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汤建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及其深刻启示

发布时间:2023-08-22
字体: 打印
分享: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亦是一部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伟大飞跃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毛泽东思想,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奠基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结合百年历史性巨变,深入研究我们党历史上理论创新的三次飞跃及其深刻启示,对于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觉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旗帜,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凝心聚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义极为重大。
  一、毛泽东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在革命与战争年代完成的,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它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伟大理论基于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指导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成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难之社会条件下大踏步推进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政治、文化和国防军队建设等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从落后的“东亚病夫”一跃成为世界大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系列伟大实践成就表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并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等重大时代问题,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经历重重挫折和付出巨大牺牲所累积的经验或教训,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提升,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首先,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突破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革命胜利模式,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利后,集合起义部队从浏阳文家市出发,经江西永新县“三湾改编”,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登上井冈山,紧密结合当时中国土地革命形势,开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毛泽东同志在创建中央苏区的过程中肃清党内曾经发生的“左”倾和右倾错误,初步探索出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同志基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一新的国际情势,直面中国革命“向何处去”问题,系统回答和解决了中国革命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系列重大时代问题,其中包括革命领导权、革命动力、革命对象、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等内容,形成了科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彻底打破共产国际一度认为在农村搞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老看法,鲜明提出了中国革命实行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运动战的人民战争。
  其次,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领导“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形成和领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展全党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和党史学习,下大力气纠正党的历史上历次“左”倾和右倾错误,彻底从“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中跳了出来,实际上已经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和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达到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的高度统一。论持久战、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等理论创新为抗战胜利、打赢“三大战役”、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十分坚固的政治理论基础。
  最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粉碎“只会闹革命不会搞建设”的谬论,在中国建立、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不仅挫败了国民党在各大城市发动的各种反革命阴谋,而且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赢了一场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牵头的“联合国军”生死较量的战争,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创造了最根本的政治条件。关于中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有意识地开始突破“斯大林模式”之束缚,认真思考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翻天覆地的伟大成就,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们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和未来,都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科学指导。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基于业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矢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成功探索和开辟出一条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对其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给予了系统科学的回答。中国已经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全方位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党的建设两大历史性课题”等先后提出并深入党心民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其一,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突破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铁律”,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革”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时间总结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或教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怎么走的问题,特别是围绕新时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重大时代问题,(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其有两大突出贡献:一是党在“文革”之后面临着走什么道路、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经过拨乱反正,邓小平同志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扭转社会主义建设航向,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僵化半僵化、封闭半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确定“三步走”长远发展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邓小平同志打破长期以来社会主义被认为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这一“铁律”,成功击败西方“和平演变”阴谋,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其二,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粉碎“历史终结论”谬论,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东欧剧变和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的严峻考验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聚焦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时代问题的思考和回答,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把马克思主义鲜明本色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在东欧剧变大背景下有效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其三,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破除国际上“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悖论,形成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咬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动摇,持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这样的发展等重大时代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大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科学发展观,成功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党的奋斗历史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新的实际出发,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特别是针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十年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提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六个方面成就”等,有效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进入新时代的一系列重大时代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严峻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根据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任务,统揽“四个伟大”,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惊天动地的伟大成就。(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已经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刻总结了党和国家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国家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国家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文化建设、国家社会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十三个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取得了十六个方面里程碑式的伟大胜利,在摆脱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打好疫情防控战等方面的中外对比中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和生机活力。
  其次,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和标志性理论成果就是“十个明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郑重提出“十个明确”。一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上下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二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四是明确伟大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是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七是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八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九是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是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十大战略思想,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从“十个明确”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优势、总任务、战略部署,还是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无论是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原则,还是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五加二”党建总布局,都体现了新思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面临重大问题的原创性、时代性、精准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强大优势和独特魅力。
  最后,“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最鲜明标志。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提出的“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最大成果和历史性贡献,也形成了这次全会的最大亮点。一是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二是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不仅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求,真实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一致呼声,而且是迸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无限生机和强大动力的根本保障,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此要做“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这都充分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给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深刻启示。
  回望百年中共党史,我们不难发现,党的艰辛奋斗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和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走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坚持“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今天这个时代、把握今天这个时代、引领今天这个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仔细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我们更加深刻领会到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已经成为我们党把握世界不确定性、推进伟大事业向前发展的最大确定性,已经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走向下一个百年的根本保障。党领导人民百多年团结奋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我们党发展壮大和永葆生机的制胜之道。中国共产党以其独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纪元。党百年积累的宝贵经验可总结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理论创新、独立自主、中国道路、胸怀天下、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统一战线和自我革命,这“十个坚持”是新时代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强大思想支撑和精神武器。
  那么,贯穿这“十个坚持”之中并带有规律性的深刻启示到底又是什么呢?从百多年党不断发展、壮大直至兴旺发达的原动力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百年成就和宝贵经验最根本的是党的领导。那么,党的领导是如何形成的呢?党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最忠实地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最好地体现了人民至上这一最核心的价值取向,都赢得了人民最全力以赴的支持,形成了中华民族复兴最为强大坚韧的生命力与战斗力,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最原始力量和“定海神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之动力源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就是无产阶级先锋队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矢志奋斗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苏联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20万党员夺取政权,以200万党员打败法西斯,是因为布尔什维克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以在他们拥有2 000万党员后丢了政权,是因为他们那时已经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掌握群众、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并转化为巨大物质力量,带领人民为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给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带来的深刻启示就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此,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个核心执政理念,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个根本方法,实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必须坚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这个根本要求,实现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
  其一,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人民性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做到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根本前提和基础条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百多年党的历史生动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三次飞跃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两个先锋队”的党性。党性一直是我们党由小变大、以弱胜强的最大奥秘。从根本上说,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存、发展、执政、工作的生命线。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为了政党的利益,只在选举时去争取人民的投票支持。而中国共产党和他们完全不一样,从一诞生就是最广泛最充分最彻底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的本质区别。当今世界,只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才能驾驭好资本,让资本为人民服务;而西方任何执政党无非是资本集团的代言人和受其控制的工具。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与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窑洞对”时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这样自信回答,就是因为他发现和践行了这条我们党赖以生存的核心秘密。可以这样说,过去有些时期我们党之所以犯错误、遭到挫折和失败,都与没有很好地理解、没有坚持或者没有很好地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核心价值取向有直接联系。(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百年奋斗巨大成就,是因为党能根据时代进步中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不断纠正偏离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真正把“人民至上”落到实处。历史证明党的百多年辉煌历史,就是贯彻群众路线,相信、依靠和服务群众,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当前,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应把抓住“关键少数”和调动“最大多数”结合起来,通过党的全面领导,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特别是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为民宗旨,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真正做到执政为民,这是我们党取得一切成绩的来源和根本所在。
  其二,坚持实事求是,实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实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从理论而言,就是坚守理想信念,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改变现存事物,创造新事物;从现实而言,就是要融合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实现“两个巩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普遍联系的、发展的、有规律的,这种联系、发展、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们这种螺旋式不断上升的认识是可以用来改造世界的,这就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就是在实践中深刻认识中国国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只有掌握和运用实事求是这个根本方法,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两个结合”,才能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精准研判形势,根据时代主题,把握历史任务,不断在理论上跟上时代进步潮流,进而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有机融合,出台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征程。这既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飞跃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我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要放宽视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段话实际上给出了通过理论创新、理论创造和理论强党,以更好服务人民的基本方法和目标——坚持实事求是,达到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基本方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从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时代主题就是“革命与战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党在这一时期通过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历史地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中国。自1978年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去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完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精准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传统国际秩序裂变加速之际,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和主题主线,深刻揭示中国和世界发生历史性变革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正在实现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三,坚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实现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统一。一百多年党史表明,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加强党性锻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求。无论何时,加强党的建设都要坚持问题导向,同一切不关心甚至损害人民根本利益从而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我们党的所有成就都是通过知信行合一的反复实践修炼,在与各种“左”倾和右倾错误反复斗争中不断实现自我革命得以坚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而坚持正确路线去引领广大人民推进伟大社会变革中取得的。当前,要保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实现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就必须把敢于斗争与自我革命结合起来,坚持思想建党、制度管党、文化强党有机结合,(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持续把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和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一起来,以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确保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永不变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以来,坚持反腐败斗争实现“全周期管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既解决了多少年来没有解决的越来越严重的腐败问题,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又有效整治了“七个有之”,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普遍认识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仅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通过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使得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扭转。今天,党的作风建设“正气”全面上升,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党性日益增强,全党团结统一如一块整钢,在伟大脱贫攻坚战、疫情防控战、探月工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党心民心已经汇聚成一股民族伟大复兴坚不可摧的强大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正盛世空前、不可阻挡、一往无前。
  作者简介:汤建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