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唐立平:准确把握“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蕴含的辩证关系及内在要求

发布时间:2023-09-04
字体: 打印
分享: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始终拥有顽强的斗争精神,是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重要法宝,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既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华章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作为党的新三个务必之一郑重提出,并把“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作为未来前进道路上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极端重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高瞻远瞩和战略视野。习近平强调:“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郑重提醒全党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一个原因。”深刻把握“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蕴含的辩证逻辑及其内在要求,是推进新时代伟大斗争走向深入的应有之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从斗争性质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蕴含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性质决定方向。正确认识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性质,对明确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前行方向、凝聚斗争力量、赢得斗争胜利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活动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就其性质而言,深刻地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科学把握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从中准确理解这一辩证关系中蕴含的内在价值要求,是把准新时代斗争方向的要旨所在。
  其一,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合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际、国内形势看,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是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革新而进行的斗争,合乎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前行的客观规律,这就从真理尺度标注了伟大斗争的性质。
  一方面,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凸显,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国家内部充满各种矛盾与治理困境,其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外溢效应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血雨腥风般的灾难。面对严峻复杂和极其艰难的国际生存环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准确判断世界发展形势,以世界眼光、人类发展大潮流关注中国和人类前途命运,自觉增强忧患意识、斗争意识,以伟大斗争谋求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努力推动人类社会朝着和平而非战争、发展而非衰退、开放而非封闭、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斗争的性质是正义的、合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
  另一方面,从国内形势看,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要“涉深水”“闯险滩”,防范化解“黑天鹅”“灰犀牛”等重大风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扫除制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藩篱、破解新的历史起点上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革故鼎新、破旧立新、确立适合新的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充分体现了伟大斗争的合规律性特质。这也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增强斗争精神,顺应时代发展、遵守社会发展规律,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敢于斗争精神和一往无前的斗争姿态深入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其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是为了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出表明了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为谁斗争的问题,这就从价值尺度标注了伟大斗争的性质。这一目标的确定,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战,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党内、国内、国际等多层维度,将斗争矛头指向一切阻碍人民幸福、损害人民利益的内外部势力、要素等,全力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干部作为新时代伟大斗争的中坚力量,要清醒认识到广大中青年党员干部“普遍缺乏在重大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的历练,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能不能具有相应的斗争精神和斗争能力,是有待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清醒认识到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更加注重淬炼思想和意志,在团结群众共同斗争中提高斗争本领,在带领群众开创伟大事业中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汇聚起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磅礴力量。
  其三,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辩证统一中把握斗争的方向。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运动既受客观规律支配,又体现为历史活动主体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二者相互制约。历史运动的规律要通过活动主体的实践来实现,历史活动主体的实践又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评价人类历史的两大尺度,也是人类活动必须遵循的两大基本原则。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重在强调主体的实践活动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趋势下顺应人民意愿、把握历史主动过程中所作出的重大论断。其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战略举措,必须符合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要符合世界各国和世界人民的普遍利益,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价值取向,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是向上与向善的辩证统一。今后,无论斗争形势如何变化、何其复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都要牢牢把握和始终坚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相统一的方向不动摇。
二、从斗争内容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蕴含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矛盾无处不在、斗争无时不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既普遍存在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征程的各个领域,又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各自的特点,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理解斗争必须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必须善于从同一性中把握其对立性和斗争性的属性,在对立和斗争中寻求同一性的可能,进而把握斗争规律,主动迎接挑战,赢得斗争战略全局胜利。
  其一,从全局层面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普遍性。矛盾和斗争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普遍存在于各个实践领域,是多方面、多领域的,具有普遍性。习近平指出,重大斗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伟大斗争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表明了新时代伟大斗争涵盖范围之广、内容之多,情况之复杂前所未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正视各领域斗争的普遍性存在,善于运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认识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正确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全局性、整体性以及斗争的严峻性,进一步增强斗争精神,预判斗争形势,把握斗争主动。要准确把握斗争的对象,深刻认识到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一切损害人民利益,一切破坏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稳定等行为,以及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都是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对象,涵盖了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各方面各环节。各个领域的斗争是相互渗透、交织交融的,一个领域斗争的成败对其他领域斗争又产生重要影响。这就决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善于从整体上认识伟大斗争、从全局上把握伟大斗争,以系统思维解决斗争中显现的矛盾问题,紧紧围绕人民安全这一宗旨,政治安全这一核心,整体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条战线的斗争,进而更好地把握斗争的节奏和策略,取得更好的斗争效果。
  其二,从具体领域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矛盾和斗争。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在各领域的表现不同,斗争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有不同。“全面从严治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消除金融领域隐患、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治理生态环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全面依法治国、处理群体性事件、打击黑恶势力、维护国家安全,等等,都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如在经济建设领域,需要破解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消除金融领域隐患,同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利益固化藩篱作坚决斗争,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治建设领域,需要同黑恶势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作坚决斗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领域,需要同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网络舆论乱象等行为作坚决斗争,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社会建设领域,需要破解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新老叠加的社会问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需要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等问题作坚决斗争,加强治理生态环境;在党的建设领域,需要同弱化、虚化、淡化党的领导问题、“四风”、特权思想及现象、贪腐问题作坚决斗争,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引领社会革命;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需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工作重心放在备战打仗、补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短板弱项、增强应对重大风险能力、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等等。这些具体领域的斗争都有不同的具体条件和特点,需要从矛盾特殊性方面围绕每一个具体领域的斗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认清斗争的性质、内容、方式和具体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斗争,争取斗争的最终胜利、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具体领域的斗争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要在深刻把握斗争本质特性,明确斗争的总体思路的基础上,善于抓住不断变化、能够影响事物发展走向的具体因素,结合斗争全局需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灵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力把握斗争的主动权,提升斗争的时效性,以具体领域斗争的胜利推动伟大斗争的全局性胜利。
  其三,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中把握斗争的重点。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恩格斯指出,“任何静止、任何平衡都只是相对的”。矛盾和斗争是普遍的、绝对存在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就是在不断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矛盾和斗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只是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矛盾和斗争,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作为中国共产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经历程和必要手段,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各类矛盾必然贯彻始终,不同领域、不同阶段普遍存在,并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面对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正视矛盾普遍存在的客观世界,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从纷繁复杂的普遍矛盾中抓住斗争的重点,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去解决斗争的重点问题,树立矛盾观念、全局思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根据事物的变化突出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情施策,提高斗争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从斗争形式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蕴含对抗性与非对抗性的辩证统一
  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和实践路径,在现实中,必须处理好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的辩证关系。在新的征程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矛盾和冲突必然纷繁复杂、交织叠加,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也将贯穿其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二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科学把握非对抗性矛盾的尺度。非对抗性矛盾集中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基于共同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一般不表现为剧烈的外部冲突,但也具有一定范围和尺度,必须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如果处理不当,也会转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面对制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实践领域发展的非对抗性矛盾,需要精细化研究、区别化对待,以非对抗性形式解决矛盾或控制矛盾在“量”的范围内。如在党的思想建设上,要充分发挥民主作用,通过“红脸”“出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实现党员的自我提升,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否则,会导致党员思想蜕变,跌落深渊;在政治建设上,必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决摒弃“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绝不能把党与人民对立起来;在经济建设上,必须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关系,既不能无所顾忌也不能因噎废食,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在文化建设上,必须正确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关系,坚持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要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确保中国文化安全。
  其二,在解决对抗性矛盾中坚决守好底线。对抗是矛盾斗争激烈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涉及与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冲突的敌我矛盾时,斗争就呈现了对抗性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部分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对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必须进行斗争。”这就是敌我之间的斗争,是对抗性的矛盾斗争,必须清醒认识、坚决斗争。正如毛泽东指出:“自我批评的方法只能用于人民的内部,希望劝说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反动派发出善心,回头是岸,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是组织力量和他们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的重要经验之一。进入新时代,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前所未有。凡是危害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主权安全、国家核心利益、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都属于敌我矛盾的范畴,属于对抗性斗争,必须坚决斗争。习近平强调,“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在处理对抗性矛盾中必须坚守的底线问题。
  其三,从对抗性与非对抗性辩证统一中把握斗争的界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既统一又对立的辩证关系,矛盾斗争的形式因矛盾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并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非对抗性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对抗性而转变为非对抗性的。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客观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其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简单来说,对抗性矛盾要分清敌我,坚守底线,以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可以采取一切能够采取的手段进行坚决斗争;非对抗性矛盾要分清是非,把握尺度,采取合理有序的办法有效化解非对抗性矛盾或者将非对抗性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严防非对抗性矛盾转化成对抗性矛盾。
  四、从斗争方法看:“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蕴含战略性与策略性的辩证统一
  面对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复杂环境、严峻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伟大斗争中,既要增强战略思维,在战略全局上谋好篇、布好局;又要采取灵活策略方法,提升斗争艺术,增强斗争能力和本领,在坚持战略与策略相统一的过程中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其一,开展新时代伟大斗争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是指从长远、全局、大势上对事物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当事物的苗头刚刚露出的时候,便能及时预判到其可能会发展成为大量普遍的事物并能有效地掌握,这是战略领导。在当前世界形势动荡复杂,不确定因素凸显的复杂环境下,需要树立战略思维,从战略全局上看待国际关系和复杂形势,科学预判即将到来的风险挑战,进而制定科学的战略布局,保持战略定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环境和战略方位上,指出“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在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战略定力上,强调不论形势如何变幻,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自信”的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地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战略立场上,强调斗争“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在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战略决断上,强调要“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这些重要的战略论断,对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战略上进行了全面布局,指明了斗争方向、提供了斗争遵循,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转化为推进伟大斗争的实践力量。
  其二,用好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策略方法。策略主要是指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制定的因应行动方针、战术和具体斗争方法。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这些斗争艺术、斗争策略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中依然适用。进行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必须注重斗争的策略方法,讲求斗争的艺术。灵活运用辩证思维看待问题,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成效。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要矛盾对整体斗争形势起主导、决定作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在伟大斗争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斗争的关键和重点,扭住“牛鼻子”,找准突破口;要“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针对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斗争,采取不同斗争方式,把握好“度”、控制斗争冲突的程度;要在策略问题上保持灵活机动,因地、因时、因事地调整具体斗争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等等。这些策略方法集中体现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主的斗争原则和方法,同样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提升斗争本领上提出了新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斗争历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壮筋骨,在干事中增强本领、在磨炼中变得老练,提升草摇叶响知鹿过、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练就不信邪、不怕鬼、打不垮、压不倒、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真本事,在伟大斗争中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其三,坚持斗争战略与策略相统一的原则,做到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战略是全局性的思路方法,是管方向、管长远的,着眼于长远利益、大局利益或者根本利益;策略是战略全局的组成部分或者具体实施方法,是管当前、管具体的,负责具体环节的落实。战略决定策略、策略服务于战略,二者统一于伟大斗争之中,体现了谋势与谋事、谋未来与谋当下的统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推进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必须正确认识把握斗争战略与策略的辩证统一关系,进一步强化斗争的战略思维,统揽全局,对趋势性问题提高预见性,提前谋划、未雨绸缪,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同时要注重策略方法,讲究斗争艺术,斗争中灵活机动、临机决断、随机应变,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决胜千里。
  总之,“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历一番艰苦的磨炼和斗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逃避退缩、妥协退让,只会招致屈辱、死路一条。我们必须要科学研判斗争形势,把握大局大势,充分预估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时刻保持深沉的忧患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看待形势,真正把形势看透认清,把握问题本质,不断提高从大局上、政治上预判面临风险形势的能力;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充分发扬人民战争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而斗争、依靠人民而斗争,凝聚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必须增强斗争艺术,进一步提升进行伟大斗争的战略思维,做好科学战略判断、战略谋划,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保持战略定力、战略信心、战略耐心,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洞察先机、趋利避害,准确把握斗争的时、度、效与势、道、术,注重非对抗性与对抗性斗争的转化条件,准确识变、科学应变;必须加强培养造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年轻干部,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斗争历练,使其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在斗争中成长提高,练就斗争的真功夫,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前进路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伟大斗争促进国家总体安全,以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以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唐立平,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讲师、博士后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