的动力源泉更凸显了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们党百余年的历史进程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历史性成就,以宏阔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摆在治国理政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不断臻于完善,并由此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叙事结构、思维逻辑、实践向度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拓展为包括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美丽在内的全方位现代化,这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整体。新时代以来,现代化伟业蹄疾步稳、阔步向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主动解决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科学精准地把握了时代发展的前进方向。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这艘“巍巍巨轮”构筑起坚实的物质基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立足时代现实、中国现实、世界现实,持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式现代化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持续走稳走实,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中国文化纵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关系,为在中华文明宏阔深远的历史根基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引。 

  ()中华文明连续性 

  中华文明连续性是赓续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文明依据。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内化力、延续力和凝聚力,是推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精神追求、价值理念,蕴藉着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从历史深处走向光明未来。从历史上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渗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思想观念和历史实践中,中国人民一以贯之民为邦本的人文精神、正心志的个人修养、清正廉洁的为政之道、天下为公的天下大同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通往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和文脉底蕴。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上一条符合自身历史轨迹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代化建设由外源性向内生性转化,我们成功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化解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了西方现代化的冲击,冲散了“现代化=西方化”的“宿命”迷雾。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为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宽广的历史维度与多元的历史坐标。我们应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置于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置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实践场景中去全面把握。不难发现,正是在充分把握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中华文明史中,中国式现代化才拥有了自己的本和源、根和魂。正是中华文明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的延续性、稳定性,才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最核心的历史方位、基本前提与中国特色。 

  ()中华文明创新性 

  中华文明创新性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返本开新的精神动力。纵观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守正创新、革故鼎新是中华文明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的关键锁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积淀了辉光日新的精神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赋予了中华文明换羽新生的强大动力。在中华民族“革故鼎新”“日新之谓盛德”“夫道有因有循”“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等创新文化滋养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的方法论,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溯古观今”“与时俱进”中展开的,其本身就是中华文明自我更新的硕果,并非文明断裂的产物。正是我们党在牢牢把握“守正创新”的思想真谛下,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善作善成”,以“自我主张”摆脱“学徒心态”,用人本逻辑超越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用文明互鉴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文明冲突,用环境保护超越西方现代化的资源掠夺,用互利共赢超越西方现代化的零和博弈,最终开创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范式。概而言之,中华文明的长河行进到了现代化的渡口,吸须激扬“创新性"来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持续增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 

  ()中华文明统一性 

  中华文明统一性是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的历史根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鲜明地体现为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突显了中华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追求。回望历史长河,各民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文化、孕育了伟大精神。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流交融历史格局。秦朝开创大一统局面,开启了“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为象征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从政治认同向度考察,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基因,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领导为保证,使全党在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航船不偏航、不叛道;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和制度体系下进行的现代化。从主要范畴向度考察,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思想传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凝心聚力的历史根基和内生动力,坚持人民至上、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式”的独特与精彩,无不诠释着现代化规律与文明发展规律的内在统一。 

  ()中华文明包容性 

  中华文明包容性是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开放包容的精神源泉。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强调“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在民族交融、宗教融合、文明汇通问题上,中华文明逐渐形成了以开放、融合、借鉴为核心的“包容性基因,进一步阐明了中华文明是多元并存而非“唯我独尊”的独特文明。中华文明“兼收并蓄”的包容性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文明基因,使中华文明在与世界文明的交往交流中以广阔的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华文明蕴藉的包容性决定了中国在面对现代化的普遍议题时,旨在追求一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想境界,以开放的胸怀交流互鉴学习,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兼容并包世界文明的各种有益成果,超越了西方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的现代化模式,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新方向、新选择、新方案,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华文明和平性 

  中华文明和平性是涵养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之路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家”,推崇“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国虽大,好战必亡”的和平箴言,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和为贵”“亲仁善邻”的和平共处之道,奉行“忠”与“恕”的和睦交往原则。纵观中华文明史,对和平的追求内蕴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正义的价值共识,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的文化内涵。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和平发展而非谋取独裁霸权的现代化,展现出共同铸就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交流互鉴、共商共建、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主张建设和平友好、繁荣兴旺生机盎然的世界,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式现代化弘扬立已达人的精神,从面对世纪疫情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到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呼吁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再到面对发展赤字提出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为处于历史转折点的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指明前进方向,彰显了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世界观特征。 

  三、中国式现代化凭借“两个结合”得以创造和拓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两个结合”的文明产物,蕴含着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一个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 

  回望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光辉历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历史唯物主义叙事逻辑中,“第一个结合”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功开创并不断推进和拓展的根本依循,这“大逻辑”最显著的特色昭示了解放思想这一方法论的大智慧。“第一个结合”作为一次思想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命题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也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宏阔的思想文化空间。 

  早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就提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些新的东西。”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打破了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思想束缚,成功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证实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生动诠释了我们党是一个敢于思想解放、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善于运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的新型政党。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在一穷二白、民生凋敝、封闭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崭新课题。从早期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并独立自主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彰显了在解放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品格。1978年,在全党全社会展开了一次全国性的思想解放的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诠释“中国式”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成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都离不开思想理论的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翻开历史画卷,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增强人类文明发展动力的思想解放史。“第二个结合"作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供给丰硕的历史内涵和丰厚的精神滋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蕴含的立场、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相融、相通,两者具有结合点”和“契合性”。在两种来源不同的思想文化相互契合的条件下,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的实践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璀璨夺目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质言之,若从“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实践力量维度审视,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强劲的现代活力,赓续千年的文明精粹得以再度焕发青春。传统文化中“三纲”“三从”等封建思想糟粕,都被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彻底批判。若从“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成就维度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滋养着马克思主义,进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有益成分。将传统文化中的“民胞物与”“事必躬亲”“民为邦本”“亲仁善邻”等治国理政之道,融摄、提炼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构建中,形成了诸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创新话语。两者的结合发生了深刻的“化学反应”:一方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缔造出了新的文化生命体,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根脉”和“魂脉”的相互成就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要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深度融合,实现了重大思想解放,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全新的话语体系。概而言之,“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打开了创新空间,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层面提供了诸多开创性的认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 

  (三) “两个结合”的辩证统一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底色 

  “两个结合”作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成果,蕴藉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这-本质属性。“两个结会”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统一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之中,两者相互促进、彼此支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作出的新的理论创造。 

  从内生逻辑来看,“两个结合”彼此联系交织,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一个结合”具有'总体指向”特征,解决的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具体实际,特别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和理论基础,提出了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要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第二个结合”带有“重点凸显”属性,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同时,其以深厚的文化资源滋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质言之,“两个结合”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机制,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闪烁的理论光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气韵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征程,赋予了现代化道路以鲜明的价值坐标、科学的真理维度,从而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底色。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载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接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历史性飞跃,以奋斗挺拔之姿态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在不可逆转的民族复兴大道上昂首前行。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在19世纪50年代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未来作出的科学预言,这-预言佐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是契合中国国情、历史经验、文化特征的社会主义。马克思预言后的170多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新的文明叙事、复兴叙事,是基于国情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思维窠臼,向世界展现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工业革命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进程,资本像是具有强大裹挟能力的“一种特殊的以太”,成为西方现代化赖以生存的原生驱动力和价值旨归。以资本为中心的价值选择,忽视了“自我人格生命”的重要意义,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这种以资本为主导发展起来的文明是附属于“物”的文明,人的主体地位被逐渐边缘化,人身权利彻底沦为西方国家利益至上的“遮羞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的支配下遭到阻滞。中国式现代化高扬人的主体价值,使人从“对物的依赖性”中解放出来,弥合了人的逻辑和资本逻辑的断裂,把“物”的独立性转变成“人”的独立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迴异于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资本至上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以贯之的“人民性”的鲜明品格,把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诠释了其对人的本质的复归和对人的发展的促进。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极度膨胀,“人为物所役”“见物不见人”,以至于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西方现代化塑造了物欲横流的畸形社会,人们一味沉浸在物质欲望堆积起来的幻象中,精神世界日益空虚,由此导致人类难以“诗意地栖居”。追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发展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经验和实践要求。物质文明是底气,是中华民族昂扬于世的物质基础,若没有物质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只能是空中楼阁:精神文明是骨气,是中国人民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如果缺少精神文明的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一定会缺钙软骨、楼阁垮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两者要相向而行、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协调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明确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之一,充分肯定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图景的经验意义,表明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新的水平。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西方现代化是以利益为主导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模式的评价尺度以增殖、财富和效率为关键要件,虽然给社会带来了“庞大的商品堆积”,但贫富分化极其严重,其内在逻辑依然是少数人的富裕而不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的现代化,进一步丰富了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和实践内涵。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少数人剥削、压迫、奴役大多数人的西方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命定论”,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破解西方现代化的片面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宏伟,更需接续奋斗。我们必须立足当下实际,着眼未来发展,一以贯之地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人民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不懈努力。 

  ()中国式现代化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回顾西方现代化发展历程,现代化是人们不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而完成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发达国家提前步入工业化时代,资本家不顾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肆无忌惮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这种竭泽而渔的开发模式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工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行“绿色新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西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从把环境保护纳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再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以贯之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深谙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真谛遵循产业结构的绿色化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培育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等一般规律,在构建宜人乐居的生态环境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巍巍巨轮破浪前行。 

  ()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和平力量迅速崛起,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格局变革加速推进,人类社会进入发展调整的关键时期。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崛起多是通过对外扩张、压制奴役其他国家人民实现的,充满暴力和血腥。在这种野蛮基因之中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秉持国强必霸的逻辑,西方中心论、普世价值、文明优越论等大行其道。中国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方式完全不同的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从属模式,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秉持交流互鉴、共商共建、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主张建设和平友好、繁荣兴旺、生机盎然的世界,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彰显了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建设更加光明美好世界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我们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模范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完整,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中国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努力,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重塑国际秩序,为人类发展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其所呈现出的中国逻辑和实践样态,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提供新视角、新路径和新范例,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有益的中国借鉴。 

    

    

  作者:田鹏颖,哲学博士,二级教授,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 

  网络编辑:金秋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