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乌云格日勒: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多维度解析

发布时间:2024-06-14
字体: 打印
分享: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同时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点任务,其中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位列各项任务之首。可见,新时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整体民族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事关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特别是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纳入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进一步指明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方向和基本遵循。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既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又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新形势下,不能只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作民族工作领域的任务,而必须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宣传工作全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断取得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成果。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及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党中央也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多维度深刻把握其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高质量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从理论维度、文明维度、物质维度、实践维度等不同层面不断深化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识,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正确对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有形有感有效”持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凝聚起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理论维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 
  何谓精神家园?精神家园是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对个人而言,精神家园是在其所经历的生活记忆、思想感悟和不断反思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追求;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精神家园则积淀了其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集体记忆和价值观念。不同的思想传统蕴含着不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思想传统,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具有独特品质。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把握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费孝通先生在1988年就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理念,并指出:“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在“多元一体”基础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寄托及价值认同的总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复合概念,“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分别体现其主体性、方向性、本质性和同构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基础,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实体的存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就成了无根之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没有深厚的高度一致、各民族相互集体认同的思想保障,也就不存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之“共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代以来在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出现的,而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早在先秦时期就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古人已经认识到“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修其教不异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礼记·王制》)。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创立中央集权的王朝,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汉代开始中华民族进入更大规模的交流融合的进程。数千年来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向内归聚”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可以说,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共同发展、共同巩固统一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在深度交流融合中共同性不断增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坚实基础,形成了虽和56个民族一样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的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实体。
  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实践始终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向前推进。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充分吸收前人成果,对“共同体”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共同体内部矛盾的考察,深刻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改造国家政治共同体的物质力量,指出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下“虚假的共同体”的弊端,进而提出“自由人联合体”这一“真正共同体”的构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传播和使用,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结果。从夏鼐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到这一概念在理论界和实践工作领域逐渐被接受,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发展、使用这一概念的过程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超越性的论断,形成极具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实体,是“物质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主观反映,是“社会意识”。从本质上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民族认同,是中国56个民族的集体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相伴而生、相辅相成,二者同时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当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决定了其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的作用。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牢牢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是着眼于世界民族问题发展形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国家层面的最高认同感、归属感。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凝聚核心。“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新时代新征程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何更好坚持这条主线,关键在于全面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一是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即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二是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唯一核心标准,无论是目标方向还是具体建设内容,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标准。三是要理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二者的关系。前者是主线和“纲”,后者是具体工作。二者都聚焦于从精神意识层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归聚人心、凝聚力量、统一意志,前者更强调内心深处的认同,后者更注重外化的“有形有感有效”。在具体实践中,既要把握好工作主线和内心认同,更要把具体工作落实落细。当然,“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发挥制度机制的作用”。
二、文明维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遵循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产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之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着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动将工作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位布局中,遵循其基本要求,为完成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注入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深刻把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位和布局。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文明起源进入加速阶段。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是中华文化的坚定守护者、传承者、创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胸怀“国之大者”,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新时代新征程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完成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迫切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要求,顺应中华民族的发展大趋势,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摆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大方位、大布局下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大势、顺应时代、主动作为,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出成效、建出质量,建设成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准确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遵循和要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的基本要求,为完成新的文化使命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民族工作与文化工作密切相关。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立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事实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也不照搬,真正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二是秉持开放包容。百川归海,华夏同根。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来都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在集聚融聚中化解冲突、凝聚共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不断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坚持“两个结合”,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探索理论创新,努力构建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民族工作的重要作用。三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确保方向正确、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引领时代。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守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守好“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之正、守好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文化主体性之正,不断在思路、话语、机制、形式上创新。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因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在守正创新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让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物质维度:正确对待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高质量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进步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党也清醒认识到,加强民族地区发展进步,不仅要有物质力量的支撑,更要有精神力量的涵养,哪一方面力量都不可缺少。
  我国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中心任务变化,党的民族工作着力重点也有所不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不断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党中央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在全国改革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位置,领导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年里,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从5.1万亿元增长至11.8万亿元,年均增长高于全国同期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7%、10.2%;铁路运营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别达到4.2万公里、134.3万公里。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党中央把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正确理解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高质量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一对重要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族工作既要重视物质层面的工作,更要重视精神层面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力量“管肚子”,精神力量“管脑子”。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管肚子”和“管脑子”的问题都要解决好,哪一方面问题解决不好都会出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不会自然带来民族团结,更不会自然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抓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国家认同建构,就会不恰当突出某个单一民族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形成狭隘甚至极端民族主义。国际上的反面教训有很多,如南斯拉夫曾是东欧最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内外原因叠加导致其解体,而内部原因主要是联邦政府对各共和国所谓的“自主权”听之任之,特别是放任各共和国利用文教自主权修改教材,纵容了狭隘民族主义,加速了国家分裂。
  活学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把握好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坚持人民至上,提升各族群众生活品质和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要善于突出问题导向,运用系统观念和守正创新的认识论、方法论,正确对待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物质和精神并不是此消彼长、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角色”不同,很大程度上不可相互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成就。各民族共同步入现代化不是简单的经济发展问题,不能只加强物质保障、轻视精神建构而忽略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也不是单纯精神层面问题,需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基础保障。推动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算好经济账,也要算好政治账。只有将改革发展工作同精神意识建构统筹推动、同步建设,才能使物质和精神二者良性互动、双向促进。为此,要将改革发展的成效体现到维护祖国统一、惠及地区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上来,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得牢不可破。
四、实践维度:立足“有形有感有效”,持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党中央也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作出一系列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做好精神意识层面的工作,关键在于落细落小落实,关键在于“有形有感有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立足“有形有感有效”,做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有感受、效果好的工作,润物细无声,持续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价值认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要在各族群众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各族群众牢固树立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中华民族历史观在“五观”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要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着力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形成和当代建设实践故事,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发展进步、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的故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进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要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充分利用各类平台阵地开展理论阐释、政策解读和政策宣讲,完善基层文化产品供给保障服务,开发更多体验式、沉浸式宣传教育载体和阵地,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用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的宣传教育激发各族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建设中华民族视觉表达体系。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是各族群众文化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载体和有效手段。要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大力挖掘各民族共享共有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出更多产生广泛共鸣、增进爱国热情的符号和形象,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要将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符号形象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让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推动构建融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为一体的中华民族视觉表达体系,打造一批充分吸收现代文明成果的文化标识、领袖符号、人物塑像、大型雕塑、地标性文化建筑等,推动形成科学完整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视觉表达体系。
  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提升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程度。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要求和有效途径,也是各民族参与祖国建设、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完善教育教学和招生考试的规划布局,加强对民族地区教师的培训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师生融入现代社会的步伐。要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合理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不断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与时俱进又稳妥慎重地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法规条例中有关语言文字的问题,高质量推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
  推进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促进各民族全面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属于“空间”层面的嵌入,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成效。要加强党对社区管理的领导,完善互嵌式社区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互嵌式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要加快形成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建设的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指标体系,开展有效有力的评价指导,确保高质量推进互嵌式社区建设。要完善城市少数民族人口服务管理机制,促进各族群众流动融居,加强服务保障,使各民族居民形成共同情感,为形成牢固的中华文化认同奠定基础。要充分发挥“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各类实践平台和宣传教育渠道作用,加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在交往交流中增进情感、增进共识,引导各民族将中华文化内化为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乌云格日勒(1973-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