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振江:中国式现代化赓续中华文明精神

发布时间:2023-08-07
字体: 打印
分享:

  中国式现代化内在于中华文明这一原生轴心文明的赓续发展逻辑,蕴含中华文明民为邦本、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崇尚和合、协和万邦的文明基因和精神追求,在“大同”社会理想、群体本位价值观、辩证思维智慧以及“兼济天下”情怀等诸多方面,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

  第一,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华文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展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情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民本、统一、德治为主要内容,主张“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为政权合法性源于人心向背。中国共产党继承创新“民为国本、政得其民”的政治理念,形成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并逐步在政治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它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体现了传统民本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表达与映射。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华文明“大同”理想情怀,展现了追求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党领导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以及“不患寡而患不均”等价值理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大同”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尽其能、各取所需。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华文明“通达变化、持守中道”的辩证特质,展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协调的发展观念。中华文明有丰富的“与时俱进、通达变化、持守中道”的辩证发展思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意为阴阳合德,刚柔相济,方能生生不息,强调对立双方相互依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运用均衡协调的辩证方法解决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性、协调性,展现了中华文明中和均衡的发展智慧。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智慧。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传统观念,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内蕴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辩证世界观,人与自然构成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中华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传统,展现了和平发展的天下情怀。尚和思想为中华文明的基因和核心价值,融汇到中国古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中国式现代化秉承“协和万邦”的文明传统,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方式成就经济社会发展伟业,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睦邻友好、和平共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原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渊源及其创新贡献》,摘自《宁夏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历史评论》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