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严书翰等:创新适合中国现实的学术话语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月20日 发布时间:2014-11-20
字体: 打印
分享:
  

  【核心提示】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实际上是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走进中国当代实践、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服务于中国实际,实现中国学术话语自主创新,更好地为中国实践提供解释力,进而向世界传播中国理念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如何借鉴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成为摆在哲学社会科学界面前的一项重大时代课题。

  现有学术话语体系与中国现实存在不适应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适应,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涌现出许多创新理论,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原创资源。对这些话语进行梳理和提炼,是创新学术话语体系的基础性工作。“然而,这项工作还未能有效整合资源,未能形成强大合力,与实践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表示,与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相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需要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我国现有学术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现实社会生活的问题,与老百姓的日常表达尚有很大距离。“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现存话语体系已经影响到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表示,当前,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已不适应时代需要的话语方式,让中国更加理性、文明和自信地走向世界。

  在世界舆论领域和话语权方面,西方一些国家常常以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的名义,运用西方话语体系推销其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院长韩庆祥认为,这种做法的实质是让我们弱化国家主权,实际上是一种美丽的“陷阱”。更有甚者,用西方教材、西方话语控制高校学术资源、学术导向,存在破坏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危险。我们要积极应对这种严峻形势,创新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增强与世界对话的能力,提升应对西方话语权干扰和学术殖民的能力。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实际上是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走进中国当代实践、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服务于中国实际,实现中国学术话语自主创新,更好地为中国实践提供解释力,进而向世界传播中国理念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创新话语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古今关系,一个是中外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欧阳康表示,所谓古今关系,就是实现古为今用,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发掘和汲取当代社会实践所需要的丰富资源,将之融入现代化时代背景中,使之成为当代中国思想道德体系的内容,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所谓中外关系,就是实现洋为中用,让西方话语体系为中国社会实践和学术话语体系所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说,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我们已接受的西方流行话语进行全面系统的界定,赋予其中国内涵,并将其同中国人的接受习惯结合起来。

  切忌简单套用西方话语来解释、指导中国实践,削中国实践之足、适西方理论之履。“以洋为重”或“挟洋自重”都是没有出路的。“要将古今中外的各种文明要素纳入当代中国实践,贯穿融通古今中外话语体系,在传承、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与超越。”欧阳康说。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创新路径,可以归结为“再评判、再认识、再提炼”。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杭生看来,只有处理好中西、今古、理实(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三者的关系,真正做到“借鉴西方,跳出西方”,不断进行“再评判”;做到“开发传统,超越传统”,不断进行“再认识”;做到“提炼现实,高于现实”,不断进行“再提炼”,才能创新我们的学术话语,创造我们的学术特色,形成真正的中国学派。

  植中国土壤,结创新“果实”

  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是基于中国鲜活的伟大实践,在正确解决中国问题中形成、丰富和完善的。韩庆祥形象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中国梦”等扎根中国土壤、总结中国经验、破解中国问题的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出的“花朵”和“果实”,具有旺盛生命力。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当代中国实践催生的原创话语,经梳理和提炼,严书翰认为,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党的文献语言与学科语言有机结合的话语,比如经济特区、一国两制、共同富裕等;另一类属特色鲜明、十分朴实的话语,例如以“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表述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功成不必在我”表达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以“记得住乡愁”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要求,等等。“理论工作者应该把包含在这些语话中的丰富内涵揭示出来,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学术话语体系。”

  (记者《中国社会科学报》陈叶军)

  

  网络编辑:嘉扉