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顾海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发布时间:2021-07-14
字体: 打印
分享: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时指出:“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回溯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结晶,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理论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思想精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主导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世纪沧桑、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思想旗帜,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的精神支柱。

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主导者、践行者和理论创新者。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时,李大钊在1920年就提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 青年毛泽东在1920年也意识到:“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 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实际时需要遵循的基本方法的深切感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者们的思想自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根本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觉遵循。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命题时强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变迁性质的科学认识,对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道路及方式的正确选择,对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准确判断和制定,以及对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推进等,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具体实际中的成功运用,无不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的理论创新和创造。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是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实现中华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际提出:“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上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课”的底蕴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练就“看家本领”的底气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论指导,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力量所在。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实际,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形成新的思想,并将其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内涵,实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理论性的创造”的本质规定,就在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

  百年辉煌,璀璨夺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时代课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两个伟大革命”;提出新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新判断;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开辟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提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增强“四个自信”,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新时代强军目标和战略方针;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理论内涵,最深刻地凝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思想意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以及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之中;昭彰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砥砺奋进中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功绩之中;结晶于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创立的辉煌业绩和卓越成就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最鲜明的思想旗帜,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最可靠的前进路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并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中,彰显出更为璀璨的思想智慧和更为强大的理论伟力。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