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报告对新征程的“两个阶段”目标作出的战略安排,确立了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新目标,描绘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准路线图和时间表。新目标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体现着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晶,具有正确的价值指向、科学的理论基础、坚实的现实依据等鲜明特征,构成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新目标的根本特征 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价值立场
任何一个发展目标的制定都内含着价值导向,都有一个以谁的利益为根本目的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发展目标具有属人的性质,没有脱离具体人的发展目标,就是那些经济主义、生产主义、物质主义、“唯GDP主义”等片面发展模式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个具体的“人”或“主体”有所不同而已。因此,发展目标必然体现着特定主体的主观意志和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所制定的发展目标必然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需要放在首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体现。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制定的新目标的实质和根本特征,是坚持人民性这一根本价值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据统计显示,在3万多字的报告中,“人民”两字就提到了200多次。在具体目标的制定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处处体现自身的人民性特征。
新目标有充分的客观依据 体现尊重发展规律的科学性
科学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来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从根本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必须以社会现实为基础,脱离现实的目标无异于“乌托邦”。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制定,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主体的需要,但同时要有客观依据,就是这个目标有无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程度。把二者结合起来,这个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情况提出的符合实际的目标。目标提前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否有充分的根据。那么,我们的新目标的客观依据是什么?是基于对现实的客观判断,是尊重发展规律的具有合理性判定。
首先是我国的综合实力所提供的客观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所以“两个阶段”目标依据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条件,是基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全面认识和实践而作出的战略安排。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至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稳居世界第二位,充分显示了我国的实力。另外,从经济指标测算的标准来看,新的“两个阶段”目标定位于“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按照我们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指标测算,参照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现代化标准,到2035年左右,我国的经济总量及人均收入将基本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准。如果再按照这一趋势,经过第二个15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富足安康的生活,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将位居世界现代化强国之列,并发挥领先性作用。
新目标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体现发展过程的连续性
新目标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从我国现代化目标前两个阶段性的完成时间来看,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的前“两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了。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我们1987年已基本上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按照公认的国际标准,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因此,从“前两步走”都是提前完成这一点来看,也基本在10年到15年之间。目前我们确定15年为一个发展阶段,是合适的并还留有一定余地,是具有科学性的。因而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将现代化目标再次提前。
党的十九大的报告中,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整整提前十五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阶段”的“两个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全新谋划展望。第一阶段提前了十五年,第二个阶段目标是一个新目标。这两个目标合起来,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目标以科学理论为支撑 闪耀唯物辩证法思想光芒
新目标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思想光芒。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新目标明确了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强调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标志,不仅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更要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经济、政治、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据统计:十九大报告27次提到“美”,16次提到“美好”,8次提到“美丽”。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限定词之一,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表征之一。“美丽”的奋斗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赋予了美丽中国更深刻的内涵?实际上,美丽的现代化中国,应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美”,而且应包括我们曾经提出的“四美”,即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环境”主要指生活环境)。一个现代化强国,不仅要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还要有人与人的和谐美,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美。当然在这里,首先和主要的,是指生态环境的美丽。以“美丽”为目标、为引领,来构筑现代化强国,表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不仅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社会,也是高度生态文明的社会。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是百姓所盼,是党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美丽中国,不仅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同时还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带动产业升级、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推动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绿色革命”,处理好既要保护还要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副主任、研究员)
网络编辑:彩虹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